?

機器人的神話傳說

2021-06-03 07:27
奇聞怪事 2021年6期
關鍵詞:機器人

也許你認為,仿生機器人的出現所引發的希望和焦慮,是現代世界的難題。實際上,超越人類的局限,追求不朽,創造出永遠順從的仆人,永不疲倦的戰士,完美的愛人,以及這些“非自然”的創造所帶來的可怕后果,是從古希臘就開始討論的話題。古代智慧告訴我們,有關機器人的希望中埋藏著恐懼的種子。

神與機器人

在科技發達到能夠造出機器人之前,古希臘人就在一系列有關機器人和仿生雕像的生動神話中創造了仿生生命的理念。早在荷馬和赫西俄德時代(公元前750-650年),希臘人就在想象機器人和動物的仿生復制品、甚至各種人工智能版本。這些神話同時也顯示,早在2500多年前,人們就已經在思考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技術的道德問題,而這些問題至今尚未得到解決。

荷馬在《伊利亞特》中講述了主管技術和發明的鐵匠之神赫菲斯托斯用一堆機械化風箱建造出一個天堂熔爐,可以根據需要調整氣流。赫菲斯托斯還建造了可以打開和關閉的自動門,以迎送眾神的戰車往來奧林匹斯山。他還制造了一隊可以自由行動的“仆役”,將美食和佳釀傳送到眾神的宴會上。在阿波羅的圣殿,赫菲斯托斯創造了一個金制女郎合唱團,能夠歌唱贊美詩。而他最引人注目的發明是一群女性機器人——金色少女——擔任他的私人助手。這些鍍金的年輕女性在他的工作室內行走,甚至能開口說話,并接手他交托的高難度工作。荷馬認為,這些女性機器人被賦予了人類的智力,是西方文學中的第一批人工智能。

在神話中,赫菲斯托斯的自動裝置和智能機器是為了神靈或君主而制造的。比如《奧德賽》中阿爾基努斯國王的宮殿,位于奧德修斯的最終目的地費阿刻斯,金銀制造的獒守衛著那里。

當赫菲斯托斯的仿生奇跡被送到地球,通常會出現麻煩。普羅米修斯偷走了神圣之火來幫助脆弱的人類。宙斯將他綁在山上并派遣駭人聽聞的“高加索之鷹”每天蹂躪他的再生肝臟,以此來懲罰普羅米修斯。一些古老的傳說稱,這只鷹是由赫菲斯托斯鍛造的無人機般的青銅猛禽。

史詩《阿爾戈英雄紀》描述了伊阿宋和阿爾戈英雄觀察到閃閃發光的猛禽通過類似機器的動作飛回到巖壁上:“每天下午,伴隨刺耳的啪啪作響聲,它盤旋在船的上方……船的風帆隨著翅膀的扇擊而顫抖。它的形狀并不像普通的鳥,每個翅膀的長羽毛像一排拋光的槳一樣上升、下降”。

宙斯的復仇

宙斯后來讓赫拉克勒斯摧毀了老鷹,普羅米修斯最終獲得了自由。但宙斯對人類接受普羅米修斯禮物的報復是惡毒而無情的。為了懲罰凡人,天神宙斯命令赫菲斯托斯以一個迷人少女的形象塑造出潘多拉,以毀滅凡人。眾神的贈予使她擁有更誘人的魅力:火神赫菲斯托斯給她做了華麗的金長袍;愛神阿佛洛狄忒賦予她嫵媚與誘惑男人的力量;眾神使者赫耳墨斯教會了她言語的技能。在赫爾墨斯的陪同下,潘多拉帶著密封的不幸和災難來到人間,赫爾墨斯將她作為新娘送給普羅米修斯的弟弟埃庇米修斯(意為后知后覺者)。普羅米修斯(名字意為先知先覺者)試圖警告他的弟弟,這個“禮物”很危險,但是埃庇米修斯被潘多拉迷住了,很久之后才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現代人講述這一神話,經常忽略潘多拉被制造的本質。她不僅僅是一個充滿好奇心的年輕女子,無法抗拒誘惑打開了裝滿不幸的罐子。所有古代的神話版本都強調潘多拉是“被制造而非誕生”。作為一個擁有真實生命的女性復制品,她是生物技術的產品。值得注意的是,赫西俄德對制造潘多拉的描述與荷馬對金色少女的描述相互呼應。作為一個沒有過去,沒有人類情感,沒有回憶,沒有未來,充滿誘惑力的女性機器人,潘多拉是由一個充滿報復心的神下令制造出來的,她唯一的使命是釋放罐子里的邪惡,以永遠折磨凡人。在古典文學中,宙斯在為人類準備他的殘酷“禮物”時高興地大笑。即使是罐子里的最后一件禮物——希望,在古代也不算是福音,因為希望等于無法實現的未來。

那些為暴君服務的機器人

在希臘神話和戲劇中,宙斯被描繪為暴虐的“神與人之父”,他下令制造的鷹和潘多拉,是為了制造混亂、痛苦、死亡和破壞。這些神話似乎暗示著,像金色少女這樣的智能機器,在神圣的世界中是和諧愉悅的,但是類似的“科學創造”,也會在真實世界中造成嚴重破壞。

古希臘有一則神話,講述了赫菲斯托斯為宙斯制作了三件送給其子米諾斯的特別禮物。米諾斯是克里特島的鐵腕統治者,他曾想要把雅典英雄忒修斯和他的朋友變成人身牛頭怪物彌諾陶洛斯的食物。宙斯送給米諾斯的三件禮物都是為了殺戮而設計的:一個永不錯過目標的金色箭袋;一只總能捕獲獵物的金制狩獵獵犬;還有一個名叫塔洛斯的高大青銅機器人。塔洛斯被賦予保護克里特島的任務,每天在米諾斯王國的島上巡邏三次。

塔洛斯就像一個機器人,能夠執行復雜的任務,同時還是一個具有生物系統的殺手機器人,在塔洛斯的身體中有一根從頭連到腳的管子,里面流動著神圣靈液(ichor,在神的血管中流動的血液),這根管子由他腳踝處的一顆釘子或螺栓密封著。由赫菲斯托斯設計和制造,被“編程”的塔洛斯會向靠近克里特島海岸的船只和人群投擲石塊。在近身戰斗中,塔洛斯可以將他的青銅身體加熱,將受害者在胸前壓碎,或把他們活活烤死。

伊阿宋和阿爾戈英雄差點成為它的犧牲品。但在塔洛斯殺死伊阿宋和他的手下之前,女巫美狄亞發現了如何摧毀塔洛斯的辦法:通過去除機器人腳踝處的青銅螺栓來破壞他的內部工作系統。塔洛斯不僅被視為一種技術機器,而且需要技術來拆除他。很多希臘陶瓶上都描繪了美狄亞使用工具來移除螺栓的場景。

在美狄亞開始與阿爾戈英雄冒險之前,她已經想辦法幫助伊阿宋制服了另一個由赫菲斯托斯鍛造的自動機器人:可怕的噴火青銅公牛,為美狄亞的父親、無情的國王埃厄忒斯所擁有。埃厄忒斯向伊阿宋承諾,如果他能夠完成兩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就會將無價之寶金羊毛送給他。任務一是為噴火的公牛套上犁軛;二是用龍的牙齒耕種一片戰場,以培育出一支由非自然的自動士兵組成的戰無不勝的軍隊。

埃厄忒斯信心滿滿地認為,即使伊阿宋設法避免被燒死,他和他的手下也會被從戰場上涌出的不可阻擋的軍隊摧毀。但是美狄亞混合了一種藥物,讓伊阿宋擁有非凡的體力來對抗公牛。青銅野獸向前猛沖,火焰從鼻孔中射出,好像青銅爐子的風箱炸開一樣,但伊阿宋承受住了那灼熱的氣息。他將它們拴在青銅犁上,并播種下龍的牙齒。果然,一群穿著青銅盔甲的機器人般的戰士從犁溝中涌出。

源源不斷涌出的機器人戰士向伊阿宋的手下行進。但技術精靈美狄亞知道如何應對倍增的暴徒。這些機器人有個致命缺陷:它們無法被命令或領導,也無法撤退,它們天生只會前進和進攻。美狄亞指示伊阿宋扔擲石頭來觸發機器士兵的程序。隨機的沖擊會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導致每個機器人與附近的士兵作戰,從而相互摧毀。當第一批隊伍靠近時,伊阿宋向它們中間扔了一塊巨石。感覺到青銅盔甲受到打擊,機器人做出受到攻擊的反應。它們在混亂的狂熱中互相用劍攻擊對方。就這樣,伊阿宋和他的同伴解決了這支機器人士兵并逃脫了埃厄忒斯的陰謀。

守衛佛祖的機器人

傳說,佛祖釋迦牟尼是在公元前483-400年之間去世的,有兩位后世的印度國王,摩竭陀國的阿阇世王和印度孔雀王朝君主阿育王成功保護了佛祖的遺體。具有傳奇色彩的是,傳說這兩位國王是靠機器人士兵來保護佛祖遺體的。這個故事讓人印象深刻,倒不是機器人保衛佛祖的遺體有多不尋常,令人驚奇的是故事中說,這些自動機器人是希臘化世界發明的。鑒于希臘神話中出現了眾多的機器士兵,印度傳說中的佐證值得學者們深入研究。

印度人偷學機器人技術

摩竭陀位于印度東北部,阿阇世王大約公元前492-460年在位統治,首都是華氏城(Pataliputta,遺址位于現在印度的巴特那)。根據佛教傳說,阿阇世王得到佛祖的點撥,聽了佛陀的開示,幡然悔悟,成為佛祖的信徒。佛祖去世,肉身火化后,阿阇世王為佛祖的骨灰和舍利建造了龐大的地宮,地宮之上蓋了舍利塔。然后還設計了特殊的機關。傳統的印度建筑上會雕刻守門天(拉帕拉)和保護財寶的夜叉,有時候還會設置高大的武士雕像。

不過阿阇世王的守衛與眾不同:華氏城的機械師們設計了自動機器人來保衛釋迦牟尼的舍利。據耆那教典籍記載,阿阇世王發明了新式軍事武器:能夠發射巨石的弩炮,還有自動裝配的戰車,有點像一個坦克或是揮舞著狼牙棒或者刀劍的戰斗機器人。守衛佛祖舍利的自動機器人,據說也裝配著旋轉刀片。

據說有一個預言,阿阇世王的自動機器人守衛盡忠職守,一直到未來的統治者阿育王發現它們并令其失效,阿育王將把佛祖舍利分送到各地的舍利塔中。阿育王在公元前273-232年在位,首都還是華氏城,在皈依佛教后,傳說他重新取出當年的佛祖舍利,裝入84000個寶函,為此在全國各地建造了84000個寶塔來安放佛祖舍利,預言最終實現。

印度教和佛教的多部典籍,不同的翻譯版本中,都提到了阿阇世王的機器人武士。這些木頭制造的機器人靠風力驅動,用刀劍砍殺入侵者。有些典籍說這些機器人是印度創造之神毗首羯磨意為造一切者,婆羅門教的神,據說是諸神創造能力的人格化。在史詩《羅摩衍那》《摩訶婆羅多》中任諸神的工匠和建筑師,會千種工藝,為諸神制造兵器、車輛和裝飾品)制造的。

但是這段機器人傳說卻是通過曲折的路徑流傳到今天為我們所知的:這些傳說出現在緬甸的神話集中,據說這個巴利語神話集是翻譯自古老的、已經失傳的梵文典籍。這個緬甸神話集可以追溯到11、12世紀,收集了很多阿育王的傳說,其中記錄了很多口頭的傳說也收錄了已經失傳的典籍。

機器人守衛的傳說是這樣的:很多機器人制造師生活在希臘化地區,主要是在羅馬世界。羅馬這個詞對印度來說泛指西方,也就是希臘-羅馬-拜占庭的土地。這些希臘人的秘密技巧被他們的國王壟斷著,在羅馬,機器人從事運輸工作,在農場中勞作,他們逮捕并處死罪犯。任何機器人制造師都不準離開羅馬,更不準傳播他們的技術,一旦他們有所違背,機器人刺客就會追捕并殺死他們。羅馬機器人的奇妙故事流傳到了印度,一個住在華氏城的印度年輕機械師羨慕不已,他希望能夠學會制造自動機械人的技術。

傳說這位華氏城的年輕人如愿投胎轉世到了羅馬,并且娶了機器人制造大師的女兒,生育了一個兒子。他學會了制造機器人的技術,有一天,他偷了設計圖,把皮膚劃開,把圖紙藏在里面,然后縫合,帶著兒子逃往印度。他早就預料到自己到不了印度就會被機器人刺客殺死,于是提前囑咐兒子帶著自己的尸體回到華氏城。他的兒子照做了。到了印度后,這個人的兒子取出了圖紙,為阿阇世王制造了一支機器人大軍,用來保護深埋在地下的佛祖舍利。

佛祖舍利的隱藏地點和機器人大軍的故事很快就湮沒無聞了,直到有一天,偉大的阿育王聽到了佛祖舍利的故事和終將被找到的預言,他派人四處尋找,最終找到了埋藏地,也發現了那些兇狠的機器人守衛。這件事傳到了羅馬國王耳中,他非常疑惑,為什么印度的神秘技巧和羅馬的如此相似呢?于是羅馬國王派出混有一名機器人刺客的使團來刺殺阿育王,結果鎩羽而歸。

一開始,阿育王在與守衛佛祖舍利的機器人武士之間的戰斗中傷亡慘重。最后,阿育王找到了這批機器人的制造者,那個華氏城年輕人的兒子驚人的長壽,依然活著。他告訴阿育王如何制服和控制這些羅馬機器人,就這樣,阿育王成了這支機器人大軍的主人。

在某些版本中,這些旋轉機器人是靠水輪或類似的裝置驅動的。在一個傳說中,印度制造之神毗首羯磨讓這些機器人停了下來,他的方法是恰好把弓箭射入機器人的關節。這招和美狄亞對付青銅巨人塔洛斯的方法如出一轍,當塔洛斯要殺死伊阿宋和阿爾戈英雄們時,美狄亞拆掉了塔洛斯腳踝處的一處關節,導致塔洛斯癱瘓。

東西方之間有廣泛的跨文化交流

羅馬機器人守護佛祖舍利的故事如同科幻小說,反映了人類擔心人工智能失控的恐懼。美國密蘇里大學的斯恩·科恩教授是研究印度自動器械的專家,她說守護釋迦牟尼舍利的自動機器人來自希臘化世界,這樣的表述,在某種意義上暗合了,印度和西方之間,真實的和想象的科技交流活動。

在已經失傳的梵文典籍上記載的華氏城年輕人的故事有多古老呢?是不是如學者們預測的那樣,這些機器人士兵是在拜占庭晚期出現的呢?還是,機器人護衛的傳說出現得更早,印度人早在公元3世紀就了解到了亞歷山大大帝之后,托勒密王朝驚人的機械工藝?

毫無疑問,這個傳說的歷史背景直接指向了孔雀王朝和西方希臘化諸國間的技術交流,歷史和考古發現都證明了,在公元前四五世紀,東西方存在緊密的文化聯系。古代的耆那教典籍提到,阿阇世王的工程師在公元前5世紀就制造了用于戰爭的機械裝置。

亞歷山大大帝遠征到現在的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北部地區之后,出現了希臘和佛教相融合的思潮,在哲學和藝術上雙方也相互影響。大約在公元前300年,希臘派歷史學家麥加斯梯尼(Megasthenes)出使孔雀王朝,他曾經住在華氏城,這座城市,以受希臘化影響而形成的犍陀羅藝術與建筑聞名于世,華氏城也是傳說中偷竊機器人圖紙的工程師的家鄉。

阿育王生活在公元前3世紀,當時在埃及的亞歷山大城和西方的其他技術中心,自動機械方興未艾,迅猛發展。在全國各地,阿育王留下了很多石碑銘文,文中提到了古希臘和希臘化時代多個國王的名字,證明了印度和西方之間存在頻繁的文化交流和貿易往來。阿育王和希臘化世界的幾個國王互派使者并有通信往來,其中就包括埃及的托勒密二世斐勒達奧弗烏斯。斐勒達奧弗烏斯在公元前279年舉行的大游行中,展示了酒神狄奧尼索斯等神話人物形象的機器人。阿育王的使團到達了亞歷山大城,托勒密二世也派出自己的大使,一個叫狄奧尼索斯的希臘人,回訪了阿育王的華氏城。

中國高僧法顯為我們留下了跨文化交流的更深入的證據,大約在公元400年左右,法顯來到了華氏城,他親眼見證了傳統的每年一度的佛教慶典游行活動,據說這一活動可以追溯到阿育王時代,法顯說,四輪的大車托著五層樓高的舍利塔模型緩緩而行,還有一系列佛祖、尊者等的高大塑像,裝飾著金銀、天青石的飾品,身披絲綢飄帶,頭頂華蓋。游行隊伍還伴隨著大群的歌者、舞者和樂師。法顯的記載中沒有提到機械裝置,不過同時代的中國已經有了會動的佛祖像。華氏城的游行慶典與公元前279年亞歷山大城的游行驚人的相似。

中國唐朝的女皇武則天聽說過阿育王和機器人的傳說嗎?在她的時代有很多真實的和想象的自動機械。一則公元6世紀的傳說,描述了工匠們不得不搗毀了兩座金剛像,因為它們發怒了四處搞破壞。武則天也可能召見過高僧道宣(596—667年),道宣設計過一種佛龕樣式,在著作中他還記述:在印度有個神奇的佛教寺廟,由很多人形和動物形狀的侍衛守護。武則天和高宗都很崇拜阿育王,武則天還命令工匠制造“天堂”來供奉佛祖舍利和奇巧的機械裝置。中國的佛教徒不但把釋迦牟尼的經文、舍利、佛塔建筑從印度帶到了中國,還把阿育王和機器人守衛傳了過來,這個故事就保存在一個中國的佛教典籍譯本中。

阿育王和羅馬機器人的佛傳說從本質上來說,反映的是公元前3世紀,托勒密和孔雀王朝時期真實的機械技術實踐和探索。兩國互派使臣,交換奢華禮物,炫耀展示國家的文化成就。希臘化世界制造自動機械的傳說就這樣為印度人所熟知。有記載顯示,希臘化世界的國王送了一個裝有機器人的箱子給阿育王?,F在的我們已經難以追溯阿育王機器人傳說產生的確切時間了,但可以肯定的是,阿育王和他同時代的人,很可能很熟悉,甚至曾經親眼看到過,西方世界制造的自動機器人和其他奇妙裝置。

中國古代的AI傳奇

“AI(人工智能)”可以說是時下最為炙手可熱的概念。即便是作為“AI”載體的“機器人”一詞,從誕生之日算起距今也不足百年而已——1920年,捷克作家恰彼克在其劇本《羅莎姆萬能機器人》中最先使用“ROBOT”這個詞,意思是做工的人、干活的人和人類的助手,從此這個詞傳遍世界,中文譯作“機器人”。

盡管名稱是20世紀之后的產物,但是打造“機器人”的夢想,事實上已延續了數千年之久了。在西方,古老的《荷馬史詩》中已經寫到,身有殘疾的“工匠之神”赫菲斯托斯用黃金打造了一批機械女仆,幫助他鍛造器物:“它們有心能解意,有嘴能說話,有手能使力,精通手工制造?!?/p>

而在古代東方,成書于戰國時期的《列子·湯問》大概代表了中華先民對“機器人”的最早認知。

上古時代的機器人

在古籍中,周穆王(姬滿)是一位傳奇人物,按照《穆天子傳》的說法,這位西周君王曾經駕八駿之乘驅馳九萬里,西行至“飛鳥之所解羽”的昆侖之丘,觀黃帝之宮;又設宴于瑤池,與西王母作歌相和?!读凶印珕枴返挠涊d,可以說是這個傳說的續集,據說周穆王西巡返回中原途中,遇到能工巧匠偃師前來獻寶。第二天穆王召見時,偃師帶了個人同去,說是“臣之所造能倡者”(倡者即歌舞伎)。周穆王驚訝地看到這位“倡者”疾走慢步、抬頭彎腰,如真人一般。碰碰它的下巴“則歌合律”;抬抬它的手“則舞應節,千變萬化,惟意所適?!蹦峦跻詾槭莻€真人,即叫姬妃們來看?!俺摺痹诒硌輰⒔Y束時,竟對穆王的嬪妃眨著眼睛挑逗、引誘,穆王大怒,立刻要殺偃師。偃師惶恐至極,馬上將“倡者”拆開后請穆王驗證,發現它的內臟和外軀以及皮毛、齒發,原來都是用皮革、木頭、膠漆以及各種顏料制成的。偃師隨即又將從機器人身上拆卸下來的零件重新裝好之后,一個活生生的“藝人”又出現在眼前。偃師還特地請周穆王動手試試,穆王興致勃勃地上前試著取出“藝人”的心臟,它的嘴就即刻停下來了,再也不能說話唱歌了;穆王接著又取出它的肝臟,它的眼睛立即就不能轉動;取出腎臟,它的腳就再也不能行走了。這位天子于是才高興起來……

偃師所造的“倡者”應當說是我國古籍上記載最早的機器人。它不但能歌舞合乎節律,還能對周穆王的嬪妃眉目傳情,看來完全是內置了高水平AI。而且它的“帥哥”形象是如此逼真,使看到的人都信以為真,以至于周穆王都醋意大發。后來唐代著名詩人李商隱就針對此事寫下“不須看盡魚龍戲,終遣君王怒偃師”的詩句。想來水平這樣高、形象如此逼真的機器人,即使放在幾千年后的今天,恐怕也能轟動一時吧。

《列子·湯問》之后,中國各種古籍里關于機器人的記載可謂史不絕書(古籍中有關古代機器人的記載有30余種之多)。三國時期,可以說是古代機器人的一個“盛世”。一方面,那個時期腦子最好使的名人——蜀漢丞相諸葛孔明在北伐曹魏時,為了穿越崎嶇山地給北方前線的10萬大軍補給糧草,發明了名為“木牛流馬”的運輸工具。據記載,此物“不因風水,施機自運,不勞人力”,因此諸葛亮在8年北伐中,總共用過3次。

差不多同一時期,魏國也出了一位著名的能工巧匠馬鈞。據說,此人曾經復原了失傳已久的“指南車”,無論車子向東西南北哪個方向轉,車上木人的手所指示方向都不會改變,始終指向南方。在“機器人”方面,馬鈞也有建樹。有人曾經獻給魏明帝一副百戲模型,但無人擺弄便不能動,于是魏明帝命令馬鈞改制它,“以大木雕構,使其形若輪,平地施之,潛以水發焉。設為女樂舞象,至令木人擊鼓吹簫?!瘪R鈞用木材做成各種各樣的木人,下面安上齒輪,利用水的力量推動齒輪轉動,齒輪的旋轉又帶動上面的木人,木人在機械操縱下擊鼓吹簫,表演歌舞和各種雜技動作,有的跳舞、擲劍,甚至能把短劍拋向空中,然后依次接住,還能倒立,有的在繩上走動、翻筋斗,有的在磨米、斗雞等,“變巧百端”,構造精巧,轉動靈活。在《三國志·魏書·杜夔傳》里,做注釋的裴松之因此稱贊馬鈞“巧思絕世”。

隋唐“黑科技”

到了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期——隋唐年間,擅長制作奇巧物件的工匠們,更是做出了一批奇特的“黑科技”。隋煬帝楊廣是熱衷享樂的皇帝,于是手下不但為他造出了能陪皇帝喝酒的自動木人,還在觀文殿里制作了“飛仙”,也就是機器人。它們居然還會寫文章“屬辭比事,條貫有序,文略理暢”,而且“抄寫真正,文字之間,無點竄之誤”。

到了唐代,張鷟寫過一本《朝野僉載》,里面記載,洛州的殷文亮曾經當過縣令,性格聰巧,喜好飲酒。他刻制了一個木機器人并且給它穿上用綾羅綢緞做成的衣服,讓這個機器人當女招待。這個“女招待”酌酒行觴,總是彬彬有禮,“此亦莫測其神妙也”。同一本書里還說,唐朝的柳州刺史王據,研制了一個類似水獺的機器人。它能沉在河湖的水中,捉到魚以后,它的腦袋就露出水面。它為什么能捉魚呢?如果在這個機器人的口中放上魚餌,并安有發動的部件,用石頭縋著它就能沉入水中了。當魚吃了魚餌之后,這個部件就發動了,石頭就從它的口中掉到水中,當它的口合起來時,它銜在口中的魚就跑不了了,它就從水中浮到水面。

《朝野僉載》里更加有趣的大概算是“乞討機器人”。有一個叫楊務廉的工匠,研制了一個僧人模樣的機器人,它手端化緣銅缽,能學和尚化緣,等到缽中錢滿,就自動收起錢,并且它還會向施主躬身行禮。沁州城中市民爭著向此缽中投錢,來觀看這種奇妙的表演。每日它竟能為主人撈到數千錢,真可稱為別出心裁,生財有道。

根據成書于北宋年間的《太平廣記》的說法,開元年間,還出現了一位跟馬鈞類似的人物,巧得很,他也姓馬,名為“待封”。馬待封擅木工,還掌握了大漆、雕刻、繪畫等技藝。開元九年(公元721年),唐玄宗李隆基去泰山封禪,召集天下能工巧匠打造法駕,馬待封應征造車,一口氣造出了再次失傳的指南車。

馬待封不僅為唐玄宗造了車,還給皇后王氏做了一個機器人梳妝臺。這具梳妝臺,“中立臺鏡,臺下兩層,皆有門戶”,內藏機關,構造獨特?;屎笫嵯磿r,只要打開妝門,就有手拿毛巾、梳子的木婦人裊裊而出,恭恭敬敬地送給皇后,然后返回原地。當皇后梳洗完畢,手執香脂、香粉、眉黛、髻花的木婦人,依次出來供皇后化妝,最后,東西仍由木婦人拿進去,其門全部自動關閉。

馬待封甚至還發明了一款名叫“酒山”的“勸酒機器人”,供人們在宴席上行酒作樂。這一“酒山”矗立在一只直徑四尺五寸的大沙盤中,大盤由一只人工制造的大龜自下支撐著,所有開閉運轉的機關都裝置在大龜腹內。盤中的酒山“高三尺,峰巒殊妙”,好像山水盆景??腿巳胂?,構筑在酒山頂上的閣樓門便會自動打開,從里面走出一個木人來,替客人斟酒,事畢即自動退入閣門里側,從不漏誤,引得賓客驚嘆!

英國著名科學技術史專家李約瑟曾經說過:“在公元3世紀到15世紀,中國的科學知識水平遠超過同時期的歐洲?!奔偃羰且怨糯皺C器人”為證據的話,這話毫不夸張。明代的王徵在未成進士之前在家務農,他造出了一大堆“機關轉捩,宛然如生”的機器人幫他干活,“舂者,簸者,汲者,炊者,操餅杖者,抽風箱者”無一不是機器人。無獨有偶。在明末姜準著《歧?,嵳劶肪砥咧?,也記述了黃子復作了一個“木人”,可以給客人端茶送酒;還刻了一條“木犬”會咬住客人的衣服,挽留來客。

古代機器人亦真亦幻

凡此種種看起來頗為神奇的古代機器人的記載,其可信度究竟如何呢?其中的一些肯定是確有其事。譬如清代有一種可以書寫文字的機器人。清高宗(即乾隆帝)八十壽辰時,兩廣總督送一禮物,外形是一個小楠木匣,把匣打開,有一木制小屋,屋內置屏風,前面放一木幾,幾上陳列筆床、硯匣等物,發動機械,則有一個一尺高的少女機器人自屏風右邊走出,用袖子慢慢擦幾上的灰塵,并注水于硯,拿墨磨之。墨既成,又從架上取朱筆一管,放在幾上,即有一個長胡子機器人從屏風左邊走到幾邊拿起筆,寫“萬壽無疆”四字;寫完擲筆,仍從屏風左邊返回;少女機器人則收去筆硯,放于原處,然后閂門而退。三天后,工匠對這套機器人進行了修理和改進。經過改進后,大胡子機器人可以書寫漢文滿文對照的“萬壽無疆”。當今的故宮博物院藏品中也有一種“自鳴鐘”,扭轉機關后,鐘門即打開,走出一個機器人,磨墨伸紙,書寫“萬國來朝”四字,寫畢返室內,鐘門閉??疾炱湓?,與乾隆年間的寫字機器人別無二致,想必也是系出同源。

至于另外一些記載,就頗有些經不起推敲了。諸如《列子·湯問》里那位跳舞的古代機器人與《朝野僉載》中的“乞討機器人”與水獺模樣的“捕魚機器人”,它們都可以變化無窮,以今日的技術能力也難說有把握完全實現,因此實在難以置信。出現這種“超自然”現象其實有兩種可能:一種是本無其事;另一種可能是基本事實是有的,但在記錄時作了夸大。關于前一種可能,唐詩中就有一首名曰《傀儡》,其中寫道:“刻木牽絲作老翁,雞皮鶴發與真同?!边@說明當時已經出現了木偶戲。如此一來,會不會是有人隱藏在幕后操控著這些“機器人”呢——就像歐洲的“土耳其行棋傀儡”那樣?

1770年奧地利發明家沃爾夫岡·馮·肯佩倫為了取悅瑪麗婭·特蕾西婭女大公而建造了一個自動下棋裝置。一個身穿土耳其長袍的機器人會下國際象棋,它走完一步,都會把左臂放在墊子上。如果下一步要吃掉對方的后,就會點頭兩下,如果要吃掉對方的王,就會點頭三下。如果對方犯規,它就會搖搖頭,把犯規的棋子放回原位,并自己走一步。這的確是部精巧的機器,但與人工智能無關,它“結構非常復雜……跟其他精巧的裝置一樣,誤導、欺騙觀眾”。直到1857年,《國際象棋月刊》上終于有一篇揭秘文章指出,“土耳其行棋傀儡”之所以會下棋,是因為有一名人類棋手藏在里面操作機器。由于藏在里面的棋手都是高手,因此傀儡贏了大部分棋局。

以此觀之,古籍中所見的眾多中國古代機器人,大概很多也是同樣難以憑信的。然而這些珍貴的記載卻有著巨大的意義:一切發明創造都來源于先進思想,可能是這些智慧的火花點燃了人們的創造熱情,此類事例在科技史上不勝枚舉。無論如何,“希望從勞動中解脫出來”,“要擁有輕松和休閑的生活——這是與人工智能相關的最古老的希望?!庇嘘P智能機器人的思想,在幾千年前就已在中國產生,更是難能可貴的。

天主教與自動機械

“Automata”(自動機械)一詞,來源于古希臘語,含義為——按照自己意愿運動的裝置。準確地說,自動機械與AI不同,其本身不具備智慧,只能在設計者提供的框架下工作,比如簡易實用的水力磨坊。某些脫離人力運作的復雜機械,看似擁有智能。

自西羅馬帝國覆滅以來,天主教壟斷了西方人的文化生活。人們日常討論的話題,不是惡魔的存在,就是耶穌何時回歸。面對神奇事物時,他們不再選擇理性分析,反而更傾向于相信黑魔法理論。正是因此,中世紀缺乏嚴肅的科技從業者,這一時期的拉丁語資料庫中,充滿了對機械迷信的解釋。盛極一時的希臘機械知識,在中世紀淡出了人們的視線,理性的聲音逐漸被埋沒。相反,伊斯蘭世界的科技水平卻異軍突起了。

來自東方的高科技

從第八世紀開始,伊斯蘭地區繼承了古希臘遺風,孜孜不倦地對自動機械展開研究。

公元807年,阿巴斯王朝的哈里發(伊斯蘭領袖)哈倫·拉希德,贈予查理曼大帝一件西歐從未出現過的禮物:黃銅水鐘。該水鐘通過金屬小球落入碗中,發出“叮?!钡捻懧晛韴髸r。不用數字盤來顯示時間,而是由12個不同的機械騎士展示。每個騎士對應著不同的時刻,準點時騎士從小巧的窗口中彈出來。

阿拉伯的工程師前衛的理念還不止于此。早在第八世紀時,他們就嘗試利用水的重力,來制作各種自動機械。為了信仰和爭奪生存空間,在長達400多年的時間里,阿拉伯和拜占庭之間進行了無休止的戰爭,在機械發明方面,同樣相互爭鋒。

最著名的拜占庭機械是所羅門王寶座。其實,所羅門是基督教和猶太教人物,而非拜占庭君主。據《圣經》記載,所羅門是猶太人的國王,他是一位“重金屬迷”,所有生活用具都非金即銀。相傳所羅門還有一個象牙制造的寶座,純金包裹之下奢華至極,絕對是集合了當時拜占庭所有的“高精尖”技術。寶座背靠著一棵鍍銅的大樹,樹枝條上站滿了金屬制成的小鳥。旁邊佇立著兩只鍍金的獅子,不僅能夠張合嘴巴、還可以甩動尾巴擊打地面。所有金屬部件均進行過拋光,看起來光彩熠熠,奪人眼球。一旦有人接近寶座,觸動了機關,雄獅便開始咆哮,鳥兒也隨之吟唱。很顯然,寶座底下裝有“聲卡”裝置,設定了不同物種發出的不同聲音。

《圣經》中的所羅門寶座擁有六級階梯,高高在上?,F實中的拜占庭版所羅門寶座更加出神入化。它如同電梯一般,能夠升降。國王坐上時,寶座自動抬升到齊平天花板的高度,所有人需仰起頭來,才能瞻仰到國王尊榮,將國王至高無上的權力展現到極致。

黑魔法

中世紀壟斷平民的信仰,用“神的旨意”主導了平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社會對自然科學的認知也倒退得一年不如一年。法蘭克王國史官,尚可辨別水鐘為“非凡絕倫的機械作品”,6個世紀后掌握著最高世俗權力的官員,反而迷信地將舞臺機械當成“地獄來的超自然神力”。

1204年,西歐軍隊前往君士坦丁堡,焚燒和摧毀了部分城市。一位名叫克萊里的不起眼的小士兵,記錄下了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時所遇“神跡”。

克萊里這樣記載道:君士坦丁堡市內競技場上,有各種各樣的仿真機器人,有男人和女人,也有獅子野獸。它們栩栩如生,倘若不細加觀察,完全可以以假亂真。以前它們借助魔法而運動,如今已經完全不能動彈了(失去了魔力)。近距離觀察機器人后,我堅持認為,給機器人提供動力的是古希臘的魔法。那種神奇力量,或許源自公元一世紀的希臘阿波羅尼——泰恩魔法(阿波羅尼·泰恩是古希臘哲學家,他也研究獻祭魔法,雖然他的很多作品已經失傳,但是他的自傳體小說還在西歐廣泛流傳)。

無獨有偶,1414年,阿拉貢王后加冕典禮上,眾人酒足飯飽,興致勃勃地觀看飯后娛樂節目。只見一片云朵從天花板飄落下來,隨后上帝的形象出現在云端。不難想象,當時觀眾們的驚愕程度,不亞于法國人第一次看到電影幕布里的火車開過來,驚慌地四處躲避。由于一切機械操控都被隱藏在幕后,臺下的觀眾只看見了滿天亂飛的鬼神,卻不知所以然。不一會兒,死神騰云駕霧來到臺前,甩下一根麻繩,大喊著要抓走一位名叫波拉的官員。隨后,國王命人找出波拉,并將他捆綁了起來。死神使勁一抽,波拉便凌空飛起,懸在半空中。波拉對“神跡大顯”信以為真,可他哪里知道,這其實是國王精心排練的一組娛樂節目。眼看自己就要被死神收走了,波拉竟被嚇得大小便失禁,排泄物“啪啦啪啦”地砸在觀眾頭上。

站在當代人的角度來看,這只是戲劇中司空見慣的“小場面”,頂多算作粗糙的特效。不過反過來講,波拉的失態也容易理解。中世紀之所以被稱為“一個無知與迷信的時代”,正是因為人們習慣于用神的角度,而非人的角度來看待世界。如同發明家查理·克拉克所描述的那樣:天主教的愚民政策,使得任何先進科技都會被認做超自然神力。

猜你喜歡
機器人
“壞”機器人“大叛亂”
機器人
超酷機器人
瘋狂機器人
機器人崛起
機器人,讓未來走近你
擁抱未來——聚焦機器人
機器人來幫你
認識機器人
機器人來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