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古黃芪變異類型的主要性狀及有效成分含量比較

2021-06-08 13:08周銳峰方子森周海李振謀王麗慧劉潤萍曹占鳳潘飛
甘肅農業科技 2021年3期
關鍵詞:有效成分性狀變異

周銳峰 方子森 周海 李振謀 王麗慧 劉潤萍 曹占鳳 潘飛

摘要:研究了蒙古黃芪3種變異類型一年生、二年生的主要性狀及品質。結果表明。高個大葉型和中間型的地上莖、葉性狀及生長勢均較矮個小葉型蒙古黃芪有較大的優勢,矮個小葉型有一定的抗倒伏性優勢。3種蒙古黃芪的甲苷含量均表現為二年生顯著高于一年生,且均超過《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的標準。其中二年生矮個小葉型的甲苷含量最高,為1.74 g/kg,是藥典標準的4.35倍。綜合分析,高個大葉型和矮個小葉型可在選育黃芪優良品種時加以利用。

關鍵詞:蒙古黃芪;變異;類型;性狀;有效成分;比較

Abstract:Anhui Dangshan crisp pear was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material in this paper. Angel fruit wine yeast, angel liquor yeast, and dibos acid-reducing yeast were used as the strains, and the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such as the amount of pear juice, the pH, and the amount of sugar added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on the conditions of 25 ℃ and fermentation period of 16 d, using angel liquor yeast with a liquid volume of 40%, a sugar content of 20%, and a pH of 5, the pear wine produced has good transparency and a sweet taste with a unique pear fragrance. The sugar content and alcohol content of the final pear wine were 8.7% and 12.8%, respectively.

Key words:Dangshan crisp pear;Pear fruit wine;Yeast;Fermentation;Alcohol content;Sugar content

黃芪是豆科黃芪屬植物蒙古黃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var. mongholicus (Bge) Hsiao]或膜莢黃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的干燥根[1 - 6 ]。目前,我國商品黃芪主要來源于栽培,主要栽培種是蒙古黃芪。由于野生黃芪種類多樣、種質來源混雜,各地黃芪野生變家種的過程中種質多樣、混雜、退化等現象嚴重,導致黃芪的抗性降低、產量和質量下降,從而制約著黃芪生產的進一步發展。我們通過綜合評價蒙古黃芪變異各類型的莖、葉、花、莢果、種子、根長、產量、有效成分含量等因子,篩選出適合當地種植的高產、優質的變異類型,以期為黃芪生產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材料

供試黃芪種苗為2014年春季播種,生長健康,大田越冬,2015年春季采挖的1年生蒙古黃芪的3個變異類型,分別為矮個小葉型、中間型、高個大葉型。種苗根頭粗6~7 mm,長度20 cm以上,根條長度基本一致、粗細均勻,無霉變和機械損傷。

1.2? ?試驗地概況

試驗設在隴西縣首陽鎮隴西稷豐種業有限責任公司藥材選育基地,以黑土為主。當地海拔1 850 m,年均降水量4 500 mm左右,地力肥沃均勻,土層深厚,土質疏松,排灌方便。前茬燕麥,上上年為馬鈴薯[7 ]。前茬收獲后深耕平整土地,充分曬壟。移栽前結合春耕整地施充分腐熟農家肥45 000 kg/hm2、磷酸二銨225 kg/hm2,尿素225 kg/hm2,精細耕作,耱平耙細。

1.3? ?試驗方法

試驗采用單因素隨機區組設計,3次重復,小區面積15 m2(5 m×3 m)。栽培模式相同。試驗于3月中旬栽種,種苗量1 125 kg/hm2,株、行距10 cm×20 cm,密度31.5萬株/hm2,栽種均勻一致[8 ]。移栽前每10 kg種苗用40%辛硫磷乳油50 g+80%多菌靈粉劑50 g兌水約15 kg后混勻浸苗20 min左右,撈出種苗晾干后移栽,以防地下病害。苗高5~7 cm時第1次人工除草,后期根據田間雜草長勢、病害發展情況及時除草和防治病害。6月中旬株高、葉片趨于穩定,初花時對一年生矮個小葉型、中間型和高個大葉型3個變異類型的地上部長勢和性狀進行調查,分別于2015年10月15日、2016年10月1日對3個變異類型株高、莖粗、葉片寬、葉片長、葉片數、總葉面積、根長、根粗進行測定[9 - 11 ]。采用胡芳弟等[12 ]的方法測定黃芪中甲苷含量。其他管理同當地大田。

2? ?結果與分析

2.1? ?蒙古黃芪不同變異類型的葉片比較

通過表1可以看出,一、二年生蒙古黃芪不同變異類型的葉片寬度、總葉面積均表現為高個大葉型 > 中間型 > 矮個小葉型。葉片長度則以高個大葉型最長,一年生中間型與矮個小葉型的葉長無顯著差異(P? > 0.05),但兩者的二年生葉長有顯著差異(P < 0.05),表現為中間型 > 矮個小葉型。一年生蒙古黃芪的3個類型間,葉片寬度高個大葉型為矮個小葉型的1.59倍,為中間型的1.23倍;葉片長度高個大葉型與矮個小葉型、中間型間差異顯著,分別是前兩者的1.10倍和1.09倍;3個類型的單株總葉面積差異顯著,高個大葉型為矮個小葉型和中間型的1.76倍和1.21倍。研究中觀察到,中間型是最大的類型群,是蒙古黃芪的主體種群,而高個大葉型和矮個小葉型可能是蒙古黃芪種群演化過程中分化出來的類型群。表明通過葉片形態劃分的3個蒙古黃芪類型間具有明顯差異,并且每個類型內個體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和穩定性,可以進一步進行生長性狀和產量、質量性狀的比較研究。

2.2? ?不同類型的株高、莖粗和地上生物量

通過表2可以看出,3種蒙古黃芪變異類型一年生和二年生的株高均有顯著差異。莖粗矮個小葉型與其他兩種類型差異顯著。一年生和二年生蒙古黃芪的單株地上生物量均表現為高個大葉型 > 矮個小葉型 > 中間型。說明3種類型的蒙古黃芪中矮個小葉型的株高最低,但其莖粗壯,有利于抗倒伏。單株地上生物量以高個大葉型最高,矮個小葉型、中間型次之,這可能是因為主要受莖粗和單株總葉面積的影響,單株總葉面積變化影響其光合功能,最終影響其生長勢和地上生物量。

2.3? ?不同變異類型的根比較

根是黃芪的關鍵藥用部位,根的產量及質量是選擇優良類型的主要性狀。通過表3可以看出,一年生和二年生黃芪的根粗、根長和根產量表現一致,均為矮個小葉型>高個大葉型? > 中間型。一年生3種蒙古黃芪類型中,矮個小葉型的莖粗、根長和單根干重均與中間型、高個大葉型的呈顯著差異(P < 0.05),中間型、高個大葉型的根粗和單根干重差異不顯著。二年生3種蒙古黃芪中,矮個小葉型的根粗和根長與其他兩種類型差異顯著。但就干根干重而言,矮個小葉型的干根干重高達21.26 g,與中間型、高個大葉型差異顯著。

2.4? ? 不同變異類型根的黃芪甲苷含量

圖1結果表明,3種蒙古黃芪類型均表現為二年生黃芪甲苷含量高于一年生,差異顯著。無論是一年生還是二年生蒙古黃芪,根的甲苷含量均在1.40 g/kg左右,其中二年生的矮個小葉型黃芪甲苷含量最高,為1.74 g/kg,是藥典規定標準的4.35倍[1 ];生長勢和根產量性狀優良的高個大葉型略低,其一年生和二年生分別為1.38、1.46 g/kg,但仍高于藥典標準??梢?,3種變異類型均為合格藥材。

3? ?小結與討論

研究發現,蒙古黃芪矮個小葉型、中間型和高個大葉型3種類型在葉片寬度、長度、單株葉面積、株高、莖粗等性狀上差異明顯,特別是葉片寬度與株高性狀三者差異顯著,并有一定的穩定性。一年生和二年生矮個小葉型的根扎的較深,莖粗壯,有一定的抗倒伏性優勢,其根產量均高于中間型,且差異顯著。3種蒙古黃芪變異類型甲苷含量均為二年生顯著高于一年生,且均超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的標準;其中二年生矮個小葉型的甲苷含量最高,為1.74 g/kg,是藥典標準的4.35倍。3種類型蒙古黃芪的甲苷含量和生物產量均表現為二年生均高于一年生,從經濟的角度上看,應該以收獲二年生藥材為主。

綜合以上結果,高個大葉型和中間型的地上莖、葉性狀及生長勢均較矮個小葉型蒙古黃芪有更大的優勢,但矮個小葉型的地下根產量及甲苷含量較高,因此均可作為選育黃芪優良品種的種質資源。

參考文獻:

[1] 國家藥典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M].?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212-213.

[2] 陳? ?健,孫旭春,趙慶芳.? 渭源縣黃芪根腐病病原菌的分離與鑒定[J].? 甘肅農業科技,2020(10):21-27.

[3] 管青霞,李城德,李錦龍,等.? 蒙古黃芪覆膜露頭栽培技術規程[J].? 甘肅農業科技,2019(5):84-87.

[4] 尚虎山,楊榮洲,權小兵,等.? 產地土壤養分與黃芪產量和質量的相關性分析[J].? 甘肅農業科技,2018(9):49-51.

[5] 張蘭濤,郭寶林,朱順昌,等.? 黃芪種植資源調查報告[J].? 中藥材,2006,29(8):771-773.

[6] 馮學金,劉根科,梁素明.? 蒙古黃芪種質資源研究進展[J].? 山西農業科學,2010,38(8):95-98.

[7] 董輝軍,尚虎山,王? ?劍,等.? 黃芪種苗采挖期對比試驗[J].? 甘肅農業科技,2016(9):40-42.

[8] 周? ?海,崔艷紅,方子森.? 黃芪新品系JX08-5-1育苗移栽技術[J].? 甘肅農業科技,2014(1):67-68.

[9] 陳秀華,魏勝利,王文全.? 種質資源與中藥材質量[J].? 中藥研究與信息,2003,5(4):11-14.

[10] 郭巧生.? 中藥材規范化生產與品種化[J].? 中藥研究與信息,2001,3(6):23.

[11] 謝小龍,王溪森,趙? ?利,等.? 隴西栽培蒙古黃芪原植物形態多樣性研究[J].? 安徽農業科學,2004,3(6):1203-1204.

[12] 胡芳弟,封士蘭,趙健雄,等.? HPLC法測定黃芪中黃酮類成分和黃芪甲苷的含量[J].? 分析測試技術與儀器,2003,9(3):173-177.

(本文責編:陳? ? 偉)

猜你喜歡
有效成分性狀變異
無為市太平山楓香樹不同單株葉片性狀多樣性分析
甜玉米主要農藝性狀的研究
生物的變異與進化
山豆根根瘤菌的生物學特性及其不同菌株對山豆根幼苗藥用有效成分的影響
蒲公英有效成分的提取及應用研究進展
蒲公英有效成分的提取及應用研究進展
不同地區野生金線蓮有效成分含量的比較
變異的蚊子
病毒的變異
“常染色體遺傳”等于“雜交后代性狀分離比與性別無關”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