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凝心聚力成偉業

2021-06-11 03:28王中翼
中學生百科·大語文 2021年5期
關鍵詞:鮑叔鮑叔牙齊桓公

王中翼

【作品簡介】

司馬遷(前145年或前135年—?),字子長,西漢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曾任太史令,繼承父業,發憤著書,著成史學巨著《史記》,被后世尊稱為史遷、史圣?!妒酚洝吩短饭珪?,是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前四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原文

管仲列傳

司馬遷

管仲夷吾者,潁上人也。①少時常與鮑叔牙游,鮑叔知其賢。管仲貧困,常欺鮑叔,鮑叔終善遇之,不以為言。②已而鮑叔事齊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糾。③及小白立為桓公,公子糾死,管仲囚焉。④鮑叔遂進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齊,齊桓公以霸,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謀也。⑤

管仲曰:“吾始困時,嘗與鮑叔賈,分財利多自與,鮑叔不以我為貪,知我貧也。吾嘗為鮑叔謀事而更窮困,鮑叔不以我為愚,知時有利不利也。吾嘗三仕三見逐于君,鮑叔不以我為不肖,知我不遭時也。吾嘗三戰三走,鮑叔不以我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糾敗,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鮑叔不以我為無恥,知我不羞小節而恥功名不顯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雹?/p>

鮑叔既進管仲,以身下之。⑦子孫世祿于齊,有封邑者十余世,常為名大夫。⑧天下不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⑨

管仲既任政相齊,以區區之齊在海濱,通貨積財,富國強兵,與俗同好惡。⑩故其稱曰:“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上服度則六親固。四維不張,國乃滅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順民心?!? 1故論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為政也,善因禍而為福,轉敗而為功。貴輕重,慎權衡。1 2桓公實怒少姬,南襲蔡,管仲因而伐楚,責包茅不入貢于周室。1 3桓公實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1 4于柯之會,桓公欲背曹沫之約,管仲因而信之,諸侯由是歸齊。1 5故曰:“知與之為取,政之寶也?!? 6

管仲富擬于公室,有三歸,反坫,齊人不以為侈。1 7管仲卒,齊國遵其政,常強于諸侯。

太史公曰:吾讀管氏《牧民》《山高》《乘馬》《輕重》《九府》,及《晏子春秋》,詳哉其言之也。1 8既見其著書,欲觀其行事,故次其傳。1 9至其書,世多有之,是以不論,論其軼事。

管仲,世所謂賢臣,然孔子小之。2 0豈以為周道衰微,桓公既賢,而不勉之至王,乃稱霸哉?2 1語曰:“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故上下能相親也?!? 2豈管仲之謂乎?

注釋

1本文節選自《史記·管晏列傳》中管仲的部分。管仲,名夷吾,春秋初期政治家,曾輔佐齊桓公成就霸業。潁上:潁水之濱。

2欺:這里是占便宜的意思。不以為言:不因此而有怨言。

3“已而”兩句:齊僖公生公子諸兒、公子糾、公子小白。諸兒(齊襄公)當政時,齊國政治混亂。管仲、召忽保護公子糾逃到魯國,鮑叔牙保護小白逃到莒國。

4“及小白”三句:齊襄公死后,小白先行回到齊國繼承君位,是為齊桓公。魯國畏齊而殺公子糾,管仲自請受囚。

5九合諸侯:多次召集各國諸侯會盟。一匡天下:使天下歸正。當時諸侯變得強大,無視周天子,互相攻伐,管仲輔佐齊桓公,尊王攘夷,維護周王室的權威,一度制止混亂局面???,正。

6窮困:不得志,走投無路。時:時機、時勢。見逐:被驅逐、免職。不以我為不肖:不認為我是沒有才干。公子糾敗,召忽死之:召忽是齊國大臣,當初與管仲一起輔佐公子糾,公子糾為魯莊公所殺之后,召忽囑管仲輔助齊國完成霸業,自己則為盡人臣禮節,自殺而亡。羞、恥:都是羞恥、恥辱之意,這里作意動用法。

7進:引薦。以身下之:讓自己處于管仲之下。

8世祿:世代享有俸祿。

9多:贊美,稱道。

1 0與俗同好惡:與世俗的好惡保持一致。意思是順應民心民意。

1 1倉廩:糧倉。上服度則六親固:當權者行事有度,那么六親的關系自然和睦穩固。服,用,行事。度,合乎禮法制度。六親,父、母、兄、弟、妻、子。四維:指禮義廉恥。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順民心:下達政令如同流水從高處流向平原一樣,使政令順應民心。

1 2貴輕重,慎權衡:重視經濟和度量衡的監督管制。輕重,指物價的高低。權衡,秤錘和秤桿,代指衡器。這里泛指各種計量物體長短、容積、輕重的器具?!吧鳈嗪狻笔菫榱朔乐股倘巳苯锷賰?、非法盤剝。此句也可理解為重視事情的輕重緩急,審慎權衡事情的利弊得失。

1 3“桓公實怒少姬”句:少姬即桓公夫人蔡姬,曾蕩舟嚇壞桓公,桓公一怒之下把她送回蔡國,但并未斷絕關系。蔡人卻將蔡姬改嫁,因此桓公發兵攻蔡。事見《左傳·僖公三年》?!肮苤僖蚨コ本洌夯腹懛ゲ虈?,又無理南下伐楚,楚國責問,管仲就以“包茅不入貢于周室”作為借口。

1 4“桓公實北征山戎”句:燕國受到北方的少數民族政權山戎的侵襲而求救于齊,齊伐山戎救燕后,“令燕君復修召公之政,納貢于周,如成康時”。召公是周武王的弟弟,是燕國的始封之君。

1 5“于柯之會”句:前681年,齊國與魯國在柯邑會盟,魯國曹沫劫持桓公,逼迫桓公答應歸還所占領的魯國領土,后來桓公想反悔,管仲勸他不能“棄信于諸侯”,遵守盟約。信,通“伸”,申明,講清道理。

1 6知與之為取,政之寶也:懂得給予正是為了取得的道理,這是治理國家的法寶。語見《管子》。

1 7擬:比,相等。三歸:有“三房家室”“三處庭院”“稅收的三成歸管仲”等多種解說。反坫(diàn):周代諸侯舉行宴會時,在正堂兩旁設有放空酒杯的土筑平臺叫坫,諸侯互相敬酒后,將酒杯反置在坫上,這種儀式叫“反坫”。管仲不是諸侯,但家中也有這種超規格的設施。

1 8“吾讀管氏”句:都是《管子》中的篇目名?!豆茏印肥峭忻苤俚闹?,內容融匯百家學說,博大精深,集中體現了管仲的思想。

1 9次其傳:編寫他的列傳。次,排列,編寫。

2 0孔子小之:《論語》中孔子有“管仲之器小哉”的話。小,看不起。器:指器量。管仲有三歸反坫,志得意滿,所以孔子小之。

2 1不勉之至王,乃稱霸:管仲不勉勵他實行王道卻輔佐他稱霸。

2 2“將順其美”句:臣子要順勢助成君王的美德,糾正挽救他的過錯,所以君臣百姓之間能親密無間。語見《孝經·事君》。

參考譯文

管仲,名夷吾,是潁上人。他年輕的時候,常和鮑叔牙交往,鮑叔知道他賢能。管仲家貧,經常占鮑叔的便宜,但鮑叔始終很好地對待他,不因為這些事而有什么怨言。不久,鮑叔侍奉齊國公子小白,管仲侍奉公子糾。等到小白即位,立為齊桓公以后,公子糾被殺,管仲被囚禁。于是鮑叔向齊桓公推薦管仲。管仲被任用以后,在齊國執政,桓公憑借著管仲而稱霸,多次會合諸侯,使天下回歸正軌,這都是管仲的智謀。

管仲說:“我當初貧困的時候,曾經和鮑叔一起做生意,分利潤時自己常常多拿一些,但鮑叔不認為我貪財,知道我是貧困之故。我曾經為鮑叔謀劃事情,結果卻讓他更加困窘,但鮑叔不認為我愚笨,知道時勢有有利和不利的時候。我曾經多次做官,多次都被君主免職,但鮑叔不認為我沒有才干,知道我沒有遇到好時機。我曾多次在作戰時逃跑,但鮑叔不認為我膽小,知道我還有老母的緣故。公子糾失敗,召忽為他而死,我被關在深牢中受屈辱,但鮑叔不認為我無恥,知道我不為小節羞恥,而以功名不能顯揚于天下為恥。生我的是父母,懂我的是鮑君??!”

鮑叔推薦了管仲以后,讓自己的地位居于管仲之下。他的子孫世世代代在齊國享有俸祿,得到封地的有十幾代,往往都是著名的大夫。因此,天下的人不稱贊管仲的才干,而是贊美鮑叔能夠識別人才。

管仲執政出任齊相以后,憑借著小小的齊國在海濱的條件,流通貨物,積聚財富,富國強兵,順應民情民意,與百姓保持相同的好惡。所以他說:“倉庫糧食充足了,百姓才懂得禮節;衣物豐足了,百姓才能懂得榮辱;國君行事舉動合乎法度,六親的關系才會和睦穩固。禮義廉恥不能得到倡導實施,國家就會滅亡。下達政令要像水流從高山流向平原,順應百姓的心愿?!彼运挠^點平易淺顯,百姓容易接受,政策容易推行。百姓想要的,就給他們;百姓反對的,就予以廢除。

管仲處理政務,善于把禍患化為福利,把失敗轉化為成功。他重視分清事情的輕重緩急,審慎權衡事情的利弊得失。齊桓公實際上是怨恨少姬改嫁而向南襲擊蔡國,管仲就趁機攻打楚國,借口責備它沒有向周王室進貢包茅?;腹珜嶋H上是向北出兵攻打山戎,而管仲就趁機讓燕國重修召公時期的政治。在柯地會盟時,桓公想要背棄曹沫逼迫他訂立的盟約,管仲就講清道理勸他信守盟約,諸侯們因此歸順齊國。所以說:“懂得給予正是為了取得的道理,這是治理國家的法寶?!?/p>

管仲富貴得可以跟國君相比,擁有設置華麗的三歸臺和國君的宴飲設施,齊國人卻不認為他奢侈僭越。管仲逝世后,齊國仍遵循他的政策,常常比其他諸侯國強大。

太史公說:我讀了管仲的《牧民》《山高》《乘馬》《輕重》《九府》,還有《晏子春秋》,這些作品說得多詳細??!讀了他的著作,還想讓人們了解他的生平事跡,所以就編寫了他的傳記。至于他的著作,社會上已有很多,因此不再論述,只記載他的軼事。

管仲是世人所說的賢臣,然而孔子卻不看重他,難道是孔子認為周朝統治衰微,桓公既然賢明,可是管仲不勸勉他實行王道卻輔佐他稱霸嗎?古語說:“要順勢助成君王的美德,糾正挽救他的過錯,所以君臣百姓之間能親密無間?!边@大概說的就是管仲吧!

賞讀

齊桓公和管仲、鮑叔牙的故事是歷來為人們稱頌的美談,2020年高考全國Ⅰ卷還把它作為語文試卷的作文題材料,試題是這樣概括這三人的故事的:

春秋時期,齊國的公子糾與公子小白爭奪君位,管仲和鮑叔分別輔佐他們。管仲帶兵阻擊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帶鉤,小白裝死逃脫。后來小白即位為君,史稱齊桓公。鮑叔對桓公說,要想成就霸王之業,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鮑叔甘居其下,終成一代霸業。后人稱頌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為“春秋五霸”之首??鬃诱f:“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彼抉R遷說:“天下不多(稱贊)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p>

作文任務是:

班級計劃舉行讀書會,圍繞上述材料展開討論。齊桓公、管仲和鮑叔三人,你對哪個感觸最深?請結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寫一篇發言稿。

顯然,他們三人各具特點,每一條都可以寫作一篇文章。但是題目主話題“齊桓公、管仲和鮑叔三人,你對哪個感觸最深”,規定和限制了寫作范圍,提醒考生不要泛泛而論,只需從三人中選取感觸最深的一個去寫,去拓展。這就是所謂的“任務驅動型”的新材料作文題。

如果我們暫且拋開上述這些限制,整體審視材料,從齊桓公如何成就一代霸業的角度思考,你有什么感悟和啟發?

雖然后人都稱頌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為“春秋五霸”之首,其實獨木難支,孤掌難鳴,一代霸業并非齊桓公一個人所能成就,而是齊桓公、管仲、鮑叔牙三人精誠團結、相互協作的碩果。下面,我們就來說道說道吧。

由于司馬遷給管仲作傳,側重“論其軼事”,他的生平大事寫得非常簡略,對鮑叔牙的介紹也語焉不詳,因此我們先結合一些其他材料,把相關史實梳理一下。

管仲,名夷吾,字仲,潁上(今安徽省潁上縣)人。鮑叔牙,也稱鮑叔,是齊國大夫鮑敬叔的兒子,也是潁上人。兩人年輕時過從甚密,一同合伙做過生意,交情很好。在交往過程中,鮑叔牙發現管仲雖然家境貧困,但孝順寡母,特別是志向遠大,非常有才干,是一個能擔當大任、干一番大事業的人。鮑叔牙自己也很有才華,他與管仲在齊國頗有聲名,當時的齊國大臣召忽就認為“吾三人者之于齊國也,譬之猶鼎之有足也,去一焉,則必不立矣”,要治理好齊國,非他們三人不可。

當時齊國國君是年邁的齊僖公,有諸兒、糾、小白三個公子,他于是讓管仲和召忽教導輔助公子糾,讓鮑叔牙輔助公子小白。但鮑叔牙認為小白成不了大器,稱病推辭,召忽也贊同他,可是管仲卻明察時局、洞悉世態,敏銳地認識到齊國將發生動亂,將來繼承君位的一定會是小白。他說:“諸兒長而賤,事未可知也。夫所以定齊國者,非此二公子者,將無已也。小白之為人無小智,惕而有大慮,非夷吾莫容小白。天下不幸降禍加殃于齊,糾雖得立,事將不濟,非子定社稷,其將誰也?”(《管子·大匡》)極力勸勉鮑叔牙忠心耿耿輔助小白,鮑叔牙這才許諾就任。

齊僖公不久去世,諸兒即位,是為齊襄公。果然,齊襄公荒淫無道,昏庸無能,濫殺成性,人人自危,公子糾和小白都避禍國外?!妒酚洝R太公世家》記載說:“群弟恐禍及,故次弟糾奔魯。其母魯女也。管仲、召忽傅之。次弟小白奔莒,鮑叔傅之?!笔旰?,齊國發生政變,齊襄公被殺,篡位者公孫無知也隨后被殺,需要擁立新君,公子糾和小白的機會來了。

“小白自少好善大夫高傒。及雍林人殺無知,議立君,高、國先陰召小白于莒。魯聞無知死,亦發兵送公子糾,而使管仲別將兵遮莒道,射中小白帶鉤。小白詳死,管仲使人馳報魯。魯送糾者行益遲,六日至齊,則小白已入,高傒立之,是為桓公?!?/p>

管仲護主非常盡心盡力,領兵攔截公子小白,一箭射去,差點要了小白的命,幸好只是射中了小白的衣帶鉤。小白馬上裝死,騙過管仲,逃過一劫。管仲以為小白已死,趕快報功,結果使得護送公子糾的隊伍放慢了行程,讓小白搶得先機,登上了王位,也讓齊桓公給自己記下了耿耿于懷的“一箭之仇”,必欲除之而后快。

齊桓公隨后展開了清算行動:“發兵距魯。秋,與魯戰于乾時,魯兵敗走,齊兵掩絕魯歸道。齊遺魯書曰:‘子糾兄弟,弗忍誅,請魯自殺之。召忽、管仲仇也,請得而甘心醢(hǎi,一種酷刑,將人剁成肉醬)之。不然,將圍魯。魯人患之,遂殺子糾于笙瀆。召忽自殺,管仲請囚?;腹?,發兵攻魯,心欲殺管仲?!?/p>

在這種情況下,鮑叔牙勸導齊桓公,用計迎回了成為囚徒的管仲,“厚禮以為大夫,任政”。這就是孟子所說的“管夷吾舉于士”。從此,鮑叔牙和管仲都齊聚于齊桓公手下,成為他的左膀右臂,開始了勵精圖治、首霸天下的壯舉。

齊桓公創業團隊之所以能形成完美組合,爆發出超強的力量,關鍵在于三人精誠協作、互相配合、互相成就。析而言之,又有多方面的原因,值得好好探討。

一是志存高遠,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凝聚人心。有了共同的遠大目標,才能有前進的方向和不竭的動力,才能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才能各盡所能,各展其長,最大限度地發揮各自的作用。

齊桓公的目標是在團隊形成過程中逐漸明確的,分為兩個階段,即先繼承王位,再稱霸諸侯。

當初,最具戰略眼光的當數管仲,他在局勢未曾明朗之時就高瞻遠矚,說服鮑叔牙輔佐小白。而當齊國君位空缺,機會來臨時,是鮑叔牙幫助小白堅定了信心,明確了目標。

據《管子》記載,小白曾一度擔心自己難以繼位而退縮不前,鮑叔牙一番勸說后親自駕車載著小白離開莒國。小白還是不敢冒險,途中又要下車,鮑叔用靴子擋住小白的腳說:“事如成功,就在此時;事如不成,就由我犧牲生命?!毙“走@才繼續前進,終于回國登上王位。

稱霸諸侯的目標則是在鮑叔牙和管仲的共同促成下確立的。在齊桓公急欲殺管仲報仇的時候,鮑叔牙提出“君將治齊,即高傒與叔牙足也。君且欲霸王,非管夷吾不可”,給他指出了“霸王”的宏遠目標。而齊桓公聽從建議,任用管仲,說明他心有所動。但是讓他真正堅定目標,認識到還有更宏偉的事業等著他去完成的,還是管仲。

《管子·大匡》記載說:“管仲至,公問曰:‘社稷可定乎?管仲對曰:‘君霸王,社稷定;君不霸王,社稷不定。公曰:‘吾不敢至于此其大也,定社稷而已。管仲又請,君曰:‘不能。管仲辭于君曰:‘君免臣于死,臣之幸也;然臣之不死糾也,為欲定社稷也。社稷不定,臣祿齊國之政而不死糾也,臣不敢。乃走出,至門,公召管仲。管仲反,公汗出曰:‘勿已,其勉霸乎?!?/p>

這段記載頗富戲劇性,原來威風凜凜的霸主,當初只是想要當個安守一隅的諸侯而已。

相比之下,管仲志不在小,早有雄圖大略。他竭力輔佐公子糾,可惜失敗了,但他不愿像召忽那樣,為效忠個人而死。正如鮑叔牙所說:“夫夷吾之不死糾也,為欲定齊國之社稷也?!惫苤僦?,是為大忠,他自囚受辱,是為了“將以有為也”,是為了國家的發展和強大,因此他的思想行為迥異于那些愚忠之舉,彰顯出大格局、大胸懷。而要定社稷、安齊國,則必須成就霸業,即所謂“君霸王,社稷定;君不霸王,社稷不定”,實現了稱霸天下的目標,治理好齊國自然也就易如反掌了。

這樣,齊桓公在即位之初就在管、鮑二人的啟發勸勉下,確立了遠大目標。三人正式組團,雄心勃勃,同向而行,開啟了一段偉大的征程。

二是齊桓公的寬宏大度、容人善任。鮑叔牙認識到,自己和高傒力有不逮,頂多只能輔助桓公安定齊國,而要成就霸業,非管仲不可??稍旎?,偏偏讓管仲與齊桓公成了冤家對頭。齊桓公對管仲恨之入骨,報仇心切,于是有了鮑叔牙的勸諫:“臣幸得從君,君竟以立。君之尊,臣無以增君。君將治齊,即高傒與叔牙足也。君且欲霸王,非管夷吾不可。夷吾所居國國重,不可失也?!保ā妒酚洝R太公世家》)他正是站在成就千秋偉業的高度,指出管仲人才難得,勸導桓公放眼長遠,胸懷大局,不計前嫌,化敵為友,趕緊把管仲從魯國接回來,委以重任。

當時,魯國也知道管仲的治世之才,正想重用他。鮑叔審時度勢,認識到時間緊迫,要想得到管仲必須從速行動。他分析說:“若亟召則可得也,不亟不可得也。夫魯施伯知夷吾為人之有慧也,其謀必將令魯致政于夷吾。夷吾受之,則彼知能弱齊矣;夷吾不受,彼知其將反于齊也,必將殺之?!保ā豆茏印罚┧钪苤僦矣邶R國,不會接受魯國的任命而損害齊國,但是對管仲這樣一個誰用就能讓誰強大的曠世奇才,魯國豈會養虎為患,任他回到齊國?一定會殺掉他的。

齊桓公是個明白人,在個人恩怨與國家利益、一時之氣與長遠目標之間,放下了前者而選擇了后者,體現了一個謀大業、成大事者的胸襟與氣度。鮑叔于是面授機宜,要他趕快派出使者,以急欲親手報仇為名向魯國施加壓力,索要管仲。而管仲一下看出齊桓公和鮑叔的用心,非常配合地讓魯國捆綁著送回齊國。鮑叔牙親自去迎接管仲,一到齊國境內就給他除去桎梏,讓他去見齊桓公。齊桓公冰釋前嫌,賞以厚禮,任為大夫,馬上讓他主持政務。此后幾乎所有的內政外交、經濟軍事,全盤交予管仲。

當初管仲一箭射去,齊桓公僥幸不死,而如今管仲有幸得到重用,得以施展其才。歷史成全了齊桓公,也成全了管仲,一對冤家從此成為親密合作者。

三是鮑叔牙的公忠體國、知人之明。三人團隊中,鮑叔牙的作用最為獨特而重要:沒有他,三人無法成團,他是團隊的“黏合劑”;沒有他,三人團無法發揮最大效力,他也是團隊的“助推器”。

鮑叔是一個具有多方面才能的人,膽識智謀、治國理政之能不在人下,最為人所知的是善于識人;他更是一個修養高深、思想境界高超的謙謙君子,為臣、為友,都做到了極致。要說鮑叔之才,當初召忽就說過,治理齊國就靠管仲、鮑叔和他自己三個,對此鮑叔也是有充分自信的,他推薦管仲時就對齊桓公說過,治理齊國有他跟高傒就可以了。從他輔佐桓公順利即位,以及后來輔助國政的實績來看,也是有目共睹的。

司馬遷說:“天下不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彼坪跽J為“知人”、識才是鮑叔最突出的特點,依我看,胸懷坦蕩、一心為公才是鮑叔最為閃光之處。他確實最了解管仲之賢,但也最明白把管仲拉到團隊中來意味著什么——自己成為配角,生活在管仲的光環之下,但他誠心誠意、不遺余力地勸諫齊桓公把管仲營救回來,然后又親自迎接。更讓人感佩的是,他“既進管仲”,還“以身下之”,主動把相位讓給管仲,甘心讓賢,讓管仲放開手腳大顯身手。在這個過程中,沒有絲毫的猶豫、顧慮,更別說猜忌、妒忌了。這是什么精神?這是什么樣的境界?是成全至交好友嗎?非也!他這是在成全齊國的強大呀!所謂成功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在他看來,他的一切舉動都是天經地義、順理成章的,因為他毫無私心雜念,一心為公,時時刻刻都把國家的利益放在首位。有了這種至誠至忠之心、大仁大義之人,什么樣的團隊不能同心協力、所向無敵?相比之下,那些妒賢嫉能,詆毀、排擠、打擊、陷害朋友、同僚的一眾宵小之輩,比如李斯(陷害韓非)、龐涓(陷害孫臏)之類,不過是巨人腳下的一只爬蟲罷了。

有了這種偉大寬廣的心胸,善于識人才有了作用,否則又有何意義?鮑叔牙的知人之明與他的高風亮節相得益彰。司馬遷《管晏列傳》前文寫管仲軼事,實則更多地寫了鮑叔之賢。文章通過管仲自述,從為人、謀事、為政、受囚幾件事,說明了鮑叔牙對自己的理解、認識和信任。管仲貧賤、倒霉、落魄時的那些行為,如果只看表面,不是鮑叔牙對他的處境、遭際以及他的品質、才能有真切深入的了解認識,確實很容易把他看成一個貪財好利、貪生怕死、無德無能的庸人。鮑叔牙不僅包容體貼,待之如初,而且能透過現象看到本質,堅信管仲的品格為人、高超才能和遠大志向。

管仲對此也是十分領情,充滿感戴之情的。管仲用“鮑叔不以我為貪,知我貧也”“鮑叔不以我為愚,知時有利不利也”“鮑叔不以我為不肖,知我不遭時也”“鮑叔不以我為怯,知我有老母也”“鮑叔不以我為無恥,知我不羞小節而恥功名不顯于天下也”這樣五個相同的句式,淋漓盡致地表達了他對鮑叔的感恩之心,最后更是用一句“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作總結,情真意切,確實是肺腑之言。

鮑叔知人,而管仲懂得感恩,這才是流芳千古的“管鮑之交”的真諦。而管仲最好的感恩方式當然是竭忠盡智,全身心地投入共同的理想事業中去。

四是管仲的杰出才能、不負眾望。具體來看,鮑叔的“知人”,包括對管仲的處境、遭際的理解、體諒,也包括對他為人的了解,當然最重要的是對他治國理政才能的非凡判斷。前幾點容易發現,而他的政治才能還并沒有表現出來,管仲雖然曾“三仕于君”,可也“三見逐于君”,為政經歷都是失敗的,不得不說,鮑叔的知人之明確實世所罕見。他果然沒看錯,管仲也確實是位世所罕見的奇才,被后世譽為“華夏第一相”,兩千多年后的今天,我們對他的評價是:中國古代著名的經濟學家、哲學家、政治家、軍事家,春秋時期法家代表人物。這樣的人物,該有多牛??!

管仲實際成為三人創業團隊的主心骨,齊桓公尊之為“仲父”。在齊桓公和鮑叔牙等的全力支持和協助下,他大刀闊斧,全方位施展出他的杰出才能。他對內大興改革,主持實施了一系列政治、軍事和經濟改革,如在全國劃分政區,建立官吏管理制度和人才選拔制度,按土地分等征稅,重視商業,發展鹽鐵業。管仲改革成效顯著,“以區區之齊在海濱,通貨積財,富國強兵”,齊國國力大振。對外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多次聯合召集諸侯會盟,輔佐齊桓公成為春秋五霸之首,以諸侯長的身份,挾天子以伐不服,順利實現了“霸王”的目標。而這一切都是“管仲之謀也”。

對于管仲的功績,司馬遷是極為崇敬、稱贊的。司馬遷說“孔子小之”,孔子確實說過“管仲之器小哉”的話,這一方面是因為管仲奢侈越禮,即“富擬于公室,有三歸,反坫”,另一方面即如司馬遷所說的只能使齊桓公稱霸,而不能使其輔佐天子以至于王道,沒有達到孔子的政治理想標準。但是他聯合北方鄰國,抵抗山戎族南侵,主持葵丘之盟,一方面固然使齊桓公霸業更加合法合理,另一方面尊崇周天子,維護了周王室的權威,也保護了中原經濟和文化的發展,為華夏文明的存續做出了巨大貢獻。對此,孔子更不吝言辭,給予了高度的評價,他說:“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庇终f:“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賜(恩惠)。微管仲,吾其被發左衽矣(如果沒有管仲,我大概要披散著頭發、穿著左邊開口的夷狄之服了吧)?!保ň姟墩撜Z·憲問篇》)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信念追求、個性特點、才能稟賦不可能完全一樣,因此任何一個優秀團隊的形成都絕非易事,更不是一拍即合的天然組合。齊桓公的雄心大志、寬容大度,鮑叔牙的知人善任、謙恭下人,管仲的雄才大略、經天緯地,他們的組合成團頗為曲折,但三人最終團結在共同目標之下,同心同德,互相成就,各自發揮了獨特的作用,實現了完美協作。

其實歷史上的宏圖偉業無不是團結協作的結果,如后世津津樂道的晉文公、狐偃、趙衰團隊,劉邦、張良、蕭何、韓信團隊,孫權、魯肅、周瑜團隊,劉備、諸葛亮、關羽、張飛、趙云團隊。開創貞觀之治的李世民團隊更是堪稱“豪華陣容”,有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魏徵、王珪、李靖、尉遲敬德、李世績、程咬金、秦叔寶等一大批文臣武將。我們重溫他們的豐功偉績,贊嘆他們的文韜武略,也可以深入探究一下他們凝心聚力、共成大業的原因。

猜你喜歡
鮑叔鮑叔牙齊桓公
2020年高考全國卷Ⅰ作文選評
真誠交往,知人善薦
心底無私天地寬
與人相處,不累最舒服
管鮑之交
鮑叔牙與管仲
齊桓公遇委蛇
齊桓公大敗山戎
齊桓公:交際中的人格魅力
齊桓公:緣何能成為“五霸之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