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李傳真工筆人物畫風格特點

2021-06-12 14:20姚芳蘭
家庭教育報·教師論壇 2021年51期
關鍵詞:工筆邊框表現手法

近現代以來,受西方藝術思想的影響,當代工筆人物畫家嘗試將中國傳統的繪畫技法與西方寫實主義相融合,使得中國工筆人物畫得到了很大的創新與發展。李傳真便是眾多工筆人物畫家中極具個人風格特點的一位。受"徐蔣體系"的影響,李傳真特別重視西方素描造型的訓練,她曾說過:"我從素描中收益,在工筆中升華",將對素描的感悟與想法運用在工筆人物畫創作中,有意識的弱化傳統工筆人物畫平面化的特點,全方位運用光影、明暗、空間等造型元素,在中國傳統繪畫與西方寫實主義之間尋求一個平衡點,開辟了一個全新的中國工筆人物畫寫實主義繪畫的風格。以下將從選題、構圖、造型特點以及表現手法幾個方面展開分析李傳真工筆人物畫創作的風格特點。

一、選題特點

李傳真的作品大都是現實主義題材的創作,與傳統工筆人物畫儒釋道題材、侍女題材等相異。李傳真將其創作題材聚焦在尋常百姓身上,描繪我們生活中那些普通平凡的角色,好比建筑工人、保潔人員、搬運工等,"親和力"一定是李傳真作品給觀者帶來的最大的感受。李傳真擅于從最平常樸素的生活入手,再運用自己獨特的藝術語言表達出來,傳遞民工、基層百姓們積極樂觀的精神,這與她早期在農村生活的童年經歷是分不開的。她的民工題材系列創作如《工棚》、《民工圖》、《在路上》、《守望系列》等,刻畫的民工形象細致入微,畫面沉穩大氣,往往給觀者直擊心靈,視覺震撼的效果,具有強烈的現實主義人文情懷和濃厚的鄉土情結。越是真實親切的東西越能打動人心?!镀畔薄防飮鴩Z家常的婆婆和媳婦,《暖陽》里曬太陽的老爺爺,《老伴》中老奶奶正在給爺爺剪頭發,《放學路上》中騎電動車接女兒放學的爸爸,這些作品描繪的是百姓生活的日常點滴,婆媳之間,老伴之間,父女之間傳遞出來的是那份最直擊心靈深處的溫暖親切的親情。李傳真曾說:如果你用心的生活,你就有畫不完的畫。"畫隨心飛揚",用心捕捉平凡中的不平凡。

二、構圖特點

在繪畫中,“構圖”指的是畫面的結構。唐秀玲在其《中國畫創作與構圖研究》一書中提到中國畫構圖的三要素,即邊框、位置、骨架。三者相輔相成,相互制約,產生不同的美感。李傳真作品構圖最大的特點就在于邊框形式的創新,邊框的形式、大小、位置等都會使畫面產生不同的視覺效果,可見邊框的在構圖中的重要性。和傳統繪畫圖式中的邊框不同,李傳真采取了大膽的嘗試,將畫面的內容跳脫出邊框的束縛,在沖破傳統邊框形式的同時努力尋找與之和諧的平衡點。作品《婆媳》、《暖陽》、《老伴》、《放學路上》、《沐浴春光里》、《桃花依舊開》中李傳真將畫面人物或者物體有意識地脫離邊框的限制,畫面更加生動活潑,有令人耳目一新的視覺感受。邊框形式的探索和突破,不僅是對中國傳統繪畫圖式的發展和再創造,也是對中國工筆人物畫新語言新形式的挖掘和探索。

三、造型特點

縱觀中國古代繪畫史,從唐五代至宋元明清之后的工筆人物畫,風格形式上變化極小,一直停滯不前。其最大的原因就是缺乏主體意識,一味效仿前人,導致了形的固有化和概念化。工筆人物畫未能得到發展,最終走向衰退。對中國傳統人物畫,徐悲鴻先生就曾提出:"自明清以來,幾無進取,且缺點甚多。""如畫衣服難分春夏,開臉一邊一樣,鼻旁只加一筆,童子一笑就老,少艾攢眉即丑等,豈能為后世法度。"李傳真在西方繪畫思想的影響下,吸收了西方繪畫中的解剖學、透視學、光學等學科,再加以現實主義的表現手法,讓寫實人物畫更加真實直觀地呈現。李傳真認為,塑造形象的能力是畫家的職業基礎,首先應該是形,而畫家所想表達的情感和運用的繪畫語言等都應該是依附在造型這一基礎上的,形是神的基礎?,F實主義題材的繪畫對細節的描繪追求極高,要求畫家具有造型的準確性,只有把握好了形,方可達到"以形寫神""形神兼備"的完美高度。李傳真的工筆人物畫,人物造型厚重敦實,細節刻畫深入,嚴謹又不失松動。當代畫家應發揮自身的的主觀能動性,發散個性和自由的思想,創造出能夠體現個人風格特征的造型表達手法,切勿陷入現實主義的如實描繪。

四、表現手法

為了更好地獲得藝術作品的震撼力,尋找與創作題材相適應的表現手法是至關重要的。李傳真現實主義題材創作里的人物形象嚴謹敦實,決定了她采用質樸淳厚的表現手法。如果說造型是創造,那么線就是語言。與中國傳統繪畫的線不一樣,李傳真作品中那些看似與造型結構上渾然天成的線條并不是直接勾勒出的,而是由色和墨相融地擠壓而成。用含色或含墨之筆,色墨相結合,反復積色積墨,層層渲染,所得線條和色彩渾然一體,密不可分。她的線條沖破了傳統線條的單薄感,豐富且有厚度,并把這一藝術表現方法運用于她的作品中,達到了很好的視覺效果,開創了新的線形樣式,也是近現代工筆人物畫中又一個巨大的革新與突破。傳統的工筆人物畫都是色筆賦彩,水筆暈染,畫面柔和細膩,完全不見筆觸。為了更真實的描繪人物形象,使畫面更加豐富厚重,李傳真進行了反向思考,在保留筆觸的同時注重了筆觸與筆觸之間的間隙,顏色和墨色的互相交錯,看上去表面自由隨意實則充滿著作者精心的布局。李傳真工筆人物畫的"寫意性",使得她的畫面更加靈動活潑,既有工筆畫嚴謹精致的造型,又有寫意畫直抒胸臆的表達,對當下工筆人物畫的創新和發展有積極的借鑒意義和巨大的啟示作用。

"筆墨當隨時代",近現代工筆人物畫家在吸收西方繪畫的同時,不斷嘗試探索新的繪畫語言,呈現出百花齊放的景觀。李傳真在保留中國傳統繪畫語言的同時,融入了自身的見解,"以古人之規矩,開自己之生面",大膽進行創新,嘗試各種與自身畫面題材所適應的表現手法,打破工筆畫與寫意畫的界限,很好地發展了工筆畫的"寫意性"表達?!盀闃闼貍髡妗?,她的作品不僅有生命的質感,更有時間的分量,帶給我們溫暖和感動,為我們這個時代傳遞了最真誠樸素的聲音。

作者簡介:姚芳蘭(1997.11--),女,漢族,籍貫:福建泉州人,廣西藝術學院,20級在讀研究生,碩士學位,專業:美術學,研究方向:中國畫(人物)研究,

猜你喜歡
工筆邊框表現手法
張鵬國畫作品
高原秋
吳思穎工筆花鳥畫作品
試探通用數字語言符號的同構圖形創意表現手法
厚重感
首屆“工筆新經典”全國名家邀請展作品選登
略論消費文化視域中的藝術表現手法
外出玩
通過美工刀切分屏幕與邊框
用不上的磚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