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雙減政策下如何提質增效

2021-06-12 05:05黃鸝
家庭教育報·教師論壇 2021年51期
關鍵詞:雙減政策策略探究小學語文

黃鸝

【摘要】為促進我國教育事業持續健康發展,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于2021年7月印發《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該文件指出:隨著教育體系的不斷完善,超負教育的現狀普遍存在,學生學業壓力越來越重。如何在保證學生學習質量和效果的前提下減輕學業壓力成為社會目前各群體普遍關注的問題?;诖吮尘?,本文對在“雙減”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與效果做了簡要探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雙減政策;策略探究

“雙減”政策的出臺不僅是引導中華民族教育健康發展的一項重要決策, 更是促進中華民族未來接班人健康成長、貫徹全面發展的國家大計。教師作為教育工作者首先站在了“雙減”政策的第一線,這就要求教師必須認真了解政策內容,并將其落實到教學工作中,引導學生獲取更多的知識,鍛煉更多技能;其次,課后作業實施精細化布置,精準到個人;最后,采取開放型課堂,讓學生成為語文學習的主體,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主動性,在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雙減”。

1、認真鉆研教材,開展高效備課

在“雙減”政策下,學生課后作業時間減少,與之相對應的校外高強度培訓也被叫停,學生學業負擔驟減,在此情況下,為保證學生的學習效率,滿足學生的成長和學習需要,教師必須有效地利用組織課堂和學生的在校時間。為積極響應“雙減”政策,首先,教師應加強課前內容設計,提高備課質量。例如,在上課前,通讀整體教材后仔細研讀,明確教材教學大綱以及各個單元之間的聯系,也要明確每篇文章的教學目標及導向,避免停留在文章表面,進行深層次挖掘。在備課過程中,教師還應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課程設計,針對每個年級、每個班級、每個學生的不同情況,量身定制課程內容,從而有效提高學生語文學習能力。再者,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教師也應是社區開放型教師,教師在備課時可以積極借助社區資源,不只局限于教材本身,把書本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寓教于樂,從而使小學生更容易接納。除此之外,學校應該積極組織開展聯合備課,有利于教師進行專業化交流,思想碰撞出新的火花;與此同時,學校應全力幫助教師尋找資源拓展課程內容,提高學校教學效率,貫徹落實“雙減”政策,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提高學生語文素養與能力。

2、因材施教,分層布置作業

素質教育要求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因材施教,促使學生全面發展。素質教育所提出的差異性不能僅僅停留在課堂教學表面,更應該深入挖掘,貫穿學生學習的方方面面。所以,在此背景下,如何設計小學生的語文課外作業就顯得尤其重要。教師應摒棄之前作業中呆板重復性的抄寫部分,應對作業進行精細化設計,精準定位學生學習情況,針對每個層級的學生,更甚是每個學生,總結出具有針對性地練習和作業內容,這樣可以一舉兩得,在保證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同時減輕學生作業量,減輕課業負擔。例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學習能力、水平的不同,抑或是學生學習的特點和學習進度來進行作業的分層布置,可以嘗試將作業分為必做和選做兩個部分,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完成作業的部分。這樣既可以減輕落后學生的課業負擔,落后學生不必在能力不足的情況下一味追趕;也可以使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擺脫基礎重復性的練習,進行拔高訓練從而使語文學習能力得到有效提高;與此同時,教師在分層設計作業同樣也要注意作業的豐富性,讓學生有探究的興趣。學生對以上作業設計接受度較大的同時也能因人而異地照顧到每一個學生,讓學生更有信心去完成作業,無疑這對語文的學習是優質且高效的。

3、創設教學情境,調動學生興趣

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國古代先賢在春秋時期《論語》中也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的理論,旨在表達興趣對于學習的重要性。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年齡較小,思維活躍不受限,總是會有一些天馬行空的想法,作為語文教師應該有效利用這些年齡特征,充分發揮該特征的有效性,積極調動學生興趣,進而有效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例如,在學習小學五年級課本中所選的《狼牙山五壯士》一文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年齡階段和心理特點,帶領學生創設適合的語文情境。此篇文章記述了八路軍某部五名戰士在抗日戰爭時期為掩護群眾和連隊轉移,誘敵上山、英勇殺敵,最后把敵人引上狼牙山頂峰,英勇跳崖的故事。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合理運用課件創設情境,給學生分配不同的角色,帶領學生裝扮成狼牙山五壯士,與敵人斗智斗勇,讓學生身臨其境體會到抗日英雄的英勇犧牲和無私奉獻。以情境創設的形式讓學生深刻體會到文章所要表達的情感,與此同時,塑造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也起到了一定的德育教育作用,激發學生對英雄的崇敬和懷念之情,讓學生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無私奉獻的道德品質。

結束語:

綜上所述,“雙減”政策的實施較好地減輕了學生課業負擔,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家長們的焦慮,但要想在提高質量、增強學習的同時破除傳統教育的弊端,需要教育工作者認真鉆研教材,開展高效備課,讓學生課堂學習效果發揮到最大化;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實施作業分層,精準到位;最后,教師在備課過程時運用情境創設,充分調動學生興趣,從興趣出發,讓學生從本質上熱愛語文學習,最終實現“雙減”政策的目的,讓學生適應當今社會發展的文化需要,成為社會發展所需要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朱美連.淺析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激活學生思維[J].學周刊,2021(30):70-77.

莫宇琴.新課改下小學語文作業優化設計的具體途徑[J].學周刊,2021(29):148-152.

黃琴.《學子·教育新理念》第02期,2016年.EDF9D268-8426-41CA-9B2F-15B3BC3114E4

猜你喜歡
雙減政策策略探究小學語文
談幼兒音樂素養的培養
淺談少先隊員榮譽感、 責任心的培養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撥動情感之弦,讓語文課堂綻放精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