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境外修讀學分培養模式研究

2021-06-15 03:18趙春燕
高教學刊 2021年8期
關鍵詞:人才培養模式

趙春燕

摘? 要: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縱深發展,境外修讀學分成為了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文章通過問卷調查研究發現,學生和家長對境外修讀學分培養模式持有積極的態度,但該模式在實施過程中主要面臨學生和家長對該模式認識不夠、學生外語水平不能達到境外修讀院校要求以及境外修讀所需費用較高的困難。建議通過加大對境外修讀學分培養模式的宣傳力度、創造國際化學習氛圍、給予學生境外修讀支持等措施推進境外修讀學分培養模式的實施。

關鍵詞:境外修讀學分;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C96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6-000X(2021)08-0012-04

Abstract: With the deep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integration, overseas credit study has become an innovative training mode of international economy and trade major. Based on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 study finds that students and their parents have a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the credit training mode of overseas study, but the mode mainly faces the difficulties of insufficient understanding of this mode, high cost of overseas study and students' foreign language level failing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overseasuniversities. The paper suggests that we should strengthen publicity, form an international atmosphere, and implement supporting measures for students' overseas study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overseas study credit training mode.

Keywords: overseas credits training; international economy and trade major; training mode

一、概述

伴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縱深發展, 國家之間和地區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實踐證明,熟悉國際慣例、具有國際視野、掌握國際通用知識的高端人才是確保一國或一地區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的關鍵,國際化人才的培養日益成為了提升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力量[1]。為了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世界各國高校加快了國際化發展步伐。與境外院校開展多層次、寬領域的合作,培養具有扎實理論知識儲備、通曉國際規則、能夠參與國際事務和應對國際競爭的國際化人才,提高我國教育國際化水平,成為高校人才培養的重要目標之一[2],鼓勵在校大學生赴境外修讀學分成為了高校在經濟全球化和一體化背景下推進人才培養國際化的重要舉措。

盡管各高校對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人才的國際化培養模式進行了有益的探索,整體提升了人才培養質量,然而,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人才依然存在供過于求的狀況。主要原因在于現有的人才培養模式與國際化的人才需求之間存在脫節現象[3]。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人才除了需要掌握貿易理論和操作的相關知識,還需要具備較強的外語水平和廣闊的國際視野。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學生,選擇一學期或一學年赴境外院校修讀相關專業課程,將有助于他們了解國外文化、開闊國際視野、提高外語綜合應用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從而能夠適應新形勢下我國對人才需求的變化。

二、實施境外修讀學分培養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一)實施境外修讀學分培養模式的必要性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由北美、西歐、澳洲以及日本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率先起步,拉美、亞洲、非洲不少發展中國家積極參與,形成了一股前所未有的世界性的高等教育國際化浪潮[4]。越來越多的國家意識到,實施人才培養的國際化,有助于更好服務本國或地區的發展。與此同時,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形成了包括采購、生產、貿易、售后服務等諸多環節在內的全球價值鏈,增加了我國對應用型、復合型、國際化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人才的需求。培養精通外語、專業知識優良,具有全球化視野的高端復合型人才,是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一大創新[5]。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不僅要從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的高度培養出系統掌握經濟學基本原理和國際貿易基本理論,熟悉國際貿易規則和慣例,具有從事對外經貿工作基本技能的人才,還應該注重對學生全球視野和開放意識的培養,使學生在掌握貿易、投資等專業知識的同時,還要具備一定的語言能力、高度的責任心、政治敏感性以及國際視野[3]。然而,目前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相對單一,主要依賴課堂教學,以給學生傳授理論知識為主,考核方式單一,忽略了對學生綜合應用能力和國際視野的培養。這種人才培養模式,很難滿足社會對既掌握扎實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知識又具有綜合的業務操作能力和開闊的國際視野的人才需求。更為重要的是,由于現有人才培養模式和社會需求的脫節,導致大多數高校培養出來的國際經濟與貿易人才難以勝任本專業相關工作。

通過境外修讀學分培養模式,鼓勵學生到境外開展學習與科研,就是以開放的理念促進國際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創新、提高國際化人才培養水平[6]。境外修讀一方面可以拓寬學生的國際視野,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增強對環境的適應性,從而滿足經濟全球化和一體化背景下對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具有國際視野、通曉國際規則、能夠參與國際事務和國際競爭的國際化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為我國大學加快人才培養國際化步伐、提高國際化人才培養質量提供相應的經驗借鑒。

(二)實施境外修讀學分培養模式的可行性

筆者對美國蒙特圣文森大學、蒙特克萊爾州立大學、英國德蒙福特大學、安格利亞魯斯金大學、德國德累斯頓國際大學、韓國江南大學等十二所境外高校開展網絡調研后發現,盡管被調研高校境外修讀學分培養模式的具體實施政策有所不同,但對該培養模式重要性及可行性的認知是基本一致的。以被調研的德國德累斯頓國際大學為例,該校推行境外修讀學分“必修”模式,即要求在校學生至少要有一個學期或者一學年在境外大學學習,以此開闊學生的國際視野,增強學生的就業競爭能力。當然,這種模式的推廣也和歐洲學分互認體系(ECTS)的發展壯大密不可分。英國德蒙福特大學、美國蒙特圣文森大學等被調研的境外高校則開啟了境外修讀學分“選修”模式,即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鼓勵學生境外修讀,并為學生境外修讀開放綠色通道。

筆者也對國內高校進行了網絡調研和實地考察,大部分的被調研高校尚未推行境外修讀學分培養模式,少數高校充分認識到了境外修讀學分的重要性,并已經形成了成熟的做法。上海師范大學每年有大量的在校學生赴境外合作院校修讀學分,境外修讀學分培養模式在該校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與品牌。廈門大學則通過積極引進境外優質教學資源,與境外名校合作辦學,從而為學生境外修讀學分創造便利的條件。也有一些被調研的高校,他們已經認識到了境外修讀學分培養模式的重要性,正在積極探索實施途徑。

境外修讀學分培養模式的實施,離不開學生和家長的認同與支持,筆者對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學生和家長開展了問卷調查。問卷從學生和家長對境外修讀學分培養模式的了解程度、對該培養模式的認同程度、可以承擔的費用、赴境外修讀存在的困難、希望在哪些方面獲得學校的幫助等方面開展了調查。筆者在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學生中發放“境外修讀學分學生意愿問卷調查表”,共發放問卷159份,回收問卷159份,有效問卷157份,問卷回收率100%,有效率為98.7%。在開展對學生的問卷調查的同時,筆者將“境外修讀學分家長意愿問卷調查表”發送到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學生家長群,共發放調查問卷150份,回收問卷150份,有效問卷146份,問卷回收率100%,有效率為97.33%。通過對問卷結果的分析,筆者發現學生都希望在大學四年的學習過程中,能有境外修讀的經歷,絕大部分家長也愿意支持學生境外修讀,他們可以接受的境外修讀費用在3-5萬元人民幣。

不管是從網絡調研還是實地走訪的結果來看,隨著社會對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畢業生能力要求的變化,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熟練運用外語、高效開展跨文化交流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畢業生成為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的重大舉措。從問卷調查的結果來看,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在校學生也具有赴境外修讀學分的意愿,在經濟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家長會大力支持學生境外修讀學分。因此,境外修讀學分培養模式將成為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本科教育中人才培養的創新型模式,本科院校應按照“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原則,擴大與境外院校的合作,凸顯人才培養過程中的國際化特色。

三、境外修讀學分培養模式面臨的主要困難

雖然境外修讀學分培養模式有助于擴大學生的國際視野、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適應經濟新形勢下社會對國際化人才的需求,但該模式在具體實施中存在一些困難,如果這些困難不解決,境外修讀學分培養模式的推進將會面臨很大的障礙。本文結合問卷調查的結果將境外修讀學分培養模式實施過程中面臨的困難進行梳理和分析。

(一)學生和家長對境外修讀學分培養模式的認識

不夠

目前國內高校在實施對學生的國際化培養過程中,較為成熟的做法有:2+2項目、交換生項目、游學項目,學生和家長相對比較了解以上項目的具體做法和要求,但由于境外修讀學分在國內還不是很成熟,也沒有形成統一的模式,再加上宣傳力度不夠,使得學生和家長對該培養模式的具體做法以及會給學生帶來的益處缺少了解。問卷調查的數據表明,了解境外修讀學分培養模式具體做法的同學占比為76%,家長占比只有25%。因此,學生和家長,尤其是家長對境外修讀學分培養模式認識不夠,是限制該培養模式順利實施的重要原因。

(二)學生外語水平不能達到境外修讀院校要求

境外高校對可以接收的修讀學分學生的語言水平有一定要求,大部分境外高校要求學生的雅思成績達到6.0以上。對于外語水平不高的同學,面對境外高校雅思6.0的要求,往往望而卻步。有些同學盡管雅思成績可以達到6.0,但是對自己的外語聽力水平和口語水平缺乏自信,他們會顧慮能否順利獲得境外高校的課程學分。問卷調查的數據表明,認為自己外語不好而不想赴境外修讀的學生占32%。因此,學生的外語水平成為境外修讀學分培養模式實施面臨的另一阻礙。

(三)境外修讀學分所需費用較高

和國內高校相同,境外高校也是按照學年來收取學費的。盡管不同區位的境外高校學費有所差異,但大多都是在一學年3萬元人民幣左右,加上住宿費和往返的交通費用,境外修讀一年的費用在5萬元左右,對于家庭經濟條件不好的學生,這筆費用是很大的負擔。通過對問卷的分析,本文也發現境外修讀所需費用是學生和家長考慮的重要因素,42%的學生表示費用是他們境外修讀面臨的最大困難,28%的家長表示因費用問題而不愿讓孩子境外修讀。

四、推進境外修讀學分培養模式的建議

基于境外修讀學分培養模式在實施中面臨的困難,本文提出如下解決方案。

(一)加大對境外修讀學分培養模式的宣傳

由于學生及家長對境外修讀學分的重要性以及具體做法認識不夠,加大宣傳力度,以多種形式使學生和家長加深對境外修讀學分培養模式的認識是非常必要的。首先,可以通過新生入學教育對境外修讀學分培養模式進行宣傳。入學教育是新生入學后第一次全面了解學校的教育理念和培養模式的機會,同時大部分學生家長也會與學生同行而來,學??梢越璐藱C會,由學務辦公室、教務辦公室、國際交流與合作辦公室、相關院系聯合組成新生入學教育工作組,制定具體的宣傳方案,從宏觀層面宣傳人才培養過程中的國際化教育理念,重點突出能力素質培養、國際化視野培養,從微觀層面宣傳境外修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該模式的具體實施辦法。其次,由于相對于學生,家長對境外修讀學分培養模式的認識更為有限,學??梢酝ㄟ^微信群建立家長聯系機制,不斷宣傳國際化的教育理念,通報學校國際化相關活動,讓家長感受到國際化氛圍,逐步轉變理念,認識到對學生國際化視野的培養是學生素質培養的重要舉措。再次,可以通過學生社團加大宣傳。學生社團是學生活動的重要平臺,也是同學之間近距離接觸和相互交流的重要途徑,學生參與社團的積極性較高。因此,在對境外修讀學分培養模式的宣傳過程中,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社團的作用,收集學生對境外修讀學分培養模式的意見和建議,解答他們對該培養模式的疑問,加強對該模式的宣傳。最后,邀請境外合作大學來校宣講。邀請境外合作大學的教師和已赴境外合作大學就讀的校友來校進行形式多樣的宣講,重點介紹國外的大學生活和國外大學的國際化政策,大力宣傳國際化視野對學生自身發展的重要性,使得學生對境外修讀的意義有更為深入的了解。

(二)實施對境外修讀學分培養模式的支持措施

由于學生語言水平的限制以及境外修讀所需的費用較高是該培養模式實施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困難,學??梢酝ㄟ^出臺相關的支持措施來推動境外修讀學分培養模式的實施。

外語水平是目前學生境外修讀培養模式的瓶頸之一,也是很多學生對境外修讀存在顧慮的重要原因,學??梢酝ㄟ^多種途徑提升學生的外語水平。首先,學校在做好基礎類外語課程建設的同時,可以增加雙語教學授課比重,鼓勵院系積極推出具有鮮明學科特色的雙語授課課程,如國際經濟學、國際市場營銷、跨文化交流等課程,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外語水平,另一方面也讓學生對國外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有了更多了解。其次,設置寒暑假外語實踐課,鼓勵學生自主參加各類外語實踐活動,提升學生應用外語進行溝通的能力。再次,改進教學方法,針對目前由于擴招形成教學班學生人數過多的情況,外語課程實施小班化教學[7],通過分組討論、小組角色扮演、外語小劇場等活動強化課堂教學效果。最后,邀請境外教授和校友舉辦外文講座,鼓勵學生參加暑期境外游學項目、小學期項目等具有國際化特色的學生活動形成較為濃厚的國際化氛圍,提高學生的外語水平。

費用是制約學生境外修讀的另一重要因素,學??梢圆扇〈胧W生給予經濟方面的支持。首先,建立境外修讀學分獎學金或困難補助金,獎勵境外修讀學分成績優秀的學生,針對有境外修讀意愿、品學兼優但家庭困難的學生,學??梢詾樗麄兲峁┣诠ぶ鷮W的機會,減輕經濟壓力。其次,通過鼓勵多名學生共同申請同一所境外大學,當申請人數達到一定規模后,和境外合作大學協商減免部分學費。

(三)加強國際化師資隊伍建設

國際化人才的培養需要國際化的師資隊伍。師資隊伍的國際化水平會影響學生對境外修讀學分的認知。高水平的國際化師資隊伍,有助于增強學生赴境外修讀的意愿,也有助于學生赴境外修讀后能夠盡快適應合作院校的教學模式。為此,高校一方面可以通過派遣本校教師外出深造,以此來提高教師自身的國際化水平,并將學習到的國外先進教學理念和教學手段應用到自己的教學實踐之中。另一方面,高??梢砸M或邀請境外學者來校任教,學生通過與外籍教師面對面的交流,體會不同的文化理念和思維方式,從而縮短他們在境外修讀過程中對境外文化的適應期。另外,高校還可以通過加強教育資源的國際共享,使教師能夠及時掌握最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手段,深入了解國際前沿理論知識和最新學術動態,提升教師的國際化水平[8]。

(四)營造國際化校園文化氛圍

營造開放和諧的國際化校園文化可以為境外修讀學分培養模式的實施創造有利的外部條件。通過建立國際間高校學術交流和互訪機制,積極主辦或承辦具有一定國際影響力的、系列性的國際學術會議,提升學生的國際化視野,改善和影響學生的思維方式[1]。與境外合作院校共同承辦各類大賽和國際文化節活動,支持和鼓勵學生參加。成立與國際交流合作相關的學生社團,組織開展與經濟全球化、人類命運共同體相關的主題講座、征文、演講等活動。組織中外學生交流會、聯誼會。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赴跨國企業參觀學習。這些活動會對激發學生赴境外修讀學分的積極性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五、結束語

培養既掌握扎實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又具有較強外語水平和開闊國際視野的應用型、復合型人才,是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縱深發展的背景下,高校對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培養模式的一大創新,也是高校適應國家國際化發展戰略的需要。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通過實施境外修讀學分培養模式,拓展學生的海外經歷,提高學生的國際化水平,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和全球意識,有助于學生加深對世界多元文化的認識和理解、準確分析和判斷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有效開展跨文化交流和合作,適應新形勢下社會對人才需求的變化。目前境外修讀學分培養模式主要面臨學生和家長對該培養模式的認識不夠、學生外語水平無法達到合作院校的要求、境外修讀費用較高等困難。本文建議在該模式的推進過程中,可以通過加大對境外修讀學分培養模式的宣傳力度、實施對境外修讀學分的支持措施、加強國際化師資隊伍建設以及積極營造國際化校園文化氛圍來保障該模式的順利實施。

參考文獻:

[1]柯文進.地方高水平大學實施國際化發展路徑的實踐與探索[J].中國高等教育,2010(23):19-21.

[2]陳海燕.“一帶一路”戰略實施與新型國際化人才培養[J].中國高教研究,2017(6):5-57.

[3]鄭雪平,王蘭.“一帶一路”背景下國貿專業國際化人才培養路徑探討[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9(39):6-8.

[4]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引進國外智力工作分會.大學國際化理論與實踐[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5]張蕊.國際交流合作背景下高??蒲信c人才培養模式改革[J].中國高??萍?,2018(6):41-43.

[6]李成明.開放共享理念視角下高等職業教育國際化人才培養平臺研究[J].江蘇高教,2017(10):76-79.

[7]蔡小勇,陳辰,余子鵬.新常態經濟下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人才國際商務能力需求研究——基于問卷調查結果的分析[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10):124-128.

[8]曾明,徐晨.地方綜合性大學國際化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9):149-152.

猜你喜歡
人才培養模式
應用型高校工商管理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下保定市高校培養服務外包人才的路徑研究
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探討機械電子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及課程建設
校企合作下的應用型物流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獨立學院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制度的建設與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