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開展基于教學改進的跟進式聽評課

2021-06-15 01:28平亞茹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1年5期
關鍵詞:督學真菌食品

平亞茹

聽評課是學科督學督導的主要形式,但如果督學僅僅把聽評課當作一項任務,缺少持續跟進的研究意識,就難以發現值得研究的問題、值得借鑒的經驗和汲取的教訓,難以充分實現督學聽評課的教育價值。因此,要充分實現督學聽評課的教育價值,就需要學科督學基于教學改進進行跟進式聽評課。

基于教學改進的跟進式聽評課是基于督學聽評課發現的問題,擬定課堂教學研究主題,督學以參與者、合作者、研究者的角色走進課堂,走近教師,連續跟蹤授課教師的教學,對教師進行跟進指導。圍繞研究主題在聽課、評課、研課的過程中開展課堂教學實踐研究,提升督導工作的質量與效益。

一般的聽評課包括“聽課-評課”,學科督學基于教學改進的跟進式聽評課要向兩端延伸,包括“備課-聽課-評課-改進-聽課-評課”。

1.基于教學改進的跟進式聽評課要從教學設計開始

基于教學改進的跟進式聽評課,不僅要現場聽評課,還要詳細、全面地了解教師的備課,從教學設計開始。

例如,“人類對細菌和真菌的利用”是“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單元第五章“細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第二節內容。在進校聽課前,授課教師將“人類對細菌和真菌的利用”的教學設計發給督學,其第一次的教學設計是這樣的:課上,教師讓學生列舉食品保存的方法;之后,教師讓學生分小組觀察一些食品包裝袋,讓學生討論保存食品的方法,從而引入了課題——細菌、真菌與食品的保存;引入新課后,教師分別介紹這些食品保存方法所蘊含的原理。應該說,這樣的教學設計有利于課堂教學的推進,課堂教學進行得非常順利。然而,我們站在學生的角度來分析,就會發現一些問題:學生從中發現問題并進行有效思考了嗎?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得到發展了嗎?學生只是了解了已有的食品保存方法,并分析了食品保存的原理,并沒有從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提出新的食品保存的方法??梢?,這個教學設計僅僅是為了課堂的順利推進,而忽視了學生思維的發展、問題意識的培養。針對這個問題,督學提出了修改建議,授課教師進行了第二次教學設計。

學生已經學習了細菌和真菌的分布以及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了解了細菌、真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條件,了解了面包發霉、橘子發霉等食品腐敗的原因,這些已有的知識經驗是學習食品保存的基礎。課上,教師利用學生原有的知識,讓學生先分析食品腐敗的原因,再讓學生思考食品保存的方法,從而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和發散性思維。

由于學生對食品腐敗的原因和食品保存的方法的認識是零散的、感性的,他們的回答暴露了 原有的知識結構,如學生能夠說出冷藏有利于食品的保存,但不能完整地解釋冷藏保存食品的原理。教師針對學生的前概念,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學生真正理解了保存食品的原理,并提出多種食品保存方法。學生處在一種全開放的環境之中,主動求知,激活了創造性思維。

雖然兩次教學設計看起來只是一些程序、方法和安排上的不同,但這些程序與方法的差異,為我們提供了教學設計的新視角,任何教學設計都不應該僅僅為了課堂的正常推進而設計,教學設計要關注學生思維的發展。

2.基于教學改進的跟進式聽評課要連續走進課堂

例如,復習課“微生物”一課,第一次上課,授課教師先通過概念圖復習微生物的有關知識,然后以真題為情景引導學生進行復習,課堂教學容量大、內容多,以教師講學生聽和做題為主,師生之間缺少互動和交流。聽課者發現多數學生還不能跟上教師的思維和進度,學案上的題學生還沒有做完,教師就給出了答案。這樣的教學設計是從學生知識經驗和生活背景出發嗎?在評課時,督學提出了這樣的問題,圍繞如何根據學情進行教學設計和組織復習內容進行了研討。學科督學對此提出了改進意見,并指導授課教師進行了第二次教學設計。

教師基于科學探究的重難點組織課程內容,針對學生科學探究的易錯點,選擇貼近學生生活的研究案例“小明做的泡菜為什么發霉了”展開學習。督學第二次走進課堂時,發現學生圍繞泡菜為什么發霉進行學習,學習熱情高漲。在討論交流中,學生不僅明確了微生物的生活條件和發酵原理,而且還激發了問題意識,引起強烈的求知欲望,培養了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科學思維,突出了課堂主體地位。

兩次教學設計都是圍繞微生物的形態結構和生活展開,不同的是教學情景不同。教師在教學中適時地創設各種有效的教學情景,從學生知識經驗和生活背景出發,可以激發學生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興趣,促進學生理解與掌握生物知識和技能,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3.基于教學改進的跟進式聽評課要進行主題交流

基于教學改進的跟進式聽評課不是灌輸式的,而是交流共進式的,授課教師也不是處于弱勢地位,而是對話者、合作者和研究者。

在進校聽評課的過程中,我也發現很多值得學習和推廣的經驗。例如,李倩老師的“植物細胞結構”這節課進行了雙線設計,明線是植物細胞的結構及其位置關系,暗線是探究植物細胞結構的科學方法。該課注重觀察方法的培養,通過實驗引導學生建構細胞的概念,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在聽評課的過程中,李倩老師對科學探究提出了很多獨到的見解,筆者和督學趙心紅老師商量,邀請她圍繞科學探究主題,給區里的生物教師介紹“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這節課的教學設計。這給了李倩老師莫大的鼓勵,也讓她在教學理論和實踐上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基于教學改進的跟進式聽評課,其優點就在于“實”,督學對聽評課中發現的問題不輕易放過,與教師交流研討,提出改進意見,教師再進行教學設計,督學連續走進課堂,使問題得以解決?;诮虒W改進的跟進式聽評課取得了良好的督導效果,使督導工作落到實處,充分實現了督學聽評課的教育價值。

編輯 _ 于萍

猜你喜歡
督學真菌食品
責任督學思與行
國外如何進行食品安全監管
督學入園,指導促發展
高等大型真菌與人類
食品造假必嚴懲
真菌造房子
如何處理好督學與校長之間的關系
竟然被“健康食品”調戲了這么多年
艾滋病合并侵襲性真菌感染的診治
行走在教育督導之路上——對做好責任督學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