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強生豬種業創新能力 引領生豬產業高質量發展

2021-06-15 14:39朱立強
農經 2021年4期
關鍵詞:自主創新

朱立強

良種是保障生豬產業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礎,是提升生豬產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我國是世界上生豬生產與豬肉消費第一大國,良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長期以來,國內生豬養殖業普遍存在“重引進、輕培育,重雜交、輕保護”現象,遭遇“卡脖子”風險,極大地制約了我國生豬產業的發展。要讓我國生豬種業對生豬產業的引領、支撐作用與全球第一生豬生產、消費大國相匹配,做到真正的自立自強,需多措并舉,加快提升生豬種業創新能力。

關鍵詞:生豬種業;生豬產業;自主創新

養豬業是關乎國計民生的重要產業;良種是保障生豬產業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礎,是提升生豬產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按蚝梅N業翻身仗;深入實施農作物和畜禽良種聯合攻關;實施新一輪畜禽遺傳改良計劃和現代種業提升工程”——2021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對我國畜禽種質資源保護利用作出了一系列部署,為破解生豬種質資源“卡脖子”問題指明了方向。

我國生豬種業發展現狀

成績與不足

自《全國生豬遺傳改良計劃(2009—2020年)》實施以來,我國生豬種業自主創新能力持續提高,良種供給能力不斷增強,有力地支撐了生豬產業發展。

近十年來,我國生豬遺傳改良工作穩步推進,取得了顯著成效。目前,我國生豬種業已建成了相對完善的育種體系。農業農村部在生豬遺傳改良工作實施過程中,遴選了89家國家生豬核心育種場和4家服務于核心場間遺傳交流的種公豬站,覆蓋全國24個省份。組建了15萬頭的核心群,累計收集品種登記數據近900萬條、有效性能測定數據700萬條。建立了以場內測定為主的生產性能測定體系,組建了全國種豬遺傳評估中心,定期發布種豬遺傳評估報告,指導企業科學選育。

與此同時,我國種豬種群生產性能水平不斷提高。杜洛克豬、大白豬和長白豬重要經濟性狀遺傳進展獲得穩步提升,100千克體重日齡分別降低9天、6.7天和5天,大白豬和長白豬總產仔數分別提高1.7頭和1頭,基本形成了持續改良、穩步提升的良性循環。

近十年來,我國生豬種業的自主創新能力也得到不斷提升。以地方遺傳資源和引進品種為素材,培育了15個新品種、新品系及配套系。建立了基因組選擇平臺,建成了國家級保護豬品種DNA特征庫。區域性聯合育種實體企業相繼成立,在開展實質性聯合育種工作上邁出了重要一步。

需清醒認識的是,我國作為世界上生豬生產與豬肉消費第一大國,穩產保供任務艱巨,必須要有強有力的種業支撐。雖然通過第一期生豬遺傳改良計劃,已基本建立起了良種繁育體系,但育種基礎工作仍然相對薄弱,基因組選擇、表型組智能測定等關鍵技術應用總體滯后,育種機制不完善、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疫病凈化不到位等問題依然突出??傮w上,我國種豬性能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還有差距。種豬的核心育種技術一直掌握在歐美國家手里,我國的種豬主要來源自法國、丹麥、英國、加拿大等國。2018年8月初,非洲豬瘟首次在我國出現,種豬更為緊缺,有數據統計,2020年我國從不同國家進口種豬超過2萬頭。

種豬分類與養殖成本

我國種豬企業相比國際領先企業育種技術較為落后,曾祖代豬仍需從海外進口,主要種豬種類如大白豬、長白豬、杜洛克豬等均原產于國外(表1)。我國生豬行業采用多級培育制度,其中曾祖代N場為核心育種場,育種技術壁壘最高。不同種類種豬具有不同經濟性狀:長白豬瘦肉率、產崽數較高,皮特蘭豬飼料轉化效率高。

據公開資料,2020年我國生豬養殖成本平均為1350元/頭,較美國890元/頭水平高約51.9%(圖1)。美國生豬養殖優勢來自其低飼料價格、品種高飼料轉化率以及高自動化養殖程度等。

據了解,飼料成本約占生豬總養殖成本50%,其中玉米、大豆是生豬飼料中最主要原料。2020年,中國玉米價格約為美國2倍,因此中國生豬養殖成本較美國更高。中國生豬平均飼料轉化率僅為2.8:1,低于國際平均水平2.6:1。

種豬市場現狀

由于進口種豬繁殖性能高、生長速度快、飼料成本低、經濟效益好,相較我國本土豬種可大幅降低養殖成本,目前我國生豬養殖環節超97%豬種為進口種豬。中國進口種豬來源地較為集中,2020年主要來源國為加拿大、美國、法國以及丹麥,中國進口種豬占比分別為40%、30%、15%以及10%(圖2)。

作為世界最大豬肉消費國,我國生豬行業產業鏈上游對國外依賴度極高,中游生產及下游消費環節可能因上游供給產生劇烈波動,因此我國種豬行業發展重要性與緊急性極高。

我國種豬市場營收與商品豬市場周期關系緊密,種豬銷量及價格與商品豬出欄量及價格呈顯著正相關。自2011年起,種豬行業正位于所經歷的第三個豬周期中(第一豬周期2011—2014年,第二豬周期2014—2018年)。

2011年與2016年,行業處于各自豬周期市場需求高位,市場規模分別達900.2億元及904.3億元。隨著2019年下半年中國商品豬市場從豬瘟疫情中恢復,2020年中國種豬行業市場規模高速回升,增長至971.4億元,同比增長45.1%(圖3)。

我國種豬行業市場參與者分為四類,分別為國際專業育種企業、國外農業合作社/其他國際育種企業、中國專業育種企業和生豬養殖企業內部育種計劃(表2)。其中國際專業育種企業代表企業為英國的PIC,PIC是唯一在我國規?;i養殖,且擁有實際影響力的獨立育種企業。

我國的生豬養殖行業正在快速整合階段,相較小型養殖企業或散養戶,大中型養殖企業重視養殖效率和管理精細化程度,對專業種豬及育種服務需求高。因此,業內認為,受需求推動,未來我國種豬行業將出現更多專業獨立育種龍頭企業。

種豬育種必須掌握核心技術

2021年3月14日,經過9個多小時的長途飛行,來自丹麥的1200頭種豬貨運航班降落在安徽合肥新橋國際機場。同一天,2400頭美國進口原種豬大白、長白、杜洛克也抵達四川宜賓。

廣西揚翔股份有限公司育種總監趙云翔介紹說,非洲豬瘟暴發以來,國內種豬場供種能力受到影響,尤其是部分優秀種豬場種豬資源流失,導致國內種豬數量上短缺,而質量上又有所下滑。

據趙云翔介紹,從國外引進純種豬費用一頭在2萬—3萬元之間,包括包機等費用。國內純種種豬的平均價格在1萬元左右,有資質的生豬養殖企業會選擇從國外引種。

實際上,國外種豬受到推崇并不難理解。大好河山豬業有限公司育種部相關負責人魏霞表示,國外品種主要注重生產效率,產仔數高、生長速度快、屠宰率高。從產業端來說,大部分國內土豬的生產效率低、生長速度緩慢、背膘厚、產仔數低。

但這并不等于本土豬的品種不好。趙云翔舉例說,中國的梅山豬,產仔數量高,但是它長得慢。有很多地方的豬,肉質鮮美,適合做高端的肉制品。整體來看,本土豬的綜合生產效率相對低一些。

對于規?;洜I的生豬行業來說,生產效率更高的國外品種自然成為最優選擇。長此以往,本土豬的市場占有率越來越小。正邦集團董事長林印孫在今年兩會期間提到,從1994年到2007年,我國本土種豬市場占有率從90%跌到只有2%。外界對此事也非常關注,甚至有“本土豬滅絕問題”的提法。

作為全球最大的豬肉生產國和消費國,我國種豬需求量巨大。2020年全年進口種豬約3萬頭,創歷史新高。2021年1到3月進口種豬已經超過1萬頭,進口種豬數量逐年增加,這一現狀讓四川農業大學教授朱礪感到擔憂。

朱礪表示,靠進口不可能引回來最好的種豬,可能只是第二層第二梯隊的種豬。我國種豬對外的這種被“卡脖子”現象,形成對國際市場的依賴。

今年兩會期間,多位兩會代表提到進口種豬事宜。牧原股份董事長秦英林說,我國種豬性能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還存在差距,不少企業對國外種豬存在依賴性。林印孫表示,“我國種豬業長期存在‘重引種、輕育種的傾向,導致‘引種、退化、再引種、再退化的惡性循環?!?/p>

對于很多生豬養殖龍頭企業而言,成立專門的育種公司的歷史并不長。3月15日,天邦股份發布公告稱,擬成立專門的種豬事業部,由公司副總裁李雙斌掛帥;2020年8月31日,新希望發布公告稱,公司擬通過全資子公司西藏新好科技有限公司出資1億元設立新希望豬育種有限公司;今年年初,牧原股份設立8家種豬育種公司,目前正在有序推進。

據趙云翔介紹,在行業里,溫氏股份和廣西揚翔公司生豬育種工作起步早,早在10年前就開始做這項工作了。而對于大多數養殖企業,并沒有能力和持久地去做育種工作。

據了解,溫氏股份從1998年開展種豬育種工作,2002年設立種豬育種公司,2012年成立種豬公司,2020年升格為種豬事業部。僅從豐富種豬遺傳素材方面考慮,公司才會從國外引進少量種豬。從2012年以來,公司有3次共計不超過2000頭的國外引種行動,主要為長白和大白種豬,國外引種占比很低。

想要擺脫對國外種源依賴,就必須在現有基礎上對進口的二代種豬持續進行選育,最終獲得國內自己的種豬。目前,我國種豬業長期只重視引種,不愿意育種,陷入了“引種、退化,再引種、再退化”的惡性循環。種豬的核心種源始終掌握在別人手中,一旦切斷,對國內生豬養殖效率會造成巨大影響。

四川省綿陽市明興農業公司負責人鄒中友在2012年做了一個大膽決定:建立一套完整的種豬選育體系,培育出自己的種豬。這個決定意味著他需要把之前買的1000多頭三代種豬全部淘汰,重新再去購買最新的種豬。

不僅如此,所有的新種豬都要以選育為優先,不能進行育肥和銷售,這樣短期內不僅沒有收入,還需要大量的投入。整整三年,每一百頭種豬經過選育后,僅有兩三頭可以作為種豬,十到二十頭作為備選二代公豬,剩下的豬只能作為商品豬淘汰銷售。

雖然資金捉襟見肘,但鄒忠友始終沒有放棄,經過三年多的精心選育,他終于選出了屬于自己的原種豬。如今,這個國家級核心育種場,常年存欄原種豬已經達到4000多頭,父母代種豬2400多頭。2020年共向國內市場提供種豬2萬頭。鄒中友也從數千萬元的負債中慢慢走了出來,嘗到了育種帶來的紅利。

如今,鄒中友的種豬很受歡迎,排隊購買的養殖戶需要耐心等到半年以后。事實上,目前,國內種豬的供應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從國外引種依舊是主流。但2018年持續至今的非洲豬瘟,讓國外種源大幅減少,國內種源又買不到,這給國內的一些養豬企業帶來沉重的打擊。

岳亮是四川巴中本地的一家中等規模養殖戶,豬場存欄一度達到一千多頭母豬。但受非洲豬瘟的影響,2019年,岳亮的豬場被迫關閉整頓,至今,在養豬行業摸爬滾打了14年的岳亮還沒有買到種豬,生意依然處于停擺的狀態。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豬肉產量為5404萬噸,2019年為4255萬噸,2020年為4113萬噸(圖4)。與此同時豬肉進口量逐年增大,根據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進口豬肉210.8萬噸,2020年則達到439.22萬噸。對此,朱礪認為,不管是外來豬還是本土豬,掌握種源的核心育種技術迫在眉睫。

解決“豬芯片”卡脖子難題

進入“十四五”,面對新形勢,著力解決我國生豬種業發展的短板弱項,夯實產業發展的根基,已成為亟需解決的重要課題。

新希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永好先生在今年兩會提案中表示,當前的“豬芯片”存在兩個問題,一個是“洋芯片”沒有本土化,另一個是“土芯片”又低效瀕危?!岸砰L大”等曾祖代種豬長期依靠進口,直接影響了我國在非洲豬瘟沖擊后產能恢復過程的質量、速度和效益,也極大地制約了我國豬產業的發展。

劉永好希望盡快出臺“中國種豬”重大項目研發和推廣后補助政策,以“企業先投入、國家補一半”原則鼓勵種豬企業積極投資發展種豬研發、基礎設施、人才培養、國際合作等攻關項目;對核心育種場、保種場提供非洲豬瘟防控用地支持,保障祖代種豬場的生物安全和運營能力等。

事實上,如果能夠掌握自主育種,對于企業的盈利能力有很大影響。

河南作為全國養豬大省,生豬年出欄常年位居全國前兩名,匯集了牧原、雙匯、銀發、誼發、新大等龍頭和明星企業。近幾年也誕生了河南民望農牧股份這些定位高端,設備、技術、理念領先的新興育種企業。從業企業均加大了生豬產業的上游布局,快速新建種豬基地,通過國家政策引導和企業自主創新,正在努力改變這一現狀。

河南民望農牧股份董事長索躍敏表示:要解決“豬芯片”的難題,我們自己必須擁有優良基因的核心群,要從曾祖代核心育種入手,潛心育種,吸納不同的國際育種素材,引用現代育種技術,培育適合我國居民需求和適應我國養殖環境的種豬。2020年年底民望農牧在原有種群基礎上,又從法國克里莫集團引進1000頭曾祖代種豬,目前已經進入配種階段,種公豬精液也開始向行業種豬企業提供。為保證生物安全,我們將豬場建在了洛陽嵩縣的深山中,地處天然氧吧、三面環山。相信在國家政策的鼓勵、研究機構的指導和全行業的共同努力下,我們有信心解決“豬芯片”卡脖子的難題。

自2018年下半年在我國流行的非洲豬瘟疫情,對我國養豬業的影響巨大,河南作為養豬大省,在2019年陸續開始復養復產,表現積極。但在2020年年末與2021年年初非洲豬瘟再次流行,對行業的警示極為明顯,想長期做好豬業生產,生物安全防護必須要警鐘長鳴。

對此,索躍敏說,做好生物安全防護是安全生產的前提條件。過去兩年中,民望農牧股份總結了防非洲豬瘟經驗和措施,總結起來就是三個字:嚴、檢、讓。

嚴,建立自己的生物安全體系,各級都要嚴格執行,任何環節都不能放松。

檢,針對每個環節都要認真檢查、監督和監測。為此,民望農牧股份不但增加生物安全部門,還針對關鍵環節,利用物聯網技術向相關公司購買或定制開發了管理設備,用于生物安全的監督。比如說烘干房溫度的監測、人員洗澡間的智能化控制、智能攝像頭的分類識別等等。

讓,其實就是員工福利。管理環節增加后會對工人作業制造負擔,所以,要做到該新增崗位的就新增崗位,該增加獎勵的增加獎勵,設身處地的為員工著想,達到共同努力做好一件事的目的。也正因為此,民望農牧股份在河南的四個基地一直處于安全生產狀態。

據了解,隨著近幾年新建豬場的發展,智能化水平也越來越高,個別環節甚至已經超越歐美,自2018年科技類公司如阿里、京東、百度、華為的相繼入局養豬產業,“智慧豬場”管理也正快速進入我國養豬企業。據了解,牧原、溫氏等龍頭企業均已建立自己的數字化管理中心,通過智能化設備、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提升生豬養殖的水平。

索躍敏介紹說,在洛陽嵩縣投建的法系曾祖代核心場,生產設備均使用了國內外的先進設備,相繼使用智能環控、飼喂與稱重系統,可以精準地計算種豬選育中的生長曲線、料肉比分析等數據,通過全場的可視化系統、豬群聲音采集系統、豬群行為分析系統,可以對種豬選育時的視頻圖像進行個體精準識別,體型、增重、異常叫聲等數據進行實時抓取,并將數據傳輸至豬智匯大數據管理中心,通過云計算技術進行多維度分析,為種豬選育提供數據背后的數據支撐?!跋嘈盼覀儠诓痪玫膶硗耆嬲莆铡i芯片”。索躍敏對我國生豬育種解決“卡脖子”難題充滿信心。

猜你喜歡
自主創新
我國高技術產業自主創新能力主要影響因素分析
高新技術發展下皖江城市帶示范區產業升級研究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
智能機器人實踐課程自主創新能力培養研究
大學物理實驗教學體系的探索
論技術引進與自主創新
高中美術鑒賞課中的師生互動的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