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技術引進與自主創新

2016-12-03 12:05張貽養
經濟師 2016年10期
關鍵詞:自主創新創新發展

張貽養

摘 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眾多企業通過技術引進獲得先進技術,取得一定的成功,這是技術進步的捷徑。但是長期的技術引進會產生技術依賴,帶來企業的結構惰性和企業文化惰性,產生企業發展的路徑依賴和企業組織慣性效應。自主創新是對技術依賴根本性的突破,是重大的戰略轉型。從技術引進轉向自主創新動力轉換是創新成功的關鍵,這種動力即意志力,決定于國家意志力,地方區域意志力和企業作為創新主體的意志力。

關鍵詞:技術引進 自主創新 優勢比較 創新發展

中圖分類號:F12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6)10-291-02

一、技術引進的積極作用和產生的負面效應

1.技術引進提升企業生產能力,技術能力和鑒別選擇能力。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眾多企業通過技術引進獲得先進技術,提高了企業的技術水平,生產出名牌產品,取得一定的成功。企業通過技術引進,消化吸收,積累培養了三種基本能力,一是提升企業的生產能力,掌握了引進技術的工藝流程、操作方法,能對引進的生產線進行調整改進,實現產品國際化;二是提升技術能力,能對引進設備進行技術改進,能對引進配件進行技術修改,使之國產化;三是提升技術的鑒別選擇能力,能進行設備選擇、生產線仿制、工藝裝備改進。生產能力、技術能力、鑒別選擇能力的積累和提升為企業的自主創新奠定知識和技能基礎。

2.技術引進產生路徑依賴和企業組織的慣性效應。技術引進,企業會建立相應的組織結構和業務流程,這些組織結構和工作流程結合在一起,會使自主創新變得更困難,成本更高,時間更長,結構上的慣性成為創新的抵制力量,技術引進時間長了會產生技術依賴,由于技術的連慣性,企業傾向繼續走技術引進老路,自覺不自覺地產生對自主創新的抵制和反對。

技術引進經過相當的時間后,企業組織如果沒有重大事件刺激,沒有重大的信息和重大知識對企業進行思維更生和組織變革,企業組織就形成經營思路和經營方式的穩定性,即產生固定的行為模式和行為定式,這種企業組織的習慣性行為,就是組織慣性效應的具體表現。

與企業組織慣性效應相比,意義更廣泛是企業文化的慣性。企業組織在長期技術引進中形成價值觀和行為方式,習慣于“拿來主義”的技術依賴路徑,缺乏自主創新的信心和勇氣。企業先前越是成功,越會助長企業文化上的慣性和自滿,產生自以為的情緒。一旦企業面臨自主創新的突變,企業文化的慣性迅速變為自主創新的障礙。

二、從技術引進轉向自主創新的動力大小是企業戰略轉型的關鍵

企業在特定誘發力作用下,打破技術引進的路徑依賴,促進技術路徑發生轉換的力量稱為戰略轉向力。戰略轉向力來自企業內部的主張自主創新的,主要是企業家的進取精神,企業為了培植長期競爭優勢,從獲取比較收益等方面的考慮;戰略轉向力來自外部的原因,主要是引進外部技術要素難度加大,特別是核心技術幾乎無法引進;國際關系的變化加大了技術引進的障礙;發展中國家倡導自主創新戰略。這種企業內部和企業外部戰略轉向力的大小是企業戰略轉型的關鍵。

1.企業家的積極進取精神。卓越的企業家具備創新的特別素質,具有對創新的直覺、敏感、智慧和經驗。企業自主創新取決企業家的創新的意志和毅力,敢冒風險、敢為天下先是企業家精神重要內涵,創新是企業家的使命和天職。

2.自主創新是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的迫切需要。企業產品的競爭力取決于產品中的核心科技要素,科學技術是構成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科學技術是企業生產經營中的無窮智慧力,科技是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新經濟理論認為科技對經濟具有效益遞增特征,主要原因是科技進入經濟活動,能降低或消除活動的不經濟性,實現效益遞增??萍歼€具有節約物質資源的特性,科技參與經濟活動能促進生產要素優化組合,提高要素利用率和生產效率。企業開展自主創新活動,增加科技投入,培養聘用科學技術人才,建立國家級、省部級、市廳級研發中心,積累科技專利,開發新產品,提升核心競爭力。

3.技術供給方抬高技術價格,限制技術轉讓,促使中方企業自主創新。隨著中方企業的發展,國際市場上競爭格局發生變化,促使國外許多企業不再向中方企業轉移關鍵技術,以保持外方企業的競爭優勢地位。如中西方企業進行彩電合作制造,當中方企業發展壯大,影響到西方企業的競爭地位,西方企業就不再合作,迫使中方企業立志進行自主創新,攻克拿下關鍵性技術,生產出國際市場上適銷對路的新產品。

隨著技術要素在競爭中地位的提高,技術價格呈上升趨勢,外商乘機哄抬價格,技術合作方韓國錦湖公司技術報價是大慶石化總廠預算價格的3.66倍,逼的大慶石化公司走上梁山,痛下決心走自主創新之路。

4.科技成果突破帶來的自主創新機會。本地化、差異化、個性化的市場需求,成為自主創新重要的拉動力量。隨著光儲存技術的發展,國際標準化組織頒布了數字圖像信號壓縮技術標準,我國萬燕公司開發了激光視盤機(VCD),啟動了中國VCD產業的創新發展。

由于引進通用技術缺少對特定市場需求的針對性,往往不能適應現代市場的快速變化,從而降低了引進技術的競爭力。這說明市場需求的快速變化是拉動自主創新的重要動力,特別是現代市場,個性化、本地化、差異化的市場需求,要求企業進行自主創新,以滿足特定的市場需求,這說明自主創新是適應現代市場變化規律的一個創新性變革。

三、自主創新的成敗取決于國家意志、區域意志和企業意志

1.自主創新與國家意志。自主創新對我們國家是個重要命題,這個命題對后發國家更為重要。后發國家在創新要素的稟賦上處于劣勢,并受發達國家的創新壁壘的嚴重制壓。更危險的是,后發國家通常是利用勞動力低成本優勢,生存在國際市場價值鏈的低端,喪失自主創新和趕超追求,墮入落后的深淵。

中國向何處去?中國拒絕成為技術和經濟的“附庸”,中國權衡利弊后旗幟鮮明地將自主創新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躋身國家現代化,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國家意志,自強不息,繼續前進。

2.自主創新與區域意志。在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地方政府的發展意志非常強烈,特別是省、市、縣三級政府,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這在我國東南沿海的許多區域發展中涌現眾多的成功范例。東南沿海的許多地方政府把區域的發展愿望同企業家的人生最高價值追求融合成區域發展的強大意志,弘揚了自主創新精神,成了區域科技型自主創新的精神支柱。

3.自主創新與企業意志。影響企業創新發展的重要因素是企業家的素質。企業家是企業的創新主體,是企業的組織者和決策者,企業成敗的關鍵在于企業家,企業家是企業車輪的軸心,是企業的靈魂。在一定意義上說,沒有松下幸之助,就沒有舉世矚目的松下公司;沒有張瑞敏,就沒有海爾集團;沒有柳傳志,就沒有中國的聯想集團公司。在一定意義上說,企業是企業家的企業,離開了企業家,企業將生命不再。企業家的素質、經營理念、創新精神是決定企業生命力的重要因素。

實踐表明,眾多脫穎而出的創新型企業,無一不是在弱小的時候奮然自立的。實踐再次表明自主創新不是企業成長起來后再干,而是在干中成長的。創新型企業之所以成功,就在于選擇了與眾不同的道路。意味深長的是,這些企業往往不是比同類企業強者,而是比同類企業弱者,“萬向”從被同行業不屑一顧、排擠在門外,矢志不移發展成為行業龍頭企業;“華為”在十分弱小、非常困難的情況下,毅然大幅增加研究開發投入,并將其寫入“華為憲法”,堅持不懈,終于成長為同行業世界領先企業;上海振華港機在國內同行企業林立的狀況下,異軍突起,成為國際絕對領先企業;“奇瑞”、“吉利”在跨國公司絕對壟斷的強大壓力下,在國內外學者普遍認為不可行的氛圍中,扛起民族汽車的旗幟,從零起步,自主創新創業,開辟了新天地。

參考文獻:

[1]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技術創新、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決定,1999

[2] 萬鋼.基礎研究是科技創新之源[N].科技日報,2008-03-08(1-2).

[3] 萬鋼.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N].科技日報,2007-12-06(1-4).

[4] 中關村科技園區聯合調研組.創新之路—中關村科技園區聯合調研組[N].科技日報,2009-03-23(5)

[5] 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創新三思[N].科學時報,2003-01-31.

(作者單位:豐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浙江溫州 325000)

(責編:趙毅)

猜你喜歡
自主創新創新發展
大學物理實驗教學體系的探索
創新發展背景下的高職本科人才培養對策
基于供給側改革理念的高職教育創新發展策略研究
我國數據新聞的傳統因素及創新策略
群眾文化與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承、創新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