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級政府數字化轉型研究與實踐

2021-06-15 11:58李新宇陳文翔
科技創新導報 2021年1期
關鍵詞:數字政府架構設計數字化轉型

李新宇 陳文翔

摘? 要:政府數字化轉型是實現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有效途徑,省級政府作為最高地方行政層級,在統籌相關資源,加快推進數字化建設方面起主導作用。本文以政府數字化轉型的主要特點為分析起點,搭建政府數字化轉型的整體架構,并結合經濟社會發展提出政策建議,以促進各地政府服務高效化,治理精準化,決策科學化發展。

關鍵詞:省級政府? 數字政府? 數字化轉型? 架構設計

中圖分類號:D63?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21)01(a)-0253-04

Abstract: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government is an effective way to realize the modernization of government governance system and governance capacity. As the highest level of local administration, provincial governments play a leading role in coordinating relevant resources and accelerating the digital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take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government digital transformation 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analysis, builds the overall framework of government digital transformation, and puts forward policy suggestions in combination with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so as to promote efficient government services, precise governance, and scientific decision-making.

Key Words: Provincial government; Digital government; Digital transformation; Architecture design

人類社會在經歷了農業社會,工業社會后,正快速步入信息社會階段,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對國家和社會治理理念,治理方式,治理能力都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和挑戰。黨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快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和智慧社會,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要深入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2020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提出,加快5G、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基于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推動數字政府建設,促進政府中心工作數字化轉型是其中重要的重要抓手和落腳點,其本質是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推動政府職能向服務型轉變。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數字政府建設工作,相繼出臺了《國務院關于在線政務服務的若干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第716號令)、《國務院關于加強和規范事中事后監管的指導意見》(國發〔2019〕18號)等文件,為各級政府數字化轉型工作提供了重要支點,各地以數字化轉型為契機,推進數字政府建設,并以此作為營商環境優化、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點。在頂層設計方面,廣東在全國率先發布數字政府建設規劃,之后浙江、湖北、山東、廣西等地相繼出臺各類數字政府建設指導意見及規劃,同時,各級地方政府相繼打造各類轉型方案和載體,如廣東“粵省事”、湖北“鄂匯辦”、湖南“新湘事成”、安徽“皖事通”、福州市“城市大腦”項目等,開創了政府轉型新篇章。

省級政府在我國的行政層級中,位于地方管理的最高一級,其管理權限和職能更立足于宏觀,需要在組織架構設立、數據標準、共享、應用、項目建設等方面有統一的統籌安排,截止到2019年底,在省級層面,已設立了19個數據管理機構,承擔政府數字化轉型、大數據管理以及數字政府建設等職能,可見在政府中心工作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各地都重視對信息資源,項目建設等得統籌管理,充分發揮省級機構統籌管理的作用,推動各級政府部門逐步實現服務高效、治理精準、決策科學。因此,從省級層面研究政府數字化轉型實踐的特點和路徑,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1? 省級政府數字化轉型特點

(1)數字賦能。

信息社會中,數據貫穿社會治理全過程,信息化全域的滲透作用賦予各行各業發展的新動能,數據的獲取和處理能力決定了政府運行和服務效能?,F階段,數字經濟、智慧社會、大數據等外部發展環境為地方政府探索數字化轉型新路徑奠定基調,同時,云計算、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展,政府內部信息碎片化,信息孤島等問題提供了政府數字化轉型的內在壓力,數字政府建設通過構建統一的數據治理架構,通過數據匯聚、數據清洗、數據入庫、數據管理、數據應用等全生命周期的治理方式,為政府業務活動提供基礎數據支撐服務,數字賦能不僅是政府數字化轉型的動力,也是本質特點。

(2)服務高效。

便民高效,是服務型政府的重要內核。李克強總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大力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實現數據共享,讓群眾辦事少跑腿,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互聯網+政務服務”技術體系建設指南》為“互聯網+政務服務”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徑,指南更加突出“服務”理念,強調要加強政務服務能力建設,傳統的政府管理模式以部門之間的權責劃分管理范圍,部門之間自建業務系統眾多,導致的信息煙囪和信息壁壘,不利于服務型政府建設,而數字政府通過搭建統一的服務門戶,公共服務辦理平臺,數據共享開放平臺,能夠從本質上改變傳統管理模式的信息傳導路徑,實現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整體協同,有利于真正實現“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提高政府的辦事和行政效能。目前,各省均在大力推進一網通辦,一窗通辦,一事聯辦改革,體現了政府數字化轉型對政務服務高效化的要求。

(3)治理精準。

我國社會發展步入新常態,創新成為發展的重要推動因素,帶來發展機遇的同時,也給社會治理帶來新的挑戰。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形成的海量數據成為推動政府轉型的無形資產,利用大數據技術對數據進行有效收集,清洗,挖掘,研判與共享,成為推動社會治理精準化的有力手段。數字政府建設一方面能有效提升治理的精準化水平,大數據的超強相關性分析和系統預測能力,能為精準治理提供技術和工具支撐,根據不同主體的特點和需求提供精準服務;另一方面能推進社會治理協同性?!盎ヂ摼W+”時代,構成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要素逐漸形成了連貫的數據流,大數據使政府從單向治理模式逐步向多元協同治理模式轉型,提升政府行政效能。

(4)決策科學。

政府決策多具有全局性和系統性的特點,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要求政府決策緊跟發展態勢?;ヂ摼W時代,社會經濟活動形成海量的“微數據資源”。政府需要排除噪音時間的干擾,對掌握的海量數據進行實時挖掘,利用大數據的分析方法將分散的偶然時間進行關聯分析,突破單一信息資源的限制,通過數字政府建設,利用大數據技術能反映海量數據背后的規律,建立問題和對策之間的內在邏輯,完善決策信息,把主次矛盾、因果關系、約束條件等有效呈現,提升決策效率,有效解決傳統政府決策過程中目標不明晰,指向不明確,政府執行不力等問題,實現決策科學化。更好地回應公眾關切,滿足公眾需求和期待。

2? 省級政府數字化轉型架構設計

如圖1所示,省級政府數字化轉型由基礎支撐層、數據資源層、數據治理層、數字應用層共同組成?;A支撐層以平臺、系統理念搭建,重在打造基礎保障能力;數據資源層強調數據資源的體系化建設,以數據驅動數字治理;數據治理層在做好數據匯聚、交換、共享、服務等保障性工作的同時,強化政務信息資源的共享與應用機制,提高數據使用效率;數字應用層進一步深化數字治理,促進相關政策、治理機制、數據管理、技術標準與數據驅動業務創新有效融合,建立創新化業務體系,實現服務業務一體化、管理業務集約化、和決策業務科學化,為組織機構改革和政府職能轉變提供支撐。省級政府數字化轉型主要包含以下幾個系統。

(1)公共支撐平臺:包括統一身份認證、統一電子簽章、統一電子證照、一窗通辦系統、場景化服務、網上支付等系統建設,支撐政務管理和服務。

(2)政務云平臺:包括云基礎能力建設,整合利用存量資源,建設集約高效、安全可靠的云平臺和云數據中心,建立跨區域共建共享機制和模式,形成以省級云中心為根節點,全省一體化的云基礎設施布局。

(3)網絡架構:包括電子政務外網,內網,無線政務網建設,網絡架構要確保省級政務網絡基本滿足大業務量、實時性高的應用需求,具備跨層級、跨地域、跨系統、跨部門、跨業務的支撐服務能力。依托移動互聯網及5G移動通信等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為各級政府部門移動政務應用統一規劃建設非涉密無線政務專網,實現與政務外網、云平臺,以及非涉密政務專網的網絡互連。

(4)安全保障體系:建立“立體防護、多方聯動”的安全管理體系,構建安全管理體制機制,強化自主可控技術支撐,增強安全管理、安全保障等全方位防護能力。

(5)數據中心:數據中心作為數據資源層的核心,應包含以下模塊:

基礎運行環境:依托省級政務云平臺構建數據資源層基礎運行環境,為平臺運行提供可靠、穩定、安全的基礎硬件平臺,包括虛擬化計算資源、存儲資源、網絡、安全保障基礎設備;建設基礎軟件平臺,包括操作系統、數據庫軟件、虛擬化軟件等。

大數據倉庫:包含基礎數據庫、主題數據庫和業務數據庫三部分,其中基礎數據庫包含人口、法人、空間地理、社會信用、電子證照和共享材料基礎數據庫;主題數據庫包括健康保障、住房保障、營商環境、精準扶貧等主題庫;業務數據庫根據具體業務需要搭建。

數據功能區:包含數據匯集、數據管理、數據存儲和數據服務四大功能區,實現政務數據和社會數據的實時接入,清洗、轉換和校核,提升數據質量;對數據資產進行可視化的統計分析與管理并進行開發利用,對政務部門和社會公眾提供查詢、比對和融合分析等豐富多彩的數據服務,提升政府數字化治理水平。

(6)數字應用終端:聚焦部門核心業務職能,以部門業務系統建設為重點,以數據匯集融合為基礎,搭建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各部門各領域數字化應用為政務服務、民生保障、產業經濟、生態保護和文化發展等政府治理創新提供技術支撐。

3? 結語

政府工作數字化轉型是一項系統性工程,涉及組織機構改革,機制創新,技術創新,項目建設等各方面。從對數字政府特點及架構設計的分析可以看出,省級政府數字化轉型,技術側重點在于基礎支撐層的搭建,行政管理側重點在于組織管理機構的變革,統一規范的技術支撐架構不僅為數據驅動的業務轉型提供基礎支撐,也倒逼政府業務由傳統部門分割向整體協同轉變;行政管理側則通過統一數據管理機構的設立,為數字政府建設提供統一的資金,項目保障,實現項目規范化建設,數據集約化共享。

同時,結合目前各省數字政府建設現狀及信息化發展趨勢。下好數字化轉型整體“一盤棋”,還需要在標準規范體系建設,基層數字化治理方面投入更多資源。

一是強化標準體系建設,依據“統籌規劃、統一標準”原則,建設符合全省統一的標準規范體系,對數據采集、數據存儲、數據治理、數據安全等關鍵領域,制定相應技術標準。

二是要強化縣(區)數字政府智慧化平臺部署,為縣(區)政府創新智慧化應用提供支撐,補足各縣(區)末端治理短板??芍攸c考慮建設GIS一張圖、區塊鏈應用、多源數據感知匯聚、縣域三級社會治理融合等。

參考文獻

[1] 戴祥玉,卜凡帥.地方政府數字化轉型的治理信息與創新路徑——基于信息賦能的視角[J].電子政務,2020(5):101-111.

[2] 劉密霞.推進數字政府建設的思路與對策[J].中國領導科學,2020(2):72-75.

[3] 王益民.新時代我國電子政務發展現狀與趨勢[J].社會治理,2019(3):20-25.

[4] 劉淑春.數字政府戰略意蘊、技術構架與路徑設計——基于浙江改革的實踐與探索[J].中國行政管理,2018(9):37-45.

[5] 張曉,鮑靜.數字政府即平臺:英國政府數字化轉型戰略研究及其啟示[J].中國行政管理,2018(3):27-32.

[6] 王益民.我國省級政府網上政務服務的現狀與特點[J].行政管理改革,2017(3):30-33.

[7] 戴長征,鮑靜.數字政府治理——基于社會形態演變進程的考察[J].中國行政管理,2017(9):21-27.

猜你喜歡
數字政府架構設計數字化轉型
基于安全性需求的高升力控制系統架構設計
深圳建設“數字政府” 為城市治理現代化賦能
數字時代視域下政府服務轉型研究
如何打造“數字政府”
打造政府數據共享平臺,加快“數字政府”建設
傳統雜志的數字化轉型與融合發展
對稱加密算法RC5的架構設計與電路實現
應用于SAN的自動精簡配置架構設計與實現
基于星務計算機的系統軟件架構設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