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外認知隱喻研究的可視化分析及隱喻能力培養

2021-06-16 10:04
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1年1期
關鍵詞:語言學圖譜隱喻

廖 蕓

(甘肅政法大學 外國語學院,甘肅 蘭州 730070)

人類概念系統的本質是隱喻性的,隱喻不僅能夠影響人類對世界的認知,還可以指導人類的行動,在社會、政治、經濟的建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1]。國外對認知隱喻的研究始于20世紀80年代,近30年來從認知的角度研究隱喻引起了國外學者極大的興趣。認知語言學家認為隱喻不僅是語言的一部分,而且是人類思考、推理和想象的基礎[2]。通過對國外認知隱喻研究進展進行梳理,以期客觀反映認知隱喻研究領域的現狀與熱點,為國內學者開展認知隱喻研究提供啟示。

1 認知隱喻研究的發展現狀

隨著人們日益認識到隱喻對語言和思維的重要性,有關認知隱喻理解過程的相關研究大量涌現。隱喻作為日常交際中常見的現象,對于人類的交流、推理、抽象能力至關重要。隱喻不僅有助于建立不同領域之間的概念對應關系,還常被用于創建、組織和闡明其它學科領域的理論框架,例如,認知隱喻在心理學理論與實證研究方面起到了極大地推動作用[3]。此外,認知隱喻研究還被應用于醫學研究,具體包括對隱喻能力的研究以及對詞匯語義理解等方面語言能力的研究。也有一些學者從當代認知心理學和認知語言學的角度,分析政治溝通中所使用的認知隱喻表達,這些文獻以政治隱喻為概念化手段,解釋認知在政治溝通中的作用及其運作機制[4]。

在認知隱喻研究方法方面,一些著名學者使用語料庫方法研究認知隱喻,例如,Cameron和Deignan通過計算機輔助語料庫分析方法對所采集的數據進行樣本分析,認為研究數據中頻繁出現了形式和語義相對固定的非字面表達,并將這些非字面表達稱為“metaphoremes”,他認為認知隱喻理論尚不能充分的解釋這些語言現象,經過研究發現,它們代表了語義、情感模式,以及語用特征,在話語系統及語篇中具有相對穩定的模式;Charteris-Black和Musolff基于語料庫對比研究了金融交易動蕩時期英國和德國金融出版社對歐元的報告中所使用的隱喻,指出了英語和德語財務報告中有關歐元交易的隱喻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上下運動”,另一種是“健康”,通過隱喻的語用分析強調了隱喻的重要性,并認為隱喻影響著人們的觀點,尤其是專門用途英語的學習者更要注意隱喻的認知和語用差異[5]。

了解國外認知隱喻研究的最新動態和發展階段,有助于推動我國隱喻理論研究。與傳統隱喻觀不同的是,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著名文體學家Steen認為,分析隱喻的時候首先要判斷一個隱喻到底是蓄意隱喻還是非蓄意隱喻[6]。Steen所提出的蓄意隱喻理論對概念隱喻進行了重新分類,從語言、概念、交際三個維度理解蓄意隱喻,并提出五步分析法研究不同語篇中的隱喻現象,闡述蓄意隱喻的生成及理解過程[7]。蓄意隱喻理論為我們研究語言學、認知學、心理學、心理語言學,以及其它跨學科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和方法。

2 研究問題與方法

2.1 研究問題

本文重點回答以下問題:

1)國外30年認知隱喻研究有哪些熱點話題?

2)國外30年認知隱喻研究領域有哪些重要作者和有影響力的成果?

3)國外30年哪些研究機構和國家在認知隱喻研究領域領先?

4)國外30年認知隱喻研究采用哪些研究方法?

5)國外認知隱喻研究成果對我國認知隱喻研究具有哪些啟示?

2.2 研究數據

研究以“認知隱喻”為主題對1987-2016年間Web of Science數據庫平臺的子庫“社會科學引文索引數據庫”(SSCI)中所收錄的相關文獻進行檢索,檢索主題詞為“cognitive metaphor”,檢索時間為2017年9月10日,共檢索出相關索引文獻1325篇,其中論文共1176篇,評論81篇,會議論文50篇,社論34篇,書評25篇,會議摘要5篇,以及其它類型文獻5篇。檢索結果顯示,30年間國外有關認知隱喻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心理學、語言學、教育學、神經科學、企業經濟學、溝通等領域(如圖1所示)。

圖1 國外認知隱喻相關的研究領域(1987-2016)

統計數據顯示,30年間國外認知隱喻研究主要集中于心理學和語言學領域,約占文獻總數的68.45%。以2016年相關研究文獻為例,根據檢索結果,本研究發現2016年間認知隱喻研究的文獻類型包括期刊論文(82篇)、評論(6篇)、社論(5篇)、書評(2篇),依據Web of Science分類,當年文獻包含語言學(36篇)、語言與語言學(32篇)、心理學實驗(14篇)、心理學跨學科(10篇)、精神病學(5篇)。

如果我們進一步分析該檢索結果中研究領域為語言學的文獻,就會發現這些重要文獻被引頻次基本上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要想進一步具體了解國外認知隱喻研究的30年發展現狀,本研究采用可視化分析軟件對相關知識圖譜進行詳細地解析。

2.3 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CiteSpaceV可視化分析軟件為主要手段,從作者合作、關鍵詞共現、機構合作、作者共被引、文獻共被引等維度考察國外30年間認知隱喻研究動態。作為一種可視化分析方法,CiteSpace具體方法包括繪制知識圖譜、提取關鍵節點文獻、運用主題詞聚類等。文獻數據來源為Web of Science(WOS)數據庫平臺中的SSCI文獻數據,對主題詞進行檢索,文獻年限設定為1987至2016年。所收集的數據內容主要包括作者、標題、出版物、摘要、參考文獻、引用文獻等信息。然后使用CiteSpaceV可視化軟件分析科學知識圖譜。

本研究的具體參數設置情況如下:時間片劃分“Time Slicing”為“From 1987 To 2016”,時間分區“Years Per Slice”為“1”,術語來源“Term Source”選擇“Title”,“Abstract”,“Author”,“Keywords”和“Keywords Plus”。其它設置根據不同的研究對象進行調整,對軟件所生成的知識圖譜進行定量與定性分析。

3 研究與討論

3.1 國外認知隱喻研究熱點話題分析

1)研究熱點凸顯度分析

我們對CiteSpaceV軟件的相關參數進行設置,將時間切片“Time Slicing”設置為1987-2016,時間分區為1 年,術語來源“Term Source” 為默認設置,術語類型“Term Type”選擇“Burst Terms”,節點類型選擇“Term”和“Keyword”,采用尋徑算法“Pathfinder” 運行軟件后,將“Threshold”設置為30,生成節點225 個,連線384條的研究熱點關鍵詞可視化共現知識圖譜(見圖2)

圖2 國外30年認知隱喻研究熱點

基于以上知識圖譜,我們進一步統計出文獻中熱點關鍵詞/名詞短語的出現頻次和中心性,并提取關鍵詞頻次≥29 的關鍵詞/名詞短語20 條(見表1)。

表1 主要熱點詞匯及其指標

2)研究熱點中心度分析

表1“中心度”這個指標被用來衡量關鍵詞的重要性。我們可以發現圖譜中節點大小代表高頻關鍵詞的被引次數,此外,有若干節點顯示為紅色年輪。在“Control Panel”里點選“Burstness”,就會看到被引頻次數曾經出現急速增加的前12個關鍵詞(如圖3所示)。

圖3 引頻次數曾經出現急速增加的前12個關鍵詞

圖3顯示,不同時間區間認知隱喻研究的熱門關鍵詞,例如,2013年至2016年,事件相關電位“erp”(event-related brain potential)成為認知隱喻研究的熱點關鍵詞,它是指由特定的感覺、認知或運動事件直接產生的大腦反應(電生理學反應)。Regel等人指出語用知識會影響人們后期對話語的處理,說話人的交際行為也會影響其對話語(如反諷)的理解[8]。自2014年至2016年,被引頻次最多的關鍵詞是“metaanalysis”、“working memory”、“experience”。本研究進一步利用Web of Science篩選細化以“cognitive metaphor”與“metaanalysis”為主題的文獻,得出21個結果,這些文獻主要屬于心理學實驗、神經科學、語言學、心理學(多學科)等研究范疇。

由此我們可以得知國外30年認知隱喻研究的熱點話題是隱喻理解的認知過程,隱喻與語言和認知的關系,認知隱喻的語篇分析,認知理論與隱喻思維的關系,認知隱喻的心理學研究等。

3.2 國外認知隱喻研究重要作者分析

本研究通過CiteSpaceV可視化分析軟件對30年間國外認知隱喻研究相關文獻的發文作者進行分析,得到如圖4所示的圖譜。

圖4 認知隱喻研究核心作者圖譜

以上圖譜可以幫助我們便捷地了解30年間國外從事認知隱喻研究的主要學者。本研究根據該軟件所輸出的網絡匯總表,即重要文獻列表信息,可以進一步了解相關學者文獻被引頻次、文獻發表時間、文獻來源等信息,如圖5所示。

圖5 高引頻文獻

如果將CiteSpaceV可視化分析軟件節點類型設置為“Author”,“Pruning”選擇“Pathfinder”,其它為默認設置,得到圖6所示的圖譜。

圖6 高被引作者聚類可視化圖譜

以上知識圖譜有助于我們更加便捷地查閱特定作者在特定年份被引頻次最多的文獻,并且有助于我們了解該研究領域的主要學者文獻相關信息的了解。我們根據該知識圖譜窗口輸出“Export”生成敘述概要“Narrative Summary”,結果得出被引頻次排在前10位的發文作者、文獻年代、發文期刊、被引頻次數相關數據(如圖7所示)。

圖7 被引頻次前10的發文作者及文獻相關信息

根據文獻的被引頻次,研究認為30年間國外從事認知隱喻研究的主要學者包括Zoltán K?vecses、Raymond Gibbs、Ivan Barofsky、Lawrence W. Barsalou、Gilles Fauconnier、George Lakoff、William Croft、Elena Semino等人。這些學者形成穩定的發文作者隊伍,不僅文獻發表數量多,被引頻次也很高,代表了這一研究領域的前沿動向、研究水平高,跟蹤這些作者的研究重點幫助我們及時了解該領域的研究動向,幫助提高國內學者相關研究成果的國際影響力。

George Lakoff是美國著名的認知語言學家和哲學家,他和Mark Johnson的專著MetaphorsWeLiveBy被應用于政治、文學、哲學、數學等多個學科領域。Lakoff提出,人類思維很大程度上依賴于來自身體經驗的基本隱喻,隱喻幫助人類在語言推理過程中彌補概念上的貧乏[9]。Lakoff指出,從20世紀50年代末直到1975年,認知主要被看作是認知心理學、語言學、人工智能和認知科學等新興領域的空洞的符號處理[10]。直到1975年認知語言學的出現,認知語言學家與神經科學家、計算機科學家和實驗心理學家共同合作,建立了思維和語言的神經學理論。他的研究認為,抽象化的概念通過認知原語和初級隱喻得以體現。例如,隱喻通常就是通過具體框架描述抽象的概念,認知對象,認知框架,以及概念隱喻都具有NTTL特征。

匈牙利羅蘭大學美國研究部語言學教授Zoltán K?vecses的專著EmotionConcepts(1990),Metaphor:APracticalIntroduction(2000),MetaphorandEmotion(2002)主要研究隱喻的思維模式以及情感隱喻所遵循的人體的基本生理過程、身體與外界的互動,闡述隱喻與文化的關系等。美國著名學者Raymond Gibbs是加州大學圣克魯茲分校的心理學教授和研究員,他的研究興趣主要涉及實驗心理語言學和認知科學領域。Gibbs通過對認知隱喻的實證研究指出,我們理解隱喻語言的能力存在于語言的自動構建過程中,隱喻性語言是思維的本質特征[11]。西班牙拉里奧哈大學的Lorena Pérez Hernández和Francisco JoséRuiz de Mendoza教授研究間接言語行為的識別,以及概念隱喻的意象圖式基礎。

國外30年認知隱喻研究領域重要作者具體包括:Zoltán K?vecses、Raymond Gibbs、Brian F. Bowdle、Lawrence W. Barsalou、Gilles Fauconnier、George Lakoff、Peter Crisp、Markus Tendahl、Daniel Casasanto、 Vyvyan Evans、Jonathan Charteris-Black、Gerard Steen、Rachel Giora、Vittorio Gallese、Elena Semino等。

根據圖5,我們可以快速地鎖定該研究的主要被引文獻,有助于分析該項研究的熱點。本研究發現,30年間國外有關認知隱喻研究的被引頻次最多的學術著作相關信息如表2所示。

表2 該研究被引頻次最多的學術專著匯總表

續表

根據作者發文被引頻次,研究發現國外30年認知隱喻研究在心理學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前十篇學術論文具體如表3所示。

表3 該研究在心理學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前十篇學術論文匯總表

國外30年認知隱喻研究在語言學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前十篇學術論文具體如表4所示。

表4 該研究在語言學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前十篇學術論文匯總表

續表

3.3 認知隱喻研究領先的國家與機構分析

不同的分析目的決定了研究者在使用CiteSpaceV可視化軟件時對節點類型“Nude Types”的設置,我們首先選擇國家“Country”,然后將“Top N%”設置為“50.0%”,其它參數設置為默認,運行程序后將“Article Labeling”中的閾值“Threshold”設置為“26”,得到國外認知隱喻研究發文量排名前10位的國家(如圖9所示)。根據運行程序后所得出的數據,我們可以進一步了解這些國家具體的發文數量信息。

圖9 發文數量排名前十的國家及數量分布

對一個國家某個研究領域文獻數量的研究可以體現該國研究范式、學科融合,進一步推動語言、哲學等科學走出象牙塔,應用于實踐,并指導實踐。本研究發現30年間認知隱喻相關研究文獻主要集中于美國(399)、英國(136)。美英及西班牙、加拿大、德國的發文數量約占總發文量的57.21%,該數字表明,這些經濟發達國家對認知隱喻研究的重視程度明顯高于其它國家。具體舉例來說,發文量位居世界第一的美國有關認知隱喻研究方面的文獻集中于心理學研究(50.11%),語言學領域的文獻數量位居第二,占該國總發文量的18.79%。其它文獻則被歸于教育學、神經科學、企業經濟學、溝通學等領域。

該軟件所生成的“Occurences Burst History”顯示,在被引頻次發生激增的四個國家中,美國的相關研究文獻自1987至2005年出現過文獻被引次數激增的現象;英國認知隱喻的相關研究文獻被引頻次集中于1995至2007年;加拿大的此類文獻的被引頻次緊隨其后,集中于2002至2007年;值得一提的是,我國有關認知隱喻研究的相關文獻被引頻次位居第四,但是我國認知隱喻研究的起步較晚,相關研究文獻的被引頻次集中于2013至2016年。

文獻的主要發文機構代表著該研究領域的前沿水平以及研究重點方向,有助于其他研究者具體了解該學術領域具有影響力的研究課題,以及該機構近年來的發文量(如圖10所示)。

圖10 該研究的主要發文機構

圖10顯示,排名前10位的發文機構為拉里奧哈大學(西班牙)、哈佛大學(美國)、加州大學圣克魯茲分校(美國)、麥吉爾大學(加拿大)、特拉維夫大學(以色列)、賓州州立大學(美國)、西北大學(美國)、巴依蘭大學(以色列)、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美國)、昆士蘭理工大學(澳大利亞)。大學的科研能力和該校學者水平從很大程度上反應出一個國家的整體實力以及未來的發展潛力。例如,哈佛大學著名的實驗心理學家、認知科學家Steven Pinker從事語言和認知研究[12-13],他的認知研究曾多次獲得美國國家科學院、大不列顛皇家學會、認知神經科學協會和美國心理學協會的獎項,獲得八個榮譽博士學位,多次獲得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的教學獎項,作為美國傳統詞典使用小組的主席,為《紐約時報》、《時代》和《大西洋》等出版物撰稿,著有十本書刊。

3.4 國外認知隱喻研究方法

國外認知隱喻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1)描述性研究法;(2)跨學科研究法;(3)語料庫方法[14]等。

描述性研究法是純理論的研究方法,主要對認知隱喻語言現象、語言結構,以及發生過程進行描述性研究;認知隱喻的跨學科研究法是指運用多學科的理論、方法,將語言學和其它學科領域的成果相結合,從整體上對認知隱喻進行綜合研究的方法,這種方法也可被稱為“交叉研究法”;語料庫方法是通過存放在語料庫中的真實的語言材料,以電子計算機為載體,將語料進行重新加工、分析、處理,開展相關的認知隱喻理論與應用研究。有時,也可將以上幾種研究方法相結合,如Kheovichai的文章將語料庫方法和跨學科方法相結合,探討認知隱喻在商業研究文章中的應用,以2009-2010年發表在2007雜志影響因子排名前十位的五種期刊中的42篇研究文章為該研究的數據,對認知隱喻進行語義標注[15]。

3.5 國外認知隱喻研究成果對我國認知隱喻研究的啟示

通過使用CiteSpaceV軟件的雙圖疊加功能,經過期刊雙圖加載數據,點選默認設置,我們分析所生成的雙圖疊加圖譜之后可以發現,底圖(base map)所展現的18個子領域,我們還可以發現國外認知隱喻研究的影響力主要體現在“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經濟學”、“政治學”等領域中(如圖11所示)。

圖11 雙圖疊加

我們進一步點選z-Scores觀察發現,國外認知隱喻研究文獻中,有關經濟、政治、心理、教育、健康領域的文獻引用次數具有顯著性(如圖12所示)。

圖12 z-Scores分布圖

圖12中的橢圓縱軸主要代表論文量,橢圓橫軸代表作者數量。通過雙圖疊加的z-Scores功能,我們可以便捷地了解到1325篇有關“認知隱喻”的文獻主要分布在哪些領域的期刊,并直觀地了解這些文獻的被引次數和頻率。

我國認知隱喻研究起步雖較晚,但是根據認知隱喻在CSSCI來源期刊中的數量分布,我們可以看出自1987年至2016年,該研究成果數量逐年上升,認知隱喻研究發文主要學科分類包括:外國語言文字、心理學、新聞與傳媒、哲學、高等教育、教育理論與教育管理、文化、貿易經濟等;通過語料庫方法研究認知隱喻的文獻數量較少,跨學科研究法應用不足。因此,我國認知隱喻研究需借鑒國外研究趨勢與方法,將認知隱喻與“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經濟學”、“政治學”等多個領域相結合,用認知隱喻這種人類思維方式解決其它學科領域的科學問題。

4 結論

通過對國外30年認知隱喻研究脈絡進行探索與總結,使用CiteSpaceV可視化分析軟件對相關文獻數據進行分析,考察該領域的發展現狀、研究熱點和未來趨勢。研究結果發現:

1)主要研究熱點包括語言、認知、概念隱喻、語篇、認知語言學、修辭等,熱點話題是隱喻理解的認知過程,隱喻與語言和認知的關系,認知隱喻的語篇分析,認知理論與隱喻思維的關系,認知隱喻的心理學研究等;

2)重要作者為Zoltán K?vecses、Raymond Gibbs、Brian F. Bowdle、Lawrence W. Barsalou、Gilles Fauconnier、George Lakoff、Peter Crisp、Markus Tendahl、Daniel Casasanto、 Vyvyan Evans、Jonathan Charteris-Black、Gerard Steen、Rachel Giora、Vittorio Gallese、Elena Semino等人;

3)具有影響力的重要研究專著包括Zoltán K?vecses于2005年出版的專著MetaphorinCulture:UniversalityandVariation,RaymondGibbs于2006年出版的專著Embodimentandcognitivescience,Brian F. Bowdle于2005年發表的學術論文“The career of metaphor”,Lawrence W. Barsalou于2008年發表的學術論文“Grounded cognition”等;

4)重要研究國家為美國、英國等經濟發達國家,重要的研究機構包括拉里奧哈大學、哈佛大學、加州大學圣克魯茲分校、麥吉爾大學等;

5)國外認知隱喻研究相關文獻呈現出向心理學、語言學,以及跨學科方向發展的趨勢。

本研究對國內認知隱喻研究所具有的啟示意義主要包括:

1)研究認為30年國外認知隱喻研究的主流為理論建構,今后我國該研究應采用多元互補的研究范式,并進一步推動其實證研究發展,擺脫單一的描述性研究方法,更多地采用跨學科研究方法以及語料庫實證研究方法;

2)我國認知隱喻研究應借鑒國外認知隱喻跨學科研究方法,將認知隱喻研究與“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經濟學”、“政治學”等多個領域相結合,解決其它學科領域的相關問題。

猜你喜歡
語言學圖譜隱喻
基于圖對比注意力網絡的知識圖譜補全
體認社會語言學芻議
繪一張成長圖譜
《復制性研究在應用語言學中的實踐》評介
成長是主動選擇并負責:《擺渡人》中的隱喻給我們的啟示
《活的隱喻》
圖表
主動對接你思維的知識圖譜
書訊《百年中國語言學思想史》出版
對《象的失蹤》中隱喻的解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