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現階段楊樹栽培的瓶頸問題及思考

2021-06-17 11:37龍開蓮榮新軍張銳劉少鋒樊孝萍
湖北林業科技 2021年2期
關鍵詞:湖北省

龍開蓮 榮新軍 張銳 劉少鋒 樊孝萍

摘 要: 湖北省是我國南方型美洲黑楊的主要栽培區之一,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楊樹產業已經發展成為湖北省重要的富民產業。本文簡述了湖北省楊樹栽培歷史及現狀,分析了目前湖北省在楊樹苗木培育及育種、植樹造林及撫育管理、病蟲害防治、栽培積極性減弱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并針對存在問題提出了幾點對策及建議,以期為湖北省楊樹產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一些參考資料。

關鍵詞: 楊樹栽培;瓶頸問題;湖北省

中圖分類號:S792.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020(2021)02-0042-05

Bottleneck Problems and Thoughts in Poplar Cultivation in Hubei Province at Present

Long Kailian(1) Rong Xinjun(1) Zhang Rui(2) Liu Shaofeng(1) Fan Xiaoping*(1)

(1.Shishou Research Institute of Poplar,Hubei Academy of Forestry Shishou 434400;

2.Forest seedling Administrative General station of Hubei Municipal Bureau of Forestry Wuhan 430079)

Abstract: Hubei province is one of the main cultivation areas of the southern type of Populus deltoides,and it has developed into an important industry to enrich the people after decades of development.The authors has simply introduced the history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poplar cultivation,analysed reasons of existing problems in poplar seedling cultivation and breeding,planting and tending management,pest control,cultivation enthusiasm reduced and etc.,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existing problems,looking forward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material for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poplar industry.

Key words: Poplar cultivation;bottleneck problems;Hubei province

楊樹是中國重要的速生用材樹種之一,廣泛應用于人造板工業和制漿造紙工業,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對地方經濟發展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中國楊樹育種經過“六五”“七五 ”“八五”“九五”到“十三五”國家科技攻關,研究水平得到迅速提高,選育了一批優質高產新品種。其中,南方型楊樹是美洲黑楊南方種源產生的無性系和歐美楊與其相似無性系的統稱[1]。全國的區域性引種栽培表明,南方型楊樹表現出速生豐產和抗病等優良特性,現已成為長江中下游地區重要的速生用材樹種,但極端最低氣溫是南方型楊樹的致命限制因素,在中國栽培不宜超過北緯37°[2]。湖北省位于長江中游,地處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區域,北緯29°05~33°20,北亞熱帶氣候區,水熱條件豐富,非常適合栽培南方型美洲黑楊[3]。其中江漢平原區域內河網交織、湖泊眾多、堤垸縱橫、土壤質地好,水熱同季,是湖北省南方型楊樹生長的理想區域[4],但是由于種苗質量、造林撫育、病蟲害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楊樹的發展受到了限制。本文剖析了湖北省楊樹栽培歷史及存在的瓶頸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和建議。

1 湖北省楊樹栽培歷史及現狀

湖北上世紀50年代曾引種美國小葉楊和鉆天楊,60年代初潛江縣林科所與中國林科院、湖北省林木種苗管理站、湖北省林科所等單位合作,先后引種了黑楊派的‘沙蘭楊‘健楊‘214楊等歐美楊和加楊品種,但這些品種或生長緩慢,或抗性差、病蟲害嚴重,栽植一個輪伐期后基本上被淘汰,稱為“一代楊樹”。70年代初,我國引種了‘I-63‘I-69‘I-72等3個美洲黑楊和歐美楊品種,1975年潛江首次引種這3個楊樹品種,這些品種呈現出速生、抗逆性強等優良特性,受到了群眾的普遍歡迎,迅速發展成為湖北省平原地區的主栽品種。90年代,中國林科院雜交選育出‘中潛3號‘中嘉8號等新無性系,并在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區得到了廣泛推廣,楊樹生產力有了進一步提高。2000年開始,為了進一步擴大湖北省楊樹基因資源,同時選育出速生、優質、抗性強的楊樹新無性系,潛江市、石首市、嘉魚市等地先后引進了‘南林95‘南林895‘丹紅楊‘山哈楊‘魯山楊‘中林2025等優良品種,極大促進了湖北省楊樹產業的發展[5-8]。2004年起,為了楊樹更好地在湖北發展,湖北省加強了楊樹種質資源的收集與保存,其中湖北省林科院、中國林科院、華中農業大學等先后從南京林業大學以及美國路易斯安納州及田納西州引種了大量的優質種質資源,在湖北省林科院石首楊樹研究所營建了16.67 hm2(250畝)南方型美洲黑楊種質資源庫[9-10],通過開展雜交育種,選育出了‘華石1號、‘2號等適合湖北省生長的楊樹優良新品種[11],于2016年通過了省級審定,并在江漢平原進行了推廣應用,但是推廣效果欠佳。目前,湖北省栽植的楊樹品種主要為‘南林95‘南林895‘丹紅楊‘中林2025等,這些品種在湖北已經有10多年的栽培歷史,并出現不同程度的生理老化、生長變緩、適應性與抗性衰退等現象,而新培育的‘華石1號‘華石2號等楊樹良種推廣應用難,還未形成規模,導致湖北省楊樹品種更新換代慢,再加上楊樹人工林栽培管理粗放,林分質量不高等,使湖北省楊樹的栽培和發展進入了發展的瓶頸期。

2 湖北省楊樹栽培主要存在的瓶頸問題

2.1 苗木培育及育種問題

2.1.1 不按規程育苗,苗木品質退化

湖北省楊樹育苗主要采用扦插繁殖,留根育苗,多代扦插必定會導致品種退化,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在育苗過程中如果不按規程育苗,會加速楊樹良種的退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采穗圃建設不規范。湖北省大多數楊樹苗圃根本沒有固定的采穗圃,而是將繁育圃與采穗圃合而為一,即繁育圃的大苗、壯苗用于植樹造林,而達不到造林規格的弱苗、小苗平茬后用于制作穗條繁育下一代,年復一年的循環利用,這是導致楊樹良種退化的主要原因。二是留樁育苗不規范。湖北省要求楊樹留樁育苗年齡不超過3年,但是有些苗圃為了追求大苗壯苗,留樁育苗已經超過5年,仍然在育苗。三是育苗密度過大?,F行楊樹苗木等級分類大部分是仍按照市場化的標準,以高度為主,為了追求經濟效益,很多育苗者往往選擇不斷提高苗木栽植密度,以提高單位面積苗木產量高,雖然這樣從某種程度上能提高了育苗者收益,但是卻使苗木得不到生長發育的營養空間,導致苗間分化嚴重。四是苗圃更新復壯少。大多數苗圃基本沒有開展苗木更新復壯工作,而是一味單向選擇,長此以往,從而導致生產的苗木品質越來越差。

2.1.2 苗木市場品種混雜,質量良莠不齊

湖北省楊樹育苗隊伍中,專業的楊樹資源庫和標準化苗圃的數量不多,其中還包含了大批林農自建自營的苗圃,這些苗圃的生產過程不規范,育苗標準不統一,生產的穗條質量良莠不齊,品種混雜等,加上楊樹苗木市場準入門檻低,林木種苗執法不嚴,導致其生產的苗木大量涌向市場,從而導致湖北省楊樹苗木市場魚目混珠現象大量存在。此外,許多育苗者和造林大戶,為了節約成本,不到具有生產經營良種資格的正規苗圃購買種苗,而是在市場上買便宜種苗,甚至買劣質種苗或假冒良種種苗,從某種程度助長了生產經營假冒偽劣林木種苗等違法行為,從而導致苗木市場混亂。

2.1.3 新品種選育難,更新換代慢

由于林木新品種選育的時間周期長,短則十年,長則幾十年,因此,對于林木新品種的推廣就需更長時間。而楊樹作為速生樹種,一個新品種從人工雜交開始到獲得良種審定最短也需要八至九年甚至更長時間,如果再加上推廣,沒有十至十五年時間,不可能取得較好的推廣效果。湖北省栽培的楊樹優良品種從最初的中潛系列、中嘉系列、中石系列,到后來引進的‘南林95‘南林985‘丹紅楊‘中林2025等,再到近年來自主培育的‘華石1號‘華石2號等楊樹優良新品種,雖然在楊樹新品種選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這些新品種的遺傳基礎均是基于最初的‘63楊‘69楊等資源,遺傳基礎相對較窄,且大面積純林栽培了10多年,有的甚至達20多年,已經出現了栽培品種單一、病蟲害嚴重、品種退化等問題,而新培育的楊樹良種由于推廣力度欠缺,且各地栽培的楊樹品種各自為政,選育出來的優良品系并沒有真正推廣開來,從而導致湖北省楊樹品種在更新換代慢。近年來,湖北省林科院、華中農業大學、石首楊樹研究所等機構加大楊樹新品種選育力度,從擴大遺傳基礎入手,人工配置多個雜交組合開展選育研究,獲得了一大批表現優良的無性系,目前正在測試中。

2.2 植樹造林及撫育管理問題

2.2.1 缺乏定向培育概念,造林密度不科學

合理的密度是楊樹速生豐產的重要基礎,事關植樹造林成敗。栽植密度要根據造林目的、經營水平、品種特性、輪伐期等諸多因子綜合權衡考慮。湖北的楊樹栽培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積累了許多科學的經驗,楊樹栽培方面的規程也日益完善,但在生產中,許多林農仍然缺乏楊樹定向培育的意識,認為苗木栽得越多,收益越大,殊不知楊樹是強陽性樹種,過度密植不僅增加了造林投入,且打破了苗木與土壤養分供求平衡關系,楊樹個體間爭光爭肥,過早地出現自然分化,不利于林木的正常生長,甚至容易導致小老樹現象。如許多地方農民在四旁自由栽植的楊樹,沒有統一規劃,栽植密度過大,從而導致單株材積量小,中大徑材比例也小,收益不高。

2.2.2撫育管理粗放,林分生產力低

意大利楊樹專家G.Arru 1987年來華講學時提到:在意大利,林地面積為650萬hm2,占國土面積的22%,全國森林每年每公頃的平均生長量為2 m3。意大利的楊樹面積為13 hm2(195萬畝),占大利林地面積的2%,但是楊樹的木材產量占全國木材總產量的45%。楊樹種在土壤好的地方,采取好的管理措施,每年每公頃的平均生長量為20 m3(1.35 m3/666.7 m2),如果創造了特別好的條件,每年每公頃的平均生長量可提高到30 m3(2 m3/666.7 m2)。這說明只要科學地經營管理,楊樹林地的木材產量就可以比一般森林提高10~15倍,以2%的林地面積,生產45%林地面積的木材[12]。湖北省作為華中地區最大的楊樹速生豐產林基地之一,水熱條件豐富,土壤條件好,在楊樹生長量提升方面具有巨大潛力,但是在現實生產栽培中,僅有一些林農大戶在栽培過程中進行除草等簡單撫育管理,而許多林農科學撫育管理的意識淡薄,有些甚至有一栽永逸、望天收的思想,導致不少林分生產力低。

2.3 病蟲害防治問題

2.3.1 忽略品種抗性,單一品種(品系)營林

選用抗性品種是防治病蟲害最經濟的措施[13],然而在實際的生產過程中,很多林農及造林大戶卻過度重視品種的速生性,忽略品種間抗性差異,往往習慣于栽植某一種生長較快的單一品種或品系,不注重不同品種、品系的搭配,從而導致營建楊樹林的抗逆性不強,病蟲害成災。如三北防護林一期工程就是由于品種單一,而造成全軍覆沒;長江流域也曾因栽培品種單一,造成食葉蟲害經常大發生,數萬畝楊樹葉吃光的現象。

2.3.2 樹種單一,楊樹純林面積過大

首先,湖北省現在大部分的楊樹林為純林,樹種組成單一,林分結構簡單,破壞了動物和微生物的生存環境,生物多樣性大大減少,這就使原本就非常脆弱的生態系統更加脆弱,抵御病蟲害的能力減弱。其次,湖北楊樹栽培面積廣泛,特別是江漢平原地區,灘涂面積大,而楊樹在這樣的環境中表現出很好的適應性,使得湖北省楊樹林的面積大大增加,雖然近幾年,江漢平原很多地區都開始嘗試新的洲灘栽植樹種,如中山杉、池杉等,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由于其投入成本大,推廣應用時間不長等因素,洲灘地區樹種單一,楊樹純林面積過大,病蟲害抵抗及自我恢復能力弱的現象仍未改變。

2.3.3 檢疫執法力度不夠,執法難度大

在楊樹引種、調運等環節的檢疫過程中,仍存在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的現象,漏檢、逃檢現象比較普遍,從而使得一些病蟲害在湖北省局部泛濫成災。

2.4 楊樹栽植積極性減弱問題

2.4.1 政策導向不明確,政府、林農對于楊樹栽植陷兩難境地

多年來,我們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大力開展以楊樹為主的平原洲灘綠化,著力建設長江防護林、抑螺防病林和速生豐產林,實現了國土增綠色、人民少疫病、群眾多收入的目標。近幾年來,社會上出現了“抽水機”“滅蘆器”“阻洪物”“去楊樹”等一些片面的論點和做法,在鄉村綠化美化中出現了對楊樹的排斥現象,加上楊樹飛絮對老百姓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一些地方大量砍伐楊樹,且許多地方只砍不栽,或者砍楊樹栽園林綠化樹種,使湖北省楊樹面積大幅度下降。加上上級政策導向不明,在協調楊樹栽植與濕地保護、防洪行洪、血吸蟲病防治、鄉村振興、林農增收的關系方面存在不足,使政府、林農陷入栽與不栽的兩難境地。

2.4.2 木材市場低迷,林農種植楊樹積極性減弱

前幾年,楊樹木材市場一度陷入低迷狀態,使得很多地方楊樹苗圃、楊樹林被毀,林農栽植楊樹的積極性銳減。近兩年,雖然楊樹木材市場恢復了一點活力,但是仍然沒有楊樹發展初期那樣繁盛,盡管有些林農又投入到楊樹種植的隊伍中來,但是其積極性已遠遠不如從前。

3 關于湖北省楊樹栽培問題的思考

3.1 關于苗木培育及育種方面

3.1.1 按規程育苗,加強苗圃管理及更新復壯

楊樹苗圃要嚴格按照標準的育苗程序育苗,提高苗木生產質量,具體育苗規程可參考湖北省地方標準楊樹扦插育苗技術規程(DB42/T 605-2010),重點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苗圃的管理。一是要加強采穗圃建設。楊樹育苗主要采用扦插繁殖,而多代扦插,一定會導致退化,只是快與慢的問題,而保持新品種特性穩定,又離不開營養繁殖,因此,建議凡林木新品種推廣,須先建采穗圃,從采穗圃采集穗條用于繁殖,同時加強采穗圃管理與復壯更新,由采穗圃控制楊樹扦插代數,從而減慢苗木品質退化時間。二是規范留床育苗的時間。按照相關要求,讓育苗者充分了解,苗木留樁時間長,雖然苗木出圃時粗壯些,但是造林后,苗木生長情況并不理想,而且苗木留樁時間太長還會導致地力衰退,苗木病蟲害嚴重,因此建議育苗者嚴格按照湖北省的相關標準進行育苗,苗木留樁時間最好不要超過3年。三是要合理密植。育苗密度過小浪費土地資源,密度過大苗木過分爭奪營養,苗木生長不良,因此合理科學的密度育苗不僅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資源,還能充分保證苗木質量。

3.1.2 加強種苗源頭管理,規范楊樹苗木市場秩序

各級林木種苗管理機構要加大種苗管理與執法力度,嚴格按照《湖北省主要造林樹種苗木質量分級》地方標準(DB42/T 609—2010)等,加強楊樹苗木生產銷售過程中的質量監管,規范楊樹種苗生產“三證一簽”制度,打擊假冒偽劣行為,保護楊樹新品種合法權益。要加強宣傳培訓,提高林農楊樹育苗及栽培方面的知識水平,讓其充分認識到楊樹良種壯苗對于楊樹植樹造林的重要性,引導鼓勵他們到正規的楊樹培苗機構或者苗圃去購買楊樹苗木。

3.1.3 加大引種選育及推廣,加速楊樹品種更新換代

湖北省之前引進和選育的楊樹品種,經過10多年的世代繁育,已經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退化問題,在對原有優良品種進行更新復壯恢復其優良特性的基礎上,急需開展新一輪的楊樹新品種的引種選育區域性試驗及審(認)定工作,選育出一批適合湖北生長楊樹新品種,以更新現有楊樹品種。建議運用多種手段聯合開展楊樹育種工作,在注重楊樹品種速生性的同時,也注重其他抗性性狀的選擇,如抗病性等,可以從親本的選擇、雜交方式、雜種后代的試驗、雜交苗木培育與苗期選擇、造林試驗與優良無性系選擇等建立一整套楊樹可持續育種策略。同時,在選育出楊樹新品種后,要加大示范推廣力度,可以采取建示范基地的模式,在同等立地條件或同一地塊,建立同時期現有表現較好的品種與選育出的新品種的對比示范林,讓林農可以實實在在看到選育出新品種在速生性、抗性等方面的優勢。同時建立楊樹新品種豐產栽培示范林、定向培育示范林、林下經濟示范林。

3.2 關于植樹造林及撫育管理方面

3.2.1 選擇合理的造林密度,抓牢定向培育的基礎

合理密度是順利實現定向培育的重要基礎之一。根據自然和社會經濟條件,若以培育膠合板材為主,其密度156~416株/hm2,可采用株距3.0~8.0 m,行距6.0~8.0 m,輪伐期10~15年[14];若以培育纖維材為主,其密度根據輪伐期不同而不同,一般而言,超短輪伐期纖維材,輪伐期1~3年,造林密度3 330~20 000株/hm2,可采用株距0.5~1.5 m,行距1.0~2.0 m,小材徑纖維材,輪伐期4~6年,造林密度833~1600株,可采用株距1.5~2.5 m,行距2.5~6.0 m,中材徑纖維材,輪伐期7~9年,栽植密度500~825株,可采用株距3.0 m~4.0 m,行距4.0~5.0 m[15]。

3.2.2 加強撫育管理,提高林分質量

近年來,石首市利用中央林業財政項目“石首市楊樹標準化示范區建設”為契機,分別對新建、3 a生及5 a生的楊樹試驗林開展了楊樹標準化管理方面的研究,管理方法參照湖北省楊樹膠合板用材林造林技術規程(DB42/T 605-2010)。研究結果顯示,進行標準化管理的楊樹林比一般管理的楊樹林在胸徑及樹高的生長量方面具有明顯優勢,其中新建楊樹林生長量提高18.5%,3 a生楊樹林生長量提高17.6%,5年生楊樹林生長量提高19.6%。因此,對于幼齡林及中齡林可以通過加強其撫育管理提升其生長量,而對于林分質量不高,林相破碎的楊樹林地,也可進行不同程度的整理改造,再輔助科學撫育管理,整體上提升林分質量。

3.3 關于病蟲害防治方面

3.3.1 營林措施

一是要選擇抗性強的良種壯苗,多個品種(品系)營林,避免病蟲苗、弱苗造林及單一品種營林;二是要從造林規劃入手,遵循適地適樹的原則,盡可能營建塊狀混交林,避免大面積楊樹純林的營造。對于無條件營造混交林的地塊,可在楊樹純林的周圍靠蟲源的一面栽植隔離林帶,亦可起到阻隔保護作用[16]。有研究表明,在楊樹林緣栽植2行苦楝樹,可作為有效阻斷天牛成蟲的隔離帶,從而大幅減少天牛入侵數量,使林分內的天牛蟲株率和植株平均蟲口密度明顯下降。三是要加強幼齡林和中齡林撫育管理,適時施肥,增強樹勢,提高其抗性;合理修枝,及時清理病蟲害枝條、樹木等,減少傳染源,預防楊樹病害發生。

3.3.2 檢疫措施

種苗是檢疫性有害生物的重要載體,因此,需要嚴把種苗產地檢疫關,對調入苗木、種條及原木等進行復檢,對已栽植的苗木也要進行定期檢疫,堅決防止檢疫性病蟲、危險性病蟲傳入、擴散及蔓延[17]。抓好無檢疫對象、無重大病蟲害楊樹苗圃的建設[18],加大管理力度,定期回訪檢查,確保優質、無病蟲害苗木的生產。

3.3.3 防治措施

森防站、林科所、楊樹相關科研機構等要加強楊樹病蟲害監測,實時發布預測、預警信息,讓廣大林農知道病蟲害發生種類、發生期、發生量、主要分布區域、最佳防治時間和防治方法,推行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無公害防治等方針,保護生態環境,切實做到病蟲害防治有的放矢,避免盲目防治,浪費資源,盡可能減少損失。

3.4 關于提高林農楊樹栽植積極性方面

楊樹相關研究方面的權威專家學者能就社會上出現的關于楊樹是“抽水機”“滅蘆器”等觀點開展相關試驗研究,給出科學的解釋,讓廣大群眾能夠正確的認識楊樹栽植對于自然環境的影響,能在楊樹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中間找到一個平衡點。上級有關部門能出臺具體政策,明確規模大、寬幅廣、且不在各類自然保護區的洲灘地的造林政策和綠化措施,讓下級對于楊樹“栽”還是“不栽”之間有策可尋。實施財政引領,進一步加大政府投入,同時發揮林業方面相關項目的杠桿作用,如長防林項目等,實行獎補撬動,吸引更多的林農投入到楊樹栽植的大軍中來。

參考文獻

[1]王明庥.南方型楊樹工業用材林的資源培育[J].林業科技開發,2000,14(3):3-5.

[2]徐錫增,呂士行.南方型楊樹引種區劃的研究[J].南京林學院學報,1984(4):18-28.

[3]胡興宜,唐萬鵬,樊孝萍.湖北省南方型楊樹引種氣候區劃[J].西南林學院學報,2008,28(5):7-10.

[4]方升佐,徐錫增,呂士行.楊樹定向培育[M].合肥: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

[5]胡興宜,宋從文,張新葉,等.湖北省楊樹可持續育種策略研究與應用[J],湖北林業科技,2010(5):36-40.

[6]張興虎,陳緒忠,胡興宜,等.丹紅楊等幾個楊樹品種引種試驗初報[J],湖北林業科技,2007(6):28-31.

[7]胡緒森,胡興宜,鄭蘭英.江漢平原楊樹產業發展狀況與前景[J].防護林科技,2008(3):89-90,104.

[8]文靚.湖北鄉土楊樹核心種質構建研究[D].武漢:華中農業大學,2013.

[9]樊孝萍,譙四紅,張紅,等.南方型美洲黑楊種質資源庫的營建[J].湖北林業科技,2016,45(3):79-82.

[10]樊孝萍,譙四紅,杜克兵.黑楊派楊樹新無性系物候期及生物學特性觀測研究[J].湖北林業科技,2012(4):8-10.

[11]樊孝萍.華石2號楊的苗期選擇與區域造林試驗[D].武漢:華中農業大學,2012.

[12]劉翠霞,王桂芝.對我國楊樹發展中幾種問題的探討[J].林業勘查設計,2011(4):102-103.

[13]張橋.肥東縣楊樹主要病蟲害的發生及防治[J].現代農業科技.2019(11):113-114.

[14]湖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非書資料:DB42/T 605-2010[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0.

[15]湖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非書資料:DB42/T 604-2010[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0.

[16]羅治建,涂光新,林親雄,等.湖北省楊樹主要蟲害及綜合控制對策[J].湖北林業科技.2003(增刊):61-64.

[17]陳廷國.信陽楊樹病蟲害發生及防治技術研究[D].武漢:華中農業大學,2008.

[18]許克敏,楊春惠,等.湖北省楊樹主要病蟲害防治技術[J].湖北林業科技.2019,48(4):80-82.

(責任編輯:鄭京津)

收稿日期:2020-06-19

基金項目:湖北省林科院石首國家楊樹良種基地“林木良種培育補助項目”資助。

作者簡介:龍開蓮(1989~),助理工程師,從事林業相關工作。

樊孝萍為通訊作者。

猜你喜歡
湖北省
湖北省“小個?!秉h建工作思考
湖北省人民代表大會公告 第二號
湖北省人民代表大會公告 第一號
湖北省人大常委會人事任免
我家的老風扇
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數據表(2.26-3.25)
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數據表
湖北省2016年9月水產品塘邊價格
湖北省水產品塘邊價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