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化技術在口腔頜面外科教學中的應用探討

2021-06-21 08:06李清正劉會芳劉丹丹張文靜張俊超
贏未來 2021年1期
關鍵詞:平頂山頜面口腔醫學

李清正,劉會芳,劉丹丹,張文靜,張俊超

1 平頂山學院,河南平頂山467000

2 平頂山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河南平頂山467000

3 平頂山學院附屬口腔醫院,河南平頂山467000

在醫學專業中,口腔頜面外科是重要的專業,該專業教學核心是外科診療技術,是以口腔健康為研究重點的專業,在教學活動中,口腔氣管、面部軟組織以及頜面相關骨塊構成等皆是學生應深入研究的內容,以相關疾病防治為關鍵性內容??谇活M面外科的發展,促使口腔醫學逐漸成熟,該專業與頜面疾病防治密切相關,同時具有外科屬性,涉及學科較廣,學習難度較高。常規教學中,頜面外科知識點難以掌握,學習較為被動,探討技術性教學手段,優化教學成效,是該專業教學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1]。本文從2018 級口腔醫學學生中選取91 名??粕?,說明數字化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方法,探討應用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 級口腔醫學91 例??粕?,以3年內成績為依據,將所有學生分為3 個層級,并將每個層級學生隨機分為a、b 兩小組,將3 個層級中a 小組歸為A 組,共計46 例,以數字化技術輔助教學,性別:男/女=17/29。B 小組歸入B 組,45 例,行常規教學,性別:男/女=18/27。兩組有可比性(P >0.05)。

納入標準:(1)口腔醫學專業;(2)全日制本科;(3)自愿參與;(4)服從教學安排。

排除標準:(1)漢語非母語;(2)服從性差;(3)中途退學。

1.2 方法

授課起止時間同步,授課教師職稱相同,使用同版本教材。授課完成時,采用同款試卷進行閉卷筆試,進行學習興趣自評。

A 組:(1)選取本院正頜外科典型病例3 例,治療難度為中級,數字化軟件易于操作,病例資料完整。根據教學反饋,學生認知正頜外科測量與實施正頜手術方面存在困難,知識點抽象,指導學生以數字化技術為治療輔助,根據患者數據進行建模操作。頜骨骨折病例,對其骨塊移位進行重點研究,指導學生在軟件建模中對不同骨折段開展分段研究,分別建模,以此觀察骨塊移位情況,然后對骨折部位進行復位。(2)學生進行正頜操作時,在Proplan 軟件中進行DICOM 數據上傳,實施建模操作,開展定點分析,以分析結果為依據規劃手術。要求學生對經過重建的頜骨情況進行全維度觀察,了解空間解剖結構關系。對不同頜骨部分設置不同顏色展示,骨切開線是不同顏色模塊相接位置。在軟件中,對模型進行旋轉觀察,促進觀摩學習,使學生重點了解經過手術后,骨段情況變化。

B 組常規教學。

1.3 觀察指標

(1)授課階段結束,兩位授課教師依據教學大綱要求協同編寫試卷,同時段測試,測試形式為筆試,且為閉卷模式,試題分設兩部分,其一為選擇題,其二為病例分析,內容為口腔頜面外科相關理論知識。試卷為100 分制。教學成效評價:0~65分,差;66~75 分,中;76~85 分,良;86~100 分,優。優良率=[(優n)+(良n)]÷本組例數×100.00%,未合格率=(差n)÷本組例數×100.00%。

(2)以可視分級法進行學習興趣評價,學生以主觀體驗為依據自主打分,分值區間1~10 分,分值與學習興趣正相關。

1.4 統計學方法

以SPSS 23.0 分析口腔醫學學生數據,計量資料(年齡、筆試成績、學習興趣)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t檢驗,計數資料(教學成效)以率(%)表示,χ2檢驗,P<0.05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測評成績

A組成績>B組(P <0.05),A組興趣>B組(P<0.05)。如表1。

表1 評分情況[分,(±s)]

表1 評分情況[分,(±s)]

組別A 組(數字化) B 組(常規) P n 46 45>0.05筆試成績87.63±3.24 71.04±11.98<0.05學習興趣8.54±0.76 6.89±1.20<0.05

2.2 教學成效

A 組優良率(78.26%)>B 組(46.67%)(P <0.05),A 組未合格率(6.52%)<B 組(15.56%)(P <0.05),分布如表2。

表2 成績分布[n,%(n)]

3 討論

在醫學教學中,口腔頜面外科以抽象化內容為主,僅依靠教材,學習靈活性差,理實聯系薄弱,不易于掌握。立足臨床視角進行專業分析,在口腔頜面外科中,相關手術多以口腔為操作環境,存在視野不良的普遍缺陷,在教學時,學生難以對操作細節進行有效觀摩,學習難度較高。在常規教學中,此外科教學多利用圖文教學,或以專業手術視頻作為主要教學輔助,此種教學為單項傳授模式,實操效果不佳,學生參與度低,在教學中,學習過程較為被動,無法充分調動學生思維能力,激發自主思考,在此影響下,學習興趣難以被調動,學習熱情下降,教學成效難以保證。

影像技術發展后,數字化得到應用,口腔頜面外科也利用此技術優勢,以數字化軟件為教學輔助工具,在專業教學中融合應用,利用軟件進行口腔模型構建,基于真實病例數據完善模型構建,可支持學生全維度觀察不同病型的口腔狀態,分析解剖結構,進行模擬操作,增強教學內容直觀性。在此軟件中,可實施定點測量,進行模擬復位,根據測量數據變化情況,了解病情,促進精準操作練習。在教師指導下,學生應用軟件進行口腔外科操作,促進理論掌握,加深治療認知,增強學習興趣[2]。

綜上,在口腔頜面外科專業進行數字化技術教學,對外科教學成效提升有積極影響,激發學習熱情,促進自主學習,改善學習成效,應用價值較高。此種教學的缺陷為對教學投入要求較高,需要經費支持,還應注意進行骨塊復位時,數據可見誤差,應由臨床經驗豐富的教師指導操作,促進優質教學。

猜你喜歡
平頂山頜面口腔醫學
熱烈祝賀《平頂山日報》復刊40周年(1982-2022)
《口腔醫學》2022年雜志征稿及征訂啟事
2019第14屆口腔醫學十大新聞評選
平頂山詩群
鄭建金:頜面外科專家的日常
口腔醫學訊息
鈮在口腔醫學中的應用
平頂山:第四支紅九軍誕生地
頜面軟組織創傷160例急診整形修復的護理觀察
堅固內固定術聯合牽引在頜面骨多發性骨折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