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區域黨媒怎么做深度報道
——蕭山日報打開深度報道“三重門”帶來的啟示

2021-06-22 09:55姚潮龍
傳媒評論 2021年11期
關鍵詞:三重門蕭山日報

文_姚潮龍

深度報道是黨媒贏得受眾、應對競爭、彰顯作用的核心內容,也是黨媒在新媒體時代持續體現獨特價值的重要形式。融媒新閱讀背景下,內容生產與傳播平臺的關聯性呈現前所未有的緊密,這要求黨媒必須進一步創新深度報道生產理念與實踐方式,從而更好更快脫穎而出、破題出圈。作為一家區域主流黨媒,蕭山日報通過理念重定、流程重造、組織重構,持續“加碼”深度報道,為融媒語境下黨媒如何做精做強深度報道給出了一種解題方式。

一、理念重定,主打“建設性”

近年來,各級地方政府大力推進治理體系現代化,這一進程中最貼近基層的區域黨媒該扮演什么角色、承擔怎樣擔當?深度報道該如何適應傳媒變革“新常態”、發揮區域媒體新價值?對此,蕭山日報積極創新理念、持續探索實踐,重新定位深度報道內涵要義,并提出將“建設性新聞”作為深度報道發力點。在堅持正面宣傳為主基礎上,不僅以新聞視角“發現問題”,更以新聞力量為“解決問題”提供媒體智慧。圍繞這一方向和目標,蕭山日報將深度報道精準細分為定位各異、功能互補的三大欄目,構建深度報道的系統性、協同性和整體性。

1.“深讀”,老欄目新升級?!吧钭x”主要圍繞黨委政府中心工作,聚焦經濟社會大勢,關注基層創新實踐。蕭山日報開設“深讀”已有6年時間,開辦以來立足互聯網傳播規律,以更快、更活、更深對欄目進行全面升級。其中,“更快”是指全端口齊發,彌補以往報紙載體單一、時效不足;“更活”是指全媒體呈現,加入大量可視化元素,讓欄目日趨雜志化;“更深”是指全案策劃,以小事件、小細節研究預判宏觀變化。今年6月蕭山城廂SKP、開市客兩個新城綜合體項目簽約,蕭山日報以商貿綜合體轉型邀請全國全省業界頂尖專家探討蕭山發展變遷、城市價值提升。

2.“調查”,俯下身察民情。隨著輿論環境變化、行業管理趨緊,作為以往常見的輿論監督形式,調查報道正面臨空間變窄、敞口縮小,因此需要由一味報道“壞事”轉向“壞事”解決,從觀察轉向觀察與建設并舉。去年6月起,蕭山日報開設“調查”欄目,該欄目以百姓視角聚焦社會熱點,引導鼓勵百姓參與新聞生產傳播。經過一年多實踐,“調查”已出街60多期,記者采訪足跡遍布街頭、田間、醫院、小區,話題涉及就醫、消費、急救、出行等。更重要的是,“調查”不僅注重報道階段的“查”,更注重后續的“建”。如《救命神器“AED”95%市民不了解》,蕭山日報既披露了蕭山“AED”普及率低、知曉率低這一現狀,還主動與醫療機構合作開展“AED”公益培訓,最終促使“公共場所配置AED”成為2021年蕭山區民生實事項目。

3.“智庫”,借智慧獻良策。近年來,很多媒體持續向智庫化轉型,內容建設成為突破口。作為新設的深度報道欄目,蕭山日報“連線智庫”“蕭報圓桌匯”兩個子欄目,主要以對話形式呈現,每期由“主持人”拋話題,各方闡述立場、提出建議,并為地方政府決策作出參考。去年開設的“連線智庫”主打高端訪談,通過與專家、學者、企業家等對話,為蕭山發展拓思路、出主意,主題涉及新制造計劃、自貿區建設等;今年新增的“蕭報圓桌匯”直接走進社區,讓百姓與職能部門負責人同堂議事,以直播實現線上線下相互引流,以調查形式開展跟蹤報道,這一做法也獲得了當地領導的批示肯定。

二、流程重造,首發“移動端”

作為黨媒,深度報道不能是“迎合”,媒體價值更不能“降維”。實踐中,蕭山日報進一步突出黨媒特性,以采、編、發的全流程重造,重點吸收消化社交媒體快且長的傳播鏈優勢,以及傳播效果可量化、可反饋的評價體系,從而推動深度報道拉長“長板”、補齊“短板”,持續打通官方與民間兩個“輿論場”的轉換通道。

——精品內容,放大媒體價值。強大新聞原創能力、嚴謹內容生產能力、專業價值判斷能力始終是新聞媒體贏得優勢的“不二法寶”。圍繞蕭山生物經濟后發劣勢,蕭山日報推出《聚焦“生物經濟”系列報道》,通過調研走訪,深入解讀長三角地區先進經驗,以“記者手記”提出更深層次觀點見解,進一步升華報道主題,該系列報道最終榮獲浙江新聞獎;開設“連線智庫·我為家鄉獻一計”欄目,專訪各領域杰出鄉賢,其中《鄉賢陳鳳英談“趕超跨越”:從今天做起,向明天看齊,為后天準備》一文被稱作“蕭山人心聲之談”,國內著名世界經濟研究專家陳鳳英主動回鄉為當地領導干部培訓上課。

——移動優先,擴大傳播半徑。深度報道是傳統媒體的一張“王牌”,如何將這種影響力延伸并覆蓋融媒體傳播?特別是在移動互聯背景下,深度報道怎樣避免出現“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尷尬?筆者認為,重點分發渠道轉移、內容呈現形式多元是探索方向。依據新聞實踐經驗,蕭山日報實施移動端首發,深度報道優先在官方微信、APP等端口發布,利用新媒體提高傳播效率與范圍。今年5月24日,蕭山日報微信推出《今日退市!開元酒店將何去何從?我們獨家專訪了創始人陳妙林》,引發新京報、浙江日報、每日商報等“瘋轉”。另一方面,蕭山日報著力生產大量視頻、GIF、FLASH、H5等,推動深度報道從單一文本為主擴展到文本、圖片、視頻、音頻等組成的“集合”,并在視頻號、抖音等端口率先呈現,從而為深度報道帶來強勁流量。

——數據監測,形成報道閉環。社交媒體語境下,通過后臺數據分析,報道質量與輿論反饋能以閱讀量、轉載量等傳播率指標進行“量化”,這是黨媒必須補上的一“課”,也是深度報道繞不開的環節。蕭山日報內設深度報道監測組,通過各渠道平臺的數據收集、信息分析,查漏補缺、明確重點,并以此延伸采訪鏈、形成報道閉環。如《遇上“攔路虎”120急救車繞道多開8分鐘》推出后,蕭山日報微信矩陣閱讀量收獲了10萬+,大量網友在后臺留言;同時,浙江衛視、都市快報、錢江晚報等媒體紛紛跟進,市、區兩級檢察機關隨即開展限高、限寬設施專項監督行動,將原本關注度不高的話題頂上了“熱搜”。根據數據以及各方反映,蕭山日報推出《村里的限高桿 如何才能不耽誤事》《限高桿話題再引關注 相關部門出手介入》等后續報道,最后獲得了杭州市新聞獎。

三、組織重構,破題“人錢技“

由于幾乎不具備直接變現能力,深度報道難以解決媒體轉型短期經營壓力。但深度報道的“變現”,不應僅限于經濟效益,更應包括社會效益,如擴大傳播影響力、增強輿論引導力、塑造媒體公信力,而這些才是媒體能夠持續變現的基礎與核心。特別是當前媒介市場上優質新聞內容稀缺,用戶對優質內容的需求缺口持續擴大,因而深度報道對媒體轉型顯得尤為重要。為此,蕭山日報以組織架構重構、全員戰略轉型,著力破解人才、投入、技術等共性難題,為做精做強深度報道創造良好環境,為夯實“蕭山第一主流媒體”奠定扎實基礎。

其一,團隊,項目化與專業化。不少媒體做深度報道顯得“有心無力”,關鍵在于優秀采編人員的“流失”,蕭山日報亦曾遭遇這種“無奈”。近年來,該報通過內部改革,引入“阿米巴模式”,大力推行人才優先、團隊支撐戰略。如,實施項目負責制,成立“深讀”“調查”“智庫”三個欄目組,由內容生產端的采訪中心副主任分別牽頭負責,形成“一名副主任+一名首席記者+兩名融媒記者”的梯隊模式,并開展融媒大比武、同臺大競技。同時,內盤存量、外引增量,多措并舉,重點培育專業化記者。如,通過轉崗,一名從事醫衛行業經營線口的人員調任采訪中心,集中精力做“調查”;通過公開招聘,引入一名英國著名大學電影電視專業研究生,探索深度報道新媒化。

其二,考核,體系化與重點化。深度報道需較高成本投入,前提是待遇留人,只有人才留得住才有可能使深度報道做出彩。蕭山日報緊扣考核這根指揮棒,吸引更多記者參與深度報道。如,提升基本考核分數,明確深度報道最高原則,據統計深度報道單篇分數比之前提高了67%,是日常普通稿件的4.2倍;突出質量考核,在日好稿、月好稿基礎上,增設季度稿、年度稿,并重點向深度報道傾斜;新增不納入考核范疇的總編輯基金,加大對重大深度報道的嘉獎力度。經過一系列改革,深度報道記者待遇普遍提升,好稿不斷涌現。

其三,技術,立體化與可視化。增強報道專業性、技術性,提升受眾體驗感成為深度報道突破口,通過技術“包裝”內容可以不斷吸引用戶“點進來看”。蕭山日報以可視化作為技術落地點,推動全員技術轉型、加快內容立體化呈現。如,以融媒業務培訓內挖潛力,采編人員爭做融媒記者,目前已有兩名文字記者成功轉型攝影視頻記者;組建一支5人團隊的幾維視頻工作室,專職負責可視內容創意與制作;開發全媒體圖片視頻庫,力推全社投稿、全員生產,這些都強有力支撐了深度報道的內容生產與傳播。

猜你喜歡
三重門蕭山日報
書畫教師作品選登
蕭山瓜瀝:打造“瀝家園”智慧城市構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年輕干部面對“三重門”
把蕭山花邊打造成一張文化金名片
靈感日報
突破少兒體育舞蹈教育“三重門”
靈感日報
有些觀賞魚只能看不能摸
走進低幼圖書世界的“三重門”
預言家日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