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接藥敏試驗與常規藥敏試驗在臨床血液細菌檢驗中的應用效果比較

2021-06-22 08:27喻群英
當代醫藥論叢 2021年12期
關鍵詞:符合率耐藥性標本

喻群英

(武漢市新洲區婦幼保健院,湖北 武漢 430400)

細菌感染在臨床上十分常見。細菌感染患者的病情若未得到有效控制,易導致細菌進入其血液中,引發菌血癥或敗血癥,嚴重時可致其死亡。對于進行血液細菌培養呈陽性的患者,應對其實施病原菌檢測和藥敏試驗,選用抗菌活性強的抗生素對其進行治療[1-2]。以往臨床上所用的常規藥敏試驗雖然能準確地檢出病原菌對抗生素的耐藥性,但檢測用時較長,在檢測結果出來之前臨床醫生只能根據其臨床經驗為患者用藥,導致用藥的針對性不強,易影響患者的療效或加重其病情[3]。近年來,直接藥敏試驗的出現及應用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常規藥敏試驗檢測用時長的不足[4]。本文主要是比較直接藥敏試驗與常規藥敏試驗在臨床血液細菌檢驗中的應用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期間在我院進行細菌培養呈陽性的29800份血液標本作為研究對象。這些血液標本來源于29800例患者。在這些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8798例,女性患者11002例;其年齡為3~82歲,平均年齡為(42.94±22.57)歲。

1.2 方法

對這29800份血液標本均進行血液細菌培養,并對培養結果呈陽性的血液標本分別進行常規藥敏試驗和直接藥敏試驗。對血液標本進行常規藥敏試驗的方法是:將血液標本置于需氧和兼性厭氧型微生物培養瓶中,混勻后放入血培養儀中進行培養。將標本轉種于血平板和巧克力平板上,在35℃、含5%二氧化碳(CO2)的培養箱中孵育24 h。完成上述操作后,對標本進行革蘭染色,參照各類菌株調整菌懸液,采用梅里埃VITEK 2 Compact 全自動細菌鑒定及藥敏分析系統和適宜的藥敏卡進行藥敏試驗。藥敏卡包括革蘭陽性菌型藥敏卡(型號為AST-GP67、ASTGPP68)、革蘭陰性菌型藥敏卡(型號為AST-GN16、ASTGN13、AST-GN09)。對血液標本進行直接藥敏試驗的方法是:將血液標本置于需氧和兼性厭氧型微生物培養瓶中,混勻后放入血培養儀中進行培養。用無菌注射器抽取標本0.5 mL,將其涂在M-H型平板上,并貼好相應的藥敏紙片。根據2012美國臨床和實驗室標準協會(National Committe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Standards,NCCLS)規定的質控標準評判細菌對抗生素的敏感性和耐藥性。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對這29800份血液標本進行常規藥敏試驗和直接藥敏試驗的符合率。比較進行常規藥敏試驗和直接藥敏試驗的用時。

1.4 統計學方法

用SPSS 22.0軟件處理本研究中的數據,計數資料用%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s表示,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29800份血液標本進行常規藥敏試驗和直接藥敏試驗的符合率

對本研究中29800份血液標本進行常規藥敏試驗和直接藥敏試驗檢測細菌對抗生素耐藥性的總符合率為98.31%。用這兩種藥敏試驗方法檢測革蘭陰性菌和革蘭陽性菌對抗生素耐藥性的符合率分別為99.46%和97.24%。用這兩種藥敏試驗方法檢測革蘭陰性菌中大腸桿菌、肺炎克雷伯菌、銅綠假單胞菌、變形桿菌、沙門菌和黃桿菌屬對抗生素耐藥性的符合率分別為100%、100%、100%、99.1%、98.63%及98.45%;檢測革蘭陽性菌中葡萄球菌和腸球菌對抗生素耐藥性的符合率分別為98.04%和95.93%。詳見表1、表2。

表1 對29800份血液標本進行常規藥敏試驗和直接藥敏試驗的符合率

表2 對29800份血液標本進行常規藥敏試驗和直接藥敏試驗的符合率

2.2 進行常規藥敏試驗和直接藥敏試驗的用時

進行直接藥敏試驗的平均用時為(12.30±1.99)h,進行常規藥敏試驗的平均用時為(71.76±1.99)h,二者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表3 進行常規藥敏試驗和直接藥敏試驗的用時(h,± s )

表3 進行常規藥敏試驗和直接藥敏試驗的用時(h,± s )

注:#與進行常規藥敏試驗相比,P<0.05。

藥敏試驗方法 檢測用時常規藥敏試驗 71.76±1.99直接藥敏試驗 12.30±1.99#

3 討論

近年來隨著抗生素的廣泛使用,使得細菌的耐藥性不斷增加。為發生細菌感染的患者盲目應用抗生素不僅達不到治病的目的,還可能導致其體內細菌的耐藥性增強,增加臨床治療的難度,且患者在用藥后易出現不良反應[5]。目前,臨床上在對細菌感染患者進行治療時多對其實施血培養及藥敏試驗,以了解致病菌對抗生素的敏感性和耐藥性,進而幫助臨床醫生更為合理地應用抗生素,快速控制患者的感染癥狀[6-7]?,F階段,臨床上常用的藥敏試驗方法有常規藥敏試驗和直接藥敏試驗。常規藥敏試驗屬于定性類試驗,主要是參照各類抗生素的抑菌總濃度來開展試驗,具有檢測的準確性高等優點。但進行常規藥敏試驗用時較長,通常需要3 d左右的時間才能得出檢測結果,易延誤患者的治療時機[8]。直接藥敏試驗也叫快速藥敏試驗,是指將血液標本直接均勻地涂抹在M-H型平板上,并貼上抗生素紙片,然后根據抑菌環的大小得出檢測結果的一種藥敏試驗方法[9]。與進行常規藥敏試驗相比,進行直接藥敏試驗可至少提前一天獲得試驗報告,這對于危重癥患者的抗感染治療具有重要的意義[10-11]。有研究指出,進行直接藥敏試驗和常規藥敏試驗均能有效地檢測出細菌對抗生素的敏感性,且檢測結果相近,但進行直接藥敏試驗操作更為簡單,可大大縮短檢測的時間,該方法尤其適用于患者數量眾多、細菌總體耐藥性升高的醫療單位[12]。

本研究的結果顯示,對29800份血液標本進行常規藥敏試驗和直接藥敏試驗檢測細菌對抗生素耐藥性的總符合率為98.31%。進行直接藥敏試驗的用時短于進行常規藥敏試驗的用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梢?,在臨床血液細菌檢驗中,用直接藥敏試驗和常規藥敏試驗檢測細菌對抗生素耐藥性的符合率較高。與進行常規藥敏試驗相比,進行直接藥敏試驗的用時更短。

猜你喜歡
符合率耐藥性標本
長絲鱸潰爛癥病原分離鑒定和耐藥性分析
3D打印技術在動物標本中的應用
鞏義丁香花園唐墓出土器物介紹
COVID-19大便標本采集器的設計及應用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嬰幼兒感染中的耐藥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
CT與MRI在宮頸癌分期診斷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WHO:HIV耐藥性危機升級,普及耐藥性檢測意義重大
CT、MRI在眼眶海綿狀血管瘤與眼眶神經鞘瘤影像學鑒別診斷中的研究
教你制作昆蟲標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