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計資本對牧戶牲畜養殖規模決策的影響
——以內蒙古錫林郭勒盟為例

2021-06-29 05:48華金晶田艷麗
飼料博覽 2021年4期
關鍵詞:牧戶生計牲畜

華金晶,田艷麗

(內蒙古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呼和浩特 010020)

牲畜是草原畜牧業重要的生產資料,也是牧民重要的物質資本與生計來源。2011—2020 年,國家實行兩輪草原獎補政策,旨在提高牧民家庭生計水平的同時限制牧民牲畜養殖規模,牧戶的牲畜養殖規模表現出較大的波動性。牲畜養殖規模的變化必然會影響到牧戶的生計資本。同時,生計資本的狀況又會影響牧戶的牲畜養殖規模。牧戶的養殖規模決策行為是在權衡家庭既有生計資本狀況后決策的結果。因此,研究生計資本對牧戶牲畜養殖規模決策的影響顯得尤為重要,對于如何在草原生態可持續健康發展的前提下,提高牧戶生計資本水平,實現牧區經濟快速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牧戶的生產決策行為是對外界環境變化的經濟信號。在對牧戶生產決策行為的研究中,高雅靈等[1]主要關注牧戶是否擴大畜牧業生產規模。畜牧業生產規模包含多個方面,不僅包括牧戶草地經營規模,還包括牧戶牲畜養殖規模等[2]。目前關于牧戶牲畜規模養殖行為決策,不同學者進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丁文強等[3]研究認為,牧戶的生產經營決策具有復雜性,其決策行為不僅受外部環境的影響,而且受到牧戶自身資源稟賦制約??椎聨浀萚4]研究指出,在牧戶生產和經營中,畜牧業養殖規模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他們所使用的草場面積,草場面積是決定牧戶養殖規模的關鍵因素,但在不同類型草原區增加的程度不同。楊瑞玲等[5]研究認為牧戶養殖規模變化不僅受草場資源的影響,牧戶牲畜頭數的確定還需要綜合考慮生計、可支配資源、牲畜市場行情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侯向陽等[6]研究指出牧戶是否繼續擴大牲畜養殖規模決定于牧戶的“心理載畜率”,牧戶擴大牲畜養殖規模的能力和程度又取決于其維持家庭收支平衡和家庭持續增收的潛力。覃照素等[7]分析指出,牧民的家庭收入、生產技術推廣、草地保護投入、牧戶的兼業情況和風險規避意識等因素對牧戶放牧行為決策影響顯著。楊瑞玲等[5]研究認為,當前關于牧戶牲畜養殖規模決策的討論,必然離不開對“草畜平衡”政策的研究,草場管理政策的變化是牧戶牲畜養殖規模決策的最重要影響因素。靳樂山等[8]發現,牧民養殖規模決策取決于中央政府, 與地方政府決策的關系不大。同時,在牧民間的養殖規模博弈中,牧戶通常選擇對自身有利的政策安排來改變牲畜養殖數量。

綜上所述,已有較多學者從不同方面研究了牧戶養殖規模的影響因素。但是目前對生計資本如何影響牧戶牲畜養殖規模決策的研究較少。本研究基于生計資本理論,利用內蒙古錫林郭勒盟200個牧戶的微觀調查數據,采用熵值法評估分析牧戶生計資本,運用二元Logit 模型對生計資本如何影響牧戶牲畜養殖規模決策進行實證分析,以期為牧戶持續增收、提高牧民生計水平以及促進草原生態可持續發展提供理論依據與決策參考。

1 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說

孫博等[9]認為生計資本來源于可持續生計框架,它是指人們維持生存、求得發展所需各類資本的總稱,是影響和體現農戶生計狀況的基本內容。其他學者對該概念盡管表述不同但差異不大,研究維度均未超出上述分析范圍。本研究中,牧戶生計資本是指牧戶能夠控制和使用并對家庭生計水平產生影響的各種資本。牧戶的生計資本是牧戶生存的重要保障,對牧戶生產決策行為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鑒于英國國際開發署(DFID)1999 年構建的可持續框架的權威性以及前人的研究,本研究也將牧戶的生計資本劃分為5種資本:自然資本、物質資本、人力資本、金融資本和社會資本。

1.1 自然資本對牧戶牲畜養殖規模決策的影響

自然資本是農戶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在農戶生計策略選擇中,自然資本越多的牧戶更愿意利用已有的資源謀求生計。仲俊濤等[10]研究發現,農戶擁有的自然資本越多,從事其他非農生計途徑的可能性越小。宋連久等[11]也發現,因為生計水平較低的壓力,擁有較多自然資本的牧戶更傾向于選擇單純牧業維持生計,更傾向于擴大養殖規模。因此,自然資本越充裕的牧戶對牲畜養殖的依賴程度越高,擴大牲畜養殖規模的可能性越大。

1.2 物質資本對牧戶牲畜養殖規模決策的影響

物質資本是指農戶通過生產所創造出來的用以維持生計的資本,包括從事生產活動而持有的生產工具狀況及住房條件、牲畜數量等。趙文娟等[12]研究認為,農戶物質資本對農戶選擇純農型生計策略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因此,物質資本越多的牧戶,牲畜養殖規模的決策更傾向于擴大養殖規模。

1.3 人力資本對牧戶牲畜養殖規模意愿的影響

人力資本是指個體擁有并用以謀生的知識、技能、身體健康狀況以及勞動能力的總稱。牧戶的人力資本直接影響牧戶生計策略的選擇和謀生水平的高低。喬蕻強等[13]認為人力資本是決定其他四類資本組合選擇的必需資本,并且何仁偉等[14]認為人力資本是構建農戶生計的關鍵要素,對于探討農戶生計策略選擇具有重要意義。因此,人力資本對牧戶牲畜養殖規模決策的選擇具有顯著影響。

1.4 金融資本對牧戶牲畜養殖規模意愿的影響

金融資本指人們在生產和生活中可以支配的現金和獲得的貸款。牧戶的金融資本是牧戶的生產活動正常進行和維持的必要條件。葉金芝[15]指出,人們需要用金融資本作為中介,與其他資本進行補充和交換,方便人們可以采取不同的生計形式。因此,牧戶的生計維持離不開金融資本的作用,金融資本是牧戶生計資本的一項重要構成,對牧戶的牲畜養殖規模決策具有正向作用。

1.5 社會資本對牧戶牲畜養殖規模意愿的影響

社會資本是指人們利用社會網絡、社會組織等,追求滿足生計需要的生計目標。吳舒等[16]認為以血緣、地緣、業緣等關系形成了以情感為紐帶的社會資本,能夠影響人們的家庭經濟行為決策。牧戶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通過經常性的集體活動,在嘎查內建立了深厚的聯系網絡與信任關系,關于養殖經驗以及養殖規模的策略選擇的分享更加便利。因此,社會資本對牧戶牲畜養殖規模決策具有顯著影響。

2 研究方法

2.1 數據來源

本研究采用的數據來源于2019年9—10月對錫林郭勒盟西烏珠穆沁旗、東烏珠穆沁旗、蘇尼特左旗、蘇尼特右旗、鑲黃旗共5個旗(縣)的牧戶的實地調研。為盡可能保證數據的真實性和完整性,采取入戶調查的方式獲取數據。調研主要以問卷形式為主,具體內容包括個人和家庭基本信息、生計資本狀況等內容??傆嫲l放問卷212份,剔除無效和內容不完整的問卷,最終獲得有效問卷200份,有效問卷率為94.34%。

2.2 指標選擇

在對牧戶生計資本界定的基礎上,選取了符合研究地區的具體衡量指標(見表1)。

表1 牧戶生計資本指標選取及賦值

2.3 生計資本的測量

采用熵值賦權法來評價牧戶的生計資本。該方法的優勢在于它根據指標數據進行客觀賦權,能有效避免主觀因素的影響。由于原始數據的度量值不同,因此先對各項指標的原始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再利用熵值法計算,根據得到的各項指標的效用價值來確定它的權重。最后構建加權平均模型對牧戶各項生計資本進行評價。設有n個牧戶(本次調研的200 個牧戶家庭),m個評價指標(生計資本的各項指標)。

為保證評價結果的準確性,本研究在牧戶生計資本評價前將所有評價指標進行無量綱化處理。選擇極值法作為牧戶生計資本指標無量綱化處理的方法,極值法的特點是將指標數值全部轉化為0~1的區間內,最小為0,最大為1。

第一步,先對原始數據進行無量綱化處理:

式中:Mj為xij最大值,mj為xij最小值。

由于在熵值法中運用到了對數,標準化后的數值不能直接使用。為了合理解決零和負數造成的影響,故需對無量綱化后的數據進行整體平移,令

第二步,計算每個牧戶家庭的比重。將標準化并平移后的數據同度量化,計算第j項指標下第i個牧戶指標值的比重dij:

第三步,計算第j項指標的熵值eij:

第四步,計算生計資本各指標的差異性系數gj:

第五步,計算生計資本各指標的權重Wj

第六步,利用標準化的數據Pij和各項指標的權重Wj進行加權平均計算,得到牧戶的各項生計資本和總的生計資本情況:

2.4 模型構建

研究生計資本對牧戶牲畜養殖規模決策的影響,因變量牲畜養殖規模決策是非連續的離散變量,將牧戶愿意擴大牲畜養殖規模設置為1,不愿意設置為0。由于是對定性變量的回歸分析,因此選用二元Logit 模型,概率公式為:

公式(9)中,Z表示的是變量xi(i=1,2,…n)的線性組合,參數β0是截距,βi(i=1,2,…n)表示回歸系數。將牧戶愿意擴大牲畜養殖規模的概率設為P(Y=1),則牧戶不愿意擴大牲畜養殖規模的概率為1-P(Y=0)。公式(10)將P進行Logit 變換,得到概率函數和自變量之間的線性表達式,表示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xi每提高一個單位,會使牧戶愿意擴大牲畜養殖規模的概率提高βi。

3 結果與分析

3.1 生計資本特征分析

根據熵值賦權法計算得出牧戶家庭生計資本的權重和測算結果,見表2。

表2 牧戶生計資本測算結果

結合表2中各項指標的熵權與指標值來看,在五類生計資本中,社會資本權重值最高,熵權為0.364 1,指標值為2.151 0。社會資本是牧戶通過長期交往形成的關系網絡,集體活動的參與和鄰里的信任關系使牧戶能夠及時、準確地獲悉和傳遞畜牧業市場價格波動的信息和自然災害的預警信息,有助于牧戶在生產生活中應對各種風險,減少牧戶的風險損失。其次,金融資本熵權為0.181 9,指標值為0.972 4。牧戶生產生活主要依靠家庭收入和金融貸款,牧戶的生計維持離不開金融資本的作用。再次是自然資本和人力資本(熵權分別為0.179 7和0.179 1),自然資本中草場質量所占比重最大,牧戶會評估自家草場質量的好壞來規劃牲畜養殖規模;人力資本是牧戶家庭收入增長、生計模式創新的主要推動因素,大部分牧戶正是由于具備較高的人力資本,才愿意擴大牲畜養殖規模。最后是物質資本,熵權為0.113 1,指標值為0.583 5,是生計資本中最低的。這說明隨著牧戶整體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國家對棚圈補貼的普及,物質資本對牧戶整個生計的影響并不是很大,但物質資本中牲畜數量所占比重最大,這是牧民家庭資產構成中的最大部分。

3.2 牧戶擴大牲畜養殖規模的意愿分析

牧戶擴大牲畜養殖規模意愿調研結果見圖1??傮w來看,67%的牧戶愿意擴大牲畜養殖規模,33%的牧戶不愿意擴大牲畜養殖規模。在調研中發現,牧戶認為擴大牲畜養殖規??梢栽黾邮杖?、提高生活質量、應對自然災害。而牧戶不愿意擴大牲畜養殖規模的原因主要為缺乏草場、缺乏勞動力、飼草料價格高。

圖1 牧戶擴大牲畜規模愿意比例

3.3 生計資本對牧戶擴大牲畜養殖規模意愿的影響分析

運用stata15.0軟件對模型進行分析,結果見表3。Logit 模型的 LR chi2(14)為 199.78LR,P>chi2 為0.000 0,說明模型通過檢驗且擬合度較好,具有較強的解釋能力。在表3的回歸估計結果中,回歸系數顯著的變量對農戶的種植意愿有顯著的影響。

表3 模型估計結果

在自然資本方面,草場面積對牧戶擴大牲畜養殖規模有顯著正向影響,且在5%的水平上統計顯著;草場質量對牧戶擴大牲畜養殖規模有顯著負向影響,且在1%的水平上統計顯著。草場面積會激發牧戶擴大牲畜養殖規模的意愿,而草場質量會抑制牧戶擴大牲畜養殖規模的意愿??赡艿脑蚴?,牧民擁有草場面積越大則草場載畜能力越強,牧戶就更愿意擴大牲畜養殖規模。相反牧戶擁有的草場質量越好,他們反而更傾向于不擴大牲畜規模,可以看出草原生態獎補政策實施的過程中牧戶的生態保護意識是在逐漸提高的,他們更愿意在草地合理的承載力范圍內規范養殖。

在物質資本方面,牲畜數量與房屋面積對牧戶擴大牲畜養殖規模具有負向影響,固定資產對牧戶擴大牲畜養殖規模決策具有正向影響,但僅牲畜數量變量在5%的水平上統計顯著,其他兩個變量均在10%的水平上顯著,故養殖牲畜數量較多的牧戶擴大牲畜養殖規模的意愿較低??赡艿慕忉屖?,前些年研究地區草原退化情況比較嚴重,過度放牧是最主要原因,牧戶會有意識根據草畜平衡的標準和自家現有牲畜的數量來選擇牲畜養殖規模的大小。

在金融資本方面,牧戶家庭現金收入和政府補貼收入對牧戶擴大牲畜養殖規模有顯著正向影響;牧戶貸款金額對牧戶選擇是否擴大牲畜養殖規模有顯著的負向作用,且在1%的水平上統計顯著。牧戶家庭現金收入和政府補貼收入越高,擴大牲畜養殖規模意愿越強。原因可能是:牧戶的家庭現金收入越高,除了必要的家庭生活費用支出以外,擁有更多的資金擴大牲畜養殖規模;牧戶補貼收入大部分用于牧業生產,補貼收入仍然是牧戶的主要收入來源。在調研的過程中牧戶主要獲得的補貼有草畜平衡獎勵、禁牧補貼,由于補貼標準較低,牧戶表示無法滿足基本的生產和生活需要,牧戶內心更傾向于擴大牲畜養殖規模。貸款金額越高,牧戶更不傾向于擴大牲畜規模。原因可能是牧戶貸款主要用于生產性支出。正規金融機構是牧戶借貸的主要渠道,有息借貸為主要方式,貸款產生的利息費用、時間成本以及交易成本等支出增加了牧戶的總支出,并沒有增加牧戶收入,最終導致牧戶收支難以平衡。因此,貸款金額越多的牧戶,越不會繼續擴大牲畜養殖規模。

在人力資本方面,戶主年齡對牧戶擴大牲畜養殖規模有顯著負向影響,家庭勞動力數對牧戶愿意擴大牲畜養殖規模有顯著正向影響,且均在1%的水平上顯著。戶主年齡越大,擴大牲畜養殖規模的意愿就越弱;勞動數量越多,擴大牲畜養殖規模的意愿就越強。原因可能是,戶主年齡的逐漸增大,對畜牧業的生產經營決策的能力以及自身精力也越發的下降,一般只愿維持現狀,不愿擴大牲畜養殖規模。家庭勞動力數量越多,分配較多的勞動力進行牲畜養殖規模擴大的可能性就更大,也能夠有效避免家庭勞動力剩余。

在社會資本方面,政府部門任職對牧戶擴大牲畜養殖規模有顯著負向影響,鄰里關系對牧戶擴大牲畜養殖規模意愿有顯著正向影響,且均在1%的水平上顯著。牧戶家中有政府任職人員會影響牧戶擴大牲畜養殖規模的決策。因為牧區主要相關政策會通過基層管理部門進行傳達,會更加明確通過不合理擴大牲畜養殖規模的行為而造成草原生態破壞是錯誤的,形成更強的自我約束力。與鄰居相處越為融洽的牧戶家庭與村民信息交流的頻次較多,對新的飼養技術信息了解較深,彼此之間會選擇更加科學合理的方式進行牲畜養殖規模的擴大。

4 結 論

本研究基于內蒙古200 戶牧戶抽樣調查數據,在生計資本框架下,采用熵值法評估了牧民生計資本狀況,運用Logit 模型分析了生計資本對牧戶牲畜養殖規模決策的影響,主要研究結論概括如下:

(1)牧民生計主要依靠社會資本和金融資本,其次是自然資本和人力資本,最后是物質資本。

(2)牧戶行為在效用最大化目標的作用下,有67%的牧戶認為擴大牲畜養殖規??梢栽黾邮杖?、提高生活質量、應對自然災害,有33%的牧戶由于草場不夠、資金缺乏、勞動力不足、覺悟提高,保護生態等因素的影響,不愿意擴大牲畜養殖規模。

(3)生計資本測量指標中,草場面積、家庭現金收入、政府補貼收入、家庭勞動力數以及鄰里關系均對牧戶擴大牲畜養殖規模決策有顯著促進作用,且家庭現金收入、家庭勞動力數、鄰里關系指標均在1%的水平上顯著。

(4)生計資本測量指標中,草場質量、房屋面積、貸款金額、戶主年齡以及政府部門任職均對牧戶擴大牲畜養殖規模決策有顯著抑制作用,且草場質量、貸款金額、戶主年齡、政府部門任職指標均在1%的水平上顯著。

5 建 議

在上述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提高牧戶社會資本,健全牧區溝通聯絡體系。鼓勵牧戶積極參與集體活動組織,如牛羊養殖協會、肉業協會等,通過技術共享與信息互動,使牧戶不僅局限于傳統養殖技術,拓展牧戶關于現代養殖技術的眼界,提高牧戶的生產技術和養殖效率,減少牧戶為了增加收入而盲目擴大養殖規模的現象,使牧戶能夠在單位草場面積獲得更多的收益。同時,也可加強不同地區牧戶間交流,使牧戶之間的聯系不僅僅局限于鄰里之間,以此培育牧戶社會資本。

(2)提高牧戶的金融資本,完善牧區金融市場服務。政府和相關部門在制定金融政策時應根據不同地區不同牧民的實際需求制定相關政策,提供針對性服務。充分調動牧區金融機構的積極性,充分發揮農村信用合作社的作用,積極發展鄉鎮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為牧戶開辟多個渠道的金融支持。逐步引導牧民開展投資理財、證券交易、電子銀行、保險代理等服務,加強牧區金融服務。政府應盡快建立起統一的牧區征信體系,建立完善的牧民信息平臺,以促進借貸主體之間的信息傳遞能夠順暢且及時,增加牧戶獲得金融服務的機會。

(3)提高牧戶的人力資本,多方面保障牧戶的收入。牧戶過度依賴傳統畜牧業生產,導致其收入來源結構比較單一,以畜牧業為主的家庭經營收入占了絕對主導地位,工資性收入和財產性收入占比相對較小,牧戶收入結構不平衡??梢酝ㄟ^提升牧戶畜牧業生產技術來增加牧戶的收入,提高牧戶從事各個行業的能力,加大牧區基礎教育投資,強化牧民技能培訓,根據牧戶生活習慣和生活環境,培養牧戶各項技能,使牧戶有更多增加收入的渠道,減少盲目擴大養殖規模的現象,保護草原生態。

猜你喜歡
牧戶生計牲畜
中國農村農戶生計資本與生計策略關系的研究進展
BY THE SEA
20世紀五十年代內蒙古牲畜改良工作初探
尋找生態、生產和生活統一的平衡點
——評《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對牧戶福利差異影響研究》
交換牲畜
地還種不種?故土不再是唯一生計——搬遷后農民生產方式變遷報告
科爾沁沙地草原畜牧業經濟效益研究
草原牧戶游升級記
借貸牧戶償債能力分析
失去自由的地方—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