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別人口中的“笨孩子”

2021-07-01 17:51孟夏各
湖北教育·綜合資訊 2021年5期
關鍵詞:小鄧背誦課文習得性

孟夏各

周五早餐時,坐在我身邊的小鄧同學臉上飄過一絲愁容:“唉,我是只長肉,不長智商??!”說著,他用手指了指自己的腦袋,“老師,我覺得我腦子有點笨?!焙⒆拥脑捔钗乙粫r語塞,在心里斟酌了半天安慰的話,最終也沒說出口。

小鄧平時乖巧懂事,學習上勤奮刻苦,但成績卻不理想,想必是一次次努力拼搏后未見成效的打擊讓他缺乏自信,產生自我懷疑,甚至給自己下了“笨”的定位。

孩子口中認為的“笨”到底從何而來?

美國著名兒童教育家凱茨曾提出了“習得性愚蠢”的概念,他在研究中發現:很多出生時智力水平正常的孩子,在后天學習中,會不斷接收到來自家長、老師、社會的負面評價,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對自己失去信心,不僅學習成績越來越差,連生活中的小事也做不好,成了別人口中的“笨孩子”。

由此可見,有些“笨”并不是智商低下,而是受了后天環境影響。這促使我回憶起與小鄧相處的點滴:

小鄧背誦課文時總是不夠熟練,一段話要停頓好幾次,發音也不標準,我從一開始耐心地糾正變得不再淡定:“背流利了再來找我!”“就這一句話,你準備停頓多少次?”時間一久,我的嚴格非但沒有讓他的背誦好轉,反而更嚴重。再后來,每次背誦課文他都一步步挪到我身邊,一臉膽怯地看著我,再也沒了之前的勇氣。

一次英語課上,小鄧積極回答了問題:“這道題的答案是dance的ing形式,呃……”沒等他說完,班里有孩子已經忍不住打斷他:“不對,應該是去e加ing?!毙∴囍钡亟忉屨f:“我知道是去e加ing,我還沒說完呢!”他既尷尬又羞澀的表情仿佛在說:為什么你們都不相信我的能力?

不經意間,我們傳遞給孩子的否定信息太多,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覺得自己的學習能力很差,從而開始懷疑自己,產生自卑情緒。

如何治愈孩子的這種“習得性愚蠢”?

由“盯著問題”變為“看見優勢”。那些在課上積極回答問題卻總是做題馬虎的孩子,我們不能只盯著馬虎的問題,是否應該看到孩子的另一面——他們愛學習,接受知識的能力越來越強,大腦反應越來越快呢?針對“馬虎”的問題,多用正面的鼓勵和暗示,丟掉指責、埋怨,再加上做題方法的逐步引導,孩子怎會不進步?

把“追求完整”變為“理解不足”。當我們腦中全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念頭時,孩子就可能盲目按照成人的設想,去做自己根本做不到的事情。當他們使出渾身力氣也無法完成目標,哪里還會有自信心、成就感可言?把培養孩子完善的品格和基本的思考能力、動手能力作為對孩子的第一要求,就要試著去理解、接納他在某些方面的不足。

把“期望改變”變為“引導進步”。在教學中少說“這么簡單的題你都不會?”“你看看,那個xxx比你強多了!”“從沒見過你這樣的孩子!”這些有負面暗示的話;多說“你今天做題的正確率又提高了,看來最近很努力哦!”“我發現你在這方面真是出類拔萃呢,這樣堅持下去,相信其他方面也可以做得一樣好!”“你是我見過的學生中最懂事的一個,在學習上我們一起定目標,共同努力好不好?”這樣有積極意義,對孩子的習慣和品質表示肯定的話語。

不因孩子的失敗而遷怒,當孩子為此難過時,父母和老師要讓他明白,每個人都有面對失敗的時候,勇敢的孩子應該學著從失敗中反思,汲取經驗,繼續努力。

責任編輯/周小益

猜你喜歡
小鄧背誦課文習得性
例談分數意義習題習得性教學誤區
背誦課文有竅門
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指導學生高效背誦
真誠中的真誠
窗口內外的感動
學業成績與習得性無助:有調節的中介效應
初中生自尊和習得性無助感的關系研究
習得性無助感與生物化學教學改革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