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雙減背景下如何設計高效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

2021-07-04 22:58黃秋慧
數理報(學習實踐) 2021年6期
關鍵詞:雙減政策提高策略教學效率

黃秋慧

摘要:雙減政策背景下,小學階段的各項教學模式也有了新的突破轉型,為了適應當前的教育教學工作現狀,提升教學工作質量,就要求教師充分分析雙減政策要求,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構建,在有效構建高質量課堂環境的同時,實現學生綜合能力的有效提升。

關鍵詞:雙減政策;小學數學;教學效率;提高策略

教師要從課堂、課后兩個方面,組織多樣化的教學活動,激發學生探索教學方法,有針對性的評價中獲得成功的喜悅。

一、優化課堂教學

雙減政策背景之下,學生的課后負擔減輕,這就更需要教師利用好課堂上的時間通過合理的教學安排來達到高效課堂的目的。小學數學教師應該積極轉變教學理念,通過集體備課等方式,集思廣益,不斷發現更好的教學方法,加強自身專業素質的建設,保證學生在校學習既愉快輕松又可以受益匪淺。

(一)教學方法常用常新,教學氛圍輕松愉悅

一個好的課堂氛圍能給學生帶來的好處不言而喻,學生都不希望在一個死氣沉沉的課堂氛圍之下學習知識,所以教師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是一個十分必要的手段。比如教師可以幫助學生設立情景模擬在真實的生活場景中利用數學解決問題,讓學生意識到數學在生活當中的重要性,從而更有學習的動力。教師還可以利用游戲教學法,讓學生在歡聲笑語中學習知識,如在講到“位置與方向”這一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我來畫地圖的游戲,將學生進行分組,聽老師的描述:“圖書館位于教學樓南偏西15度方向,距離教室200米,操場位于圖書館正北方,距離圖書館100米……”請同學們畫出地圖,比一比哪一組同學畫出的地圖最正確。在游戲中,學生不僅能夠很快學會知識,課堂氛圍也十分活躍,還能夠幫助學生學會與同學之間的合作與競爭,同學之間關系更融洽,達到了素質教育的目的,也減輕了學習負擔。

(二)合理安排教學內容,讓學生易于接受

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包括安排教學內容的難度以及教學內容的量。小學生課業負擔加重,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課上學習的內容過難或過多,如此一來,學生在課上不能完全吸收知識,課后作業完成起來就有難度,無形中增加了學業負擔。教師應該遵循“最近發展區理論”,給學生安排合適難度、合適量的教學內容,作業在確保學生能夠輕松完成的同時,再加一點點難度,留給學生一定的思考空間,讓學生不僅能鞏固知識,還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

(三)指導學生學習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我們都知道,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與其直接交給學生知識,不如慢慢引導學生自己思考,只有讓學生學會學習,才能從根本上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減輕學業負擔。所以教師在課堂上應該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引導,指導學生運用分析綜合概括比較等方法,將課本上的知識進行歸納總結,把各知識點之間的關系梳理清楚,找到規律,從而形成一套自己的學習方法。比如在每單元的復習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歸納總結本單元所學習到的知識,由概括到具體,由理論到實例,讓學生頭腦中形成數學概念,也就是讓學生真正理解了知識,把握了知識體系。

二、優化課后安排

當前還有很多小學數學教師秉承著題海戰術的理念,認為學生只有多做題,才能夠把知識掌握。然而,這種課后練習方式不僅不能夠讓學生更加高效的理解知識,還會讓學生產生厭學、棄學等心理,不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所以教師應該對課后學習安排有一個系統的規劃,讓學生能夠在輕松的環境之下提升學習效率。

(一)合理布置課后作業

雙減政策中,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家庭書面作業,三至六年級書面作業平均完成時間不超過60分鐘,所以要求教師在布置作業時要少而精,杜絕題海戰術。另外,在傳統的書面作業形式之外,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布置一些實踐類作業,比如在學到“圓的認識”這一部分內容時,在課堂上,教師幫助學生認識了圓,也讓學生學會了怎樣用圓規畫圓。在課后布置作業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利用圓規和直尺設計圖案,看看哪位同學設計的最好看。這樣布置作業,既能夠讓學生練習圓的畫法,還能夠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來設計圖案,對作業也更樂于接受。

(二)優化托管服務

國家提倡義務教育學段課后托管服務,要求義務教育學段學生在放學后在學校進行托管,放學時間與父母下班時間一致,這就使得學生在放學后有更多的時間將會留在學校。然而,有的教師認為,課后托管服務只要保證學生安全就可以,至于學生具體做什么可以放任不管,這就導致學生雖然放學后留在了學校,但是依然把作業帶回了家,回家的時間推遲了,但還需要相同的時間去完成作業,所以導致了學生睡眠不足,學習壓力大。所以教師應該合理優化課后的托管服務,讓學生盡量在學校的這段時間內完成作業,減輕學生課后學習壓力負擔。同時,托管服務也讓學生有了更好的作業輔導資源,當作業中遇到了不明白的問題時,教師還可以及時進行輔導,讓學生在學校完成作業,回家就可以放松身心。

(三)利用家庭教育環境

雙減政策的有效實踐,需要教師進行教學調整,有針對性應對課堂教學問題中與家庭教育環境相聯系,減輕學生的課外多余輔導,有針對性進行學習實踐中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家長需要發揮教育作用,意識到雙減政策所帶來的教育優勢,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時間,形成整體知識結構,讓學生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中,鼓勵學生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比如在學習“克與千克”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微課的形式,讓學生找出學習重點,進行生活探究活動,生活中有哪些克與千克的表示方法,親身經歷購物體驗,運用質量單位,形成克與千克的關系分析。教師與家庭教育環境相聯系,減輕學生課外輔導,讓學生在抓住學習的重點,自主創新實踐,與家長共同合作,形成學習反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解決學生的疑惑,形成思維的高效發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綜上所述,在當前雙減政策背景之下,小學數學教師從課上和課后兩個方面綜合考慮,來幫助學生減輕課業負擔。當然,雙減政策剛剛落地,還需要廣大教師甚至家長同胞的共同努力,才能夠真正把雙減政策落實到位,還給學生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

參考文獻:

[1]魏相和.“雙減”政策下的小學數學質量提升策略研究[J].新課程,2022(03):48.

[2]卓麗杰.靈活運用教學方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J].當代家庭教育,2021(31):97-98.2705A005-E220-4297-A60B-57E281FD5708

猜你喜歡
雙減政策提高策略教學效率
效益最大化
全面推進小學生素質教育的措施
初中語文教育中提高學生表達能力的策略探究
提高初中美術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略
如何提高農村初中數學課堂效率
論花樣游泳運動員選材和初級教學模式
加快中職會計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有效性研究
培養樂學情趣提高化學教學效率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