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2019年北京市草莓生產水分利用情況監測調查與分析

2021-07-08 10:54馬欣宗靜劉寶文牟國興
農業工程技術·溫室園藝 2021年3期
關鍵詞:盛花期全生育期利用效率

馬欣 宗靜 劉寶文 牟國興

|摘要|為明確北京市設施草莓水分利用現狀與合理灌溉方式,2016~2019年對北京市草莓種植戶灌水情況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監測的4年中,草莓全生育期平均灌水54次,平均灌水量209 m3/667 m2,平均單次灌水量3.9 m3/667 m2,平均日灌水量0.76 m3/667 m2(275天),平均單株灌水量0.027 m3。各年草莓不同生長階段平均灌水量末果期最多,平均57 m3/667 m2,其次是中果期和花芽分化期,分別為39 m3/667 m2和35 m3/667 m2。水分利用效率平均9.8 kg/m3,水分經濟利用效率平均313.3元/m3。單株草莓莖葉生長期、果實膨大期每天需要的水分約300~500 mL,監測點4年來單株草莓莖葉生長期與果實膨大期日均灌水量500~1200 mL,仍有較大的節水空間。

設施草莓是北京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推進首都農業現代化發展、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草莓是喜水作物,而北京作為極度缺水城市,水資源匱乏,農業作為北京市用水大戶由于受到來自工業、生活和生態用水的壓力,其用水形勢非常嚴峻[1]。監測北京市各產業的用水量,尋找節水空間顯得十分必要[2]。文章通過連續4年對京郊草莓種植戶水分利用情況進行監測,明確草莓生長各階段用水量及其變化趨勢,對水分利用效率進行分析,為草莓高效節水栽培模式提供數據參考。

材料與方法

調查區域與對象

2016年9月~2019年6月,選取北京市昌平區栽培技術和管理水平基本相同的50家草莓種植戶,對其用水情況進行監測調查(表1)。2016年監測13戶,其中滴灌10戶、滴灌+微噴1戶、滴灌+水管1戶、微噴1戶;2017年監測10戶,滴灌9戶、滴灌+微噴1戶;2018年監測13戶,滴灌11戶、滴灌+水管2戶;2019年監測14戶,滴灌7戶、滴灌+微噴5戶、滴灌+水管1戶、微噴1戶。50個監測戶中,包括合作社、園區、農戶等不同類型經營主體,栽培技術水平均衡,保證調研結果具有代表性。

監測內容與監測方法

灌水量 為每個監測戶安裝水表,發放用水情況監測記錄本,督促種植戶及時記錄每次灌水日期、灌水方式、灌水前后水表數(單位為m3)、以及灌水時間,根據水表差值計算每次灌水量,技術人員定期檢查記錄情況。

產量和產值 每棚每次收獲后統計產量和產值。

投入成本 包括種苗、肥料農藥、人工、水費、電費、棚室折舊費。

純收入=產值-投入成本

作物水分利用效率(kg/m3)=單位面積作物產量/單位面積農田灌溉水量[3]

水分經濟利用效率(元/m3)= 單位面積作物純收入/單位面積農田灌溉水量[4]

生育期調查

定植期:草莓移栽時,記錄定植幼苗的時期;花芽分化期:定植期與25%植株花蕾顯現之間的時期;顯蕾期:25%植株花蕾顯現的日期;始花期:5%植株有花開放的日期;盛花期:75%植株有花開放的日期;坐果期:坐果期以第1穗果坐住為準;始熟期:5%花序一級序果成熟的日期[5];盛果期:75%花序一級序果成熟的日期;中果期:第1茬果結束,5%第2茬一級序果成熟的日期;末果期:第3茬果結束,5%第4茬一級序果成熟的日期。草莓各生長發育階段灌水量等于各階段每次灌水量之和。

結果與分析

各年全生育期灌水次數與灌水量情況

如表2所示,2016~2019年,各年全生育期灌水次數最多為2016、2018年,均灌水59次;最少為2019年,灌水46次;4年全生育期平均灌水次數54次。4年間灌水量從196 m3/667m2到223 m3/667 m2不等,最多為2017年,最少為2019年,平均灌水量209 m3/667 m2,平均單次灌水量3.9 m3/667 m2,平均日(275天)灌水量0.76 m3/667 m2。監測點4年的平均定植密度為7680株/667 m2,平均單株灌水量0.027 m3。通過監測數據來看,2016~2018年,灌水次數無明顯變化,全生育期穩定在50多次,2019年減少為46次;灌水量變化趨勢與灌水次數基本一致,2016~2018年,全生育期在200 m3/667 m2以上,2019年減少為196 m3/667 m2。

各年不同生長階段灌水次數與灌水情況

如表3所示,2016~2019年,各年草莓不同生長階段平均灌水量在末果期最大,平均57 m3/667 m2,其次是中果期和花芽分化期,分別為39 m3/667 m2和35 m3/667 m2,盛花期和坐果期灌水量最小,分別為7 m3/667 m2。

如表4所示,2016~2019年,各年草莓平均灌水次數在末果期、花芽分化期、中果期最多,依次為12次、11次、10次,定植期、始收期和盛果期4次,顯蕾期和初花期3次,盛花期和坐果期2次。

如表5所示,2016~2019年,各年草莓不同生育期平均單次灌水量依次為末果期4.9 m3/667 m2、中果期4.1 m3/667 m2、定植期3.6 m3/667 m2、顯蕾期3.6 m3/667 m2、盛花期3.6 m3/667 m2、坐果期3.6 m3/667 m2、盛果期3.6 m3/667m2、始收期3.4 m3/667 m2、初花期3.3 m3/667 m2、花芽分化期3.2 m3/667 m2。

如表6所示,2016~2019年,各年草莓不同生育期每667 m2日均灌水量依次為定植期14.1 m3、花芽分化期1.2 m3、末果期0.9 m3、顯蕾期0.7 m3、初花期0.6 m3、中果期0.6 m3、盛花期0.5 m3、坐果期0.5 m3、始收期0.5 m3。

各年產投比和水分利用效率情況

如表7所示,2016~2019年,草莓監測點各年平均產量分別為2152、2326、1793、1926 kg/667 m2,4年平均產量2049 kg/667 m2,平均價格44元/kg,平均產值90665元/667 m2,平均投入成本(種苗、肥料農藥、人工、水費、電費、棚室折舊費等)25954元/667 m2,平均純收入64711元/667 m2。各年全生育期水分利用效率分別為10.8、10.4、8.2、9.8 kg/m3,平均9.8 kg/m3;水分經濟利用效率分別為400.3、283.6、179.7、389.8元/m3,平均313.3元/m3。

討論與結論

水分利用效率指植物消耗單位水量所產出的同化量,反映植物生產過程中的能量轉化效率,也是評價一定水分條件下植物生長適宜度的綜合指標之一[6]。從4年的監測數據可以看出,灌溉量為200 m3/667 m2時,水分利用效率與水分經濟利用效率最高;灌溉量為220 m3/667 m2時,水分利用效率與水分經濟利用效率最低;灌溉量為223 m3/667 m2時,產量最高。4年監測結果表明,草莓的全生育期中,定植期、花芽分化期、末果期日均灌水量最大,這與毛軍[7]、路河[8]等人研究結果一致。草莓果實90%為水分,草莓全生長期每株所需水分為15 L,特別是莖葉生長期、果實膨大期,每天需要300~500 mL的水分[9],監測點4年來平均單株灌水量27 L,莖葉生長期與果實膨大期日均灌水量500~1200 mL,仍有較大的節水空間。

參考文獻

[1] 黃晶,宋振偉,陳阜,等.北京市近20年農業用水變化趨勢及其影響因素[J].中國農業大學學報,2009,14(5):103-108.

[2] 夏穎倩,吳中紅,劉繼軍,等.北京豬場不同階段豬耗水量現狀監測[J].家畜生態學報,2017,38(7):55-60.

[3] 王會肖,劉昌明.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內涵及研究進展[J].水科學進展,2000,11(1):99-104.

[4] 張娟,李俊玲,閆妍,等.吐魯番市日光溫室蔬菜不同種植模式水分利用效率調查[J].中國蔬菜,2013(22):88-91.

[5] 趙密珍.草莓種質資源描述規范和數據標準[M].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6.

[6] 王翠玲.水肥耦合對草莓生長、產量品質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響[D].泰安:山東農業大學, 2010.

[7] 毛軍,尹世洋,牛勇,等.設施草莓耗水規律及灌水器選型試驗研究[J].南水北調與水利科技,2017(5):190-194.

[8] 路河.日光溫室草莓生產需水規律的探討[J].北京農業,2008 (6):89-92.

[9] 宮本重信.草莓促成栽培技術[M].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14.

作者簡介:馬欣(1984-),女,高級農藝師,主要從事草莓栽培技術示范推廣工作。

[引用信息]馬欣,宗靜,劉寶文,等.2016~2019年北京市草莓生產水分利用情況監測調查與分析[J].農業工程技術,2021,41(07):37-40.

猜你喜歡
盛花期全生育期利用效率
不同藜麥品種在東鄉半干旱區的適應性表現
花海泛波春意濃
石油機械在石油工程中的應用
溫光條件對不同類型水稻品種葉齡和生育期的影響
城市建設用地利用效率的空間非均衡及影響因素
2016年靖遠縣春玉米全生育期農業氣象條件分析
無線網絡技術在智能交通系統中的應用研究
山西果樹(2015年3期)2015-05-29
黃驊市2013年度冬小麥全生育期農業氣象條件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