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莆田市水產養殖種苗現狀及發展對策

2021-07-14 02:15
世界熱帶農業信息 2021年5期
關鍵詞:莆田市鮑魚苗種

1福建省莆田市水產養殖發展現狀

福建省莆田市地處中國東南沿海,海域總面積1.1萬km2,是陸域面積的三倍,擁有湄洲灣(北岸)、平海灣、興化灣(南岸)三大海灣。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發展現代水產養殖業以來,已形成鮑魚、牡蠣、花蛤、縊蟶、對蝦、海帶、龍須菜、紫菜、海參等優勢水產品養殖產業帶,是福建省主要的鮑魚、龍須菜、海帶養殖基地,也是中國重要的鮑魚、海帶、紫菜育苗基地之一。

2019年,莆田市漁業產值123億元,增長4%以上,占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31.9億元)的53.1%;水產品總產量98萬t,增長4.4%,是全年糧食總產量(18.3萬t)的5.4倍。在水產品總產量中,海水養殖產量85.4萬t,增長5.9%;淡水養殖產量2.3萬t,增長4.2%。

2莆田市水產養殖種苗業體系存在的問題

2.1養殖良種匱乏,種源品質退化

在莆田市現有養殖種類中,繁育親本來源以野生種為主,養殖良種匱乏。由于人工培育種源技術的局限性,先進的制種機制和種質鑒別技術使用率較低,近親交配或小群體繁殖的問題比較突出,基因丟失和遺傳漂變問題嚴重,部分養殖種類種質退化嚴重。養殖種類抗病抗逆性差、生長慢、成活率低等問題頻繁發生。鮑魚作為莆田最重要的養殖品類,長期近親繁育、累代養殖,導致出現水產品種質退化、生長速度變慢的問題,致使養殖鮑大規模死亡,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2.2繁育技術水平較低,缺乏自主創新能力

莆田市漁業生產主體以漁民個體養殖戶為主,全市共有涉海鄉鎮18個,涉海村居154個,漁業人口21萬人,其中傳統漁民9.8萬人;漁業從業人員9.9萬人,漁業專業從業人員5.6萬人,漁民整體技術水平及專業素質較低。全市苗種企業主要培育花蛤、鮑魚、雙線紫蛤、藻類苗種,目前重點推進花蛤、鮑魚、牡蠣、雙線紫蛤“四大貝苗”種業建設。2020年,莆田市漁業產業共申請實用新型專利7項、獲授權實用新型專利6項、申請發明專利2項及獲授權1項。苗種生產普遍存在發展方式落后,規?;?、產業化、標準化程度較低的現象。選育技術相對簡單,“引進、養殖、退化、再引進”已成為莆田市漁業苗種選育工作的痛點。

2.3企業“小、散、弱”大量存在,現代管理體系未有效建立

莆田市水產養殖水域灘涂規劃可養區面積47萬hm2,實際水產養殖總面積2.3萬hm2(海水養殖2.13萬hm2,淡水養殖面積2 011 hm2)。全市現有標準化池塘養殖面積8 379 hm2,池塘養殖規模20 hm2以上16家,30 hm2以上12家;全市現有漁業企業151家,其中國家級、省級、市級龍頭企業分別為3、9、23家;全市共有苗種企業18家,水產苗種繁育場37個,其中市級良種場14個。但在這些企業中,年產值500萬元以上的有24家,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僅2家,大量苗種生產企業并不具備持續生產優質苗種的生產條件和質量安全管理制度,與此同時,部分苗種企業還存在嚴重的設施老化問題。

2.4政策、資金支持缺位,產業發展緩慢

莆田市現有水產品類國家地理標志產品9個,育種水平參差不齊,而且現行種業政策存在較多不足。水產品科研力量分散,科技激勵機制不健全,目前全市共有事業單位漁業專業技術人員68人,其中高級工程師6人、中級工程師23人、省級科技特派員5人、市級科技特派員9人??萍既藛T從事水產育苗技術的研究、推廣積極性不高。特別是技術推廣體系存在人員數量較少的現象。漁業對水產苗種的監管機制尚未完全有效建立。苗種監督抽查沒有形成制度化和法律化的工作氛圍。

3莆田市水產養殖種苗業體系發展對策3.1強化政府組織領導,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建立現代水產種苗發展聯席會議制度,細化并落實各項政策措施,統籌種苗業發展,切實加強對水產養殖業種苗工作的領導,推進莆田市現代水產養殖業發展。加大對種業的支扶力度,安排專項資金用于育苗新技術的研究,重點扶持龍頭企業的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大力開展良種引進研發、繁育推廣、品牌培育、種源保護等。在編制海區、海域和灘涂開發利用總體規劃上,要優先考慮龍頭企業種苗繁殖的用地用海需求。稅務部門對符合條件的“育繁推一體化”種苗企業要實施稅收優惠政策,免征所得稅;銀行保險等機構要提高貸款額度,實行利率優惠,加大對種業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

3.2構建現代種業發展體系,提高良種覆蓋率

全球水產種業競爭日益加劇,寡頭化趨勢明顯。以世界上最具有養殖價值的南美白對蝦為代表,自1988年被引進后,逐步成為中國對蝦養殖產業中的主要品種。以原良種場、苗種繁育場為基地,開展遺傳育種。堅持自主創新、產學研相結合和扶優扶強原則,把增強種業企業核心競爭力作為主攻方向,構建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現代水產種業體系,提高良種覆蓋率。在莆田市建設中國平海灣海絲貝類苗種繁育基地。平海灣是外海性大型海灣,灣區海水水質常年達國家一、二級標準,沿岸灘涂多為沙質,且多數地方沙層較厚,適宜在沿岸建設標準化育苗場繁育名優貝類苗種。目前,平海鎮雙殼貝類育苗水體面積近4萬m2,年產蛤蟶、貽貝等苗種9 000多億粒,年產值1億多元。建議在現有基礎上支持建設全國領先的中國平海灣海絲貝類苗種繁育基地。

3.3加大種苗科研投入,加快新品種引選

加大科研經費的投入力度,開展科技攻關,引進國外先進育種技術。首先做優“傳統”優勢品種。莆田市現有養殖的優良品種如鮑魚、花蛤、“黃官1號”、“黃官2號”海帶新品種等,一直處在福建省內領先地位,必須加大研發力度,保持產業優勢;其次做大“領先”品種?!半p線紫蛤”是一種名貴的海水底棲雙殼貝類,自然資源稀缺,莆田市在南日島進行雙線紫蛤苗種繁育和養殖,已突破人工育苗關鍵技術,近年來,莆田市在南日海域增殖放流雙線紫蛤苗種近4 000萬粒,必須進一步擴大領先優勢;第三要做強“新特”品種。要加大資金投入力度,下撥設施漁業專項資金,高標準建設真蛸示范性種苗省、市級良種場,加大對莆田水產業基地建設的資金扶持力度。

3.4改革種苗產、研體系,激發創新活力

打破現行的條塊分割、分散管理的種業科研體系,建設優勢明顯、布局合理、分工科學的公益性和商業化育種體系。對高校、科研院(所)要進一步完善人才激勵機制,積極探索股權、期權分紅等方式,完善科研成果轉化收益分配制度可操作性,對為科技創新、成果轉化作出貢獻的科技人員給予獎勵,提高科研人員從事成果轉化積極性。開展種質資源公益性研究,建設育繁推一體化機構,鼓勵企業加強與科研單位的協作,引導科研人員以參股等方式,將商業化育種資源和技術等科研要素投向龍頭企業,發展壯大高水平的商業化育種隊伍,提高水產種苗業的競爭力,實現水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福建省莆田市科技情報研究所林章武)

猜你喜歡
莆田市鮑魚苗種
人生的鮑魚
鮑魚紅燒肉
江蘇:全面推行水產苗種產地檢疫“電子出證”
簡析稻田養殖小龍蝦的苗種選購與放養技術
鮑魚有什么營養價值
享創客之樂 育創新之才——莆田市實驗小學簡介之一
追求幸福教育 培養幸福的人——莆田市秀嶼區東莊中心小學幸福教育“1+6”模式
讓書香浸潤童年 讓閱讀點亮心燈——莆田市實驗小學簡介之二
新西蘭地震震出上萬只超級大鮑魚
高中數學習題課教學的反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