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二維碼健康宣教對住院患者行冠脈成像掃描配合的效果研究

2021-07-14 22:42黃紅芳陳秀珍梁俊麗常裕曾冠珍施黎黎
中國現代醫生 2021年14期
關鍵詞:住院患者

黃紅芳  陳秀珍  梁俊麗  常?! ≡谡洹 ∈├枥?/p>

[關鍵詞] 二維碼健康宣教;住院患者;冠脈成像;配合度

[中圖分類號] R541.4;R473.5? ? ? ? ? [文獻標識碼] B? ? ? ? ? [文章編號] 1673-9701(2021)14-0182-03

Study on the effect of health education based on two-dimensional code on cooperation of inpatients with coronary imaging scanning

HUANG Hongfang? ?CHEN Xiuzhen? ?LIANG Junli? ?CHANG Yu? ?ZENG Guanzhen? ?SHI Lili

Department of Radiolog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 Nanning? ?53002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health education based on two-dimensional code on cooperation of in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imaging. Methods A total of 100 inpatients who need coronary artery imaging in our hospital from July to December 2019 were selected by convenient sampling metho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ith 5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health education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health education based on two-dimensional code. The cooperation degree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cooperation degree was 98.00%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80.00% in the control group,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0.05). The total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4.00%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which was lower than that of 18.00% in the control group,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Conclusion For inpatients scheduled for the coronary artery imaging, health education in the form of two-dimensional cod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ooperation degree and reduce adverse reactions of patients, with a better effect.

[Key words] Health education based on two-dimensional code; Inpatients; Coronary artery imaging; Degree of cooperation

由冠脈狹窄引起供血不足,從而導致心肌功能障礙的疾病稱為冠狀動脈性心臟病[1]。冠脈成像是冠狀動脈性心臟病篩查、診斷的無創性檢查方式[2-3]。從預約冠脈成像到檢查結束期間,患者面臨陌生的環境、擁擠的檢查隊伍、心率的檢測、靜脈針的留置等,常使其感到緊張。據報道有74.1%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檢查焦慮癥[4],而通過健康教育的方式可以改善患者的焦慮,降低對比劑不良反應的發生。傳統的常規健康宣教模式是在患者做檢查前進行口頭宣教,內容乏味,并含有很多的護理專業術語,患者及其家屬往往不容易理解[5],現在互聯網時代的發展,有關健康信息的獲取途徑也在日益增多,而方便、快捷、輕松的方式更能給患者帶來健康指導[6]。隨著智能手機的應用,微信、小程序的健康教育模式已普遍應用于臨床護理中,效果顯著[7-9],基于此,本研究將二維碼健康宣教應用于冠脈成像的檢查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采用便利抽樣法選取2019年7—12月我院需要行冠脈成像的首次確診冠心病住院患者100例,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50例。對照組男26例,女24例,年齡45~79歲,平均(60.04±9.14)歲;疾病類型:高血壓13例,高血脂19例,糖尿病18例。觀察組男30例,女20例,年齡43~78歲,平均(60.56±8.85)歲,疾病類型:高血壓11例,高血脂20例,糖尿病19例。納入標準:①因疑似胸痛、胸悶、高危冠心病篩查住院者[10];②知情同意此項檢查且以前未做過CT增強檢查者;③無CT增強檢查的禁忌證者;④患者或家屬均會使用智能手機,語言表達能力正常。排除標準:①合并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障礙者;②神志不清或意識模糊無法正常溝通者;③碘對比劑過敏者。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疾病類型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過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的批準。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的健康宣教模式,主要通過口頭宣教的形式,向患者講解冠心病疾病知識和冠脈成像掃描知識,告知其注意事項及不良反應。

觀察組采用基于二維碼健康宣教模式于患者預約檢查時開始為期3 d的干預。具體方法如下:①組建二維碼宣教小組[11]。由護士長、1名醫生、1名技師及3名護士組成,護士長主要負責信息平臺公眾號的創建,醫生和技師主要負責二維碼內容的制作和溝通,3名護士負責二維碼內容維護及培訓其他員工。②制作二維碼內容。參照國內外有關冠脈CT相關文獻,結合我科基本情況,自制有關冠脈CT檢查的目的、操作、要求、注意事項及檢查意義等影像檢查宣教二維碼,通過信息平臺公眾號進行推送,保證發布的內容安全、健康、有效,并經過醫院OA至宣傳科備案。③檢查前1 d由放射科的護士到病房與患者進行充分溝通,了解患者的基本情況,將冠脈CT檢查相關知識及注意事項進行耐心、細致的介紹,并向患者講解對比劑的相關知識。④為患者掃描影像檢查宣教二維碼并進行詳細講解,耐心回答患者與家屬提出的問題,向患者闡述呼吸配合的重要性,細心講解吸氣、呼氣、閉氣不動等技巧,進行呼吸訓練,使其能在檢查時按指令進行吸氣、閉氣配合。⑤患者或家屬關注我院的影像檢查宣教公眾號后,如果遇到問題或對宣教內容有疑問,可以隨時在二維碼上提出問題,二維碼宣教小組及時進行解答。⑥指導患者術后多飲水,增加尿量,并密切關注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對于并發癥應對癥及時處理。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①患者檢查結束后30 min由責任護士如實記錄患者配合情況,配合度評價內容包括4個方面:檢查前患者是否配合如實告知過往病史與過敏史、護士穿刺留置針時患者是否配合、在檢查掃描時患者是否呼吸配合、在掃描結束后患者是否配合醫護觀察[12]。滿足以上4項者為完全配合,滿足1~3項為配合,均不滿足為不配合,配合度=(完全配合+配合)例數/總例數×100%。②患者檢查結束后30 min,由責任護士記錄患者不良反應情況,比較兩組患者術后30 min時的不良反應發生率。主要包括喉頭水腫、頭暈頭痛、輕度蕁麻疹、支氣管痙攣。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配合度比較

觀察組配合度為98.0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術后30 min不良反應的比較

觀察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為4.00%,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8.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現在醫療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影像學技術在多種疾病的檢查和診斷中均發揮了良好的作用。對于冠狀動脈病變的患者而言,冠脈成像檢查作為一種無創性檢查方法,可以快速準確評估病變部位的情況,有助于患者病情的診斷與治療。因此診斷冠狀動脈疾病的最主要影像學檢查手段是冠脈成像檢查[13],但冠脈成像檢查需要患者的配合才能獲得清晰準確的成像結果,包括術前需要患者配合如實告知既往病史、有無支架植入、搭橋術以及藥物過敏史等;配合呼吸訓練做好手術準備、術中調整呼吸配合掃描,避免運動偽影,提高成像質量;術后配合醫護觀察,便于并發癥的處理等。但由于很多患者對冠脈成像的相關知識缺乏了解,對于注射碘對比劑也比較擔心,認為會產生較多的不良反應,從而影響了患者的依從性與配合度。因此給予患者有效的健康宣教,提高患者依從性與配合度,是冠脈成像檢查順利成功的關鍵。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配合度為98.0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原因是在基于二維碼健康宣教模式應用于冠脈成像檢查患者中,術前與患者充分溝通,了解患者的基本情況,將冠脈CT檢查相關知識及注意事項進行耐心、細致的介紹,并向患者講解對比劑的相關知識。并結合微信推送自制有關冠脈CT檢查的目的、操作流程、術后注意事項及檢查意義等影像檢查知識,有效提高了患者對冠狀動脈病變及冠脈成像檢查的認知,從而提高患者的依從性與配合度。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患者對手術的恐懼與擔憂,為冠脈成像檢查順利進行提供條件。檢查前1 d由放射科的護士到病房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充分溝通,對于患者及其家屬的疑問與擔憂耐心回答,并告知術后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及處理方式,避免并發癥發生時家屬與患者產生恐慌和擔憂,并向患者闡述呼吸配合對冠脈成像檢查成功的重要性,并指導患者進行吸氣、呼氣、閉氣不動等呼吸訓練技巧,并確?;颊哒莆照_呼吸要領,使其能在檢查時按指令進行吸氣、閉氣配合,與患者及其家屬建立健康良好的溝通關系,進一步提高患者的依從性與配合度。有研究顯示,有效的健康宣教手段,可提高患者的依從性與配合度[14]。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為4.00%,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8.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原因是在冠脈成像檢查的過程中,護理人員通過密切關注患者心率,指導提醒患者配合呼吸,保證正確體位,避免咳嗽用力。對于緊張的患者給予安撫鼓勵,從而消除患者緊張心理,提高患者配合度,確保檢查順利進行。且術后指導患者多飲水,以便通過尿液排除注射碘對比劑。有研究顯示,冠脈成像檢查術中,提高患者配合度,可以減少術后造影劑不良反應[15]。

常規的健康宣教主要采取以口頭為主的形式,比較抽象,患者難以清晰深刻的了解;而二維碼健康宣教是將圖片、文字、視頻制作到微信里。內容通俗易懂,更適合于不同的人群,使冠脈成像檢查的患者容易理解及掌握,不被時間、空間所限制[16]。經二維碼宣教后,患者可以更好地掌握健康知識,進而在檢查中也能保證更好的配合。二維碼健康宣教能夠給患者提供統一的健康教育內容,減少了護士的工作壓力,避免了由于工作繁忙而帶來的差錯,使受檢者能夠得到同質化的護理[17]。其還具有開放性、平等性有助于深入溝通、信息統計、系統回復、研發平臺等特點[18],有助于患者對知識的理解及接受,使護士有更多的時間觀察病情。

綜上所述,在住院患者行冠脈成像檢查的配合中,使用二維碼的健康教育方法,有效提高了患者的配合度,同時減少不良反應,效果顯著。

[參考文獻]

[1] 何曉全,劉梅林.中國冠心病防治策略[J].中國全科醫學,2015,18(2):239-240.

[2] Ahn SJ,Kang DK,Sun JS,et al.Accuracy and predictive value of 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for the detection of obstructiv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an Agatston calcium score above400[J].J Comput Assist Tomogr,2013,37(3):387-394.

[3] 蔡湘怡,李紅林,管雪琴,等.冠狀動脈CTA聯合CT心肌灌注成像診斷冠心病Meta分析[J].中國醫學影像技術,2017,33(9):1344-1348.

[4] Ohana M,Sellers SL,Mooney J,et al.Prevalence and impact of scan-related anxiety during coronary CT angiography: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of 366 patients[J]. J Cardiovasc Comput Tomogr,2018,12(5):364-371.

[5] 黃玉敏.多媒體健康宣教在ICU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7,(6):174-175.

[6] 葉晶,郁莉芬,方晉,等.結合微信公眾平臺的健康教育在冠心病患者危險因素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7,33(23):1771-1773.

[7] 陳華娟,孫秀娟,謝芳,等.孕產婦“互聯網+iMedLib”平臺健康教育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7,33(27):2118-2121.

[8] 唐喻瑩,孫鴻燕.基于微信平臺的延續護理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2017,31(5):518-521.

[9] 李慧敏.雙模式健康教育對住院老年患者預防跌倒知、信、行及跌倒效能的影響[D].重慶:重慶醫科大學,2017.

[10] 崔俊花.心理護理干預對冠脈CTA患者滿意度調查[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9,11(13):187-189.

[11] 李瓊瓊,張嫻,李卉,等.基于放射治療流程的二維碼健康宣教單的設計和應用[J].中華護理教育,2018,15(6):437-440.

[12] 趙月玲,王莉.冠狀動脈CTA檢查過程中的圖像質量評估及護理體會[J].醫學影像學雜志,2018,28(5):741-744.

[13] 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心胸學組,《中華放射學雜志》心臟冠狀動脈多排CT 臨床應用指南寫作專家組.心臟冠狀動脈CT血管成像技術規范化應用中國指南[J].中華放射學雜志,2017,51(10):732-743.

[14] 程靈娜,王丹.心理支持聯合健康宣教對巨大左心室患者心理狀態及麻醉誘導配合度的影響[J].河南醫學研究,2020, 29(28):5364-5366.

[15] 談曦,覃斯虹,施黎黎.伙伴互助教育聯合實景觀摩學習法對CTA檢查患者的配合度及造影劑不良反應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20,17(3):147-149.

[16] 王華芬,馬燕,呂敏,等.網絡互動式健康教育對炎癥性腸病患者生序質量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13,48(2):163-165.

[17] 殷利,梁海鑫,陳世梅,等.鼻咽癌放療患者自我感受負擔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16,51(7):792-797.

[18] 鄭小雅,劉同欣,王方正,等.微信公眾平臺對鼻咽癌放療患者治療及護理依從性的影響[J].中囯現代醫生,2017, (2):156-160.

(收稿日期:2020-12-23)

猜你喜歡
住院患者
2011—2015年住院前十位惡性腫瘤疾病構成分析
淺談老年病科住院患者的安全護理
品管圈活動在提高住院患者痰標本留取率中的應用效果
老年住院患者口腔護理技巧分析
鄉鎮基層醫院住院患者抗生素應用情況分析
卒中單元對腦梗死住院患者早期療效的影響
淺析心內科住院患者醫院感染的臨床特點和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