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住院精神病人死亡特點分析

2021-07-15 07:48任豐民馬瑩瑩
西南國防醫藥 2021年6期
關鍵詞:精神病人精神障礙軀體

任豐民,馬瑩瑩

隨著社會的發展,醫患關系越來越緊張,家屬難以接受住院精神病患者意外死亡的現實,精神病患者在醫院意外死亡之后引發的醫療糾紛日益增多。防止和減少精神科住院病人的意外死亡成為精神??漆t院醫療安全管理最重要的工作。為針對性的加強醫患溝通,減少醫療糾紛,現對4 年以來20例死亡患者的病例進行回顧性調查分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病例20 例,男16 例,女4例,均符合DSM-5 診斷標準[1],年齡32~68 歲,死亡平均年齡46.4 歲,住院精神病人病死率1.1%,住院次數1~3 次,平均住院1.3 次,住院時間2~956 d,平均住院242.3 d。

1.2 方法 采用回顧性方法分析2017 年2 月~2021 年2 月在醫院住院期間發生死亡患者的臨床特點并總結,以9 例意外死亡患者作為研究組,選取與研究組的年齡、軀體情況及精神疾病診斷且入院時間最接近與意外死亡患者最相近的住院患者,1∶1 匹配進行對照研究:PANSS 量表的P4、G8、G11、G14 因子的評分的差異。

1.3 統計指標 統計研究組的死亡前3 d 的臨床特征。比較兩組的PANSS 量表的P4、G8、G11、G14因子的評分。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PASW 統計軟件分析,計量數據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P<0.01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死亡原因 20 例死亡患者中,軀體疾病死亡15 例(75%),其他死亡5 例(25%)。

2.2 死亡分類 可預見的死亡11 例,占55%:全身衰竭4 例、癌癥3 例、精神發育遲滯伴癲癇2例、腎衰竭1 例、艾滋病1 例;意外死亡9 例,占45%:猝死4 例(44.4%)、腦出血2 例(22.2%)、化膿性梗阻性膽管炎1 例(11.1%)、心梗1 例(1.1%)、自殺1 例(11.1%),44.4%存在軀體疾病。

2.3 意外死亡的病種 精神分裂癥5 例(55.5%)、酒精所致精神障礙2 例(22.2%)、精神發育遲滯伴精神障礙1 例(11.1%)、癲癇所致精神障礙1 例11.1%)。

2.4 意外死亡的時間分布 1~2 月份5 例(55.5%)、其他時間4 例(44.4%)。

2.5 意外死亡與住院天數 一周內3 例(33.3%)、1~6 月6 例(66.6%)。

2.6 意外死亡地點 院內6 例(66.6%)、外院3例(33.3%)。

2.7 意外死亡前一周的臨床特征 精神行為異常:行為錯亂6 例(66.6%)、幻覺5 例(55.5%)、興奮5 例(55.5%)、不合作5 例(55.5%)、情感失禁3 例(33.3%)、沖動激惹2 例(22.2%)、怕曬太陽1 例(11.1%)。不適癥狀:失眠4 例(44.4%)、摔倒2 例(22.2%)、尿失禁2 例(22.2%)、嘔吐2 例(22.2%)、血象高1 例(11.1%)、腹痛1 例(11.1%)、納差1 例(11.1%)。精神病人出現任何癥狀,都要提高警惕,分析原因,針對性處理。

2.8 研究組和對照組的比較 PANSS 量表:P4興奮、G8不合作、G11注意障礙、G14沖動控制缺乏評分上,與對照組比較有統計學差異(P<0.01),見表1。

表1 兩組相關指標評分比較(,n=9)

表1 兩組相關指標評分比較(,n=9)

3 討論

精神病患者是一個特殊的人群,是家庭和社會的負擔,在我國現階段還是以封閉式病房管理為主。沒有親人陪伴,醫患溝通不能及時到位,住院精神病患者意外死亡常常引起醫療糾紛。因此,依據住院精神病患者的精神行為異常及軀體不適癥狀的表現,及時提醒醫務工作者意外事件的可能,做好醫患溝通并知情同意,杜絕并減少醫患糾紛顯得必要。

資料顯示,住院精神病人病死率為1.1%,與國內報道接近[2-3],死亡平均年齡46.4 歲,比全國成人平均壽命73.2 歲相比[4],精神病人平均壽命要少26.8 歲。軀體疾病是精神病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75%),與國內許多同行的報道相一致[5-6],而腦出血、心梗、化膿性梗阻性膽管炎等軀體疾病引起的意外死亡占死亡總數的20.0%,提示精神科醫務人員應具備綜合科知識,重視對精神病患者軀體疾病的發現及有效的處理,減少意外死亡的發生。

醫院住院精神病患者意外死亡占總死亡率的45%。意外死亡有以下特點:(1)突出集中在每年的1~2 月份[7]。冬季死亡率明顯高于其他季節,可能與冬季氣候變化大,氣壓高,氣候干燥,體表水分蒸發快,體內紅細胞壓積和全血黏度增高,活動少,易誘發心腦血管病變有關[7-8]。元旦后親人陸續打工回家,患者也盼望回家過年,情緒波動大,容易發生意外。要高度警惕元旦至春節期間精神病患者的軀體疾病及思想波動,對患者的疾病及情緒一定要安撫到位,做好醫患溝通,尊重患者需求的表達,盡量滿足他們出院回家團圓的要求,減少安全隱患。(2)新入院患者在1 周內意外死亡3 例(33.3%),1~6 月內死亡6 例(66.6%)。提示第一周要高度關注患者軀體疾病及精神行為,盡快控制精神癥狀和伴發的軀體疾病,主動關心患者,穩定患者情緒,讓其適應住院的環境,減少意外死亡發生的機會。(3)意外死亡的病種,以精神分裂癥為主(55.5%),其次是酒精所致精神障礙(22.2%)、精神發育遲滯伴精神障礙(11.1%)、癲癇所致精神障礙(11.1%)。相對而言,雙相情感障礙卻沒有發生意外死亡??赡苓@與情感障礙患者的社會功能未明顯衰退,住院時間相對短,與家人的關心有密切關系。(4)意外死亡的患者死前數天存在或多或少的軀體不適主訴或癥狀,所以對病人輕微不適的主訴(包括不可信的)和不明顯的體征都應引起重視。提高精神科醫生內外科基礎知識和搶救水平也很重要,防止因長期“專業化”對軀體疾病早期征象敏感性的淡化而漏診。(5)意外死亡的地點以精神病醫院為主(66.6%),轉至當地人民醫院相對較少(33.3%)。這與對精神行為異常的重視不夠,轉院不及時,患者病情進展快有直接聯系。精神??漆t院急救能力相對薄弱,及時轉移到當地人民醫院,這可以有力緩解醫患矛盾,減少醫療糾紛。(6)意外死亡的患者死前數天存在精神行為異常:脫抑制興奮、明顯不合作、明顯注意障礙、嚴重沖動控制障礙,研究組的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直觀表現為行為亂、幻覺、極度興奮、大吵大鬧,接觸非常不合作,對治療毫無反應,拒絕進食進水服藥,消耗過大,容易造成脫水、電解質紊亂,提示病情加重,存在死亡風險。精神科醫務工作者要有敏銳的觀察力和預見性,要高度警惕、重視意外死亡提醒,同時予以保護性約束,及時建立靜脈通道,保持水電解質平穩,及時告知患者家屬,及時轉院,讓意外死亡變成不意外,減少醫療糾紛。

綜上所述.住院精神病患者的死因涉及多個方面,一方面由于精神病患者的感覺較遲鈍,往往會使軀體疾病在較嚴重時才被發現,加上醫護人員忽略了軀體癥狀;另一方面是精神癥狀伴發軀體疾病,由于病人受精神癥狀支配而出現行為紊亂,飲食異?;驑O度興奮躁動,致體質虛弱易伴發各種感染及水電解質紊亂等而致意外死亡。要減少意外死亡的發生必須采取綜合措施,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妥善診治精神病患者所伴發的軀體疾病,加強支持性心理治療,控制導致意外死亡的的高風險因素,提高警惕,針對性做好醫患溝通,減少醫療糾紛。

猜你喜歡
精神病人精神障礙軀體
自擬醒腦湯聯合體外反搏治療癲癇所致精神障礙的效果
腦器質性精神障礙病因及臨床特征分析
指認
社區管理精神病人全血細胞分析
住院精神病人暴力攻擊行為原因分析及護理干預
最后的晚餐
現在干什么?
社會工作介入精神障礙患者康復的策略分析
搬家
遇到精神異常的人被綁架,別慌張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