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音樂教育對民族音樂的滲透與傳承

2021-07-16 06:46謝瓊潔
讀書文摘(下半月) 2021年4期
關鍵詞:高校教育民族音樂音樂教學

謝瓊潔

[摘? 要:我國民族音樂有著幾千年的發展歷史,其不僅擁有鮮明的民族特征,還蘊含了豐富的民族文化內涵,是中華民族不可分割的重要精神文化寶藏。大學生作為高等教育的直接受益者,應當肩負起傳承民族音樂的重擔,高校在音樂教育教學過程中也應當認識到民族音樂對發揚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意義,及時根據目前的教學現狀有針對性的制定教學策略,幫助民族音樂在音樂教育中更好地滲透與傳承?;诖?,本文首先對高校音樂教育與民族音樂文化傳承之間的關系、現狀、重要意義做了簡要分析,接下來提出幾點行之有效的實施策略,以期為高校音樂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幫助與參考。

關鍵詞:高校教育;音樂教學;民族音樂;滲透傳承;實施策略]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孕育了經久不衰的傳統文化,民族音樂的學習可以幫助現代大學生加深民族認同感和自豪感。在當今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當下,我國的高校音樂教育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但與此同時民族音樂的滲透與傳承也將面臨一定的影響與挑戰。高校作為培養當代人才的重要場所,應當充分認識到在音樂教育中滲透與傳承民族音樂的重要性,面對機遇與挑戰應當制定相對應的發展計劃與對策,逐漸扭轉我國高等院校音樂教學中忽視民族音樂重視西方音樂的現狀。

一、高校音樂教育與民族音樂文化傳承之間的關系

高校是民族音樂教學與傳統文化滲透傳承的主要場所,高校不僅承擔著培養綜合型人才的重要任務,而且還要將民族音樂滲透進音樂教學之中。在高校音樂教學中,想要將音樂教育與民族音樂完美的結合起來,需要找到將二者有機融合的切入途徑,例如,在音樂教學中向學生傳遞基礎的民族音樂文化背景知識、民俗風俗知識、民族音樂的歷史發展背景等。民族音樂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音樂,是現階段高校教學的基礎內容依據。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全球化覆蓋面積不斷加大,民族音樂作為文化軟實力和民族的象征要想在國際舞臺上擁有一席之地,就必須將我國的民族特色充分展示出來。因此,在高校音樂教育中滲透與傳承民族音樂是十分必要的,將二者充分結合是我國高校音樂教育發展的必由之路。

二、高校音樂教育對民族音樂的滲透與傳承的現狀與意義

(一)高校學生民族音樂學習與教學的現狀

近年來,各種流行音樂和國外音樂大量涌入青少年的視野,高校大學生作為青少年的主要力量,更是受到這些流行文化的影響而很少關注民族音樂。部分學生甚至認為民族音樂枯燥乏味,歌詞、旋律過于陳舊,因此對其沒有絲毫興趣。這些實際存在的現象為民族音樂的傳承和發展帶來了不小的阻礙。

而在教學方面,民族音樂教學的受眾面過于狹窄,幾乎只限于音樂專業的學生,其他專業的學生很少有接觸到的機會。長此以往,除音樂專業的學生,其他學生對民族音樂將逐漸失去關注,過小的學習群體自然會對民族音樂的傳承造成一定的影響。

(二)高等院校音樂教學滲透和傳承民族音樂的重要意義

民族音樂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承載著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發展歷史。在民族音樂的學習過程中,學生不但可以感受到樂曲的優美,提升審美情趣,還可以通過背景知識的學習了解到當時的歷史、文化等背景知識,對于提升學生的人文情感有著十分重要的幫助。

三、高校音樂教育中滲透和傳承民族音樂的策略

(一)加強民族音樂師資隊伍建設

教師是連接學生與知識之間的重要紐帶和橋梁,只有教師自身教學能力過硬才能幫助學生學習到新的知識。教師應當主動突破以往落后的教學方法和教育理念,跟上教育的時代發展步伐,積極吸收學習新的理論和方法。與此同時,高校應當增加對民族音樂教師的招納和抬高入職門檻,做到民族音樂教學擁有專業化的教師團隊,改變以往音樂教師兼職教學的現象。高??梢远ㄆ诮M織教師培訓活動,例如,聘請校外的民族音樂專業專家到學校為民族音樂教師開展主題演講;聯合其他高校的同學科教師進行教學競賽,讓觀賽教師可以從中看到自身的不足之處,學習其他教師的先進教學思想和教育理念。強化民族音樂師資隊伍建設,打造高質量教師團隊對民族音樂的傳承和滲透起到了不可小覷的作用。

(二)豐富教學方式

在高校民族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明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將民族音樂教學與素質教育相結合,充分滿足學生對民族音樂的欣賞、學習需求。由于當前經濟文化全球化速度發展迅猛,西方文化、音樂對我國民族音樂文化形成了不小的沖擊,因此,音樂教師應當將我國傳統文化滲透進音樂教育中,把民族文化理論和實際音樂教學相結合,同時應當注重教育教學的方式方法,選取學生最容易接受的方式進行。

如果一味單純的進行理論講解,會讓學生難以接受和理解,也許會對民族音樂產生抵觸的情緒。因此,要豐富教學方式方法,切合時代與學生的需求。

第一,利用多媒體等先進的教學輔助設備,結合互聯網搜集豐富的教學資料,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例如,在進行少數民族民歌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先利用多媒體設備以電影、視頻、音頻的方式向學生們展示與教學知識相關的內容。接下來,教師再對其少數民族的民風民俗、地理位置、民歌特點等進行深入講解。這種視聽學習結合文化知識背景講解的教學方式可以促進學生更快的接受所學內容。

第二,如今互聯網技術十分發達,高??梢越柚ヂ摼W的強大優勢,開展民族音樂相關的競賽、民族音樂講座、民族音樂劇、演唱會等多種形式吸引學生積極參與。例如,在競賽活動結束后,選取出前幾名優秀學生,為其開辦小型的演唱會進行民族音樂表演,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們的競爭意識、參與熱情,還可以讓民族音樂在競爭中得到良好的傳承。

第三,每節課留給學生幾分鐘的提問和民族文化展示時間。教師以作業的形式要求學生在課下搜集民族音樂相關的背景文化知識,讓學生在課上進行展示,班內其他同學對此可以提出質疑與問題,留給下節課展示的同學查資料并解答。這樣,可以讓全班同學全部參與進教學過程中,并且隨著時間的增加,學生將積累起豐富的民族文化知識,這可以進一步幫助學生完成傳承民族音樂文化的任務。

(三)加強對音樂教學課程的優化,突出民族音樂的地位

高等院校的民族音樂教學質量離不開高校對音樂教育的重視程度以及教育教學方法。傳統的教學模式一般是教師講授、學生吸收,教師在教學中處于主體地位,而學生多為被動的接受,并不是真切的參與進了實際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對此,高校要針對此現象及時作出調整和制定出優化策略,對音樂教學給予足夠的重視,優化課程配置突出民族音樂在音樂教學中的重要地位。教師可以利用高校生源來自全國四面八方的優勢,讓不同地域、民族的學生走上講臺對自己家鄉、民族的特色音樂進行介紹和表演,并組織學生們相互學習和模仿。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更多、更全面的去了解其他民族、地域的風土人情和音樂特征,也轉變了傳統的以教師為課堂主體的教學模式,強調了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讓學生更有課堂參與感,更能體驗到自身的主人翁地位。例如,可以讓少數民族的同學穿上自己民族的民族服裝,以歌舞表演的形式向大家展示自己民族的音樂特色,讓同學們可以更直觀的感受到民族音樂的獨特魅力。

(四)引導學生正確理解、認識民族音樂

隨著互聯網時代日新月異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國外音樂影響著我國的大學生和青少年,而很少有學生會主動接觸民族音樂,造成這種現象有一部分的主觀原因是學生自身沒有形成對民族音樂的正確認識和理解。教師應當對其進行正確的引導,幫助學生從主觀上認識、理解民族音樂對個人未來發展和民族傳承的重要性。例如,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解民族音樂的發展歷史,歌詞中所蘊含的深刻含義,讓學生感受到中華五千年歷史在音樂中的凝聚智慧。

四、結束語

結合上述分析不難看出,高等院校音樂教學中對民族音樂傳承與滲透具有不可忽視重要意義。結合當前的教育現狀來看,我國高校音樂教學中仍然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因此,高校與教師應當充分認識到這些問題的發生根源,同時應當積極制定解決方案,幫助民族音樂在高校音樂教學中更好的傳承與發展。在此基礎上,才能實現民族音樂的真正滲透與傳承,在最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的民族音樂素養和綜合音樂鑒賞能力。

參考文獻

[1]吳琨.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音樂教育中民族音樂的傳承與發展[J].藝術教育,2017(06):58-59.

[2]李雪蓮.論高校音樂教育與民族音樂的傳承[J].黃河之聲,2019,529(04):86-87.

[3]段妍.淺談高校音樂教育與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J].黃河之聲,2015(09):20-20.

[4]佟鑫.關于高校音樂教學與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的思考[J].北方音樂,2018,38(21):119-120.

河南建筑職業技術學院? 450064

猜你喜歡
高校教育民族音樂音樂教學
在高一年級音樂教學中深化民族音樂教學的實踐
論高校音樂教育在傳統文化傳承中的地位與作用
傳統文化與民族音樂的重構研究
中西民族音樂在多元世界民族音樂中的地位探析
高校設計教育網絡平臺的服務系統設計研究
初中音樂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探究
淺談新課程背景下多媒體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
“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電子商務專業創新創業教育研究
音樂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淺析
中等專業學校音樂欣賞教學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