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策略的研究

2021-07-16 07:16楊銀
讀書文摘(下半月) 2021年4期
關鍵詞:有效教學小學數學

楊銀

[摘? 要:隨著現代教學理論的更新和發現,如何在學校教育體制下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現和提升成為教師教學關注的核心課題。理論和技術的發展的給現代教學創新發展創造了條件,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保持課堂教學具備時代氣息,從學生長遠能力發展角度考慮教學問題,使課堂教學完成有效轉變。本文將在新課程背景下對小學數學的有效策略進行分析和討論,希望能夠給相關教學的創新發展提供參考和幫助。

關鍵詞: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策略討論]

傳統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方式深受儒家教育和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在教學中采取了灌輸教學的基本策略,使學生形成了“照貓畫虎”的機械式學習習慣,對學生的長遠能力發展十分不利。數學課程是考驗學生數理邏輯思維的課程,對學生的綜合能力發展具有重要價值和意義。對此教師要在新時期從根本上解決傳統課堂教學問題,給學生提供多元的學習資料和途徑,使學生的核心學習素養得到科學切實培養。

一、對學生的數學課程學習興趣進行培養

1.對數學知識根源的探究,點燃學生的好奇心。在數學知識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減少學生對未知的恐慌情緒,告知學生數學知識在歷史上的發展路徑,以及在當代社會中的發展和應用,使學生將數學問題和其它學科內容“等同看待”,激發學生的學習思考意識。例如在教學分數問題中,教師可以講解古代的物資分發促使分數的概念逐漸形成,分數在 分類社會有著巨大的實用價值,隨著人們對數字計算的探索,分數在當代社會得到了更廣泛的應用。同學們在學習過程中,要嘗試用分數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以此達到和古人同等的知識水平等等。通過有效的溯源講解,使學生對分數形成更立體的認知,激發學生的學習求知心理。

2.對課堂環境、學生群體學習意識進行多方面塑造。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的集體學習氛圍對個人的學習興趣和習慣有著深刻影響。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作為課堂的主導者要維持和學生良好的師生關系,通過自身的引導使學生對數學知識保持理性思考。此外教師重要組織教學活動,鼓勵學生在課堂上對彼此的思想和行為更加了解,激發學生的交流和競爭意識,使學生在課堂中表現得更加活躍。例如教師的可以提出相比于解決問題,提問題也是數學學習的重要方式,學生要嘗試在數學課程中提出問題,通過合作進行解決,使學生保持對數學知識的雙向思考。此外教師要保持和學生家庭的有效交流和溝通,保持“報喜又報憂”的教學策略,建議學生家長保持科學教學方式,使學生綜合學習素養得到更有效的培養。

3.保持激勵教學策略。學校知識學習和打游戲形似,教師要不斷給學生正向的激勵和反饋,使學生感受到學習成就感,并愿意將自己的精力投入到知識學習中去。對此教師要保持激勵教學策略,分層次的對不同學生的努力嘗試進行鼓勵和期許,逐步樹立學生的學習細心,使學生在知識學習中更進一步。

二、教師保持人本教學策略

1.從學生的長遠能力發展考慮教學問題。生活發展使對學生長遠發展能力的培養成為教師教學必須考慮的內容。例如部分學生在知識學習中“開蒙”的時間較晚,對課堂教學內容缺乏理性思考能力,教師就需要保持教學耐心,減少傳統教學中的批評式教學思維,使學生的學習態度能夠在長期教學中有效轉變。其次在知識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重視對知識的見解,還需要講解數學知識的科學方法論,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創新實踐一會,使學生對所學問題做到多元總結和思考。例如教師可以告知學生阿拉數字、幾何圖形只是人們抽象的符號,認識到教學內容的符號性,學生就可以對抽象思維做到深刻解讀,嘗試利用抽象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或從實際問題中總結出抽象語言,以此促進學生數學思維方式的轉進發展。而小學課堂教學的內容多數和現實生活相關,因此學生只需要應用自己的生活經驗,數學問題將會得到更高效的解答。

2.彌補教材教學的缺陷。小學數學知識教學中缺乏溯源內容、缺乏和現實生活的聯系、缺乏分類思想。在新課程教學理念下,生活化教學得到了廣泛的開展。教師需要在其余時間對數學問題的溯源問題進行積極科普和講解,同時對數理知識、幾何知識、生活常識等內容進行有效分類,使學生建立系統性的知識分類學習思維。

3.教師對自身教學形象的有效樹立。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保持基本的人本教學思路。維持自身謹言慎行、表里如一的教學專業形象。以自然、輕松地教學理念展開知識教育和課堂討論等。使學生對教師表達出更多的尊重和認同,促使師生之間在課堂教學中展開更默契的配合。

三、培養學生的獨立自主學習習慣和能力

1.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分攤了學生個人在集體中的學習壓力,以助于各種性格的學生發揮奇思妙想,靈活地表達自己的學習思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積極地開展任務性教學,給予學生足夠的自主權,對學生群體進行合理分組,使學生的個性化潛力、集體學習潛力得到更有效地發揮和體現。

2.培養學生的預習學習習慣。在知識學習過程中,有效的預習學習,再到課堂教學中對自己的學習思考進行驗證,對學生的能力來說有著巨大的學習幫助,使學生逐步建立獨立性的學習能力和習慣。對此教師要積極的推動預習教學的有效開展,根據將要教學的內容設計預習問題留在學生的作業中,使學生切實的履行預習學習任務,激發學生的能動思考意識。在后續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拿預習問題對學生進行測試,以此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激發學生的榮譽意識等。

四、結束語

新時期的小學數學教學策略教師需要對傳統刻板教學方式和理念進行及時調整,把握數學知識教學、學生進行知識認知的基礎規律,以更“自然”的方式完成對學生的科學引導,促使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獲取更積極的學習體驗和知識收獲。

參考文獻

[1]陳瑜.新課程背景下的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策略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9,13(05):24.

[2]任向榮.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策略的研究[J].新課程(教研版),2020(01):172-173.

沿河土家族自治縣板場鎮永祥完小? 貴州? 銅仁? 565300

猜你喜歡
有效教學小學數學
初中音樂課堂有效教學的實踐研究
走進農村課堂 實施有效教學
淺談高中英語有效教學策略
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策略
新理念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分析
數學錯題的自主管理與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數學教學中的滲透研究
加快中職會計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有效性研究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