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元論與一元論:宋明理學人性論的演變

2021-07-16 09:42李楊
錦繡·中旬刊 2021年4期
關鍵詞:人性論

李楊

摘要:日本學者岡田武彥在他的著作《王陽明與明末儒學》中指出“一言以蔽之,從二元論到一元論、由理性主義到抒情主義,從思想史看就是宋代到明代的展開”,在人性論的演變方面也有著相似的進程:張載的天地之性與氣質之性的觀點;二程兄弟也在“性即理也”的基礎上繼承了張載的思想,講“天命之性”與“氣質之性”;朱熹融合理與氣,接續二程的人性觀點;宋明理學發展到了明代,王陽明依據“心即理也”提出人性一元論。依據這個發展脈絡,筆者將簡單闡述一下宋明理學的人性論演變史。

關鍵詞:宋明理學;二元論;一元論;人性論

人性論一直以來都是儒家學者們關注的重點,因為它不僅關涉著個人道德的品質行為,還體現著國家的意識形態與思想政策指導,對教育、文化、社會和個人的影響都是很顯著的:從先秦時期,孔子就提出了“性相近,習相遠”的人性論判斷;孟子就是最先主張性善論,提出人具有“惻隱、羞惡、辭讓、是非”這四端之心,基本奠定了后期儒家學者的人性論基礎;荀子還提出人性本惡的觀點,主張禮儀教化存善去惡;孟荀之后,漢代的董仲舒的性三品說將人性分為斗筲之性、中民之性和圣人之性,融合了孟荀的人性觀……

唐代以后的儒學家,融合儒道佛三教重新發展了儒家哲學,宋明理學自周敦頤開始。周敦頤也有關于人性觀的看法,在《太極圖說》中他寫道“二氣交感,化生萬物,萬物生生而變化無窮矣。惟人也,得其秀而最靈。形既生矣,神發知矣,五性感動而善惡分萬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義而主靜,立人極焉”,從其中我們不難發現論述里的儒道色彩,他還融合《周易》中的五行學說將宇宙和人類萬物匯融一體,創立起了囊括整個宇宙的學說觀點,開創了宋明理學與宇宙相契合的學術思想的先河。

張載構建出了自己的極具體系,十分完整的哲學體系。他以“氣”作為他哲學架構的基礎和宇宙人生的最終本質“太虛無形,氣之本體,齊聚其散,變化之客形爾(《正蒙·太和篇》)”,“太虛即氣”的天道論是他人性論的基礎,宇宙的統一性和萬物的生死聚散都是源于“氣”,在此之上,他寫道“由太虛,有天之名;由氣化,有道之名。合虛與氣,有性之名。合性與直覺,有心之名(《正蒙·太和篇》)”太虛即天,氣化就是萬物之道,性是由氣與虛構成的,心又是性和直覺共同形成的,他從宇宙論中闡發出人性本源,在《正蒙·誠明篇》中有言“天性在人,正猶水性之在冰,凝釋雖異,為一物也。受光有大小、昏明,其照納不二也”,他以冰與水和光線大小的例子生動地闡明了“天地之性”是最初便賦予所有人的人性特點,雖有“晦明”的不同,但是本質相同,都由太虛而成。在此之外,張載又提及了“氣質之性”,在《正蒙·誠明篇》中“形而后有氣質之性,善反之則天地之性存焉。

程顥、程頤兄弟二人在形而上學的基礎上不同于張載的樸素唯物主義觀,他們主張的是“性即理也”(主要是由程頤提出的),“所謂理,性是也。(《遺書》)”程頤在孟子人性善的基礎上進一步解釋“理”,將性上升到了本體論的高度,對整個理學的創建奠定了重要的基礎。在二程創建的哲學體系中,“理”是最高范疇,是它指導天和氣化生成萬物,性指的就是天和理賦予人們的自然本性,而性與理二者在本質上是相通的、密不可分。性與理成為二程人性論的基礎,因為它可以承上啟下:既能連接到每個個體,還能將這一理論與宇宙本質相融合,就使他們的人性論更具說服力了。二程贊同《中庸》的“天命之謂性”的論斷,并繼承和發展了孟子的性善論主張,“生之謂性,止所秉受也。今人言天性緩柔、天性剛急,俗言天成,皆生來如此,此訓所秉受也。若性之理也則無不善,曰天者,自然之理也(《二程集》)”,這里的“生之謂性”就是氣質之性,是在人出現之前就已經有此道或者理了,而天命之性就是本體論“性即理也”中的“性”,是人性的根本“天下之理,厚其所自,未有不善…人生而靜以上,不容說,才說性時,便已不是性也(《二程集》)”,所以天命之性是不能言說的永恒真理,具有人人平等和無貴賤之分的特質。二程在言及天命之性的基礎上對氣質之性加以闡釋,成功完整的解釋出了不同人的善惡稟性的原因,是理學的重大成果之一。

朱熹是理學的集大成者,他在二程的基礎上進一步發揮和補充了“性即理也”的天道論來說明人性論。人性論上,他也接續張載和二程,將“性”分為天命之性和氣質之性,朱熹將理與氣相融合形成了有主有次,理生氣并寓于氣中,理為主為先,是第一性的,氣為客為后,屬第二性的理氣觀。理在人未形成之前就已經存在,附于人體上成為先天稟賦在人心上的仁、義、禮、智等道德,是先天的善性人人皆有,所以是“天命之性”;而人形成之時,必須稟乘氣,但是由于氣有精粗、厚薄、清濁、久暫的差異,所以就產生了善惡、賢愚、貧富的區別和性格上的不同,氣質之性有善有惡,“天命之性如水,氣質之性如鹽水(《朱文公文集》)”、“論天地之性則是專指理言,論氣質之性則以理與氣雜而言之”(《答鄭子上十三》),這是因為這二者并存于人的身上,所以人的后天才會有不同的選擇與人生道路,并且這一觀點使性善論、性惡論或是無善無惡、有善有惡的爭論得到了極好地解決,其實所有上述爭論的本質是人性即理。

進入明代后,因為僵化的程朱理學束縛了人們的思想,導致了不良學習的風氣和社會氛圍,外加王陽明自身曾以朱熹“格物致知”的方法去格物,但是一無所獲還生了一場大病,所以他創立了陽明心學。其中人性論是他心學的重要內容和基礎,其中最突出的特點就是一元論,他不贊同朱熹的“心、理為二”的主張,他認為朱熹的主張分裂了主觀和客觀的關聯性,為了迎合統治階級和意識形態上的統治,把理和氣對立來看,有了前后主次排序,但在王陽明看來理與氣應是一體的,并統一于“心”這個宇宙本體,所以在此基礎上的氣質之性與天命之性也應該是圓融統一的,他在《傳習錄》中多次寫道“心即理也”“心即理,性即理…此心無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須外面填一分”他把理完全歸于“心”中,主張心理合一、性氣合一、天人合一、理氣合一,而今“心即天”,所以不需要外求就可以獲得內心的自我富足,人性又與自然相聯系“此人心本是天然之理,精精明明,無纖介染著,只是一無我而已(《傳習錄下》)”,所一王陽明的人性論又將二元論化歸于一元論,將理與氣統一融合為心性,具有強烈的主觀唯心特點,更加調動人們的積極性。

綜上所述的多種人性論都是中國儒家文化中的重要成果,都有自己的合理性與進步之處,但也有不成熟、不完善的地方,筆者所介紹的宋明理學人性論的嬗變,涉及到的也只是其中很少的部分。人性論不論是在古今還是中外,都是哲學家們爭論的重點,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最大程度的發揚和繼承其中的優秀部分,通過人性論的研究和學習發揮人的創造力和主觀能動性,為當今社會服務和貢獻自己的力量。

宋明理學及其人性論是中國傳統文化和哲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在的一些人對宋明理學有一定程度的誤解和錯誤認識,我們要通過學習和研究糾正人們的錯誤觀點并補充新儒學,只有對它們有了科學的認識和評價,才能真正利用好宋明理學。

(武漢大學人文科學試驗班?湖北?武漢?430072)

猜你喜歡
人性論
論教育本質的超越性
《大明劫》:“去歷史化”的標本歷史劇
《論語》中的性惡能善論及其德育價值意蘊
集體行動的邏輯與公共治理理論
集體行動的邏輯與公共治理理論
人性論的教育意義研究
基于人性論的教育學學科體系建構
霍布斯社會契約論淺析
政治現實主義的道德困境
朱熹人性論與儒家道德哲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