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現實主義的道德困境

2015-07-25 15:24楊吉平
黨政研究 2015年4期
關鍵詞:人性論國際關系

楊吉平

〔摘要〕很多國際政治學者認為現實主義的道德主張是“非道德”或“不道德”的,這兩種觀點都未能準確把握現實主義的道德學說。只有從人性論假定出發才能揭示現實主義道德學說的深刻內涵,現實主義者對人的理性認識能力持懷疑態度,他們是道德相對論者,他們發現政治家們經常深陷道德困境中,審慎是應對道德困境的唯一選擇。

〔關鍵詞〕人性論;理性的限度;道德懷疑論;審慎;國際關系

〔中圖分類號〕D60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8048-(2015)04-0068-06

國際政治研究中圍繞現實主義的道德學說存在不少爭論,我們認為,不管是現實主義的支持者還是反對者對現實主義的道德學說都存在重要誤解,要澄清這些誤解只有追溯現實主義關于人性的基本假定(assumption),理解了現實主義的人性論假定才可以深刻理解它的道德學說。

一、對現實主義道德學說的兩種誤解

(一)現實主義是“非道德的”

說某個行為是非道德的(amoral)或“無關道德的”,暗示人在這類情境中沒有選擇的余地,或已無需做出選擇,他的命運被事先決定了?!?〕自然界常被認為是“非道德的”,因為自然界的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人的行為無法改變物理規律。在社會科學中馬克思主義的道德主張在有些學者眼中也是非道德的,因為它認為人類社會存在著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歷史、社會規律,對此人也無能為力?!?〕不管是物理學還是馬克思主義學說,它們之所以被認為在倫理學上持“非道德的”觀點,是因為他們對人的理性認識能力(或潛力)非常信任:人終將認識世界的本質規律,這樣“選擇的自由”只是一種幻象,人的道德責任也因此被解除了。

對理性的極度信任解除了人的道德責任,同樣,對人的理性認識能力的極度貶低也免除了人的道德責任。很多宗教哲學貶低人的認識能力,認為人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如新教關于救贖的“預定論”),世界上存在著理性永遠無法理解的準則,世俗世界的道德判斷較之于最終審判就是脆弱的殘片,〔3〕人的道德判斷只是畫地為牢,在信仰者眼里世俗世界是近似“非道德的”。

國際關系研究中也有學者對人的理性認識能力給予極大信任,而現實主義極易給人留下這種印象。很多學者認為“必然性與國家理性優先于道德與倫理”是現實主義的核心觀點, 它意味著政治活動有其獨特規律,不以人的偏好為轉移,所以是非道德的。摩根索就似乎持這種觀點,他的現實主義六原則第一條就是:“政治,就像社會整體一樣,受植根于人性的客觀法則支配,要改善社會人們首先要了解這個社會賴以存在的法則,當這些法則不符合我們的偏好時,挑戰它將會存在失敗的危險?!薄?〕如果國際政治中存在著類似自然界的物理規律,政治家也就被解除了道德責任。但這并不是摩根索的基本觀點,將摩根索的道德主張詮釋成“非道德的”是一種誤解。他的“客觀規律說”在某種意義上是迎合美國理性主義文化的需要,其實是形而上學的論斷(類似“人性惡”的斷言)而不是指經驗上的“規律”。摩根索對國際倫理問題給予了非常多關注,他從來沒有對人的理性認識能力寄予太大信任,對人的理性能力持保留態度才是他道德學說的基礎。

(二)現實主義是“不道德的”

較之于認為現實主義在倫理觀上持“非道德的”觀點,更多學者認為現實主義的倫理觀是“不道德的”(immoral),“馬基雅維利主義”成為這種道德學說的代名詞?,F實主義者被指責“為達目的,不擇手段”,這是對現實主義道德學說的另一種誤解。

馬基雅維利是啟蒙運動的先行者,他認為人們可以理性地在不同目的之間做出高低等級的區分,為了較高目的而犧牲較低目的(或是采取傳統道德不認可的手段)在道德上是允許的,這背后隱藏的是對人類理性區別不同目的重要性之能力的極大信任。馬克思主義者對人類理性(即“辯證理性”)也寄予了極大信任,他們認為為了真正的人類長遠利益,對小部分人的利益、短期利益進行犧牲在道德上是允許的,因此他們有時候也被稱為是馬基雅維利主義者?!?〕從這個角度來看,真正的現實主義者并不是馬基雅維利主義者,現實主義者認識到對不同目的的重要性進行區分存在著武斷性,選擇一種目的意味著同時需要對其他目的做出割舍,這是一種抉擇。他們從來不會坦然認為所選擇的目的必定是更高級目的——他們沒有馬基雅維利者那樣的自信。摩根索發現人們經常不能清楚地區分目的與手段,一個場合中的“目的”在另一個場合中可能就是“手段”,反之亦然,“目的為手段辯護”帶有強烈的理性主義色彩,這是摩根索所不贊同的。

現實主義者也不是將道德評價的重點放在“動機”上的動機主義者。動機主義者認為個人或國家行動的動機是對他們進行道德評價的最重要依據。個人可以做個動機主義者,為了保持個人道德的純潔,即使世界滅亡也在所不惜,但政治家卻沒有權利這樣做,這是因為:第一,動機主義者忽視了人們利用道德作為私利掩飾的程度,人們有理由懷疑那些為了高尚目的而行動的政治家動機的純潔性。第二,良好動機并不是良好結果的保證。強調動機在評價一個行動時的重要性會產生負面效應,它會鼓勵決策者采取輕率和不負責任的行為,大家會認為只要自己動機單純、高尚,即使事件結果不如人意也無可厚非。鑒于此,現實主義者認為動機主義者的道德學說在國際政治中也不可取。

只有肯尼思·湯姆遜(Kenneth Thompson)這樣的少數學者正確地指出了現實主義者在道德上是結果主義的(consequentialism),它將道德評價的重心放在事件結果上?!?〕不管行動者的動機如何高尚,他所要實現的目的如何符合最大多數人的長遠利益,只要事件的結果不如人意,就很難說它是道德的?,F實主義者既不是“非道德的”,也不是“不道德的”,他們發現了道德世界的模糊之處,認識到道德評價不能一勞永逸地給出,這種道德懷疑論(或“道德相對論”)——而不是道德虛無主義,可以從現實主義的人性論假定中推導出來。

二、現實主義的哲學基礎

現實主義的人性論假定主要包括兩部分:關于人的權力欲的復雜觀點;認為人的理性認識能力存在限度。對于前者,多數人只看到了現實主義對人的權力欲的強調,進而誤解了現實主義的道德學說。對于后者,很多人產生了完全錯誤的理解,如邁克爾·尼科爾松(Michael Nicholson)認為“即使在現實主義頂峰時期,其分析國際關系的一個弱點也是它對人類行為非理性因素的忽視”,〔7〕這與現實主義的假定剛好相反。

(一)人的權力欲

現實主義之所以常被人誤解部分源于人們對它的權力觀存在誤解?,F實主義者反駁自由主義者對人的不安全感和追求權力天性的忽視,這容易給人造成錯誤印象,認為現實主義者主張無限制地追求權力。真正的現實主義者卻并不持這種觀點,他們深刻地認識到權力給自己帶來安全的同時將會給別人帶來不安全,國際政治中存在著“安全困境”。追逐絕對安全的努力反而容易導致自身的毀滅,現實主義警告政治家應該滿足于相對安全?!?〕人的權力欲根深蒂固和安全困境的存在是現實主義權力觀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一個健全的現實主義者既認識到人的權力欲根深蒂固,又認識到放任權力欲所導致的破壞性結果,他們會采取自我克制或者容忍他人制衡的方式來限制自身權力的擴張。

現實主義經典作家都認識到了權力與安全之間存在的這種緊張關系。摩根索認為自由主義者的問題在于看不到人性中的晦暗不明之處,體會不到人類歷史的悲劇特征。人類社會中存在著許多理性無法理解的因素,人對未知的恐懼使他們產生不安,不安需要權力來撫平,所以人對權力的渴望永遠不會消失。人永遠不會對所擁有的權力感到滿足,權力目標的實現只會出現在想象中而不是現實中,試圖完全實現它們的人總是以自身的毀滅結束,這也是從拿破侖到希特勒等許多征服者的命運。

萊茵霍爾德·尼布爾(Reinhold Niebuhr)從宗教角度為權力欲提供了另一種解釋,他指出人的本性自由,人由此認識到自身的有限性,他試圖運用自由超越自身的有限性,在這個過程中人產生了焦慮,焦慮感促生了不安全感,不安全感促使人追逐權力,于是形成了人的權力欲。人永遠無法超越自身被創造物的身份,永遠都是有限的,所以這種焦慮感和權力欲將永遠存在,在歷史中改變的只是它們存在的形式?!?〕權力的每次增長都意味著別人對自己的更多服從,這背后總是隱藏著因服從而產生的敵意,因此國家需要更多權力來防備這種敵意,對安全的尋求超過一定界限就會形成追逐權力的惡性循環(尼布爾稱其為“權力-安全困境”)。明智的政治家總會滿足于相對安全,這樣才不至走上黷武的道路。

(二)理性的限度

自由主義者認為理性推導出的道德法則適用所有人,道德法則就像數學和物理原理一樣,只要證明是對的,就適用一切具有理性思考能力的人。他們之中很多人信奉斯多葛哲學的自然法概念,認為世界上存在著被所有人接受的普世道德?,F實主義認為普世信仰的基礎并不牢靠,人并非完全意義上的理性動物,理性只是理解世界的工具,它受情感支配。道德以情感為基礎,情感是不同人之間的共鳴,它只發生在享有共同經驗的人之間,這個共同體最重要的一種形式就是民族國家,我們對其他國家的情感感受很少,因此缺乏共鳴。道德是相對的,普世價值也只是每個時代、每個民族的“普世價值”,對理性主義提出懷疑的休謨早就指出了這一點?!?0〕

對理性主義的懷疑是摩根索現實主義思想的支柱,他認為20世紀的主導哲學是對科學和理性的崇拜,這種哲學認為可以像改造自然界那樣改造人類社會,沖突之所以存在是因為人類在社會事務中還不夠理性,運用科學方法可以減少社會中的沖突。在國際政治中這種理性主義與和平主義深深地聯系在一起,它認為國家間沖突是因為誤解所致,和平可以通過理性溝通和制度安排來實現。摩根索指出現實主義的深刻之處就在于承認人類社會中的非理性因素,反之,自由主義的根本問題在于不能面對這些非理性因素(或是幻想可以在歷史中徹底消除這些非理性因素)?!?1〕他提醒人們注意人是多么喜歡將自己的一己之利裝扮成“共同的利益”,并將其強加給別人。

雷蒙·阿隆的現實主義思想源自他對理想主義的懷疑這一點表現的更為明顯。阿隆生活時代的法國是理性主義在歐洲影響最大的國家,他早年也深受這種思想影響,但在德國三年的留學生涯(1930-1932)動搖了他對理性主義的信仰,使他最終成為政治現實主義者。這個思想轉變歷程清晰反映在他回國后不久寫成的博士論文中,這篇論文是阿隆日后政治思考和時事分析的哲學基礎,在其中阿隆將對理性主義哲學的懷疑運用到對“歷史客觀性的限度”的分析中,理性主義者認為可以得到客觀的歷史規律,人們可以在歷史事實上達成客觀認識,并借此實現相互理解,沖突因相互理解而減少。阿隆認為歷史事實是價值選擇和重構的結果,歷史知識的客觀性存在限度。人的理性認識存在限度,沒有誰占有最終真理,承認這種限度并因此謹慎行事是政治家最重要的美德?!?2〕

認為人的理性認識能力存在限度的現實主義者,不僅從保守主義哲學(強調理性的限度)吸取靈感,他們還從馬克思主義(強調批判理性)吸取靈感(雖然這兩種思想之間也存在深刻矛盾),愛德華·卡爾就同時借助它們對自由主義思想進行批判??枌ΡJ刂髁x的借用體現在他認為客觀歷史難以得到的觀點上,他認為歷史事實是歷史學家建構的結果,所以不可避免地具有相對性,以此為基礎的道德判斷也不可避免地具有相對性。他對馬克思主義的借用體現在用階級學說批判普世道德:道德不是普世的,它具有一定的階級性,總是為一定的階級利益辯護。國際政治中的普世道德總是為體系中的大國辯護,處于不同地位、具有不同利益的國家會尊崇不同的倫理主張,而它們之間往往并不相容?!?3〕

三、克服道德相對論

道德相對論是現實主義人性論假定的邏輯結論,但大多數現實主義理論家和實踐者都對道德相對主義感到不安,他們通過各種方法試圖減少這種道德相對論在政治實踐中產生的緊張感。

(一)哲學家與道德懷疑論

現實主義者并不是否定一切道德的虛無主義者,他們認識到自由主義者沒有認識到(或不愿承認)的道德困境:普世價值需要一個載體(國家或個人)來實現,但正因為載體的存在,它就有可能被載體曲解和濫用,普世價值時刻有淪為為特殊利益辯護的危險?,F實主義者的貢獻在于發現這種相對主義,但他們并沒有滿足于此,很多現實主義者都對如何緩解這個困境進行了學術嘗試。

雷蒙·阿隆不接受認為他是道德憤世嫉俗者的指責:真正的現實主義者認識到普世價值背后的道德模糊性,但這并不意味著他們否定人類共享價值的存在。人類的共享價值會隨人類交往范圍的擴大和程度的加深而逐漸增長,工業化是這個進程最重要推力,工業化將推動“普遍史黎明”到來,那時道德相對主義的困境也將逐漸被克服?!?4〕

R·尼布爾作為基督教現實主義者以反對將圣愛(agape)作為世俗世界的道德標準而著稱,他認為世俗世界生活具有道德復雜性,輕易地求助于圣愛容易讓人們自以為站在上帝一邊。世俗世界道德規范的最高標準不應是圣愛,而應是正義,它通過權力之間的相互制衡而實現,任何一種勢力都不該獲得支配性的權力。尼布爾也沒有徹底否定圣愛對世俗生活的重要性,他認為各民族之間的互愛(mutual love)是一條介于權力制衡與圣愛之間的道德法則,互愛將有助于克服道德的無政府狀態?!?5〕

道德相對主義也是愛德華·卡爾道德學說的核心內容,這種道德懷疑論既受他做外交官的人生經驗支持,也受他的歷史哲學思考支持??栕鳛榈赖聭岩烧撜叩穆匪坪踝叩挠绕溥h,以致許多現實主義者也刻意拉開與他的距離??枌Φ赖孪鄬χ髁x并非無動于衷,他解決道德相對論困境的方式是求助馬克思主義道德哲學,馬克思主義認為與歷史進步方向一致的階級的歷史觀是客觀的、道德的,反之則是不客觀、不道德的。這樣各種道德主張并不是同樣有效,而是有高低等級之分,代表“歷史發展方向”的階級和國家更道德?!?6〕

所有這些走出道德相對主義困境的努力都沒能獲得廣泛認同。阿隆寄希望工業化可以將全世界人民統一起來,形成一個價值共享的國際社會,他沒有注意到相互交往的加深有可能使我們更清楚地認識到各國利益的不可調和,認為利益的天然和諧、沖突只是因為誤解而產生是啟蒙運動的教條,阿隆正是自此出發開始他對自由主義哲學的反思與批判。R·尼布爾試圖用近似圣愛的“互愛”來克服道德相對主義,他忘了世界上還有很多異教徒和無神論者,基督徒的互愛又如何能幫助他們走出道德相對論的困境?卡爾認為歷史中的進步力量是最有道德的,但這種進步力量是以蘇聯為代表還是以美國為代表?換句話說,誰有知識判斷歷史中的進步力量何在?摩根索認為人需要超越的價值來將生命提高到新高度,但關于這個價值具體是什么他總是語焉不詳,有時他認為這些價值應該是“歐洲價值”,有時又認為這些價值具體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些價值的功能。他潛意識中也認識到所有這些價值一旦放在具體的歷史情境中就相對化了??v觀以上現實主義學者,他們并沒有成功緩解道德相對主義困境,要緩解道德相對主義的困境實踐家或許能給我們更多啟發。

(二)道德相對論與政治實踐

對現實主義道德主張產生誤解之后的直接后果就是認為它在實踐中主張黷武主義或道德虛無主義。仔細分析現實主義的道德原則后我們卻發現它指出了一條更有可能實現和平的途徑,那就是要求政治家在政治決策中要寬容和審慎。

現實主義認為人的擴張欲是導致世界沖突不斷的主要原因,但世界并不必然就是沖突不斷的。安全困境的存在給人的權力欲施加了限制,它要求每個國家學會滿足于相對安全。國際體系的穩定最終取決于大國之間實力對比變化以及它們的利益分配能否隨這種變化及時調整。實力上升的國家要及時承擔維護體系穩定的任務,制衡其他國家擴張,選擇孤立只會導致體系不穩定,自己還是終將卷入國際沖突中(如兩次世界大戰中的美國)。衰落國家應放棄自己無力維持的利益,它將因此避免深陷自己無力承擔的戰爭中,綏靖對衰落國家而言是合理的戰略選擇?!?7〕

人的理性認識存在限度,沒有人可以知曉絕對真理,所以歷史中每一個道德判斷都不是“蓋棺定論”,寬容與審慎應該是政治家遵守的首要實踐原則。那些堅信自己站在絕對真理一邊、參戰的目標是為了“正義的勝利”的人,往往會對敵人發動“圣戰”(crusade)式征伐,讓戰爭成為總體戰,后者正是現實主義政治家所反對的。戰爭是為了爭奪各種利益而進行的實力較量,它的最后結果由實力對比決定,勝利者并不一定就是正義的,失敗一方也并不一定就是非正義的。

寬容與審慎還要求戰勝國不要將和平條約變成國內意義上的審判,更不要賦予這種審判以道德意義??栐谡撌鲆粦鸷髤f約國審判德國戰犯時略帶諷刺地說:“如果他們自己也愿意把德國政府指控犯有同樣違法行為的他們自己的任何國民交付審訊,那么這個訴訟程序或許會成為一種有價值的創新,并且會成為人類要求使國際法成為一種有效的法律保證?!薄?8〕雷蒙·阿隆對戰后審判也沒有絲毫熱情,他說,“歷史從來就沒有對正義和道德給出判決,它的判決經常是模糊的,正義經常是勝利者所聲稱的正義”?!?9〕尼布爾從神學角度指出國家之間的審判雖然經常出現,但我們不應該忘記在世俗國家相互審判之外還有上帝對所有國家的審判,這種審判不為世俗國家所能理解,也不是世俗國家的相互審判可以取代的,以世俗國家的審判取代上帝的最終審判,或是以上帝審判之名行國家審判之實,正義者很快就會轉變成不義者。①

四、結論

現實主義的道德學說建立在兩個基本的人性論假定上:人的權力欲根深蒂固和人的理性認識能力存在限度,它們是整個現實主義學說的哲學基礎,但在當代國際關系研究,尤其是美國主流的國際關系研究中,這兩個假定并沒有得到應有強調。缺乏對人性論的關注,使凱思·史姆科(Keith L. Shimko)認為新現實主義只是美國自由主義版本的現實主義,它離現實主義傳統已經非常之遠?!?0〕

現實主義者提醒人們人的支配欲根深蒂固,理性和啟蒙無法將其徹底根除,對此視而不見是天真的樂觀主義。另一方面,權力欲并不是現實主義權力觀的全部,現實主義者認為人追求絕對安全的努力總是將自己置于不安全的地步,權力擴張者需要自我克制或他人的制衡才不至于走向自我毀滅。這種“權力與安全之間存在緊張關系”的認識并沒有在美國現實主義者中獲得廣泛認同,新現實主義者和新古典現實主義者大多無法體會這種緊張關系所蘊含的悲劇特征以及道德含義,因此他們的道德主張較之古典現實主義明顯缺乏深度。

現實主義關于人性論的另一個假定,即人的理性認識存在限度也與美國主流文化格格不入。邁爾斯·卡勒(Miles Kahler)注意到“對理智力量進行質疑的現實主義懷疑論,是以歐洲學術生活為基礎的,但來到美國這個新家之后就受到了清洗”,〔21〕對理性主義的懷疑是現實主義思想的基礎,但就像尼布爾和肯尼斯·湯普森等人注意到的那樣,美國的現實主義者并不強調理性的限度。以新現實主義者為主流的美國現實主義者沒有意識到他們從根本上背叛了古典現實主義關于人性的假設(即認為人的行為存在許多非理性因素),新現實主義的科學化努力最終將國際政治變成了“非道德的”,政治家決策的責任也因此被取消了。

政治現實主義的道德學說是懷疑論的,它認為審慎、寬容和妥協對維護世界和平有著重要意義。它為我們提供了一條實現和平的切實道路,這條道路或許沒有“永久和平”“消除一切戰爭”這類口號聽起來悅耳,卻可能是一條實現和平的更可靠道路。

〔參考文獻〕

①丘吉爾用四句話開始其《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戰時要果斷,戰敗時要不屈,戰勝后要寬宏大量(magnanimity),和平時要滿懷好意”?,F實主義者認為“寬宏大量”是政治家非常重要的品質,認識到自己并不比別人更完美、更高尚,才能做到寬宏大量。

〔1〕賽亞·伯林. 自由論〔M〕.胡傳勝譯.南京:譯林出版社, 2003. 155.

〔2〕見斯蒂夫·盧克斯. 馬克思主義與道德〔M〕.袁聚錄譯.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66.

〔3〕見卡爾·巴特. 羅馬書釋義〔M〕. 魏育青譯.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5. 73.

〔4〕漢斯·摩根索. 國家間政治:權力斗爭與和平〔M〕.徐昕,等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16.

〔5〕Leon Trotsky. Their Morals and Ours. New York: Pathfinder Press, 1973, pp. 54-56.

〔6〕肯尼思W. 湯普森. 國際關系中的思想流派〔M〕.梅仁,等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3.102.

〔7〕提莫·鄧恩等編. 八十年危機〔M〕. 周丕啟譯.北京:新華出版社, 2003.126.

〔8〕John Herz. Idealist Internationalism and Security Dilemma. World Politics. Vol.2, No.2 (1950), pp. 157-180.

〔9〕保羅·蒂利希. 存在的勇氣〔M〕. 成窮,等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 2009. 20.

〔10〕大衛·休謨. 人性論(下冊)〔M〕. 吳文運譯. 北京:商務印書館, 1980. 495.

〔11〕Has Morgenthau. Scientific Man vs. Power Politic.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46, pp. 41-42.

〔12〕Raymond Aron. Introduction to Philosophy of History, An Essay on the Limits of Historical Objectivity.

Translated by George J. Irwin, Boston: Beacon Press, 1961, pp. 277-282.

〔13〕愛德華·卡爾.二十年危機〔M〕.秦亞青譯.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7.66.

〔14〕Raymond Aron. Peace and War. Translated by E. Pavel, New Jersey: Transaction Publishers, 2003, p.757.

〔15〕Reinhold Niebuhr. Faith and History, A Comparison of Christian and Modern Views of History. New York: Charles Scribners Sons, 1949, p. 185.

〔16〕愛德華·卡爾. 歷史是什么〔M〕. 陳恒譯. 北京: 商務印書館, 2007. 234.

〔17〕Paul Kennedy. Strategy and Diplomacy, 1870-1945. London: George Allen and Unwin, 1983, pp.13-39.

〔18〕愛德華·卡爾. 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國際關系(1919-1939)〔M〕. 徐藍譯. 北京: 商務印書館, 2009. 36.

〔19〕Raymond Aron. In Defense of Decadent Europe. Translated from French by Stephen Cox, London: Transaction Publishers, 1979, p.132.

〔20〕Keith L. Shimko. Realism. Neorealism, and American Liberalism. The Review of Politics. Vol.54, No. 2, 1992, pp.281-301.

〔21〕Miles Kahler. Rationality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52, No.4, 1998, p. 920.

【責任編輯:劉彥武】

猜你喜歡
人性論國際關系
論教育本質的超越性
集體行動的邏輯與公共治理理論
人性論的教育意義研究
宗教因素對國際關系的影響
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的原因和對國際關系的影響
“霸權秩序”的國際關系多維度視角探析
淺議英聯邦諸王國的主權沿革
擔和平崛起大國形象,建和平穩定中日關系
霍布斯社會契約論淺析
國際化管理和國際化人才關系的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