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強化新時代思政課的教學促進教育文明程度的提高

2021-07-16 10:12金帥
讀書文摘(下半月) 2021年4期
關鍵詞:思政課教學促進新時代

金帥

[摘? 要: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零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提出“建設文化強國”,在部署“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任務中也強調“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 ”,這是基于歷史和現實、著眼全局和長遠做出的戰略決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教育離不開教師,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作為新時代思政課教師,不僅自身思想政治素質過硬、業務能力精湛,更重要的是要具備一定的新時代思政課育人水平,才能促進教育文明程度的提高。

關鍵詞:新時代;思政課教學;促進;教育文明程度]

一、網絡建設——教育文明程度提高的意識形態來源

在新時代思政課教育教學中,通過網絡建設,為學生文明程度的提高提供意識形態的來源。

1.加強網絡文明建設

在思政課開展過程中,一方面要加強和創新網絡內容的建設,通過正面內容的主導作用去破壞負面內容的生存土壤。例如在人教版二年級《道法》教材《我愛家鄉的山和水》一課的教學中,可以事先組織學生觀看《盛世中華》知識宣傳片,影片由艾青說的一句話:“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塊土地愛得深沉…”,讓學生懂得祖國這么美,為什么不愛她這種愛國情感;而后,在播放家長萬水千山的視頻,結合遼寧鞍山的千山、萬水河等景色,激發學生愛祖國、愛家鄉的山河水。教學中,我們教育者通過網上主流思想更好地為學生凝聚社會共識,推動構建網上網下的最大同心圓,從而能夠更積極的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廣泛開展網絡文明實踐

加強網絡文明建設,重在實踐,貴在養成。例如在教學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走進我們的老師》一課時,通過組織開展形式多樣、吸引力強的網絡文明主題活動,幫助學生共建精神家園。首先,我為學生播放紀錄片《我們的老師》片段,該影片主要講述兒童時代在老師身邊的七件小事,抒發了對老師的熱愛,感激之情,表現了老師溫柔,熱愛學生及熱愛教育事業的美好品質;然后,我為學生們播放我們學校教師日常的學習工作視頻,讓孩子們直觀了解身邊的老師是如何開展教育教學工作的,進一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切實加強網絡文明實踐,促進學生思想情感的熏陶和提升。

二、課堂教學——教育文明程度提高的思想行為形成

小學思政課的教育目的是通過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教育,為孩子們的文明程度不同程度的提高打下一定的基礎。

1.依照課程標準,完成教學目標。

小學道法課程標準中指出:“品德與生活課程根據社會與時代發展的需要和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而設置,旨在以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兒童更好地適應學校生活,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在充滿研究與創造樂趣的童年生活中,為學會生活、學會做人打下基礎?!钡婪ㄟ@門課程具生活性、活動性、綜合性和開放性的特點,我們在教育中要在依照課程標準基礎上,遵循其課程基本理念,完成教學目標。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好大一個家——中國》這一課,教者設定的教學目標為:知道我國的地理位置、國土面面積、海陸疆域,了解東西部和南北方的位置差異;學會從不同角度去觀察,了解地理概況;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和保衛祖國建設祖國的責任感。道法課程引導和幫助學生要達到情感與態度、行為與習慣、知識與技能、過程與防范的教學目標,我們在實際的教學中要因勢利導,才能事半功倍。

2.開展體驗活動,提升道德情感。

學生的文明程度有相當一部分來自于學校的教育,通過在學校里的學習和生活的實際體驗,讓孩子們德智體美勞等多方面能力得到訓練和培養。通過道法學科課程的開展,結合 “過程與方法”這一教學目標的要求,即指導學生體驗提出問題、探究和解決生活中問題的過程,幫助學生拉近與他人、與社會的距離,培養學生初步的生活常識、文明禮儀并能得以在實踐中運用。例如:在教學《唱支山歌給黨聽》一課,教師一方面在課前指導學生搜集相關歌曲,并盡量會唱;另一方面,在課堂教學延伸活動中,和學生一同歌唱愛黨愛國的歌曲。通過情感的熏陶和釋放,讓學生們身臨其境切實感受黨的溫暖、黨的關愛。在實際的教學中,老師要擺正自己的角色,支持、指導并和學生合作,引導活動向正確方向發展,帶領兒童向課程目標要求的方向發展。

三、志愿服務——教育文明程度提高的自覺實踐延伸

文明教育、文明素養是當代每一個學生都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從小抓起,才能帶動全社會文明的不斷進步。

1.在校園內開展志愿服務

道法課程標準中指出:“通過引導兒童主動參與各類活動來進行教學,讓兒童通過主動觀察、調查、討論、參觀、訪問、制作、種植、飼養、交流等多種形式進行學習,來獲得對自然和社會的親身體驗和感受,獲得豐富的知識和經驗,獲得創造性和實踐能力的發展”。例如:六年級教學《勞動》一課前,組織學生對校園內實地考察,了解校園基本情況;教學之后組織帶領學生參加校內勞動實踐:除雜草、撿小石子、清除墻壁亂涂亂畫等,通過對學生行為、學習、生活等方面進行良好習慣的培養和指導,使學生們逐漸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文明素養。

2.在社區里開展志愿服務

隨著社會文明的不斷進步,促進了學校文明校園的積極創建和深入發展,并隨著涌現出“志愿者”一批隊伍的大量涌現,提高了全國公民思想道德素質。2014,鞍山市拉開了積極創建文明城、文明校園活動的序幕,志愿者隊伍不斷壯大,小學生志愿者不斷涌入到這批大潮中,促進了城市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公民文明程度的提高。例如:2020年8月,在學校志愿者教師隊伍帶領下,我校學生志愿者走進通山社區、友好社區等進行義務勞動:粘貼宣傳畫、宣傳表演、清除小廣告、清掃樓道等,讓孩子們切實體驗社會小主人的責任感,增強主人翁意識。加強切實的領導,正確引導孩子們走進社區、走進社會,逐步學會關愛他人、關愛社會、關愛自然。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作為思政課教師要始終堅持“立德樹人”,在實際的教育教學工作中,要堅持學習、不斷反思、與時俱進,拓展新時代思政課的教育教學領域,促進教育文明程度的提高。

參考文獻

[1]祝天陽,張企博. 談小學思政課落實立德樹人的途徑.教育學,2020-11.

[2]向群. 新時代小學思政課如何實現立德樹人.教育學,2020-09.

鞍山市立山區通山小學? 遼寧? 鞍山? 114000

猜你喜歡
思政課教學促進新時代
高校思政課教學案例庫共享社區化模式探索
職業教育背景下應用本科高校思政課教學的創新路徑思考
筑巢引鳳共建共享人才共育校企共贏
“體驗式旅游”促進吉林省旅游資源優勢的作用研究
新時代下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研究
新時代特點下的大學生安全管理工作淺析
活化經營管理機制 促進國有林場發展
孟子學說中的教育思想探析
思政課教學中加強抗戰教育的思考
微信營銷對小微企業的促進作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