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擬實驗:地理實踐力培養的重要途徑

2021-07-16 10:12謝元麗
讀書文摘(下半月) 2021年4期
關鍵詞:模擬實驗實驗教師

謝元麗

[摘? 要:地理實踐力作為地理學科的核心素養之一,充分體現了地理學科的實踐性,在高中地理教學,如何落實在當前的教學中,是值得我們深思的。筆者認為,地理模擬實驗與考察、調查相比,具有實效性快、操作性強、過程性強,更易促進地理實踐力的落地。通過地理教師實踐素養的提升,帶動學生地理實踐力的落地,以及合理的評價,形成良性循環,最終達到地理實踐力的提升(生根)。

關鍵詞:地理模擬實驗;地理實踐力]

一、模擬實驗的作用

筆者認為地理模擬實驗是指借助一定的設備和器材,通過觀察、調查、實驗、演示和繪圖等地理方法,研究地理現象及其變化規律的活動。它既是一種地理教學活動,又是教與學的手段和方法。依據地理模擬實驗采用的不同教學媒介,將其劃分為實物模擬實驗、信息技術模擬實驗和角色扮演模擬實驗。模擬實驗與考察、調查相比,實效性快、操作性強、過程性強,更容易促進地理實踐力的落地。

實物模擬實驗是指運用實物或模型,通過人為控制變量條件,來模擬地理現象、地理過程及其成因等的實驗。實物可以是生活物品、或經改造后的生活物品也可以是現成的地理設備儀器。其側重培養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設計制作實踐活動的能力、實踐的意識、信心、意志及求實求真的科學態度。如必修一中地球圈層結構;熱力環流;海陸熱力性質差異;鋒面的形成;太陽對地球的的影響;土壤標本;地貌模型如褶皺、火山、斷層;沖積 扇的形成;模擬流水侵蝕、搬運、堆積作用;等等。

信息技術模擬實驗是指教師和學生運用地理視頻、虛擬技術、地理信息技術等模擬出難以直接實驗或現實不易觀察的地理現象及地理過程的實驗。其側重培養學生的地理觀察能力、地理信息的搜集和整合能力。如必修一中水循環的過程,土壤的形成過程;各種自然災害的形成;地貌的形成如褶皺、火山、斷層、喀斯特的形成;地理信息技術在防災減災中的應用;等等。

角色扮演模擬實驗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為學生首先創設一個教學情境,然后組織學生扮演各種角色,對該情境進行全方為多角度分析討論,提出多種解決方案,最后達成共識的實驗。其側重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地理實踐的信心和意志、學以致用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求實求真的科學態度。如必修一中分角色討論地球是唯一有生命存在的行星;合理利用水資源的措施;全球氣候變暖的利與弊以及應對策略;主要自然災害的影響及防御措施;等等。

二、加強模擬實驗的策略

1.學習理論,提高地理教師的實驗素養

教師是實現地理實踐力的先行者,是主力軍,只有熟練掌握與實驗內容相關的理論和實驗技能,深入理解地理模擬實驗的基本理論,掌握地理模擬實驗的實施策略,將先進的教學理念與教學實踐相結合,不斷的完善自己的能力,才能更好地指導學生開展模擬實驗。

教師要先確定實驗目標、實驗內容、實驗工具、實驗過程及注意事項等要素,遵循科學方法設計實驗。例如,首先根據生情、學情、學習內容及需求,教師確定實驗目標;其次對課程標準和教材進行解讀;然后列出模擬實驗涉及的相關地理規律和原理;最后確定可嘗試的實踐活動。如“沖積扇”模擬實驗的實驗目標設計如下:基本技能:以分組合作的方式進行實物模擬實驗,一邊操作一邊觀察;綜合技能:描述沖積扇形成過程、特點,一邊討論一邊分析成因;實踐品質:培養學生的實踐意識、意志和信心,求真求實的科學態度,樹立正確環境觀、人地觀。

2.拓展渠道,全面開發模擬實驗的資源

地理模擬實驗的資源很豐富,根據生情、學情、師情,要在日常教學中有意識或無意識的搜集資料。第一,可借鑒其他學科中的模擬實驗元素,如物理、生物、化學等學科與地理學科相似的,也存在大量適合模擬實驗的內容。第三,角色扮演地理模擬實驗的話題討論、問題設置,情景預設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學生能有感而發,發而有思,思而能做。第三,加強地理教研組建設,群策群力,實現資源共享。優秀的實驗資源一定要共享,尤其是其他學校的公開課、評優課中的實驗資源,不理想的實驗資源加強討論不斷改進,不斷完善,豐富本學校的資料庫。第四,充分發揮網絡的超強作用,建立地理實驗資源網,將自己的或收集來的實驗資源,如實驗材料、地理模擬實驗設計、地理模擬實驗視頻和微課,存儲在網絡平臺上,豐富了自己的實驗資源,加強了教師之間資源的共享,也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更多的資源。

3.注重學生實踐,提高學生的參與度

由于受到課堂教學的時間限制,有些教師常會提前錄制好實驗視頻,或者由教師主導演示實驗,學生動眼動腦沒有動手。在這兩種方式中,教師在實驗過程中承擔操作者和主導者的角色,學生用眼觀察代替動手,學生的深度思考被教師直接講授代替了,學生沒有成為真正實驗的主體。這種“真實驗,假操作”的方式學生無法參與其中,參與度不高興趣度也不高,知識的掌握程度一定會下降。因此,教師在設計實驗時就應該突出學生的主導地位,讓學生主導實驗操作過程,親自操作,在做中學,在學中做,掌握知識提高能力。

為了充分挖掘學生的地理實踐能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不應僅僅局限于地理課堂上,還應該充分發揮課外時間,挖掘生活中的實驗,利用生活中的材料工具,自主開發地理模擬實驗。開展課外地理模擬實驗,需要注意以下問題:第一,教師要強調安全是首位的,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做實驗。第二,教師要明確實驗的目標,錄制視頻,記錄得失。第三,資源共享,上傳到網絡平臺上。教師在第二次課堂上,集中時間讓學生展示實驗,講過程談體會說得失,互相學習,共同進步。優秀的實驗還可以共享,循環利用,充實了資料庫。

4.合理評價,促進地理實踐力驗的“落地”

在當前的教學中,對地理實踐力等核心素養的考察主要以試題檢測為主,雖然在高考中情景考察越來越多,但是這樣的評價是片面的、不完善的,不利于地理實踐力的開展和深入,最后只能落入形式化的俗套中,因此,我們地理教師尋求突破,參考新課標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水平劃分,以及地理實踐力水平的評分標準(表1),對學生的某一項或多項進行檢測,并結合評價標準,給予評分。

5.注重實驗反思,促進地理實驗力的“生根”

注重實驗反思。高中生課業壓力比較大,在課堂上進行的實驗學生很少注重實驗反思,教師應該督促學生寫實驗反思,寫出實驗設計、實驗過程、實驗技能等方面的成功之處和不足之處。其次,最好根據教學情況不斷優化實驗報告,最后以小組的形式對各自的實驗成果進行討論、展示并相互評價交流,不斷改進實驗中的不足,不斷提升地理實踐力。注重實驗反思,特別是失敗實驗的反思更重要。因為,實驗過程總是處于動態變化之中,有諸多的不確定因素,如果以學生實驗的“失敗”為契機,教師引導、鼓勵學生找出“失敗”的原因,正視實驗的“失敗”,體驗不一樣的經驗。提高學生受挫能力,增強實踐意志的培養,比完成實驗意義更大。

教師在督促學生做實驗總結時,也要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自己也要多總結多反思??偨Y模擬實驗的變量控制情況,誤差出現的原因,實驗過程的合理性等;總結分角色實驗的討論內容是否貼近學生已有的認知,角色的體驗狀況;總結信息技術模擬實驗的選擇能不能很好的驗證地理成因、規律等,是不是最能引起學生共鳴,需不需要再做改進等。通過實驗-反思-改進-再實驗-再反思-再改進,教學相長,既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又提高了教師的實踐素養。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應該充分發揮地理模擬實驗的優勢,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讓地理實踐力在高中地理教學中落地生根,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2017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李智慧 李智娟.高中地理實踐活動淺談[J].都市家教,2014(9).

[3]徐鑫.淺談新課程高中地理實驗教學的策略[J].新課程·下旬,2018(12).

[4]蔣少卿.高中地理實踐力評價體系的研究與實踐[J].教育研究與評論,2019(11).

[5]張景蘭.高效開展高中地理實驗教學的探究課程[J].教育研究,2013(18).

江蘇省吳江中學? 215200

猜你喜歡
模擬實驗實驗教師
未來教師的當下使命
模擬實驗在中職學校會計教育中的重要性研究
聲波實驗
關于植物的小實驗
秋天在哪里
虛擬機技術在計算機組裝課堂中的應用
高中地理模擬實驗的開發步驟及原則
美育教師
最酷的太空實驗
讓合作探究走進實驗課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