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貝多芬鋼琴奏鳴曲Op31.Nr1的音樂特點及情感表達

2021-07-16 10:42高天星
讀書文摘(下半月) 2021年4期
關鍵詞:鋼琴奏鳴曲音樂特點情感表達

[摘? 要:貝多芬是古典主義時期偉大的音樂家,一生創作涉及多個領域。鋼琴奏鳴曲Op31.Nr1是貝多芬創作中期的作品,也是他創作走向成熟的標志。本文通過對貝多芬鋼琴奏鳴曲Op31.Nr1的分析研究,明確了貝多芬創作中期的音樂特點以及該作品的情感表達,從而使演奏者更加了解并且能夠更好地詮釋作品。

關鍵詞:貝多芬;鋼琴奏鳴曲;音樂特點;情感表達]

一、作品創作背景

路德維?!し病へ惗喾沂堑聡鴤ゴ蟮淖髑?、演奏家,也是古典主義時期維也納樂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貝多芬《G大調鋼琴奏鳴曲》Op31.Nr1創作于1802年,是貝多芬創作中期的代表作之一。此時的貝多芬經歷了人生和命運的巨大痛苦與考驗,此曲以生命為主題的酒神精神,當越過病痛與恐懼之后會收獲永恒的快樂,這是貝多芬式的幽默。這一時期所創作的Op31奏鳴曲共有三首,但他沒有奉獻給任何人,這樣的做法已經暗示了貝多芬走向新道路的基礎嘗試。

二、貝多芬創作中期的藝術特點

創作初期,他偏重于重奏、鋼琴變奏曲以及回旋小品等小型作品;創作中期,受啟蒙運動的影響,貝多芬的音樂風格趨于成熟,大大提高了鋼琴音樂的表現力,奏鳴曲Op31.Nr1是貝多芬的第十六首鋼琴奏鳴曲,是其創作走向新道路的標志,在這部作品里,貝多芬的風格已經變得越來越獨特,內涵哲學的酒神精神與豐富的舞蹈性元素,充滿朝氣且華麗燦爛的音樂背后,是略帶剛強含蓄內斂的幽默,是貝多芬對待人生的真正的態度,新的探索使得音樂充滿了強烈的戲劇性和沖突性。矛盾、對比、內心的掙扎與對生命的渴望,使他的創作打破了傳統古典音樂風格的手法:和弦的進行充滿變化,作品的深度和寬度以及表現力也都有了極大的擴充,更強調個人的情感表現。

三、作品演奏過程中“情感”與“技術”的融合

(一)觸鍵方式與情感表達

鋼琴演奏是需要帶著“情感”去進行的,而鋼琴音樂的情感也是由演奏者通過各種演奏技術、表現手段以及內心情感表達出來的。在鋼琴演奏中觸鍵是音樂表現的基本手段之一,也是情感表達的重要技術之一。鋼琴演奏的基本觸鍵技術有連音、非連音和跳音三種。

彈奏連音時,手指觸鍵的速度較慢,在彈下一個音之前,要在上一個完成的音保留微小的重量用作下一個音的支點,然后把重量轉移到這個音進行彈奏。在奏鳴曲Op31.Nr1中整首作品都是以快速呈現的,因此在彈奏連音時,需要手指快速轉換,例如樂譜39至45小節以及93小節至103小節就需要用連音觸鍵法彈奏,這樣的演奏會使音樂的線條更加流暢,樂句的銜接更加有層次感。

非連音觸鍵法在鋼琴演奏中運用非常廣泛,它與連音觸鍵法恰好相反,彈奏時音與音之間不連接,觸鍵后手指重量一般不保留,等音符時值彈足就立刻離開琴鍵去彈奏下一個音。奏鳴曲Op31.Nr1中例如作品開篇左手第一個和弦要緊跟右手的十六分音符起拍,快速而堅決,時值彈足就立刻離開。非連音觸鍵法的彈奏,可以獲得不同音色和音量的變化,可以產生輕巧、靈動、清晰、彈性十足以及感情十分激動的音響效果。

除此之外鋼琴演奏還用跳音來表達音樂。跳音分為兩種:一種是彈音符時值1/2的長跳音;另一種是彈音符時值1/4的頓音,這兩種不同的的彈奏方法使音樂抑揚頓挫的感覺更為鮮明,更加豐富了音樂的表現力。奏鳴曲Op31.Nr1中出現的是跳音,大到八度與七和弦的跳音,小至十六分音符與八分音符的單一音符的快速跳躍,可以說跳音是這首作品的一個大亮點之一。筆者認為在彈奏和弦與八度的跳音既要使每一個音符快速的清晰呈現,同時還要保證音樂的音響效果,指尖貼近琴鍵彈奏后迅速反彈起來,聲音簡短、明亮而富有彈性。

不同的觸鍵方式運用不同的彈奏方法來表達不同的情感,貝多芬在創作這首作品時運用了多種的音樂表現手段,他一改之前自以為幼稚的創作風格,遵從內心朝著成熟一步步向前踏去。

(二)作品處理與情感表達

鋼琴演奏的作品處理是一個頗為廣泛的題目,它不僅指作品的演奏處理能力的培養,更是涉及了演奏前的分析與作品的藝術表現,不同的處理方法會影響音樂的情感表達的效果。

奏鳴曲Op31.Nr1是貝多芬鋼琴奏鳴曲中第十六首的第一樂章,在演奏這首作品之前,我們首先應該對貝多芬做一個全面的了解,因為作品的風格包含了作曲家的性格、氣質、情感以及作者所處時期的思想潮流,主要體現在作品的彈奏速度、力度、分句、呼吸、觸鍵方式等方面。

同一首鋼琴作品,不同的人所彈奏出來的聲音會有所差別,有的動聽,有的平淡無奇,感情更是無從談起。這樣的差別在于演奏者對作品的處理方式,貝多芬的那種噴薄而出的熱情和力量不同于巴赫的平穩均勻,但貝多芬中后期的作品里已經帶有了個人的情感因素,在奏鳴曲Op31.Nr1中強弱對比十分明顯,所要表達的情感也是極其豐富的。因此我們在演奏作品時所追求的速度統一、力度一致、強弱對比、音樂色彩等多種因素結合在一起,除了要完美的呈獻給聽眾之外更重要的是為了表達情感,反過來,如果沒有這些技術處理做支撐我們又該以怎樣的方式把情感通過音樂來表達出來。鋼琴演奏技術最終是為了更好地表達情感,而情感的表達要依托于鋼琴技術才可以聲入人心。

四、結語

貝多芬是古典主義時期的大師,他的創作不僅向我們展示了古典主義時期的音樂特點,更是開啟了浪漫主義的時代潮流,他的32首鋼琴奏鳴曲延續至今,一直都是鋼琴學習者的必彈曲目,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夠對演奏者有所啟迪。

參考文獻

[1]于潤洋.西方音樂通識[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17.155-177.

[2]聶卓.鋼琴演奏的“技”與“情”分析研究[M].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17.205-213.

作者簡介

高天星(1997—),女,漢族,河北省邯鄲市人,碩士在讀,單位:河北師范大學,研究方向:鋼琴演奏。

河北師范大學? 河北? 石家莊? 050024

猜你喜歡
鋼琴奏鳴曲音樂特點情感表達
中美日動畫電影音樂之比較
海頓與莫扎特鋼琴奏鳴曲演奏風格比較
淺析詠嘆調《我懷著滿腔熱情》旋律特點及情感表達
圖形創意在平面廣告中的情感表達
新疆維吾爾族民歌的藝術特色
芻議繪畫藝術中色彩的情感表達
兒童戲劇文學中的游戲元素對幼兒情感表達的影響
論土家族打溜子曲牌的分類及其音樂特點
莫扎特與的鋼琴奏鳴曲與演奏技巧
貝多芬《降E大調奏鳴曲第一樂章.op.31 Nr.3》創作與演奏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