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教育教學的實踐探索與理論研究

2021-07-16 10:42徐小鈺
讀書文摘(下半月) 2021年4期
關鍵詞:理論研究實踐探索教育教學

徐小鈺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堅持以人文本素質教育理念,構建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已經得到眾多教育學者的關注,同時也為小學語文教育事業發展注入了新鮮活力。語文教師應依據我國教育理念的變革,開展有效的語文教育教學實踐探索,結合小學生的心理,構建理論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活動,進而推進小學語文教育事業的發展,促進小學生語文素養能力的全面提高。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育教學;實踐探索;理論研究]

教育是我國發展建設的百年大計,教而不研,研而不教都是教育的空談。作為一名教師,要將教和研緊密的連接,教育改革的發展讓小學語文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成績,但教學成效收獲較少,與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還相差甚多。小學語文是基礎的學習科目,夯實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對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有極大的幫助。我國教育受應試教育思想的嚴重影響,在語文教學中教師采用偷換概念的教學形式,沒有注重發展學生的素質,也將教育的改革流于形式。而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為學生素質的發展提供了空間,本文就以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為例,對小學語文教育教學的實踐理論研究進行了分析,希望落實新教改素質教育改革,提升語文學科的教學價值。

1教育理論與實踐概述

1.1教育理論與實踐概念

何謂教育理論?理論是將知識抽象化,是對知識的理性認知。教育教學理論是經過長期的教育實踐總結而來的教學經驗,是教育觀念不斷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對教學本質認識,通過對教育的實踐調研,判斷教育發展的方向,為教育中出現的教育問題提供可完善的依據,從而推進教育和社會的同步發展。

實踐是指為促進學生將知識更好的應用而開展的實踐活動。教育實踐體現的是一種動態學習過程,是有目的的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解決問題能力以及知識的創造能力,從而滿足學生未來發展的需要。教育實踐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活動,既讓教育充滿了生命力,也讓學生的素質發展得以保證。

1.2教育理論與實踐關系

從教育理論是教育實踐的概念可以得知兩者是不同個體,但兩者又是彼此生成的關系。教育理論給教育實踐提供了可參考的依據,教育實踐又延伸了教育理論內涵,因而有教育學者認為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實踐是理論的基礎,理論是對實踐的總結。結合實踐進行教育才能得出有力、有理的教育理論,才能推進教育的不斷發展。教育實踐和理論的研究都是為了促進現行教育的發展,為推進素質教育而服務的,教育理論是否適用,實踐是檢驗的唯一標尺。綜合來講,理論來自實踐,并反復指導和促進實踐的發展,教育理論和實踐是相互依賴,相互促進發展的關系。

2小學語文教育教學實踐理論研究重要性

從新教改發展學生素質教育的角度來說,小學語文是一門綜合性的實踐教學科目,從知識認知角度來說,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知識的掌握是先經過大腦思維的組織,從而在形成完整的知識認知。我國著名教育學者葉圣陶先生曾指出:“語文教育在基本的訓練中,最重要的還是思維訓練,不能只顧語言文字知識的教學,而忽視思維訓練。要把思維、語言、文字三者進行結合訓練,使之相輔相成?!睂鹘y給學生夯實基礎的語文教學活動,發展成為開發潛力的教學活動,其實就是將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相結合的教學過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講解知識對學生大腦神經進行刺激,以學生的認知進行知識的傳輸,學生更能將知識進行最大限度的創造。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依據教學理論進行有效的語文教學,有規律有方法,且學生能夠有效率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實踐教學效果才能達成。在此過程中,學生能夠通過教師的簡單講解,發現并解決問題,才是高效學習效率達成的關鍵。

3小學語文教育教學實踐策略

3.1多元教育理論,結合素質教育實踐

語文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其理論和實踐聯系的主要依據還是語文課本內容,在學生實踐過程中將課本中的基礎理論知識做到與問題的實際連接,利于學生語文思維品質的發展。但是注重實踐的語文教學活動,并不是說不注重語文理論教學活動,不然就會形成學生對知識的片面化理解。在倡導素質教育發展的新時代,教師要發展學生的素質,就要注重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教學形式,不能在教學中出現死記硬背,高分低能的教學現象,教師不能只考慮當前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要將學生長遠的發展素養規劃到語文教學活動,以此全面發展學生素質,落實新教改素質教學的理念。

知識來源于生活,且又高于生活,生活中的知識不僅反映了學科價值,更是體現了創造知識創新知識學習的重要性。教育身處多元化的教育環境,作為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與時俱進改觀自身的教育思想,在教學中利用現代化教學設備,為學生創建多元化的學習環境。語文知識的綜合性實踐性較強,在加上部編版的小學語文教材為學生自主性學習提供了機會,教師在教學中就不要逐詞逐句式的進行教學,要給學生創造可實踐的空間,將獨立的聽、說、讀、寫語文教學活動進行整合,培養學生觀察能力,讓學生對知識建立立體的知識網絡,使其對知識產生渴望探究的強烈欲望。

例如:在進行部編版語文《陶罐和鐵罐》內容時,小學生認知能力有限,只依靠教師的講解,學生是很難理解文章所要表達的道理的。在教學完成之后教師提問學生喜歡陶罐還是鐵罐,學生幾乎會一致回答喜歡陶罐,學生喜愛陶罐是無可厚非的,但為什討厭鐵罐?教師就可以以此聯系實際生活中學生選擇交朋友的習慣讓學生找到問題的答案。通過引入學生的生活情境,讓學生明白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的價值,我們不能只看到自身的長處,或是只看到別人的短處,這樣不僅會讓我們形成自滿驕傲的情緒,也容易讓我們失去生活中的朋友。通過陶罐和鐵罐的教學活動,讓學生正視自己的短處,看到別人身上的閃光點,學會與人交往的方式,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學會與人相互尊重,和平共處的交往方式。這種連接學生自身實際情況的教學形式,不僅將學生帶入到了真實的學習情境中,也將文本要表達的情感灌輸到了學生思想中,讓學生對知識形成了長久的記憶,且提升了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能力。

語文教學充分聯系實踐的教學活動還告訴我們,要想讓學生學好語文,要想讓學生的綜合素質做到有效提升,在教學中教師必須做好有字書和無字書的教學指導,讓學生掌握有字書的基礎文字知識,在通過無字書的教學實踐,做好學生運用知識的教學活動。做好有字書和無字書的教學,要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樂趣,通過教師的教學指導讓學生注重生活知識的積累,鍛煉學生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進而提高學生語言文字的理解能力。

3.2提升理論認知,注重教學實踐

小學語文作為一門基礎性的教學,學生的理解能力與其他學科的學習有著直接的關系。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要對語文教學理論有基礎的認知,提高對學科價值的認知,才能做好語文教學活動的設計。教學設計是語文教學成敗的關鍵,從教育理論概念中我們可以得知,教師開展的教學活動必須是貼合學生認知的學習活動,以學生的立場去思考和設計教學活動,學生才能積極主動地融入到教學活動中,學生才能收獲更多的語文知識。小學生對知識的認知其實是非常淺顯的,是從簡單到復雜的一個認知過程,結合部編版的小學語文教材可以看出,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的編排是符合學生認知發展規律的,語文知識的出現遵循從簡單到復雜,從難到易的設計,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熟知語文教材的編寫,要對整個的語文教學計劃有統一的規劃,確立語文教學的長遠計劃,在通過具體的教學活動設定課堂階段性目標,通過課堂教學小目標的達成,促進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

在語文教學中,實踐和教學和理論教學是相互促進的關系,課堂教學讓學生對學科知識有了一定的熟知,并對實踐教學提出了具體的指導。如在部編版的小學語文教材中,每個單元都設計了口語交際和教學寫作練習,結合實踐教學活動,能鞏固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提升了學生對知識的遷移運用能力。實踐教學是課外教學和課堂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活動,但要想充分發揮出實踐教學的效果,教師就必須讓學生掌握快速有效的學習方法。在學習中小學生的學習熱情很難長久的保持,再加社會和家長給學生增加的無形學習負擔,讓學生掌握學習規律是十分必要的,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學生在遇到學習問題時才能做到積極的應對。小學語文許多知識都是基礎性的,這就需要語文教師在教學中給學生具體的指導,學生由于個體差異的不同,理解能力也不盡相同,教師應對學生進行實際的觀察,在結合知識給學生做針對性的學習輔導,讓學生面對相同的知識可以做到有章可循,有理可依,如果教師不給學生做學習方法的指導,學生遇到問題就會退縮,長此以往會消耗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如何提高語文實踐教學效果,如何給學生做具體的學習方法指導,除了以上提出方法,教師也可以精簡語文教材內容,部編版語文教材降低了學生識字量,也降低了教學難度,為實踐教學的有效開展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其次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思想,要摒棄以師為主的課堂教學觀念,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通過課堂互動增進師生之間的知識交流,增進生生之間的學習探討。最主要的是教師要依據新教改的改革,不斷創新和研發新的教學形式,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開發出學生的學習潛力。

在教學中良好的學習環境是促進學生學科素養發展的關鍵,教師為學生創建舒適的學習環境,可以讓小學生感受到語言知識的魅力。例如教學部編版三年級下冊小學語文第三單元的內容,這單元的內容都和中國的傳統節日有關,我國人民對傳統節日有著深深的眷戀,可以說中國的傳統節日是中國人的精神象征。在進行此單元知識的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先搜集傳統節日的資料,在通過具體的教學活動,讓學生進行學習交流。如《元日》《清明》《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三首詩分別介紹了我國三個傳統節日,在學習之后,教師可以開展學習討論,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讓學生交流我國傳統節日的特征以及習俗,從而促進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學生對知識的運用和理解,才能實現素質教育改革的發展。

4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素質教育改革的發展中,語文教育教學活動不是獨立存在的,教師的教學任務也不是簡單的進行基礎知識的教學,而是通過理論和實踐先結合的教學形式發展學生的學科素養。語文教材是教師教學的工具,是學生學習的基礎,教師要在今后的語文教學活動中,使用有效、有益、適宜的教學形式,并結合新教改的教學理念,將教育改革落到實處。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的編寫可以說開啟了理論和實踐結合教育的新篇章,語文教師要認識到理論教學對實踐教學的重要性,要在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指導中,不斷研發語文教學形式,從而構建有效性、高效性的語文課堂教學,以此促進小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陳文婷.將生活教育理論融入小學語文教學的實踐策略探究[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1,6(04):49-50.

[2]李成英.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全面素質教育的探索與實踐[J].學周刊,2020(13):131-132.

[3]劉平新.“新教育”理念下的小學語文教學實踐探索[J].新課程(中),2019(09):23.

浙江省衢州市龍游實驗小學? 浙江? 衢州? 321000

猜你喜歡
理論研究實踐探索教育教學
淺析我國競技健美操研究現狀與趨勢
政治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主體參與的實踐探索
中學生數學學習方式創新研究
生態翻譯學研究簡述
新形勢下完善國有資產管理工作的實踐探索
淺談新時期煤礦員工教育培訓的實踐探索
論將中醫學納入大學教育教學領域中的重要性
醫學院校臨床藥學教育教學改革的思考
關于開展計算機信息技術教育教學的研究與實踐
《機電傳動控制》課程實驗教學改革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