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粉絲對偶像的迷戀心理分析研究

2021-07-16 11:42秦了了
讀書文摘(下半月) 2021年4期

[摘? 要:這種關系,在心理學上被稱為“準社會交往”( Para-social interaction), 也有人譯成“類社會交往”或“擬社會交往”。這個概念是心理學家霍頓和沃爾提出的,用來描述媒介使用者與媒介人物的關系,即某些受眾特別是電視觀眾往往會對其喜愛的電視人物或角色產生某種依戀,并發展出一種想象的人際交往關系,與真實社會交往有一定的相似性。

關鍵詞:迷戀式愛情;準社會交往;理想自我;皮格馬利翁現象]

如今,只要點開流量明星的微博,都會發現下面的點贊數量常常超過100萬!這個數量比有的國家的人數還多。影視明星的粉絲群體更大,再加上影視角色的代入感,很多的粉絲更是把自己代入了戀愛關系中,留言直呼偶像為“老公”“老婆”。

還有不少粉絲,為偶像做出各種瘋狂不理智的行為,偷拍跟蹤,斥巨資為偶像買禮物,為偶像自殺等等,為什么粉絲會如此瘋狂不理智?為什么粉絲會對一個毫無交集的人破費錢財?他們到底在崇拜什么?他們到底有什么心理?筆者將根據這個問題,對粉絲對偶像的迷戀心理做一個簡單分析。

一、粉絲對偶像的情感,不是愛情

這些粉絲把自己的感情寄托在追星上,關注愛豆的日常和動態,參加愛豆的見面會等活動,幻想著自己可以和偶像永遠心連心,甚至把這當做愛情,而忽略了現實中的真實情感。美國心理學家斯騰伯格提出愛情由激情、親密和承諾三部分組成的。激情是愛情中的性欲成分,是情緒上的著迷;親密是指在愛情關系中能夠引起的溫暖體驗;承諾指維持關系的決定期許或擔保。

這三種成分構成了喜歡式愛情、迷戀式愛情、空洞式愛情、浪漫式愛情、伴侶式愛情、愚蠢式愛情、完美式愛情等七種類型。粉絲對偶像的情感比較接近迷戀式愛情,即只有激情體驗。在相處過程中,認為對方有強烈吸引力,除此之外,對對方了解不多,也沒有想過將來。只有激情,沒有親密和承諾。

但這種單方面的激情也談不上激情體驗,其實自己方面的情感體驗,是一種情感的寄托。愛情是需要互動的,小西曾給我說過,看李佳琦的直播更有戀愛的感覺。因為李佳琦的一瞥一笑就像是對著自己,自己覺得這就是互動。這種關系,在心理學上被稱為“準社會交往”( Para-social interaction), 也有人譯成“類社會交往”或“擬社會交往”。這個概念是心理學家霍頓和沃爾提出的,用來描述媒介使用者與媒介人物的關系,即某些受眾特別是電視觀眾往往會對其喜愛的電視人物或角色產生某種依戀,并發展出一種想象的人際交往關系,與真實社會交往有一定的相似性。

二、粉絲對偶像的迷戀,其實是追求理想自我

很多人都無法理解他們的心理,怎么可能對一個連自己是誰的人付出時間,精力還有金錢。其實粉絲是將自己的夢想和愿景投射在偶像身上,通過自己情感的投入,獲得替代滿足,實現自我滿足。粉絲們對偶像的迷戀,是通過偶像的成功實現另一種形式的自我實現,其實是在追求理想自我。

在咨詢過程中,心理咨詢師引導小羅去了解楊紫的走紅過程,看到明星的努力和堅持,把這些精神用到自己的學習中,去實現自己的目標。小羅說追楊紫這些年,從楊紫不溫不火到如今的走紅,她看到了楊紫的努力。所以每次楊紫成功時,她像是自己成功了一樣開心。她想考電影學院,以后努力做像楊紫一樣的演員,并且開始努力學習,后來各科成績都有所提升。

三、追星是把雙刃劍,有利有弊,如果運用好了也會給我們帶來正能量。

(一)充實生活,避免追星失去自我

前不久,在一次直播活動中,一位男觀眾沖上舞臺向迪麗熱巴求婚,被警察帶走,被行拘7天。這些年,像他這樣瘋狂變態的粉絲也不少,大家把這群人稱為私生飯。這群人,完全失去自我,把追星當做自己的人生寄托。在明星家門口蹲守,為了明星自殺,反而給偶像帶來了困擾和傷害,也毀了自己的生活。這樣的現象,類似于心理學上的皮格馬利翁現象。

皮格馬利翁是一位國王,性情孤僻,他雕刻了一座美女像,天天與雕像作伴,把全部熱情和希望放在雕像身上,少女雕像被他的愛和癡情所感動,變成了真人。私生飯對偶像做出瘋狂的行為,就像這個國王一樣,都是由于他們沉迷于自己臆想的世界里。而這背后的原因,是因為他們大多心理空虛,在現實生活中找不到寄托,所以把情感寄托在偶像身上,越陷越深。我們普通人的現實生活肯定沒有明星生活多姿多彩,但那是我們真實的生活,看得見摸得到。那些柴米油鹽的歲月,雖然沒有星光璀璨,但我們可以多參加社會活動,多結交朋友,讓生活充實起來,或者多閱讀,多學習,讓我們的內心充盈起來。認真對待生活,就會感受到幸福!

(二)用偶像的奮斗精神激勵自己

曾經,李佳琦連續兩天直播停播,一場再正常不過的缺席讓眾多粉絲失了魂,紛紛喊話李佳琦不能隨便消失。而后來李佳琦發博說自己身體欠佳,需要休息。他曾坦言:”只有工作,沒有生活?!逼聊磺暗乃?,永遠精神飽滿,用熱情感染大家,可是這背后是他練了無數次演繹。很多人都知道,在直播中,他曾在一次直播中試了189支口紅,最后到嘴唇過敏。他也曾一年365天,錄了389場直播??纯磁枷竦某擅?,這其中必定有一個通性就是“努力和堅持”。各行各業的佼佼者都是堅持努力了很多年,才會取得成績。

練習生們每天練舞,有時候,一天就練17個小時;不少演員都是堅持群演,遭受了多少白眼,才成為主角;不少主持人也是從跑老套開始,經歷了很多辛酸,才走到幕前。那些閃閃發亮的人生背后都有不為人知的艱辛。我們在追星的時候,應該多看看明星高光時刻背后所付出的汗水和他們的堅持,用來激勵自己,也努力讓自己成為一顆閃亮的星星。

參考文獻

[1]季心怡.偶像迷群身份認同下“控評”與“輪博”的影響研究[D].蘇州大學.2020.

[2]蘇海燕.偶像經濟背景下粉絲應援行為研究[D].浙江傳媒學院.2020.

[3]陳格.養成類偶像迷群文化特點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20.

作者簡介

秦了了(1983—),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現系四川省工商行政管理干部學校教研室主任,講師。

四川省工商行政管理干部學校? 四川? 成都? 610000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