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工程課程教學改革研究

2021-07-20 20:03周麗云
高教學刊 2021年15期
關鍵詞:金融工程混合教學教學改革

周麗云

摘 ?要:隨著金融衍生品市場的發展,金融工程人才的培養與塑成極其重要,高校開展金融工程教學改革具有重要意義。當前金融工程課程教學,存在理論教學為主、實驗教學學時數較低;教師講授為主、學生學習為輔;線下教學為主、經典知識為主,最新前沿發展較少等問題。因此,文章認為金融工程課程教學改革可以從金融工程理論、經典案例與實驗實踐相結合,創新性產品與前沿學術研究相結合,以“學生”為中心的翻轉式教學,線上線下混合教學四個方面進行。有助于豐富及開拓教學形式,提高金融工程課程教學效果。

關鍵詞:金融工程;教學改革;混合教學;翻轉式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6-000X(2021)15-0121-04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derivatives market, the cultivation and shaping of Financial Engineering talents are extremely important.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carry out the reform of Financial Engineering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t present, the teaching of the course "Financial Engineering" mainly consists of theoretical teaching, while the number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hours is relatively low. Teachers give priority to teaching and students give priority to learning. Offline teaching is the main teaching way. Here, classic knowledge is given priority to, the latest cutting-edge development is less. Therefore,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course"Financial Engineering" can combine the classic financial engineering theory, case teaching and experiment, the innovative products combined with introduction of academic research, filting of student-centered teaching, offline and online teaching, help to enrich and develop the teaching form. These improve the effect of financial engineering teaching

Keywords: Financial Engineering; teaching reform; mixed method of teaching; flip teaching

金融工程需要運用數學對現有基礎金融產品進行不同形式的組合分解,設計出符合客戶所需的新的金融產品,包括金融產品定價、交易策略設計、金融風險管理等。近幾年,隨著金融衍生品市場的發展,國家逐步推出了股指期貨、債券期貨等金融衍生品,金融衍生品市場吸引了大量資金涌入,金融衍生品市場的健康發展需要金融工程人才的支持。各大高校都在為加強金融衍生品市場輸送金融工程人才,在金融工程教學方面推行各項改革,以塑造“實基礎、適口徑、重應用、強素質”的金融工程人才。因此,金融工程課程教學改革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學者們也針對如何開展金融工程課程教學改革展開系列研究。萬蘭蘭[1]探析金融工程課程教學及考核方式改革,希望完善金融工程課程的授課。陳彬彬[2]認為隨著我國金融科技的蓬勃發展,金融衍生品市場的快速發展亟需具備計算機技術的復合型金融人才;李如兵[3]針對地方高校提出地方高校適合的金融工程課程教學模式;吳平凡[4]針對后疫情時代的教學工作,進行金融工程專業實踐課程混合式教學探索;何志學[5]認為線上教學能賦能線下教學,線上賦能線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部分學者認為應該結合游戲化理念來進行金融工程課程教學改革,比如魏珍愛[6]提出的基于PBL教學模式的金融工程課程專業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學者們從不同理論視角出發,希望更好地進行金融工程課程教學改革,比如曾曉華[7]的基于CDIO的金融衍生工具課程教學改革,林瑜[8]的基于STEM理念的金融工程專業創新創業教學調查研究,陶琳瑤[9]將思政元素融入金融工程學課程教學等。因此,金融工程課程教學改革備受教學工作者的關注,亟待學者們提出較為合理的教學方案。

然而,對于高職院校、研究型高校及應用型高校等不同類型院校,教學人員應該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案以培養不同類型的金融工程人才,更好地服務于金融市場。本文專門針對本科生,以華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本科生為對象,總結現有金融工程課程授課存在的問題,希望提出適合華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本科生適用的金融工程課程教學改革方案。

一、目前教學現狀及問題

本文以華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本科生為研究對象,總結其金融工程課程學習現狀,分析其在金融工程課程學習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為之后的金融工程課程教學改革研究提供現實支撐。研究發現,主要存在的問題包括如下四個方面:

(一)理論教學為主,實驗教學學時數較低

金融工程課程涉及的金融產品定價、交易策略設計、金融風險管理具有極強的理論推導性和學理性,需要學生掌握扎實的理論知識。目前,金融工程課程的教學以教師在線下課堂開展理論教學為主,主要傳授遠期、期貨、互換、期權的概述、定價及運用相關理論知識的推導和運用。

在金融工程課程理論知識的講授過程中,包括40學時的理論知識課和8學時的實驗操作課,對理論課程知識點的傳播及解答涵蓋全學期,是學習的重中之重。對于理論知識的講解占據了教學的大部分課時,學生的精力集中于理論知識的吸收,而對于理論知識如何與實際市場相聯系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對現實的理解較為模糊生澀。此外,對于實驗教學環節,目前實驗室并未購買及安裝專門的金融衍生品模擬操作系統,需要改進實驗軟硬件設備,創造實驗條件,增加學生對金融衍生工具的現實認識。因此,金融工程課程教學改革亟待開展,既要重視理論教學,也需要重視實驗教學。

(二)教師講授為主,學生學習為輔

金融工程課程涉及的金融產品定價、交易策略設計、金融風險管理的難度較大,需要有金融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隨機過程等基礎知識作為基礎,同時需要較強的邏輯梳理。目前,金融工程課程的授課仍然以教師為核心,教師確定核心學習內容,以PPT展示及教師講授的形式開展教學工作。

在信息化發達情況下,學生單一通過教師講授接收知識點,容易出現學生上課走神等不良現象,影響學生吸收知識點的效果,而在課后,受當前網絡發達、課外活動豐富等因素影響,學生課后自學及復習的動力減弱,因此學生自行學習補充和鞏固知識的效果減弱,需要通過其他形式改進。因此,相對而言,學生自主決定學習內容、主觀能動性還較弱,學生的自我學習動機及學習氛圍有待提高,有一定的改進空間。未來可以考慮圍繞以學生為中心的授課形式,開展諸如學生組隊形式的課堂案例研習、學生主講的翻轉課堂、游戲驅動的知識積累運用課等新型教學模式。希望能借此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改進金融工程課程的教學效果。

(三)線下教學為主

金融工程課程所涉及的知識面廣,單個學期的授課難以將方方面面的知識都講授完全。目前,金融工程的教學以線下授課為主,“課本+習題”仍然是學生獲取金融工程知識的主要渠道。學生通過吸收教師在課堂傳授的知識,課后自行復習學習的方式養成金融工程課程知識體系??紤]到當前學生課程數量較多,課外活動豐富,很大一部分學生不會通過自行搜集其他新興前沿知識對知識進行鞏固。因此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有限,所獲取的知識較為單一,并不能構建完善的知識體系。

然而,當前國內大量開設的學習網站,諸如MOOC、超星等學習平臺提供了全國各高等學府的優質教學資源,同時,各大交易所及期貨公司開設的線上課堂也為學生了解當前中國金融衍生品市場及國際金融衍生品市場的發展和最新動態提供學習資源。未來,可以考慮結合線上優質教學資源,借鑒國內外教學名師的金融工程課程教學資源開展課程教學,豐富學生的學習渠道和學習內容。

(四)經典知識為主,最新前沿發展較少

金融工程課程通過對基礎金融產品的分解與組合產生新的金融產品,用于解決面臨的金融風險問題,進行金融風險管理。其發展日新月異,新產品不斷涌現,新現象不斷產生。目前,金融工程課程講授內容以經典知識點為主,比如遠期、期貨、期權的定義、定價及運用,而對金融工程最新前沿進展的挖掘和探討較少。然而,金融工程自產生以來,因其靈活性和創新性,具有不同衍生品組合與融合的發展,用以解決金融市場面臨的不確定性問題。因此,大量新興衍生產品及新興市場異象不斷涌現,期貨公司及投資銀行等金融機構也不斷挖掘新的現象及交易模式,進行推廣與探討。隨著市場的成熟與發展,金融市場工具及金融市場風險變化不定,需要學生對新興事物有一定的認識與理解才能與實際接軌,以后方能服務于市場。

綜上所述,當前金融工程授課存在四個方面不足:(1)理論教學為主,實驗教學學時數較低,從而導致學生的實踐能力較弱;(2)教師講授為主,學生學習為輔,使學生學習積極性較弱;(3)線下教學為主,使學生接受教學的渠道較為單一,信息源不足;(4)經典知識為主,最新前沿發展較少,學生對最新知識的掌握不足。因此,金融工程課程教學改革應該圍繞上述四個方面的不足展開,使得學生能夠獲得更加全面完善的教學。

二、教學改革方案

通過對當前金融工程課程教學現狀的總結與歸納,發現當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谏鲜鼋鹑诠こ陶n程教學不足,本文認為金融工程課程的教學可以從如下幾方面開展:

(一)理論、案例與實驗教學相結合

《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一五”規劃綱要》提出,高校要顯著增強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金融工程課程原理性和推理性較強,純粹的理論教學難以讓學生充分理解金融工程涉及的各類金融衍生品定價、風險管理原理,更難以對衍生品的衍生品有深刻的理解,也更難做到金融衍生產品的創新與實踐。因此,需要增強學生對金融工程理論與實踐的理解與認識。

因此,需要適當地增加金融工程案例教學和實驗教學相關內容,使得學生能夠充分了解金融工程課程所學的經典理論,為學生創新金融衍生產品、增強實踐能力提供扎實理論基礎和實踐條件,增強教學效果。具體的教學改進方案見圖1。

圖1 理論、案例與實驗教學相結合

在理論知識講解過程中,運用經典實例,結合實際分析企業如何運用金融衍生產品進行套期保值,減少企業運營過程中的不確定性,結合327國債風波、長期資本管理公司倒閉等經典案例分析市場投資者投機行為的風險與收益,讓學生充分理解套期保值及投機等金融衍生品市場的投資者行為及其作用原理。通過介紹和分析金融衍生品市場發生327國債風波、“巴林銀行倒閉”和“中信泰富外匯交易巨虧”案,深挖金融工程從業人員所涉及的金融倫理和職業道德,對金融專業學生開展金融倫理和職業道德教育,將思政元素引入專業課的授課環節,培養合格的金融工程人才。

此外,開設部分實驗教學課。在實踐教學課中,指導學生運用數據庫獲取金融衍生品價格交易數據,利用實際市場數據分析金融衍生品的價格運行規律及其影響因素,探討金融衍生品市場的作用機理,比如金融衍生品的價格發現功能、風險分散功能是否可得到實際數據的支撐。因此,根據課程理論所學知識,對于金融工程擬開設實驗教學課,具體的實驗內容見表1。

因此,金融工程的教學要包括理論知識的講解及推導、經典案例的引入與分析、實踐教學的分析與探討,從而使學生能夠更加有效地掌握金融工程知識,了解金融衍生品市場的最新進展。

(二)創新性產品與前沿學術研究相結合

金融工程通過運用設計、定價及風險管理為各種金融問題提供創造性的解決方案。實際市場出現前所未有的創新和加速度發展,出現了變幻無窮的新產品,市場更加完全,定價更加合理,金融衍生品市場價格風險形成機理也會相應產生變化,金融市場涌現新的市場異象及問題。故而,金融衍生品市場發展日新月異,課本所傳授的傳統知識及經典知識并不能讓學生對金融衍生品有全面的、與時俱進的認識。為了培養金融工程人才,更好地服務于金融市場,應該讓學生對金融市場發展前沿及最新市場狀況有所認識與了解。因此,需要將金融衍生品市場的新興產品及最新學術研究也引入金融工程課程教學現場,既給學生傳授傳統經典金融工程知識,也介紹最新研究進展及市場發展。

金融工程的授課,在包括經典諸如遠期、期貨、互換、期權等傳統金融衍生工具的介紹外,還需要包括諸如信用違約互換CDS、衍生品的衍生品等工具。對遠期、期貨、互換、期權等傳統金融衍生工具的認識、定價及運用有助于學生打下扎實的金融工程理論及原理基礎,理解金融工程課程本質。對信用違約互換CDS、衍生品的衍生品等新興金融工具的認識、定價及運用有助于學生將不同基礎知識融會貫通,認知當前市場的新興發展,深化金融工程理論學習。此外,通過引入當前市場中新興的金融衍生品或者新興的交易制度等,幫助學生了解金融衍生品的最新發展狀況,如圖2。

圖2 創新性產品及制度介紹

金融工程是金融學學術研究的重要領域之一,前沿學術論文可以幫助學生拓展課本未涉及的金融工程最新前沿發展,幫助挖掘最新金融衍生品市場現象。課程可以通過讓學生分析與鉆研國內外頂級期刊Journal of Finance/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Journal of Futures Markets、《金融研究》《管理世界》等關于金融衍生品文獻,了解最新金融衍生品市場現象,對金融衍生品市場與其他資本市場、宏觀經濟大環境之間的關系有更加前沿的認識。學生通過對UTD24/FT50等期刊涉及的金融工程相關文獻展開實時追蹤與學習,能夠幫助他們更好地了解金融工程學術前沿,認識當前金融衍生品市場。通過對前沿金融工程文獻的解讀和分析,幫助學生對金融衍生品市場現象有更加全面、總結性的認識,也能夠將課本知識與最新研究成果進行對比分析,理性認識金融衍生品市場。

(三)以學生為中心的翻轉式教學

為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及學習力,考慮采用以學生為中心的翻轉式教學。在講授完期貨、期權、遠期、互換等每類金融衍生工具的基本概念、概述、定價及運用后,選取2學時(共計8學時)進行翻轉課堂教學,學生針對特定企業面臨的風險暴露問題運用所學的金融衍生產品的知識點,設計或構建金融衍生產品組合解決特定企業面臨的風險暴露問題。

這8學時的翻轉教學目的在于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對現實問題的考量,對金融衍生工具的運用,最終解決特定企業面臨的風險分散問題或者幫助企業追求更好的投資組合收益等,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另外,學生通過組隊討論解決問題,制作PPT展示問題解決方案,實現對金融工程理論知識的理解與融會貫通。教師在此環節起到指導實驗開展、數據驗證指導和課堂點評的作用,其他非小組成員針對小組匯報的成果提問等提高參與度,讓小組成員對所做課題有更加全面的認識和理解。

以學生為中心的翻轉式教學能夠加強學生對于金融工程課程的參與度,增強其對金融工程理論的理解和認識,將所學理論學以致用,發揮其主觀能動性。故而,高校在開設金融工程課程過程中應適當增加學生反轉課堂環節,豐富金融工程課程授課形式。

(四)線上線下混合教學

若單純采用線下教學,學生的學習渠道較為受限。僅采用線上教學,學生的自我約束性又偏弱,容易出現學習跟不上或者完全放棄的狀況。因此線上線下相結合,以線上教學賦能線下教學是更為合理完善的教學模式。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大量優質金融工程課程教學資源通過網絡平臺共享,比如嗶哩嗶哩站提供的《Options, Futures and Other Derivatives》、MOOC提供的廈門大學、中央財經大學、武漢大學等知名985高校的金融工程課程等。在開展線下教學的同時,可以集眾多高校知名教授的金融工程課程,從中挑選優質課堂教學內容,豐富授課形式,結合線上課程傳授的內容進行線下講解及分析,以線上教學賦能線下教學,豐富教學渠道和教學內容。

教師在線下授課時結合線上教學平臺。首先,結合超星、智慧樹、雨課堂等線上教學平臺,開啟授課彈幕,讓學生在線下上課時能夠放下手機,通過彈幕提問環節了解學生聽課效果,及時解答學生在聽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增強師生互動;其次,教師可以運用雨課堂進行課前預習及課后習題的發布,幫助學生更好地吸收知識,達到教學效果最優化。因此,線上線下的混合式教學讓學生能夠獲得來自全國乃至全球頂尖高校教授的知識傳授,加深其對金融工程課程理論和實踐的認識。

三、結束語

金融工程課程授課應該將金融工程理論、經典案例與實驗實踐相結合,創新性產品與前沿學術研究相結合,以學生為中心的翻轉式教學、線上線下混合教學等改進授課效果。通過上述四個方面的教學改革,希望能培養“實基礎、適口徑、重應用、強素質”的金融工程人才。

參考文獻:

[1]萬蘭蘭.《金融工程》教學及考核方式改革探析[J].高教學刊,2018(24):142-144+147.

[2]陳彬彬.金融科技背景下金融工程專業實驗教學改革分析[J].科教文匯(下旬刊),2020(12):121-123.

[3]李如兵.地方高?!督鹑诠こ獭氛n程教學模式探討[J].科技經濟市場,2020(9):76-79.

[4]吳平凡.后疫情時代金融工程專業實踐課程混合式教學探索[J].決策探索(中),2021(1):63-64.

[5]何志學.線上賦能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探討[J].計算機時代,2021(3):93-96.

[6]魏珍愛.基于PBL教學模式的金融工程專業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湖南理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20,33(4):85-89.

[7]曾曉華.基于CDIO理念的金融衍生工具課程教學改革[J].現代職業教育,2019(34):140-141.

[8]林瑜.基于STEM理念的金融工程專業創新創業教學調查研究[J].廣西質量監督導報,2020(6):5-7.

[9]陶琳瑤.融入思政元素的金融工程學課程教學研究[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21(2):184-185.

猜你喜歡
金融工程混合教學教學改革
大班教學環境下基于SPOC的混合教學設計與效果分析
《高級食品化學》混合教學模式的構建與應用
淺析金融工程與金融創新
金融工程與貨幣政策效率互動關系研究
高校金融工程專業實驗室建設方案設計研究
移動環境下高職金融課程混合教學的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技工學校德育實效性研究
現代信息技術在高職數學教學改革中的應用研究
以職業技能競賽為導向的高職單片機實踐教學改革研究
微課時代高等數學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