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琪:進藏途中, 部隊給爸爸配的馬他一次也沒騎過

2021-07-21 15:58閆晗
西藏人文地理 2021年2期
關鍵詞:張琪西藏孩子

閆晗

張琪是個極活潑的人,爽朗,愛笑。她熱心,愛幫朋友們張羅事;她愛漂亮,喜歡跟朋友們一起拍美美的照片,恍惚間身上還有嘰嘰喳喳少女的影子。誰能想到,這是個已經退休的人,更讓人想不到的是,她曾是個兵,駐藏長達14年。

西藏在張琪心中有特別的分量。1984年從西藏轉業后她重返西藏7次,其中2018年9月受西藏教育廳邀請,在“老西藏精神進校園”宣講報告會為拉薩部分高中生及大學生等宣講傳承“老西藏精神”。

對張琪而言,這次“18軍子弟重走父輩進藏路”活動跟之前的活動都不同——她完成了父親的心愿。她的父親張均,24歲進藏,1986年于西藏軍區離休。張琪在西藏待了這么久,一次18軍的進藏路都沒走過,父親特別生氣。離開西藏三十多年了,她終于踏上了父親當年走過的路。張琪說:“組織參加這次活動,大家沒有什么特別的目的,就是想看看,當年父輩走過的路什么樣?!?/p>

這一路,一馬平川,張琪看著車窗外壯闊的風景,看著看著就哭了。70年前,父親是怎么走過來的啊,2000多公里,全靠雙腿。這場漫長又艱難的跋涉,父母從來不提,只能從他們的戰友口中聽到些許往事。

2018年9月22日,張琪為拉薩大、中學學生宣講傳承“老西藏精神”

張均進藏時任18軍54師文工隊指導員,指導員以上是配馬的。據張均的戰友徐永亮回憶,他的馬這一路上一次都沒騎過,都是讓給身體不好的女兵騎,自己一步一步走到了拉薩。

這是她熟悉的倔強的父親,張琪的倔特別隨他。張琪是1971年的兵,入伍時不滿15歲。當年中央軍委有內部文件,軍隊可以接收自己的子弟當兵。那個年代,當兵特別光榮,尤其是女兵,“颯爽英姿五尺槍”。張琪夢想當兵,堅持要去父親所在的西藏,父母反對根本沒用。

這個倔強的小妞兒,那會兒還是個孩子哪,對西藏完全沒概念,穿著大花棉襖就上了去西藏的飛機。西藏正是冬天,到了機場,滿目荒涼,跑幾步馬上開始喘,可她還是義無反顧地奔向了自己的軍營生活。

干部子女到部隊要重點鍛煉,張琪先被分到了食堂干了三個月。西藏的冬日早晨格外寒冷,食堂要早起做飯很辛苦。張琪人瘦小,炒菜掄鍋掄不起來,司務長就讓她做切菜之類的輕松活。去西藏前父親母親輪流教育張琪要做好工作,張琪也認真答應了,可沒多久還是出了岔子。高原氣壓低導致水的沸點低,燜飯要用高壓鍋,否則飯煮不熟。張琪年齡小,貪玩,說是看鍋一會兒就忘了,高壓鍋閥差點崩掉,被司務長一頓狠批。

從食堂出來后,她去了醫院的婦產科。大家都覺得做醫生好,張琪卻不愛做醫療工作,她蹙頭。那會做人流要手工剮宮,沒麻藥,幾下剮下來,號叫聲慘不忍聽,十幾歲的女孩子哪里受得了。

張琪的父親母親

1973年,張琪在西藏軍區總醫院

更讓她害怕的是值夜班。張琪人小膽子也小,怕死人,平時遇到重癥病房都繞著走。到了值夜班的時候,窗外寒風吹、野狗叫,更是怕到不行。說她膽子小,瞎胡鬧卻又膽子大。本來規定值班護士半夜給嬰兒喂奶,張琪為了有人陪她,把所有產婦叫起來哺乳。深更半夜五六十平方米的病房燈火通明,有次值班醫生半夜起來上廁所,看這陣仗趕緊問:“怎么回事?”事情傳到主任那里,又是一頓批評。

張琪的調皮是出了名的。每年過生日,她都提前一天在臺歷上寫行字:“明天是我XX 歲大壽,你們給我送點吃的?!蹦菚豪_就一個貿易公司,就是今天宇拓路上的拉薩百貨大樓,物資匱乏,沒什么零食,柜臺里只有幾塊藏糖??剖业睦洗蠼銈儗@個小妹妹特別好,只要到生日當天,張琪的碗里面肯定藏著塊巧克力。護士長會說:“琪兒,今兒不是你生日嗎?跟我走?!卑阉龓У叫蒺B員的食堂,高高的大竹案板上,放著兩個雞蛋。

張琪有位藏族阿媽,特別疼她。阿媽名叫德慶卓瑪,是藏族第一位女播音員,對世界用藏語宣布西藏和平解放的第一人。50年前張琪剛調到婦產科,阿瑪啦的女兒來住院,得知眼前這個小女兵是18軍后代后阿瑪啦拉著她的手說:“從今天起,我就是你西藏的媽媽,我的家就是你的家!” 18軍將士無私地把愛給了西藏人民,淳樸的西藏人民又把愛給了18 軍的后代。

2014年10月,張琪和藏族阿瑪啦在一起

張琪說,從藏族阿媽那里得到的愛,比在爸爸這里得到的多。父親在藏工作36年,對西藏和西藏人民有很深的感情,張琪從小就覺得,父親對外人比對自家人好,對藏族尤其好。父親去世之后,他當年照顧過的西藏孩子們在大昭寺點了千盞酥油燈。

在張琪的記憶里,父親對自己沒有寵愛,只有嚴格。這種嚴格還不是講大道理,是無形的家風的傳承。當時院里自己做中藥,每年總醫院都要從各科室抽調人員組成采藥隊去林芝。林芝有西藏小江南之稱,植物種類豐富,藥材品質高,每次采藥都是成麻袋的、一車一車往回拉,是項大工程。張均這個人特別“正”,不走關系、不開后門。有回采藥隊的隊長想讓張均給提供些工作上的便利,就說:“張琪,你爸在林芝分區當頭兒,給我們解決解決住宿什么的呀?!睆堢髡业礁赣H說這事,當場被撅回去了:“我跟你說啊,不要在我這里走后門,你們應該找有關部門,不要找我!”

老輩人有句話“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父親的眼里只有西藏。父親有種近乎“專制”的奉獻精神,改寫了張琪的命運軌跡。

張琪當年處了朋友,想轉業回北京結婚。提前找好了接收單位,可是等啊等啊,一到轉業就沒她。當時接收單位給保留了三年指標,眼看時限到了,張琪急得跑到軍轉辦去問,得到了這樣的答復:“不是不給你指標,你的檔案一到這兒來就被你爸提走了。他讓你長期建藏,邊疆為家,我們沒辦法?!钡谒哪贽D業名單終于有她了,工作也沒了。

很多18軍子弟都沒能和父母建立起親密的情感。長久的兩地相隔,對工作的無私忘我,讓孩子們對父親母親生疏而客氣。張家三姐妹是在成都保育院長大的,張琪和父親沒有特別親的感覺,尊重的感情蓋過了一切。這種別別扭扭的感情持續了一生,她從來沒像別家小孩一樣親親熱熱喊一聲“爸爸、媽媽”,只喊“爸、媽”,因為“特別不習慣”。

有一回父親破天荒到保育院接孩子們,老師說“那是你們的爸爸”,張琪站著不動,爸爸上前擁抱她,抱完后她渾身發抖——她害怕陌生人。大妹妹不認生,又乖,小聲叫了聲“爸爸”,可是走到保育院門口,妹妹問:“叔叔,咱們去哪兒?”孩子沒有爸爸的概念。

老先生即使在醫院也筆耕不輟

張均遺作

小學二年級時,張琪轉到北京解放軍十一學校。這所學校本來只接收北京的軍隊干部子女,中央軍委下了規定,西藏邊防的軍人孩子也可以入學并住校。當時她奶奶和叔叔住在一起,住處離學校很遠,她一兩個月才能去一次。每周六各部隊大院派大車小車來接孩子們,張琪望著遠去的車輛,特別傷感:“什么時候爸媽來接我?”最后剩不下幾個孩子,都是父母在西藏的。

張琪大一些了,會自己帶著妹妹去叔叔家。先到玉泉路坐車,坐到甘家口,到法國人辦的香山慈幼院接大妹妹,一路上要倒三次車。那會兒張琪上小學二年級,大妹6歲半。有次老師問大妹:“你家長還沒來?”大妹指著張琪說:“來了,她!”老師大驚:“她自己都是孩子,怎么接你?”

等到母親祁奮病退從西藏回了北京,張琪這個“娃娃家長”才做到頭。第二年她就當兵去了,家的溫暖還是沒嘗到。

張琪的父親為人低調,從不接受任何采訪。有年北京電視臺采訪“最美家庭”,編導說您的家庭跟其他家庭不一樣,別的家庭偏重家長里短,你們是兩代人都為西藏建設做貢獻,要讓大家知道你們的故事。編導說動了老先生接受采訪,可真到拍攝的時候,他很少提及家庭,所有的話題都是西藏建設,讓編導無可奈何——老先生的熱情全部給了西藏,也只會給西藏。他為18軍編寫了一套書,用了八九年時間,耗盡了全部心血,即使在醫院也筆耕不輟。

張琪講,18軍的孩子們對父輩敬仰、尊重、孝順都沒問題,就是沒有一般家庭那種熱絡親密的感情。絕大多數孩子從小沒撒過嬌,缺少與父母相處的溫馨生活經驗,那種感情,他們不懂。后來自己結婚、有了孩子,乃至有了孫輩,才會慢慢被溫暖的情感浸潤,懂得何為家庭的溫暖和愛。

父親其實是懂愛的,而且比絕大多數人都浪漫得多。父親母親1955年結婚,第二年有了張琪。母親帶著剛出生的孩子在重慶,收到了父親發來的電報,上面有五個字:吻你吻孩子。張琪第一次聽說這個故事時震驚了,連聲問:“真的嗎?”說起來有些唏噓,她對父親的理解,更多是從父親離世后開始的。

張琪和父親母親

父親離世前,三次單獨跟張琪說:“我走了之后,骨灰一半送回老家陪我媽媽,我沒有盡到盡孝的責任;另一半送到西藏。張琪我跟你是認真講的,別人不理解,你是理解我的,我們都對西藏有感情?!?018年1月,父親去世,兩個月后,母親也隨他而去。

出于各種原因,父親的骨灰只能在八寶山靜靜安睡。張琪把父親的鋼筆、眼鏡和當年的領章放到一個小盒子里,寫上父母親的名字,埋在了布達拉宮廣場的一棵樹下。她用另一種方式完成了父親永遠留在西藏的愿望。張琪確實是理解父親的,西藏是父親和她兩代人的靈魂故鄉,她說:“我早就想好了,多年以后我也要到布達拉宮廣場那棵樹下陪伴我的父母,同他們一樣永遠和西藏在一起?!?/p>

這次“18軍子弟重走父輩進藏路”活動,終點是布達拉宮廣場。大家在廣場舉行完活動結束儀式后,一起去向那棵樹獻了哈達。張均夫婦有了鄰居,18 軍前輩蘇流夫婦。他們的女兒專門恢復開通了父母親生前用過的手機SIM卡,把兩枚卡片埋在了同一棵樹下:“讓爸爸媽媽跟叔叔阿姨一起做個伴兒,一起留在西藏?!?/p>

張琪覺得自己這地方選得挺好。這是遙遠的過去,父輩們用馬匹、牦牛馱著建設新西藏的夢想到達的地方。

有一對轉經的藏族老夫婦在旁邊歇息,看到他們對著樹鞠躬,以為那樹是神樹,也向樹行禮,唱誦起了經文。梵唱聲聲,布達拉宮天藍,風清,陽光燦爛。為夢想而來的人,終于回到了夢想之地。

猜你喜歡
張琪西藏孩子
都是西藏的“錯”
Gilbert damping in the layered antiferromagnet CrCl3
Research on quinoline degradation in drinking water by a large volume strong ionization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reaction system
門外的等待
一個人的西藏
A Brief Study on the Strategies to Learn English Well in High Schools
西藏:存在與虛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