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沉溺之風 禁手機入校

2021-07-25 11:39張榮謙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21年15期
關鍵詞:入校電子產品禁令

張榮謙

聚焦熱點

為保護學生的視力,讓學生在學校專心學習,防止沉迷網絡和游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教育部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強中小學手機管理工作的通知》?!锻ㄖ诽岢?,中小學生原則上不得將個人手機帶入校園,學校不得使用手機布置作業或要求學生利用手機完成作業。該通知被家長們稱為“手機禁令”?!笆謾C禁令”一經推出,就引起廣大網民熱議,多數學校、家長叫好。但也有人表示擔憂:“一刀切”的辦法是否能夠解決青少年過度使用手機的問題?“手機禁令”實行過程中是否會引起學生的反感和排斥,從而加大學校管理的難度?校園內,到底該如何使用手機……

多維解讀

1.有利于回歸課堂,合理使用手機?!笆謾C禁令”能夠讓作業和功課回歸到課堂本身,有效地防范青少年以學習之名過早、過度形成電子產品使用習慣,以及由此可能引發的身心健康問題。青少年自控能力尚不足,部分自控力較差的學生容易沉迷手機,影響學習,損害視力,甚至接觸到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減少乃至消除不必要的“電子作業”,能夠讓家長和學校的角色更加清晰,各自承擔其應有的責任。

2.提高孩子自制力,使用手機而不沉迷。12-18歲是最容易沉迷手機或游戲的階段,這一階段的孩子尤其需要關注。因為中小學生大腦尚未發育完成,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尚未成熟,同時自制力較差、好奇心較強,加上學業壓力大等因素,造成孩子們明知有風險卻還要玩的情況。家長與孩子之間要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營造溫暖的家庭氛圍,因為在良好的關系中,孩子的心理需求更易得到滿足,通過這樣的方式,豐富孩子的生活,培養孩子的課外興趣,提升孩子自控能力。

3.并未解決全部問題,任重而道遠。進行國際比較會給我們帶來很好的經驗。比如芬蘭,早在十幾年前,中小學生也被禁止攜帶個人電子產品入校,但今天芬蘭將如何正確使用電子產品作為了學校重要的教學內容。有的教師會帶著孩子一起制定手機和平臺的家庭使用規則,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學會使用電子產品來輔助學習,幫助學生健康使用手機,包括如何禮貌接打電話、如何使用網絡學習資源等。同時,手機運營商也會協助安裝青少年防火墻,防止學生受到網絡侵害和數字干擾,監督學生使用終端情況,及時干預??傊?,出臺校園“手機禁令”遠未解決全部問題,未來還需標本兼治,疏堵結合,信息素養教育之路仍任重而道遠。

青年視角

“電子化”作業對青少年健康的損害,遠大于它所帶來的便利。誠然,電子工具自有其便捷、快速、高效的優點,但是使用者是青少年,青少年普遍還沒有成熟的自律習慣,容易沉溺,容易被眼花繚亂的網絡世界所吸引,所以,為了避免更加嚴重的青少年問題的出現,必須禁止手機進校園。

(作者:李陽陽)

保證中小學生在校期間不使用或盡量少使用手機是非常必要的。中小學生的知識積累、身體發育,都正處于黃金時期,應該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生活中,而不是虛擬的網絡世界。社交、演講、溝通、解決問題、應變創造等能力都是以現實生活中發生的各種事情為基礎逐漸形成的,如果現實世界這個最重要的環境被忽略,學生很難成長為一個身心和頭腦都健全的人。因此,任何學生在校期間都要重視書本知識以及現實社會能力的培養,而不是把時間過多地花費在手機等電子產品的虛擬世界中。

(作者:聞巖飛)

網絡技術的成熟和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的普及,加強了知識的共享性。學生通過手機等電子設備,可以在網絡上自由檢索想要閱讀的新聞、學科知識。同時,配合動畫等影像資料,能將物理、地理、生物等晦澀難懂的學科內容,形象生動地進行闡釋,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手機和網絡帶給學生的,還有“超前”的學習機會。學生在中學階段,可以利用手機或網絡提前旁聽心儀大學的一些公開課,教育資源較落后地區的學生,也可以利用手機或網絡接觸到一二線城市甚至是國外的優質教育資源。

(作者:曹越)

時評頻道

叫好之余,政策的執行還有不少難點,有關規則仍需細化。受疫情影響,大規模的線上課堂在全國各地開展。用手機上網課已經成為了部分地區課程開展的主要方式,手機這一工具的使用也因此成為“沒有辦法的辦法”。當前疫情防控仍處于關鍵時期,我們需要明確的是,要盡量減少手機對青少年健康的影響,而不是“一刀切”地禁止使用手機,否則,有可能影響正常的教學生活。還需要警惕的是電子作業以家校溝通的形式繼續堂而皇之,大行其道。當前,各類家長群不可避免地成為了家校溝通的重要渠道,科學管理手機的使用不能“誤傷”家校溝通。同時我們也需要明確溝通和布置的區別,警惕“布置作業”換個“馬甲”,以“溝通”形式在各大家長群中復蘇。

(摘自《半月談》2021年2月2日)

“手機禁令”不等于反對“數字化”校園建設或信息技術手段在教學中的廣泛使用。201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起了“校園廣泛開展移動學習”的倡議,并指出移動技術是教育技術的一部分,移動技術的單獨或與其他教育技術結合使用,將有利于隨時隨地開展學習、有效傳播知識,從而推動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未來的世界是一個真實的社會情感世界與計算機、電子終端、人工智能相互融合的世界,學會獨立思考、建立穩固的是非觀、堅守個人和集體底線、梳理數字時代的倫理道德,將是禁令之后需要進一步思考的問題。

(摘自《光明日報》2021年2月8日)

教師觀點

防沉溺之風 禁手機入校

近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強中小學手機管理工作的通知》,“手機禁令”引發了廣大網民的熱議。網民熱議的焦點其實都是關心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發展。結合青少年自身特點,以愛之名,我認為,校園禁手機,利大于弊;防止沉溺之風,應遠離手機。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本W絡世界固然是知識的天堂,但也有可能是未知的“潘多拉魔盒”?,F在的網絡技術無比發達,新媒體等傳播媒介也前所未有,這為知識的傳播提供了亙古未有的便捷,上下五千年的知識可以隨意檢索,橫跨千里的友人可以即時通信,善于利用網絡技術的人一定能遨游于知識的海洋。但網絡世界的誘惑也是前所未有的,小小的手機屏幕背后,可能隨時存在著等你嘗試游戲的人,“有趣”搞笑的游戲、可愛軟萌的卡通形象、眼花繚亂的網頁等等都只是冰山一角。隱藏在未知世界泥沙之下的,是黑洞般的“盲盒”,一旦陷入,很容易沉溺。

“非淡泊無以明智,非寧靜無以致遠?!睂庫o淡泊更適合讀書,傳承良好的讀書氛圍,應遠離紛亂嘈雜。閱讀人類文明精華的書籍,吸收先賢哲人思想的火花,是學習最好的養分。自古以來,治學就得遠離嘈雜,遠離浮躁?,F實社會的知識海洋已足夠遨游,遠離手機未為不可。網絡知識萬千紛雜,可由教師篩選之后,再進入課堂,以此保證學習環境的安定、學習效果的高效。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苯謾C入校禁的是可能存在的沉溺之風,有社會的普遍關注,校園手機問題定能柳暗花明。網絡、手機并不是洪水猛獸,但對于未成年的學生來講,很容易沉溺其中,所以會引起社會的普遍擔憂。禁手機入校,學生由此獲得足夠的學習書本知識的時間,而網絡世界的信息內容則留待教師去篩選、呈現,這又何嘗不是好的辦法呢?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鼻嗌倌耆琏H鵬,新時代的信息成果如扶搖般的旋風,冰冷的“一刀切”定不是好辦法。禁手機入校,禁的是沉溺之風,有了這樣的初衷,師生在合作的基礎上涉獵信息知識將會是校園美好的場景。相信在社會普遍關注下,在師生共同努力下,鯤鵬一定能自由翱翔!

猜你喜歡
入校電子產品禁令
小眼鏡找朋友
關于電子產品結構設計的相關問題探討
還要多少“最”字號禁令?
襄陽市區3~6歲幼兒電子產品使用情況調查
入校
“巨掌”
識別教授
異星客歷險記(四)
禁令治國還是以法治國
性生活10大禁令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