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園林植物配置原則及設計方法

2021-07-26 02:22譚風云湯雨凌
花卉 2021年14期
關鍵詞:組團視線園林植物

譚風云,王 鑫,湯雨凌

(湖北城隆市政園林設計研究有限公司,湖北 荊州 434000)

園林植物設計不僅能營造舒適美觀的生活環境,同時也能有效改善城市生態環境;設計師往往從自然中獲取植物設計的靈感,在遵循一定設計原則的前提下,結合多種園林設計手法將其運用到我們的設計中,并賦予其一定的藝術感,最終方能呈現出完美且獨特的地域性植物景觀效果。

1 植物配置的原則

1.1 互惠共生原則

植物設計應遵循互惠共生的發展原則,通過合適的植物品種的選擇,使物種之間相互補充、相互競爭,從而營造結構合理、種群穩定的植物生態系統。如水生植物的搭配,如果強勢物種比例過高,則會造成弱勢物種被吃掉,從而破壞群落結構的穩定性,不僅導致群落觀賞性降低,生態平衡也遭到破壞;再者陰性植物種植在強光下,而強陽性植物被種植在隱蔽的環境中同樣也是違背生態原則的,是要堅決杜絕的。

1.2 景觀藝術性原則

植物景觀的藝術性是指游覽者在欣賞植物景觀時由視覺感受激起內心情感的共鳴。植物景觀設計師在進行園林植物設計時應充分了解每種植物的形、色、韻、味、生態習性等,并通過園林藝術手法及美學法則將其組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或多個穩定的植物群落景觀,使游賞者在游賞之余達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藝術效果。

1.3 景觀經濟性原則

植物種植設計必須考慮其經濟性,堅持適地適樹、鄉土樹種的運用,在進行植物景觀營造時由于各地經濟的發展不平衡、地理區位導致的氣候條件不一、土壤理化性質不一、自然資源、人文資源的差異性均會導致植物品種選擇的局限性。因此在選用植物品種時宜多選用當地的鄉土樹種,這樣不僅能適于植物的生長,也與當地的歷史文脈相適宜,而不能盲目追求高大上的外來植物品種。

1.4 功能性第一原則

在進行園林植物設計的過程中,應當結合不同地區的環境特點以及不同使用人群的需求,對植物種類進行針對性的篩選,以達到通過植物景觀緩解或調節使用人群情緒的目的。比如精神病醫院、醫院的住院部等多選用常綠的綠色系植物,以舒緩病人情緒,而忌選用容易引起心情狂躁的紅色系植物,如紅葉石楠、烏桕、雞爪槭等;而醫院的門診部植物則多以色彩豐富的植物群落為主,使醫護人員及病患心情愉悅。而對于道路綠化中植物品種的選擇,則應當盡可能地選擇成活率高,對水土要求不是很高且具有抗粉塵、耐修剪的植物等。因此,通過在不同環境中選擇不同的植物種類來滿足不同人群對于園林植物景觀的需求。

2 園林設計植物配置方法及與步驟

一個項目的植物景觀設計常按以下步驟進行,首先明確植物的空間類型,再確定植物群落的骨干樹種,最后確定選用的種植手法及造園手法,整個流程完成后還需進行系統的、反復的檢查審評。

2.1 確定植物空間類型

植物景觀空間營造是風景園林設計的核心內容,是將各種不同形態、不同高度、不同色彩的園林植物通過園林的藝術手法將其搭配在一起,或將其余周邊建筑等環境融合在一起形成多樣化空間,不同的空間為游賞者帶來完全不一樣游賞體驗。

植物空間是由基面、垂直面及頂平面單獨或共同組成的實際存在的或虛擬的范圍圍合。按其圍合通透性的不同將空間劃分為開敞、半開敞、縱深、垂直、郁閉五種空間形式。

(1)開敞空間:空間四周及頂部視線開朗,視覺通透,私密性差??臻g的屏障多以視線范圍以下的植物構成如低矮灌木、地被等,如美國中央公園,如圖1 所示。

圖1 美國中央公園

(2)半開敞空間:空間四周存在一處或多處視線封閉的區域,視線引向封閉性較差的開敞面,如圖2 所示。小區的草坪空間利用一面較高植物進行封閉,限制視線的穿透,使整體方向性趨近于封閉較差的開敞面。

圖2 某小區草坪空間

(3)縱深空間:利用植物形成頂部封閉且兩側封閉的狹長型的空間,引導視線向前進方向無限延伸,如圖3 所示。

圖3 某城市綠道形成的縱深空間

(4)垂直空間:利用植物形成兩側封閉但頂部開敞的空間,將視線引向頂部開敞面,營造一種向上延伸的植物空間。垂直空間通常選用分支點低的花灌木及樹冠緊密亞喬木共同組成,或采用修剪整齊的較高綠籬形成,如圖4 所示。

圖4 望江公園竹林形成的垂直空間

(5)郁閉空間:利用高密度且冠大蔭濃的喬木形成的頂部封閉而四周開敞的植物空間形式,如圖5 所示。林蔭廣場、林蔭停車場、林蔭道等都是較為典型的覆蓋空間。

圖5 東環路道路景觀

植物空間大致分為以上五種,但通常一個項目都是由多個植物空間共同組成。如揚州茱萸灣風景區、杭州西湖等著名景區或公園等均采用自然式植物造景為主,通過合理植物搭配營造多種自由且多變的草坪空間。

植物所構成的空間除上述三維空間外,還包括時間在內的四維空間,隨著時間的改變園林景觀也會發生相應變化,產生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植物在不同的季節當中所展現的形態也有所差異,且游賞者所處的角度不同,植物的欣賞面也有所差別,因此好的空間營造不僅能使游賞者欣賞到多樣化的空間感受,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同樣的空間也能產生截然不同的空間體驗。

2.2 確定骨干樹種及搭配樹種

植物空間確定后,植物的選擇與布局則是技術層面的問題,林冠線的確定就決定骨干樹種的高度及位置,林緣線的確定則界定群落地被線的邊界范圍。

骨干樹種確定后,其他樹種搭配是否得當也至關重要,在植物組團中,各種植物應在保持整體群落體量均衡的前提下進行搭配與造景。首先根據確定的空間形式,選擇多層次的組團配置形式或是層次簡單的片林形式,當選擇多層次組團種植時,需根據骨干樹種的高度、顏色、形態等選擇適宜的亞喬木層、灌木層、地被層等;形成層次豐富,外部形態優美,色彩和諧的群落景觀;忌頭重腳輕、層次雜亂無章的群落。如在由20 株以上植物構成的植物組團中,第一個層次即組團中心植物由1~3 株體量最大,枝葉開展,形態優美的落葉喬木構成;第二個層級由3~5 株體量較大,觀賞性較好的落葉喬木構成;第三個層次由7~11 株常綠中層喬木構成;第四個層次由9~13 株特色落葉花灌木構成;第五各層次由球類與地被植物構成,起點綴作用。當然根據植物組團的體量大小、植株形態的差異,植物配置的數量有會有所區別。

對于片林,樹種相對單一,樹種規格及數量直接關乎群落的外形尺寸及比例,通常植物規格也會有所區別,以便形成優美的天際線。

因此合理化的樹種選擇是設計出層次分明、造型優美的植物組團的關鍵步驟。

2.3 確定植物種植手法

在園林景觀藝術性營造時,由于植物是有生命的,植物的樹形、色彩、線條、質地、比例,通常都會存在一定的差異,設計中我們應充分了解植物個體之間的差異,借助各種園林設計手法來達到園林景觀主觀感受與客觀感受的完美統一。

常用的植物設計手法包括孤植、對植、叢植、群植等種植手法,在我國古典園林的造園手法當中也存在很多藝術手法,比如框景對景、借景、漏景、夾景、添景等,同樣也適用于園林植物景觀營造,如常常利用樹冠或樹枝形成的框將遠處的孤植樹或優美的植物群落納入視景框內、利用兩邊形成的植物群落將視線收緊并將視線引向遠處的美景、再如利用植物組團形成障景隔離周邊不美的環境或利用植物組團分隔空間,使空間具有開合、虛實變化等等。

3 總結

結合上述分析,通過藝術設計手法與園林技術的結合,不僅能營造舒適優美的環境,豐富城市形象,同時也能極大改善城市的生態環境;然而園林植物景觀設計雖然已具備一定的經驗,但仍然還存在諸多有待提高完善的事情,如空間尺度如何進行量化、色彩搭配的評判標準等問題,還需廣大設計師在今后的項目中不斷總結以往的經驗,提出相關展現形式,從而促進景觀設計的長遠發展。

猜你喜歡
組團視線園林植物
“快遞阿姨”組團送快遞
要去就去視線盡頭的山
喜歡組團捕獵的恐爪龍
園林植物配置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探究
那座山
社會力量如何“組團”——藍田推行“六融六共”
通過農桿菌介導法建立園林植物的遺傳轉化體系
淺析頤和園園林植物景觀的變遷與發展
兵器組團“打雪仗”
當代視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