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良式中凹截石位在腹腔鏡宮頸癌根治術患者手術室體位護理中的應用

2021-07-30 02:43王鳴新
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 2021年10期
關鍵詞:肩部體位舒適度

王鳴新

(河南省安陽市婦幼保健院手術室 安陽455000)

宮頸癌為女性多發惡性腫瘤,發病率僅次于乳腺癌,是癌癥患者病死的重要原因,極大威脅患者身心健康[1]。早期宮頸癌患者首選外科手術治療,宮頸癌根治術是其中重要術式之一,能有效延長生存周期[2]。隨著微創技術不斷進步,腹腔鏡憑借微創、并發癥少、恢復快等優勢,在宮頸癌根治術中廣泛應用。體位舒適是手術過程中的護理重點,合適體位能更好地暴露手術視野,便于術者操作,進而縮短手術時間,減少術中出血量,改善患者預后。傳統頭低足高截石位借助重力使盆腔臟器移位,手術視野優良,但易引發下肢血流淤積、腓總神經損傷、深靜脈血栓形成等并發癥[3]。因此,改良傳統截石位成為目前臨床研究重點。本研究選取我院宮頸癌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改良式中凹截石位在腹腔鏡根治術手術室體位護理中的應用效果?,F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9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接受腹腔鏡宮頸癌根治術治療的94例宮頸癌患者為研究對象,2018年9月~2019年4月收治的46例患者為對照組,2019年5月~2020年3月收治的48例患者為觀察組。對照組年齡43~64歲,平均(53.13±4.96)歲;體質量45.3~71.5 kg,平均(58.23±6.36)kg;美國麻醉醫師協會(ASA)分級:19例Ⅰ級,27例Ⅱ級。觀察組年齡41~65歲,平均(54.02±5.08)歲;體質量45.0~71.8 kg,平均(59.15±6.14)kg;ASA分級:23例Ⅰ級,25例Ⅱ級。兩組年齡、體質量、ASA分級等基線資料均衡可比(P>0.05)。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1)納入標準:患者知情,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經病理學檢查確診為宮頸癌;有明確手術指征。(2)排除標準:伴有循環與呼吸系統疾病、心肺功能障礙、凝血功能障礙、皮膚病、下肢運動障礙、語言溝通障礙、認知功能障礙;術前伴有下肢深靜脈血栓;伴有影響體位擺放的骨關節疾病。

1.3 護理方法

1.3.1 對照組 采用頭低足高截石位。全身麻醉,患者取仰臥位,尾骶部超出手術床1 cm左右,小腿放置于支腿架,使膝關節以上部位與腹部夾角呈15°,大腿間夾角呈70°~85°,頭低足高30°,使用肩托固定肩部,至手術結束。

1.3.2 觀察組 采用改良式中凹截石位。全身麻醉前患者取仰臥位,將支腿架固定在床邊,與手術床腳板平齊并向外展20°~30°,囑咐患者將小腿放在支腿架上,腘窩懸空,卸下擱腳板,使臀部超出手術床7~10 cm,在腰骶部墊軟墊,膝關節以上部位與腹部接近水平位,將雙腿分開呈100°~110°,詢問患者舒適度,調整至最佳舒適狀態,以約束帶固定下肢,以肩托固定肩部,行全身麻醉,后向頭低足高30°傾斜,將頭面部、肩部、胸部抬高20°,至手術結束。

1.4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體位擺放前、體位擺放后1 min血壓水平,包括收縮壓(SBP)、舒張壓(DBP),以心電監護儀(桂林優利特醫療電子有限公司,型號:A68A)測定。(2)評估兩組術后24 h舒適度,共分為4級,Ⅰ級:無任何不適感;Ⅱ級:輕微不適,偶有麻木或酸痛感,但可忍受;Ⅲ級:中度不適,下肢伴有麻木感與較重酸痛感;Ⅳ級:重度不適,麻木與酸痛感明顯[4~5]。(3)比較兩組術后體位相關并發癥發生情況,包括下肢麻木、肩部疼痛、高碳酸血癥。

1.5 統計學分析 通過SPSS22.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行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Ridit分析,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血壓情況比較 體位擺放前,兩組SBP、DBP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體位擺放后1min,兩組SBP、DBP均上升,但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血壓情況比較(mm Hg,±s)

表1 兩組血壓情況比較(mm Hg,±s)

DBP體位擺放前 體位擺放后1 min觀察組對照組組別 n SBP體位擺放前 體位擺放后1 min 48 46 t P 125.36±6.44 124.13±6.25 0.939 0.350 129.58±7.18 135.87±7.69 4.101<0.001 82.05±5.79 81.43±5.62 0.567 0.600 86.34±6.18 90.48±6.41 3.188 0.002

2.2 兩組舒適度比較 觀察組術后24 h舒適度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舒適度比較[例(%)]

2.3 兩組術后體位相關并發癥比較 觀察組下肢麻木、肩部疼痛、高碳酸血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術后體位相關并發癥比較[例(%)]

3 討論

現代護理理念要求從患者生理、文化、心理、精神等多方面出發,在其圍術期提供最佳護理服務[6]。因此,手術室護理已不再局限于配合開展手術與麻醉工作,保證手術順利進行,還要注重提高患者舒適度,預防并發癥發生,其中體位護理在圍術期護理中占據重要位置[7]。

本研究將改良式中凹截石位應用于宮頸癌患者腹腔鏡根治術中,結果顯示,體位擺放后1 min,兩組SBP、DBP均上升,但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改良式中凹截石位應用于宮頸癌患者腹腔鏡根治術中,可穩定血壓。究其原因,頭低足高截石位下雙腿較心臟平面高,加之麻醉藥物影響,使得外周血管擴張,造成血壓波動,而改良式中凹截石位下雙腿高度較低,下肢變化幅度小,可減輕對循環功能影響。本研究發現,觀察組術后24 h舒適度優于對照組(P<0.05),提示改良式中凹截石位應用于宮頸癌患者腹腔鏡根治術中,可提高術后舒適度。這是由于改良式中凹截石位在全身麻醉前進行,此時患者意識清醒,可配合完成體位擺放,能避免擺放體位時由于肢體角度過大造成的肌肉損傷,減少術后肢體疼痛等不適,提高患者舒適度。

羅小香等[8]發現,對腹腔鏡下子宮切除術患者給予改良式中凹截石位體位護理,下肢麻木、肩部疼痛、高碳酸血癥發生率分別為6.10%、4.10%、4.10%,明顯低于采用頭低足高截石位的對照組26.50%、26.50%、22.40%。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下肢麻木、肩部疼痛、高碳酸血癥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與上述研究結果基本一致。這是由于頭低足高截石位下膝關節受支腿架頂壓,小腿血流不暢,易形成深靜脈血栓,而改良式中凹截石位下膝關節以上部位與腹部接近水平位,能加速下肢血液回流,降低局部靜脈內壓,減少小腿麻木、血栓形成風險;頭低足高截石位下肩部承受巨大重量,術后肩部疼痛發生率高,而改良式中凹截石位將患者頭面部、肩部、胸部抬高20°,能明顯減少肩部承重,降低肩部疼痛發生率;頭低足高截石位下行腹腔鏡手術,膈肌抬高、肺底部受壓,影響組織溶解與吸收二氧化碳,易引發高碳酸血癥,而改良式中凹截石位下患者膈肌抬高程度較低,可改善肺底部受壓,提高肺部順應性,利于降低肺部并發癥。綜上所述,改良式中凹截石位應用于宮頸癌患者腹腔鏡根治術中,可穩定血壓,提高術后舒適度與手術安全性。

猜你喜歡
肩部體位舒適度
后路全髖置換術后髖關節保護體位影響脫位率嗎?一項7項研究6 900例薈萃分析/CROMPTON J,OSAGIE-CLOUARD L,PATEL A//Acta Orthop,2020,91(6):687-692.
無聲的危險——體位性低血壓
分娩鎮痛與體位管理聯用于產婦中的效果觀察
纖維砂場地的性能及舒適度影響研究
私人定制和舒適度完美結合的典范 金地九龍壁別墅影音室
基于用戶內衣穿著舒適度的彈性需求探討
活動頸部時有響聲是怎么回事?
農村公共廁所如廁舒適度調查分析
導樂陪伴聯合自由體位在產婦分娩中的應用
四個小竅門輕松緩解肩部疲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