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談我的所謂“做學問”和寫文章

2021-07-31 06:36吳小如
中華書畫家 2021年7期
關鍵詞:鈐印釋文做學問

□ 吳小如

我一生只干過兩種工作:一是教書。從1943年到1946年在中學教語文,1947年到1948年教家館(當時是兼操副業),1949年到1980年一直在大學中文系。二是當編輯。那是在1948年,由于混幾個編輯費,便由沈從文師介紹給一家報紙編了不足一年的文學副刊。雖屬業余性質,總算是另一種工作。今后如果更換職業,我也只想離開高等學府去當編輯。至于學寫文章,則從1934年即開始試著給報刊投稿,比教書早了近十年。

我最初的夢是當作家。后來知難而退,改鉆故紙堆。一度也試圖搞翻譯,無奈外文過不了關,解放后又多年不動,就更不敢問津了。不過想當作家和想搞翻譯卻使我養成愛雜覽的習慣,因為當時并不懂得生活才是創作的源泉,而是迷信“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即以小說這一門而言,始而是愛看故事,后來便由于想當小說作家而來看小說了。從上小學時我就愛讀《三國》《水滸》《說唐》《七俠五義》以及《施公案》之類,后來便擴充到神魔小說、譴責小說、武俠小說、偵探小說甚至于新老鴛鴦蝴蝶派的作品。與此同時,我也學著寫過章回體、志怪傳奇體的小說。進了初中,開始讀魯迅、茅盾、老舍、冰心等大師“五四”以來的作品,后來就拼命吞噬翻譯小說(也讀過一部分英文原著和英譯本小說)。當然,我寫的東西也由“話說”“某生者”改成帶洋味的短篇了。盡管“寫”的夢早已消失,但讀小說的習慣卻一直未改。粉碎“四人幫”后,情不自禁地對當代作品發生了興趣,這也是風氣使然吧。至于其他書籍,盡可依此類推,恕不自我標榜了。

做學問誠然必須讀書,而讀書卻不等于做學問。直到1938年入高中,開始聽朱經畬老師講語文課,這才算沾上“學術”的邊兒。朱老師從《詩經》《楚辭》講起,然后是先秦諸子,《左傳》《國策》《史記》《漢書》。我在課堂上知道了康有為、梁啟超、胡適、錢玄同、顧頡剛、羅根澤這些學者的著作和觀點,從而也知道治《詩經》有姚際恒、方玉潤,治《左傳》要看《新學偽經考》和《劉向歆父子年譜》,讀先秦諸子要看《先秦諸子系年考辨》和《古史辨》,以及什么是經學上的今、古文,史學上的“六家”與“二體”,等等。1939年天津大水,我侍先祖母避居北京,每天無事,便鉆進北京圖書館手抄了大量有關《詩經》的材料。到20世紀40年代,又因讀程樹德的《論語集釋》而勤搜有關“四書”的著作??既氡贝笾形南岛?,先后從俞平伯師受杜詩、周邦彥詞,從游澤承(國恩)師受《楚辭》,從廢名(馮文炳)師受陶詩、庾子山賦,從周燕孫(祖謨)師受《爾雅》,從吳曉鈴師受戲曲史。每聽一門課,便涉獵某一類專書。這就使我擴大了學術視野。于是我沾沾自喜,以為也在“做學問”了。但這時還未完全甘心放棄筆桿子,時而寫點文章求沈從文師指正。自1949年入大學教書,這才閉口不談創作,一心妄想擠進學者行列,分享“學術”的一杯羹了。

從所謂“做學問”這方面看,我受三位老師的影響最深。第一位就是前面說過的朱經畬老師。第二位是俞平伯先生。俞老無論是治經、史、詩、詞,還是研究《紅樓夢》,始終是從原始材料出發,經過獨立思考,在具體問題上時出新見和勝解。俞老所走的正是他曾祖曲園先生所開創的一條治學途徑。而我在從俞老受業時因之也學會了如何有根有據地開動腦筋。有一次我曾請教俞老:怎樣才能把一篇作品中典故的出處注釋確切、講解清楚?俞老說:“查典故出處首先要求熟讀作品。比如注唐詩,最好唐以前的書你都能熟讀。但這顯然不可能。那么,至少你必須把所要注的那個作品熟讀。然后你只要遇到有關材料,立即會想到那篇作品,從而可以隨時隨地加以搜輯,自然就得心應手了?!睆拇?,每當我想搞通某一篇作品時,便首先把它記熟,使之寢饋在念;然后再去廣泛搜輯資料,庶幾一觸即發。第三位是游國恩先生。為了悼念游老,我寫過一篇回憶文章,里面談到游老怎樣治學問和帶徒弟?,F在我把它摘抄下來,以供參考。因為其中不僅有游老本人的經驗,也包括了我自己的點滴體會。

游老治學的方法和途徑,照我個人的體會是:首先盡量述而不作,其次以述為作,最后水到渠成,創為新解;而這些新解卻是在祖述前人的深厚基礎上開花結果的。因此,本固根深,枝榮葉茂,既不會風一吹就倒,更不是曇花一現,昨是今非。所謂述而不作,就是指研究一個問題、一個作家、一篇作品或一部著作,首先掌握盡可能找到的一切材料,不厭其多,力求其全。這是第一步。但材料到手,并非萬事大吉,還要加以抉擇鑒別,力求去偽存真,汰粗留精,刪繁就簡,愜心貴當,對前人的成果進行衡量取舍。這就是以述為作。如果步前賢之踵武而猶不能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就要根據自己的學識與經驗,加以分析研究,最后得出自己的結論,這就成為個人的創見新解。游老畢生孜孜不倦地致力而終于未竟其業的《楚辭長編》,是最能體現這個精神的。

吳小如 未必何須七言聯 紙本 中央文史研究館藏釋文:未必文章憎老壽;何須夭矯作人龍。甲申清明集句,吳小如時客都中。鈐?。簠切∪绨耸笞鳎ò祝?莎齋(朱)

吳小如 中央文史研究館建館四十五周年志慶 紙本 中央文史研究館藏釋文:垂千秋規范;擢奕世耆英。歲次丙子,中央文史研究館建館四十五周年,謹以十字志慶。吳小如。鈐?。簠切∪缬。ò祝?莎齋七十后作(朱)

我在游老主持下,編注了先秦、兩漢兩本分量較重的文學史參考資料。這實際上是游老在把著手教徒弟。我通過這一工作,深感游老帶徒弟的辦法是很科學的。歸納為一句話,即嚴格要求與放手使用相結合。工作開始時,從選目、體例以及注釋中應注意的事項,游老無一不交代得有條不紊。一部分初稿寫成,游老仔細批改,連一個標點也不放過。等到我摸熟門徑,并表示有信心和決心完成任務時,游老就鄭重宣布:“以后由你自己放手去做吧,該怎么做就怎么做,不必事事請示,我也不再篇篇審閱了?!边@就最大限度地調動了我的積極性,從而發揮了主觀能動性,使我也敢于動腦筋了??傊?,游老對我是既抓得緊又放得開,既關心又信任,使我這負責具體工作的人既培養了獨立工作的能力,又體會到做學問的甘苦,既敢于承擔重任,又時時不忘游老所指出的方向。

當然,除這三位老師之外,五十年來,從我上小學直到今天,凡是我接觸到的師、友和我教過的青年同學,有不少人都曾給我以啟發和影響,有很多值得我學習的長處。這里就不一一絮表了。

說到寫文章,我格外感到慚愧。蕭伯納有句名言:“能者干,不能者教?!蔽抑畯膲粝氘斪骷叶K于變成搖唇鼓舌的教書匠,正說明我是一個無能之輩。十幾歲時,我學過作桐城派古文,后來試作駢文不成,才改為模擬魏晉六朝筆記體,即以《世說新語》為范本,力求文字簡潔,不用虛詞。結果卻使文字失去了光澤,有點像清人寫注疏,但又只見其干枯而無其縝密。至于寫白話文,始而學老舍,學周作人;繼而學沈從文的《湘行散記》,學何其芳的《畫夢錄》。結果學成了四不像:學老舍而失其風趣,成了貧嘴聒舌;學周作人而失其蘊藉,成了文白夾雜;學沈從文而失之艱澀;學何其芳而失之堆砌。記得在中學作文,有一次老師加的批語是:“文章頗像林語堂的‘論語’體,油腔滑調?!边@使我大吃一驚。從此大加收斂,力求橫平豎直,再不敢故弄玄虛,裝腔作勢。所以我一度曾專門師法朱自清、葉圣陶、豐子愷等先生的文章,盡量做到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只是由于太愛見異思遷,淺嘗輒止,不肯痛下苦功,終于沒有把文章寫成氣候。全國解放以后,文風似乎趨向整齊劃一,無論寫長篇大論或雜文小品,仿佛都存在一種固定的不成文的模式,當然我也如法炮制,并不例外。有時為了想避開這種框框,寧可用淺近文言來寫三言五語的札記和隨筆,看似開倒車,其實我原是另有考慮的。

說到寫學術論文或讀書札記,我只抱定兩條宗旨:一是沒有自己的一得之見絕不下筆。哪怕這一看法只與前人相去一間,卻畢竟是自己的點滴心得,而非人云亦云的炒冷飯。否則寧缺勿濫,絕不湊數或湊趣。二是一定抱著老老實實的態度,不嘩眾取寵,不看風使舵,不稗販前人舊說,不偷懶用第二手材料。文章寫成,不僅要言之成理,首先須持之有故。要自信,卻不可自命不凡;要虛心,卻不該心虛膽怯。因為只有昧著良心寫文章的人才會心虛膽怯的。

吳小如 賀香港回歸祖國 紙本 1997年 中央文史研究館藏釋文:九七欣還合浦珠,一邦兩制古今無。百年恥雪孚民望,會見新猷布海隅。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香港回歸祖國小詩志賀。吳小如。鈐?。簠切∪缬。ò祝?莎齋七十后作(朱)

吳小如 劉禹錫詩《新秋對月寄樂天》 紙本 中央文史研究館藏釋文:月露發光彩,此時方見秋。夜涼金氣應,天靜火星流。蛩響偏依井,螢飛直過樓。相知盡白首,清景復追游。中央文史研究館建館四十五周年,書劉夢得詩以為賀。吳小如。鈐?。簠切∪缬。ò祝?莎齋七十后作(朱)

吳小如 中央文史館成立五十周年大慶 紙本 2001年 中央文史研究館藏釋文:館成五十載,旨在集群賢。尊德崇文史,書畫極精妍。老者得所養,老者有所安。先哲古遺訓,今始踐其言。耄耋煥青春,欣逢舜堯天。馀熱聊共揮,無負新千年。中央文史研究館成立五十周年大慶。小如。鈐?。簠切∪缬。ò祝?/p>

吳小如 龔自珍詩句 紙本 中央文史研究館藏釋文: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右定盦句,書以自勉。乙亥夏日,吳小如時在北京。鈐?。簠切∪缬。ò祝?/p>

吳小如 毛澤東主席百年誕辰紀念 紙本 中央文史研究館藏釋文:大雅寧微闕,雞鳴晝晦時。先春云作霧,當午凍能澌。色厲知情怯,羊亡省路歧。漫疑人事杳,天外見紅旗。毛澤東主席百年誕辰紀念。吳小如錄舊作。鈐?。簠切∪缬。ò祝?莎齋七十后作(朱)

吳小如 周恩來詩 紙本 1998年 中央文史研究館藏釋文:大江歌罷掉頭東,邃密群科濟世窮。面壁十年圖破壁,難酬蹈海亦英雄。公元一九九八年,周恩來總理百年誕辰,敬錄遺詩。吳小如。鈐?。簠切∪缬。ò祝?/p>

吳小如 寫舊作 紙本 中央文史研究館藏釋文:老耽潔癖同癡夢,執著精誠亦大難??v有新知能話舊,唐碑晉字幾人看。庚辰夏,病后久不執筆,寫舊作。小如。鈐?。簠切∪缬。ò祝?/p>

猜你喜歡
鈐印釋文做學問
苦讀千年史,笑吟萬家詩。
如何提高書法的鑒賞能力
寫散文從做學問開始
淺談印章識別對書畫鑒定的作用
《肩水金關漢簡(貳)》釋文訂補
中國畫落款與鈐印研究
水墨名家
《馬王堆漢墓帛書[叁]》釋文補正四則
做學問像爬山
“做學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