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幽靈空間

2021-08-02 03:26王茜慧
美與時代·城市版 2021年5期
關鍵詞:愛德華多空間設計

王茜慧

摘 要:消隱美學是建筑探索的一種新型表達方式,是一種非傳統的建筑美學,顛覆秩序來捕捉信息時代的精神。文章通過對特雷索迪幽靈空間消隱手法的梳理,將抽象理論與具體案例相結合,并展開對其所包含的消隱手法的探索。

關鍵詞:愛德華多·特雷索迪;幽靈空間;消隱手法;空間設計

愛德華多·特雷索迪(Edoardo Tresoldi),是一位意大利的當代雕塑家和建筑師,他喜愛以鐵絲為材料元素,構建各種消隱效果的空間,如斯金蒂爾宮T臺布景、加爾法展館、藝術裝置作品《共生》、幽靈大教堂等。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空間表達,特雷索迪用自己獨特的方式處理建筑空間和周圍環境的關系,借用材料構建自己的浪漫和詩意。幽靈空間則是建立在建筑空間與環境相結合上的一種詩意境界,在這里我們看不到地面、墻壁,代之以堆疊、拼接的鐵絲,通過鐵絲的搭建,從這里產生出場所與人體之間的新關系。本文所探討的幽靈空間是一種具有知覺性、透明性、共生性、地域性的空間,強調建筑與周圍環境的結合,使建筑完全與環境融為一體,借用自然元素,模糊了內外的空間界限,讓建筑以謙卑、友善的姿態消隱于自然環境之中。人類征服并改造著自然,20世紀初以來方盒子建筑幾乎占據了世界各地的城鄉,破壞了自然也割裂了地域文脈。但如今建筑的功能不再只是為了人們住得更舒適,更深層次的意義在于豐富人類的精神,聯系建筑、環境、人多方面參與。一個完整的建筑,不只是凸顯建筑在形式上的表現,更重要的是在人、建筑、環境之間尋找一種平衡的方式。關于未來以何種方式去審視人與自然的關系的問題,特雷索迪幽靈空間的設計概念提供了一種讓自然和人重歸感情上的平等和諧關系的方式,為工業文明之后的我們提供了一種借鑒。

一、知覺性空間——適度的空白

幽靈空間是一種知覺性空間。知覺空間是指人對環境的認同性、同一性的定位空間,是人對客觀世界物體的空間特性與空間關系的認識,能夠將人的感官感覺加工成為一種知覺經驗,而人的空間經驗即空間知覺。視覺空間是舒爾茲提出五種空間概念(肉體行為的實用空間、直接定位的知覺空間、環境方面為人形成穩定形象的存在空間、物理界的認知空間、純理論的抽象空間)逐步抽象化的結果。對于知覺空間的理解,梅洛-龐蒂在身體與空間關系的基礎上更強調空間是正常人的生動的知覺世界,既不是純粹身體性空間感知,也不是單純空間概念的描述,二者在正常人的知覺世界中實現了完美的統一。而幽靈空間的知覺性更似海德格爾的存在主義空間理論所描述的那樣,空間是直接與人的存在相關聯的世界,摒棄了現代社會技術制約下的空間問題,在相互關聯的視野下綜合多元素設計成為一個充滿多樣性的感知空間。

從現代藝術史的印象主義、后印象主義、立體主義、表現主義到當代藝術史的觀念藝術,這些藝術的風格早就已經轉變了藝術的表達方式,即觀念藝術,他們為觀念的表達從具象的方式轉變為抽象的方式。而特雷索迪的幽靈空間也是將具象的材料質感轉化為空間中抽象的時間、空間和物體的融合,還通過這樣的空間體驗投入體驗者的記憶和身體中。在這種現象中,基于建筑現象學,我們通常會根據身體的記憶認定空間為特定的空間,所有特定的元素和內容成為特定存在的組成元素。梅洛-龐蒂繼承胡塞爾關于“身體性”的論述,闡明知覺與意識和身體的關系,并提出“知覺不是關于世界的科學,甚至不是一種行為,不是有意識采取的立場,知覺是一切行為得以展開的基礎,是行為的前提”,這種觀點是在身體知覺上展開的。特雷索迪與時裝設計師馬塞洛布隆設計的斯金蒂爾宮T臺布景(圖1),打破了傳統舞臺的布景造型,突破古典主義藝術風格的束縛,在身體感官的基礎上加上燈光裝置,整個建筑空間的溫度、聲音、氣氛等,都會成為傳達情感和感知的組織元素。因此,通過知覺并綜合其他知覺體驗空間,各個部分相互關聯形成一個統一體,是呈現復雜、靜默的知覺體驗所形成的結果。如讓·努維爾設計的沙特阿拉伯下沉式酒店,其整體被自然包圍充分利用自然,將人文、歷史的精髓展現在酒店內部。自然因素的作用下,人沉浸在超越時空的體驗中。

沉浸在斯金蒂爾宮T臺布景空間設計中,調動視覺、聽覺、觸覺等多種人體感受,呈現不同感覺特征,模特和觀眾產生不一樣的身心體驗。日本建筑師藤本壯介在追求知覺的營造中,削弱設計師的參與,提高空間的可感知度和利用性。建筑現象學的代表人物斯蒂文·霍爾在他的著作《視差》中引入“身體”的概念,進一步闡述了感官知覺對認識建筑的重要性。他將“身體”定義為所有知覺現象的整體,是人在建筑中定位、感知,認識自身與世界的契機,而人們以身體為媒介去認知和感受建筑。特雷索迪從身體主動誘發知覺、視覺、聽覺和觸覺等全方位的感官對舞臺進行感知,通過人的身體在建筑空間中穿梭而形成的畫面,與建筑之間搭建關聯,這種聯系使環境與人的互動變得更加緊密。

當代世界充滿著各種形式,分散了人們的注意力,諸如雷姆·庫哈斯設計的中央電視臺總部大樓和扎哈·哈迪德設計的銀河SOHO等,擁有巨大的體量和獨特的外觀,它們的介入使北京城市文脈遭到破壞,與周圍環境脫節難以形成建筑與環境的有機統一。因而建筑需要加強實際的體驗,引導身體知覺回歸。帕拉斯瑪的建筑七感、霍爾的十一個現象區、卒姆托的氛圍九個要素本質上強調了人置身于建筑空間中觀察和體會建筑材質的肌理和質感的效果與作用。知覺性以一種獨特的方式聯系了建筑和環境,符合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發展原則,更好地服務于人類。

二、透明性空間——界面的消解

透明性是指通過建筑材料來實現對建筑形體的弱化,使建筑與環境相互滲透。由于科技水平的不斷發展,建筑材料的可選擇性也比以往豐富得多。大量輕質透明材料的出現并廣泛應用于建筑,給建筑帶來了深遠的影響,以往沉重厚實的感覺變得輕盈透明,大大削弱了建筑的重量感,使建筑形體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消隱?!胺N子圣殿”是上海世博會英國館的核心展區,26萬顆“種子”藏在6萬多根柔軟“觸須”中。其主結構是一個木箱,6萬根透明亞克力桿與它的表面相交,模糊著建筑與天空的界限,從而獲得消隱效果。而回首現代建筑的發展歷程,利用材質透明性弱化建筑形體有著清晰的發展脈絡:從現代主義建筑初期,以密斯的玻璃盒子為代表追求透明的形象,到后來由透明衍生出來的半透明、反射以及折射等光學特征傾向的建筑,使透明的傾向更加成熟和豐富。使建筑外圍界面消解,建筑也會重新回歸于環境,使建筑消隱于環境之中。出自克里斯蒂安·克雷茲之手的瓦杜茲藝術博物館的外墻為現澆混凝土,表面的打磨呈現出其物質成分:玄武巖、附近萊茵河的礫石以及黑水泥。高度拋光的表面反射出周圍的建筑物,使得其本身與其旁邊已建成的建筑以及地質的環境脈絡產生聯系。

現在建筑與外部環境之間的實體界面,使它們之間場所感的延續性被打斷,這種斷裂使建筑于環境中割裂,從而凸顯了建筑的形體。如果模糊建筑與外部環境之間的界面,建筑就會回歸于環境,建筑與環境之間由交界處開始滲透,而建筑和環境與人之間的互動性也會得到增強,使人對場所的感知由清晰的視覺界定變成多維性空間體驗。如伊東豐雄設計的仙臺媒體中心室內空間,完全由使用者自己決定空間的使用方式,弱化垂直界限,模糊內部功能分區;再如石上純也設計的神奈川工科大學KAIT工坊不管是外觀的材料還是內部結構表現都能夠極其自然地融入環境當中;而OPEN建筑事務所李虎、黃文菁主持設計的UCCA沙丘美術館外部環境和建筑形式與內部結構遙相呼應,儼然是一個整體。這三個案例皆在平衡建筑與環境關系的基礎上真正做到與自然融合,在不確定秩序下多元化空間實現方法,開展體量、空間、材料、結構等多方面設計,符合藤本壯介曖昧空間的理論。曖昧空間的形成并不是只針對空間進行弱化的,它的產生依托于像消隱一般與環境的融合。

這種空間的不確定性也發生在特雷索迪與藝術家Alberonero、音樂家Max Magaldi、園林設計師Matteo Foschi合作的設計中,將聲音、景觀、織物、投影等多種材料元素組織與他標志性的金屬絲網雕塑結合在一起,最終設計出高達26米的建筑——加爾法展館(圖2)。與特雷索迪其他的雕塑作品不同,這是他作品中體量最大的。這座建筑中金屬絲網圍合的部分填充了軟木,不同于現在多數的磚瓦建筑、混凝土建筑,類似于“共生”用石頭進行填充。填充的部分與金屬絲網的部分形成建筑的虛與實,允許其構成方式的多種組合,靈活并置了空間并直接提供明確限定的使用空間,限制了主體的參與意識和行為方式,特雷索迪設計的加爾法展館運用了多種綜合元素使建筑的邊界更加模糊不確定,由此形成的建筑具有多樣性、選擇性和可再造性的空間特性。由Max Magaldi創作的音樂片段,穿插在不同的空間區域中,只有人處于中心位置才能聽到完整的樂曲。參觀者結合不同的空間感受和音頻感受輾轉在空間的各個角落,最大程度地將人的體驗置于模糊的界面中,形成只有加爾法展館才能實現的“現實與幻覺的結合”。加爾法展館基于這種透明性打破各異質性空間的封閉性與獨立性,而最終呈現出共生與相互滲透的狀態。

三、共生性空間——材料的消隱

材料消隱是指運用透明材料、高反光材料、同色同質材料來建構建筑表皮以此達到建筑消隱的目的,同時削弱建筑的存在感,使邊界變得模糊,強調建筑隱藏在環境中,達到人與建筑環境的融合。黑川紀章提出“共生”的概念是在新陳代謝運動之后,繼承了新陳代謝思想,強調整體與部分的共生、內與外的共生和自然的共生等理念。共生無處不在,無處不有,我們周圍所有包括陽光、空氣、水等都與我們緊密相連,人類離不開自然。最能體現共生思想的是王澍設計的寧波博物館,其通過將寧波的地域特征、文化傳統與現代建筑形式相結合的方式,充分體現建筑與環境的共生。特雷索迪在阿爾特塞拉雕塑公園設計的藝術裝置作品——《共生》,是一個可以提供休息和沉思的空間,運用金屬絲網構筑成線面分明的網格空間,鐵絲材料的視覺屬性在周圍環境的襯托下變得透明可見,這個鏤空的裝置拉近了建筑與周圍環境的距離,營造建筑的場所氛圍?!豆采诽幱诓粩嘧兓?,光影不斷交替變化,虛實相生,不同元素之間的持續交換彰顯了雕塑所蘊含的美感、含義和邏輯。人處在其中,既是建筑的一部分又隱匿在公園中。運用材料來傳遞感情,是建筑情感表達的重要方式,但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新材料新技術相繼出現,賦予建筑更多可能性。如隈研吾的知美術館,外立面的瓦片用特殊材料串聯懸掛,猶如飄浮在空中。整座美術館就好像自己會呼吸一樣,通透得很,加強了建筑與環境的聯系,放棄了傳統常規的做法,讓整個建筑不再厚重封閉。建筑的透明材料有著自己特殊的材料特質,對于現代建筑從視覺意義上就是玻璃,玻璃的材料表現力通過透明的表皮重塑內外關系。如隈研吾設計的水玻璃,運用玻璃材質以及不銹鋼頂棚柵格式建構使得建筑的邊界“消失”。隈研吾利用傳統的木材、石板、玻璃、竹子做建材,進行“負建筑”的詮釋。長城腳下的公社是利用材料消隱的典型案例,體現出中國竹文化的歷史情結和精神氣質。竹子材料質感塑造性強與建筑相依相襯,生長于大地又隱藏于大地。

《共生》與空間進行的多維度互動,通過視覺觸摸到建筑材質所隱藏的感知、溫度、重量及所蘊含的情感,回應人對于建筑的綜合感應。透明表皮或者是不透明的表皮材料透明性建構是建筑消隱最直接的方法。共生思想在各個領域都產生了重要影響,對于現在快速發展帶來的建筑與環境失衡的問題,提供了可借鑒的解決模式和方法。

四、地域性空間——文脈的介入

文脈不僅包含時間,是包含時間在內的事物之間的聯系的綜合。文脈有兩個指向維度:一是空間維度,即建筑以及建筑相關聯的環境空間;二是時間維度,指建筑產生發展所蘊含的社會經歷和文化經歷。在時間里蘊含著記憶的知覺意識,當我們注視著平靜的事物和建筑時,我們內心就會變得平靜,沒有建筑符號象征也沒有凸顯自身的存在。如巴拉干和海杜克建筑作品中都體現出一種寂靜的特征,都能喚起對空間的感知和思考,包括內省、神秘、孤獨的特質。相比巴拉干,羅西的建筑是圖面和二維的帶有記憶的。在場的建筑承載著過去的記憶,在時間中穿越與歷史連接,思考著時間和歷史。特雷索迪用金屬絲復原一座在13世紀時因地震而被摧毀的教堂,創作了幽靈大教堂。特雷索迪重新詮釋了早期巴西利卡式基督教堂,毗鄰的是羅馬式的教堂。用金屬絲網交織而成的大教堂,在原址上恢復了曾經的歷史風華,在材料的運用下,富有空間感的建筑體量讓建筑的過去、現在以及未來有了新的對話。走到這里知覺空間里記憶就從深處抽離出來,那些記憶包含著記憶深刻的知覺體驗,不經意間就會連帶著空間的光影、質材、色彩相互交叉的感受融為一體,形成獨特的體驗,這些記憶組成了特定建筑空間存在的組成要素。

現如今城鎮化的過度開發和發展、現代化建筑的流行,給城市建設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千城一面”的困擾。原本濃厚的地域色彩和文化歷史脈絡因為過度追求視覺沖擊而失去獨有的特色,拋棄了城市獨有的記憶??铝帧ち_在《拼貼城市》中提到,應該關注城市的歷時性特征,城市是一個連續發展的過程,是由各個歷史時期的形態拼貼而成,是歷史的集合??铝帧ち_認為要從歷史元素中獲取靈感對城市區域進行重構。屈米設計的新雅典衛城博物館抽象提取帕特農神廟柱廊元素結合現代的材料和形式凝練傳統藝術特征重新表達在新建筑中,在視覺、心理、環境上延續連續性。除了強調文脈元素以外,場所精神是地域性表達的另一個重要的內容。場所與人類存在緊密相連,有人類的地方就會有場所。諾伯特·舒爾茨指出將具體事物組成一個整體,這個整體決定了環境的特征。場所精神是一個地域所蘊含的歷史背景、社會文化、人事變化中獨有的特征和記憶,是人們具體居住在空間中的總體氣氛。場所精神置于歷史文脈、城市環境中,我們需要關注的是城市、自然、文脈之間的內在關系。

建筑的消隱不只是指建筑外觀、建筑空間的消隱,在空間感受體驗也需要消隱歷史的差別性,與周圍氛圍融合到一起,最終將建筑本身消隱在空間感受中。從文脈的延續性角度出發,對相關國內歷史城市建筑形態的消隱提供了思路,為城市發展轉型中建筑消隱實踐提供新的設計參考。

五、結語

消隱建筑并不是消失建筑,也不是以視覺為中心或者符號化圖像,是將一個建筑真正融入環境中。特雷索迪在科技不斷進步,技術可以制作一切的背景下,通過簡單的材料,創造一個又一個與自然環境相結合的案例,賦予人不同的感受體驗。隨著科技、社會、文化、建筑的不斷發展,建筑的消隱或許還將呈現出更多的內涵與特性,特雷索迪的幽靈空間為未來建筑與環境的融合提供了一定的參考,同時,也為消隱手法探究帶來了實踐案例,推動人們對人與建筑的關系有了新的發現。

參考文獻:

[1]王曉磊.論西方哲學空間概念的雙重演進邏輯[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118.

[2]梅洛-龐蒂.知覺現象學[M].姜志輝,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3]陳興華.建筑表皮透明性表現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學,2012.

[4]羅,科特.拼貼城市[M].童明,譯.北京:建筑工業出版社,2003.

作者單位:

山東藝術學院

猜你喜歡
愛德華多空間設計
非遺彩樓與愛德華多作品的藝術風格與工藝比較研究
V&A“源于自然的時尚”展覽空間設計
忱意空間設計辦公室
多元·開放·激活:公共空間設計的未來趨勢探索
生物藝術中的隱喻研究——以愛德華多·卡茨的作品為例
博索納羅之子沒當成駐美大使
居住空間設計《啁啾》
“長頸鹿病房”和非洲娃娃的情緣
愛德華多·納蘭霍畫展
談博物館的展陳空間設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