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息與動態

2021-08-04 02:44
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年報 2021年0期
關鍵詞:中國氣象局氣象

2021年1月4日,氣科院組織召開專家研討會,就世界氣象組織(WMO)新冠疫情工作組形成的《氣候、氣象和環境因素對新冠疫情影響報告》(第一版)征求意見稿展開討論。研討會邀請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蘭州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中山大學、中國疾病控制中心及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的大氣、公共衛生及傳染病方向的專家,通過現場及網絡視頻會議的形式就WMO報告內容及未來關注點進行了交流與討論。

2021年1月4日,氣科院牽頭編制的《青藏高原冰凍圈與生態觀測站網布局設計方案》由中國氣象局綜合觀測司和中國氣象局科技與氣候變化司聯合正式印發(氣測函﹝2021﹞1號)。該方案自2019年初開始籌備,同年6月中國氣象局綜合觀測司召開研討會,正式啟動該方案編制工作。氣科院趙平副院長擔任編寫組組長,科技處協助組織,青藏高原與極地氣象科學研究所、災害天氣國家重點實驗室、生態與農業氣象研究所相關專家承擔主要編制任務,中國氣象局綜合觀測司、科技與氣候變化司以及10余家業務單位和科研院所的專家參與編寫。針對青藏高原區域冰凍圈和生態系統觀測站點稀少現狀,編寫組圍繞冰凍圈、生態系統與大氣圈相互作用的關鍵過程,組織各領域專家通過實地調研、數值模擬和素材征集匯總后,形成了冰凍圈和生態系統的站網布局設計方案初稿。在方案編制過程中,編寫組多次向各方面專家征求意見和建議,在設計框架明確后,不斷完善布局站點內容和觀測要素。2020年10月13日方案通過專家論證會論證?!肚嗖馗咴鶅鋈εc生態觀測站網布局設計方案》的出臺為中國氣象局各級業務單位在青藏高原冰凍圈和生態觀測站網布局提供了設計藍圖,將進一步增強青藏高原冰凍圈和生態系統觀測站網布局的統籌規劃,科學完善青藏高原區域站網建設,提升青藏高原冰凍圈和生態系統監測和評估能力。該方案為支持氣候變化背景下高原大氣科學研究,提供富有價值的指導和借鑒。

全國1440個PM2.5國控站和2450個國家級氣象觀測站的空間分布(a)和空間特征提取與模型構建的概念模型(b)

2021年1月5日,National Science Review在線預先發表了氣科院博士研究生仲峻霆(第一作者)、張小曳院士和桂柯博士(通訊作者)等人的Robust Prediction of Hourly PM2.5from Meteorological Data using LightGBM(基于機器學習模型LightGBM實現從氣象數據中準確預估PM2.5濃度)的文章。 2013年起,生態環境部建立了地基監測站點,開始對細顆粒物(PM2.5)污染進行業務觀測。但是,此前的歷史數據難以獲取,導致長序列PM2.5數據缺失,為認識中國PM2.5長期變化帶來了挑戰。為解決這一問題,氣科院張小曳院士團隊基于國家級地面氣象觀測網,抽取空間特征并結合先進的機器學習技術LightGBM,構建了考慮空間氣象效應的高性能機器學習模型,能夠獲取20世紀60年代以來的長序列PM2.5歷史數據集。該數據集將對理解氣溶膠長期變化趨勢、環境和氣候影響以及通過同化到化學-天氣耦合模型中構建長期再分析數據具有重要價值。研究人員使用十折交叉驗證方法,驗證了這個模型的準確性。同時,還將交叉驗證的評分與其他模型進行了比較。該模型從日到年尺度都優于其他模型,其小時尺度R2(0.80)甚至優于其他大多數模型日尺度R2(0.41~0.85)。研究人員將模型預測的2019年PM2.5數值和觀測的實際數值比較結果表明,該模型都能夠以前所未有的預測能力準確估算PM2.5質量濃度。該模型不僅可以對PM2.5進行逐小時預測,在日、月、年尺度的預測能力上也都展示出相當大的優勢,而這些優勢主要來自于空間氣象效應的引入。

2021年1月7日,由氣科院牽頭,聯合國家氣象中心、西藏自治區氣象臺、云南省氣象科學研究所等單位共同承擔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青藏高原異常降水與孟加拉灣風暴影響的機制研究”年度學術研討會在北京召開,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澤椿和陳聯壽、項目組特邀專家,以及項目參與單位的相關科技人員等160余人通過線上線下參加了會議。項目負責人李英研究員介紹了項目年度研究進展,陳聯壽院士講解了孟加拉灣氣旋性風暴的特點,趙平副院長報告了青藏高原氣象觀測的研究進展和展望,復旦大學吳立廣教授和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孫繼明研究員也帶來了氣候變暖下夏季南壓高壓變化以及青藏高原對流云大渦模擬的精彩報告。項目組成員就前期研究結果、業務技術需求以及下一步的研究計劃進行了匯報和交流。截至2020年底,項目完成的研究成果初步揭示了孟加拉灣風暴與我國降水的相關性及其降水特征,指出風暴活動對我國青藏高原東南部、西南以及長江中下游以南地區降水具有同期顯著影響,并發現孟加拉灣風暴有利于我國季風水汽輸送的爆發性增長,對季風轉換期間我國降水量有重要貢獻。李澤椿和陳聯壽院士、陸漢城教授、雷小途研究員等咨詢專家指出了項目研究的重要意義,對項目下一步研究重點、具體技術方案等提出了寶貴意見,并強調做好科研工作最終應服務于天氣預報、集中解決預報技術的具體需求。

2021年1月10日,由南京氣象科技創新研究院與南京大學大氣科學學院、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共同主辦的 “天氣雷達新技術和資料應用研討會”在南京召開。來自中國氣象局系統以及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蘭州大學等高校,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等研究院所,北京敏視達雷達有限公司、安徽四創電子有限公司、國??萍脊煞萦邢薰镜绕髽I的專家學者500多人采用線上線下的方式出席會議。中國氣象局科技與氣候變化司姚學祥司長致開幕詞,強調了雷達技術作為氣象科學中的卡脖子問題和關鍵技術問題,是國家重點支持和發展的研究內容。氣科院端義宏院長、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李良序主任和南京大學大氣科學學院丁愛軍院長分別代表3家主辦單位致辭,指出當務之急是將國內優秀的氣象雷達隊伍凝聚起來,促進氣象雷達技術高質量發展。會議4個學術主題為:我國氣象雷達業務現狀及發展趨勢;多波長和雙偏振雷達新技術的應用;相控陣、激光、毫米波和地波等雷達新技術的應用;氣象雷達技術發展和應用專家建議。18位專家做了大會報告,與會人員與報告專家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專家們針對氣象雷達新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提出了寶貴建議,指出擴展多雷達布局、解決雷達探測關鍵核心技術、推動業務應用發展與培養專業人才是當前氣象雷達國家發展的重點方向。

2021年1月14日,中國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莊國泰一行到氣科院調研。莊國泰局長首先參觀了氣科院一樓科技展廳,詳細了解中國氣象科技的發展史、氣科院建院以來取得的成就和對中國氣象事業的貢獻,隨后聽取了氣科院黨委書記、院長端義宏的工作匯報。莊國泰局長充分肯定氣科院在氣象事業發展中發揮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他指出,目前是氣象科學發展的最好機遇,廣大干部職工要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對新中國氣象事業70周年重要指示以及在科學家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貫徹黨中央關于科技創新的決策部署,遵循科學發展規律,推動科技創新成果不斷涌現,要瞄準關鍵核心技術特別是“卡脖子”問題,要重視科技成果轉化,做大做強做實氣科院,形成氣象發展的大格局,再現輝煌。中國氣象局辦公室主任宋善允、科技與氣候變化司司長姚學祥、人事司司長陳振林陪同調研。氣科院領導班子成員、徐祥德和張小曳院士參加調研活動。

2021年1月19日,人工智能氣象應用研究所邀請國家氣象中心周康輝博士做了題為“基于深度學習的無縫隙強對流天氣預報方法”的學術講座,會議由王亞強所長主持。周康輝博士簡要介紹了在臨近短時預報廣泛使用的包括光流法在內的傳統方法,并從臨近預報、短時預報、短期預報、深度學習可解釋性分析4個方面,重點介紹了基于深度學習開展的冰雹、雷暴大風、閃電及短時強降水預報研究成果。在臨近預報方面,周博士基于衛星、雷達和地閃定位數據等多源觀測數據研發了LightingNet模型,可以提高閃電和短時強降水的臨近預報。在短時預報方面,基于臨近預報的工作基礎和高分辨模式數據,通過特征融合不同來源的數據,更好地預報強對流天氣現象。在短期預報方面,比較了CNN、邏輯回歸等模型對ECMWF模式的分析場數據的學習能力,結果表明CNN的表現更為優異。針對深度學習可解釋性方面,周博士交流了自己的工作,包括卷積核可視化、置換特征、GBDT排序特征重要性等理論。最后,現場和視頻會議上的多位聽眾就報告內容與周博士進行了討論和交流。

2021年1月19日,災害天氣國家重點實驗室2020年度學術委員會/科學顧問委員會會議順利召開。此次會議采取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吳國雄院士、科學顧問委員會主任周秀驥院士、各位委員,中國氣象局科技與氣候變化司姚學祥司長、氣科院端義宏院長、科技處金啟華副處長出席了會議。會議由吳國雄院士主持。會議首先聽取了實驗室2020年度進展報告,委員們對實驗室的工作進展以及取得的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過去幾年,實驗室在青藏高原大氣科學試驗及綜合科考、華南季風降水試驗及暴雨研究、多尺度大氣數值模式研發、衛星資料應用研究、天氣雷達探測技術及資料應用研究、雷暴云起放電過程和雷擊效應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顯著進展,為我國氣象防災減災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委員們針對實驗室如何瞄準當前影響業務發展的重大科學問題,著力加強新技術、成果業務轉化能力,做到有亮點、有創新,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新,為防災減災氣象保障能力提升發揮更大作用,給出了具體的指導意見。

2021年1月20日,南京氣象科技創新研究院以遠程視頻形式舉行2020年度團隊工作進展報告會,氣科院端義宏院長、高云副院長、科技處溫敏處長,創新院領導班子全體成員、各團隊首席、聯合首席及首席助理出席會議。高影響天氣團隊首席孫繼松研究員、多尺度氣象模式團隊首席李建研究員、氣象探測技術團隊首席翁富忠研究員、氣象大數據與人工智能團隊首席王亞強研究員和交通氣象團隊首席劉端陽研究員分別匯報了各自團隊2020年的工作亮點、成果和2021年工作部署與安排。與會領導和專家對各研究團隊2020年的研究進展給予了充分肯定,同時也對團隊建設和未來研究工作提出了許多中肯的意見和建議。端義宏院長在肯定各研究團隊工作的同時希望各研究團隊首席要把握整體布局,瞄準核心任務和方向,做到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并進;作為創新院骨干的首席助理要發揮好首席與團隊成員間的橋梁作用,協助做好團隊各項工作;各研究團隊要瞄準主攻方向,分工明確,形成自己的特色,加強人員融合和團隊間交流,避免任務重疊;創新院領導班子要大力支持團隊的建設與運行,給團隊自主權,探索管理方式,實行動態管理,促進團隊的發展和優化。

2021年1月26日,南京氣象科技創新研究院與連云港市氣象局合作框架協議簽訂及科研業務合作研討會在南京舉行,江蘇省氣象局嚴明良副局長、預報處呂軍處長,連云港市氣象局徐良謀局長、陳飛副局長、觀測與預報處王桂臣處長,南京氣象科技創新研究院副院長孫效功和劉端陽及中國氣象局交通氣象重點開放實驗室骨干成員出席會議。此次協議的簽訂是在前期長達6年的合作基礎上,充分發揮了創新研究院陸上交通氣象特色與連云港市氣象局海洋氣象研究優勢條件,在共建共享野外科學試驗基地、聯合開展海洋交通氣象研究站建設及相關設備的研發、成果轉化應用、項目合作、人才培養等方面達成新合作。雙方的合作有助于共同推進災害性天氣、數值天氣模式、交通氣象研究以及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提升連云港市氣象防災減災能力和海洋交通氣象服務能力。會議就雙方單位開展后續合作進行了深入探討。嚴明良副局長對創新研究院和連云港市氣象局的合作表示肯定與支持,并希望充分利用好創新研究院的科研團隊與連云港得天獨厚的外場觀測條件,將科研與業務相融合,為提升海洋氣象服務能力做貢獻,不斷推進氣象現代化建設。

2021年1月27日,中國氣象局人工影響天氣中心召開學術交流會。會議由中國氣象局云霧物理環境重點開放實驗室主任陳寶君主持,中心全體人員參加會議,會議采取線上線下結合形式舉行。人工影響天氣中心的22位業務、科研人員依次匯報了自己最近一年的研究成果及進展,報告涵蓋了從業務應用關鍵技術成果到云降水物理機理研究等多方面內容。每個報告結束后,大家都針對匯報內容進行了充分的討論。此次學術交流會促進了大家對研究成果的展示與討論,從而達到互通有無、加強相互交流和學習的目的,推動中心全體人員進一步提升業務和科研工作水平。報告結束后,陳寶君主任對會議進行了總結,希望大家認真參考討論的建議,加快推進研究結果的業務應用和成果產出。

2021年1月29日,氣科院2021年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以線下和線上結合的形式進行。會議傳達了2021年全國氣象局長會議精神。端義宏院長做了“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擔負氣象科技自立自強主體責任,引領氣象科技創新“的工作報告,總結2020年和“十三五”工作的同時,強調并部署了下一年的工作。氣科院2021年重點工作任務:一是持續抓好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學習貫徹,推動全面從嚴治黨縱深發展;二是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科學理論研究;三是強化科技成果轉化支撐氣象業務發展和重大服務;四是加強科技創新平臺建設;五是推進人工影響天氣工作;六是提升綜合管理,持續激發科技創新活力;七是拓展深化開放合作;八是積極推進氣象學會發展。中國氣象局科技與氣候變化司司長姚學祥出席會議,代表中國氣象局領導對氣科院在2020年以及“十三五”期間取得的成績表示祝賀,并傳達了宇如聰副局長對氣科院提出的“要立足新階段、貫徹新理念、構建新格局、抓住新機遇,實現全面創新發展”的期望。氣科院領導班子成員、院士以及各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在主會場參會,院管理部門、各研究單位全體職工在分會場參會。工作會上還宣讀了2020年全院各類獲表彰名單。

2021年1月29日,中國氣象局科技與氣候變化司組織召開了公益性行業(氣象)科研專項項目“氣溶膠吸收特性測量新技術研發”結題驗收會。驗收會采用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中國氣象局科技與氣候變化司項目處張岳主持會議。專家組聽取了項目組的結題匯報,審閱了有關文檔資料,經過充分質疑和討論,認為項目完成了任務書規定的各項研究內容,實現了預期目標,一致同意通過驗收。公益性行業(氣象)科研專項項目“氣溶膠吸收特性測量新技術研發”主持單位為氣科院,聯合復旦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等單位共同承擔。項目設計和建立了連續、高精度測量大氣氣溶膠消光系數的光腔衰蕩光譜儀系統(CRDS),完成了激光光腔衰蕩氣溶膠消光儀的樣機研制,并建立了實驗室定標和標定方法;組織開展了多種氣溶膠光學儀器的綜合對比試驗,對國內外主要類型的儀器設備的觀測性能和偏差等獲得了較為深入的認識;研制樣機及其工程化系統在多個科學試驗、業務觀測中得到了很好的應用,對獲取高質量氣溶膠光學特性觀測,促進科研、業務工作起到積極作用。

2021年2月5日,中國氣象局人工影響天氣中心通過視頻會議方式組織召開西北區域人工影響天氣能力建設項目新舟60國家作業飛機交付狀態驗收會,中國氣象局、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北京航空工程技術中心、天駒通航公司、中飛通航公司及北京、河北、山西、甘肅、陜西等?。ㄊ校庀缶謱<覅⒓恿藭h。與會專家聽取了飛機研制、監造、任務系統驗查和飛機托管交接檢查等4個報告。經質詢、討論專家們一致認為,2架新舟60國家作業飛機充分借鑒東北人工影響天氣項目的經驗,大氣探測、催化作業、空地通信、任務集成和任務電源子系統均滿足初步設計和合同要求,同意通過交付狀態驗收。2架新舟60國家作業飛機從生產、改裝、測試、試飛、查驗等環節,歷時2年多,實現了云微物理探測軟件國產化、任務系統集成、空地視頻通信等多項技術突破。相比東北人工影響天氣項目建設的2架新舟60國家作業飛機,西北人工影響天氣項目建設的2架新舟60國家作業飛機,作業、探測、通信、系統集成均有明顯的提升。飛機投入使用后,可有效提高復雜氣象條件下的作業能力,在飛行過程中可以獲取實時云層狀況和氣象探測信息,更好地滿足增雨作業業務和科研探測需求。下一步,中國氣象局人工影響天氣中心、相關省氣象局、飛機研制單位、飛機托管單位將合力確保新舟60國家作業飛機安全高效運行,充分發揮作業效益,在西北地區生態文明建設、鄉村振興以及重大活動保障等方面做出重要貢獻。

2021年2月6日,針對廣東、廣西、湖南、江西、浙江、福建、云南等南方省市持續干旱,部分地區存在較高的森林火險等級的情況,中國氣象局局長莊國泰要求搶抓天氣時機,適時開展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為緩解旱情、降低森林火險等級、保障春耕春播等提供優質服務保障;副局長余勇針對2月7—10日南方即將出現的降水過程,要求加強監測分析,開展人工增雨作業。2月7日,中國氣象局人工影響天氣中心,聯合相關地區人工影響天氣部門開展南方抗旱人工增雨作業會商。減災司副司長趙志強、人工影響天氣中心主任李集明參加會商。與會專家就南方旱區降水過程作業條件潛勢預報,飛機增雨作業方案(航線設計)等作業條件和作業預案,精準、科學、有效、安全地作業及準備情況進行了討論。2月8日上午,中國氣象局人工影響天氣中心組織江西、福建、廣東省相關部門及贛州飛機外場基地,首次開展了贛粵閩跨省域聯合增雨作業會商,精細設計了不同區域的“幾”字形飛機作業方案,預計將顯著提升贛粵閩跨省域聯合增雨作業的效果,對緩解南方省市旱情起到十分積極的作用。自2021年1月21日中國氣象局人工影響天氣中心啟動南方抗旱重大服務保障至今,已指導各地開展飛機人工增雨作業13架次,累積飛行時長近42 h,實施地面人工增雨作業444次,消耗炮彈20發、火箭1265枚、地面焰條330根。后續中國氣象局人工影響天氣中心將會積極跟進,國省聯動,盡全力做好此次南方抗旱人工增雨作業服務保障工作。

2021年2月8日,南京氣象科技創新研究院第一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在京寧兩地采用線上線下結合方式召開。會議由宇如聰理事長主持,中國氣象局、江蘇省人民政府、南京市人民政府以及南京大學、國防科技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河海大學、中國氣象局科技與氣候變化司、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江蘇省氣象局各理事單位代表出席,共商創新研究院未來發展大計,構建大氣科學聯合研究平臺發展新格局。會議審議通過了理事變更、理事會章程修訂、人事任免、創新研究院2020年工作報告及2021年重點任務等事宜,并對創新研究院未來發展進行了咨詢研討。理事會肯定了創新研究院成立一年多來的工作,同時建議創新研究院要緊緊圍繞重大需求和核心技術加強科技協同創新研究,加強開放合作、人才隊伍建設和體制機制創新,大力推進成果轉化。各位理事表示在創新研究院未來發展中給予更多的支持。

2021年2月9日,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與泰國農業和合作部皇家人工降雨和農業航空司(DRRAA)舉行人工影響天氣技術合作協議線上簽署儀式。氣科院院長端義宏、中國氣象局人工影響天氣中心主任李集明、中國氣象局國際司雙邊處領導,泰國DRRAA司長Surasri Kidtimonton、副司長Panithi Samerwong、Nareeluck Wannasai及泰國農業和合作部駐華工作人員等共22人出席簽署儀式。儀式上中泰雙方領導致辭。Surasri Kidtimonton司長表示,中泰雙方簽署人工影響天氣技術合作協議,是通過戰略伙伴關系加強長期的友誼,是區域和平、穩定與繁榮的重要支柱。簽署的合作協議以及將要開展的行動計劃,將通過科技創新提高人工影響天氣減輕干旱和減少災害的能力。相信通過雙方的努力,能夠為兩國人民帶來福祉。氣科院院長端義宏介紹了中國氣象局人工影響天氣中心近年來所做的主要工作。他表示,中泰兩國在氣象領域的合作源遠流長,在中泰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的背景下,在未來4年的時間里將以合作項目、人才隊伍建設、人工影響天氣經驗交流等方式在數值模式、催化劑、催化設備、云物理探測設備及相關領域進行深入合作。希望通過合作,促進雙方人工影響天氣的工作交流,提高雙方的技術水平,并最大限度地減輕干旱和其他自然災害帶來的社會經濟損失。中泰合作協議的簽訂正是新春伊始之時,相信中泰兩國在人工影響天氣領域的合作就像初春的種子,必將生根發芽、結出累累碩果。

2021年2月24日,中國氣象局人工影響天氣中心召開人工影響天氣與氣象現代化建設需求銜接會議,中國氣象局總工程師黎健、各職能司和發展規劃院領導等出席會議。會議由氣科院副院長、中國氣象局人工影響天氣中心主任李集明主持。黎健總工程師一行首先對人工影響天氣中心指揮平臺進行了調研,聽取了人工影響天氣中心指揮業務整體情況介紹。李集明主任匯報了人工影響天氣“十四五”發展規劃與現代化建設需求,各職能司和發展規劃院領導對人工影響天氣現代化工作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黎健肯定了人工影響天氣中心在業務服務、現代化建設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并對未來的規劃和高質量發展提出了要求:一是要站在初心使命和國家戰略高度考慮人工影響天氣工作,強化對全國的技術指導,增強科學性、安全性;二是要貫徹落實好《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人工影響天氣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三是要對氣象發展十四五規劃中的人工影響天氣部分提出完整意見;四是規劃要注重觀測、預報、服務等工作的協同性、系統性,要有共享建設理念;五是規劃要與事業單位改革、人工影響天氣中心改革以及人才隊伍建設相匹配;六是要進一步加強與各職能司的溝通,對規劃進行修改完善。

2021年2月26日,針對冬小麥返青、春耕春播關鍵期我國黃淮及周邊地區出現的持續旱情,為及時抓住有利的人工增雨(雪)作業條件,中國氣象局人工影響天氣中心采用騰訊會議形式組織山西、河北、山東、河南、安徽、江蘇、浙江、江西等8省人工影響天氣部門開展抗旱人工增雨作業條件及作業預案專題會商。中國氣象局人工影響天氣中心首先提出了會商重點、預報結論、預報理由以及作業預案建議,各省人工影響天氣部門依次對2月27日至3月1日的作業條件和作業預案,以及作業和準備情況進行了充分的交流和討論。針對此次旱情,中國氣象局人工影響天氣中心從2月22日以來制作發布多期作業條件預報、預案、人工影響天氣服務快報等專項指導產品。此次應急會商,通過對云系演變特征和云系垂直結構的分析,精細地做出了作業潛力區預報和作業預案建議,有利于提高各地人工增雨作業的科學、精準水平,也將為此次降水過程有效緩和旱情,助力春播生產、抗旱保墑,以及為地方經濟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2021年3月5日,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模式室主任吳統文研究員訪問氣候與氣候變化研究所,在“科技創新論壇”做了題為“次季節—季節—年際尺度一體化氣候模式預測業務系統(BCC-CPSv3)及影響機制研究”的學術報告,報告會由祝從文副所長主持,李建所長和全所科研人員參加報告會。吳統文研究員現任國際次季節-季節預測計劃(S2S)科學指導小組成員,長期擔任中國氣象局氣候模式研發團隊負責人和學術帶頭人,帶領團隊于2016年、2020年先后完成了我國第二代、第三代氣候模式預測業務系統的研發。吳統文介紹了我國三代氣候模式預測業務系統的研發歷程,著重介紹了第三代系統(BCC-CPSv3)的主要構成,包括多圈層耦合模式BCC-CSM2-HR的配置和性能特點,多圈層耦合同化技術和集合預測方法研究進展,并介紹了評估BCC-CPSv3模式對月內尺度溫度、降水、大氣環流,次季節尺度MJO季節內振蕩和季節尺度降水、溫度、環流、SST和海冰等預測能力的情況,與現有模式預測業務系統對比有顯著進步,在某些方面優于國際業務預測產品。氣候所各研究團隊人員與吳統文研究員開展了深入交流,就模式分辨率對預測效果的影響、物理過程和同化系統研發進展,以及氣候模式未來的發展前景等進行熱烈討論。此次報告會對氣候所多尺度模式研發、S2S變化機理與預測理論等方向研究都帶來了有益啟發,對了解業務進展和需求、進一步推動科研業務結合也有積極作用。

2021年2月27日至3月12日,氣科院青藏高原與極地氣象研究所聯合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南京天文光學技術研究所、山東師范大學等單位科技人員組成冬奧賽道科考隊,前往北京延慶國家高山滑雪中心、河北崇禮云頂滑雪場和黑龍江亞布力滑雪場等地,開展冬奧氣象保障工作。具體工作包括跟蹤觀測上一輪試驗完成的賽道,評估賽道在回暖天氣的維持能力,探索在相對高溫下制作賽道的技術方法等。在科考工作期間,遇到了試驗窗口期短、突發暴風雪天氣等困難,在大家的一致努力下順利完成了所有的預期科考項目。通過此次科考,科考隊初步掌握了不同天氣下賽道制作和維持的技術要點,為冬奧會雪務保障工作積累了寶貴經驗。在科考工作間隙,科考隊成員組織了一次有特殊意義的黨小組活動。大家集中學習了北京市委書記、北京冬奧組委主席蔡奇同志關于冬奧籌辦的重要指示精神。經過交流,大家一致認為要堅決保質保量完成賽道試驗工作,為冬奧成果的展示與推廣打下堅實基礎。

2021年3月12日,科技處組織召開2021年我國夏季氣候預測會商會。會議由氣候與氣候變化研究所副所長祝從文主持,次季節—季節研究團隊與多尺度數值預報系統研發團隊相關科研人員、氣候預測領域專家魏鳳英研究員參加了研討交流。蘇京志研究員首先做了基于氣科院動力預測系統的2021年夏季氣候預測意見報告。該動力預測系統基于氣科院氣候系統模式(CAMS-CSM)研發,于2020年3月開始逐月開展實時預測,對2020年秋冬季“拉尼娜”狀態的預測與實況基本一致。根據動力預測系統預測結果,蘇京志綜合分析給出了2021年ENSO狀態后期演變的預測意見。劉伯奇副研究員介紹了改進后的氣科院統計預測自動化系統(CAMS ASPS)。改進后的CAMS ASPS系統在回報2020年梅雨期降水和2020/2021年冬季氣溫及降水方面預報效果有明顯提高?;贑AMS ASPS系統預測結果和美國、韓國、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WMO等多家多模式集合預測產品,綜合考慮熱帶太平洋-印度洋、北太平洋SSTA和南半球環狀模(AAO)等因素的影響,給出2021年夏季我國降水和氣溫趨勢預測意見。與會人員就預測意見開展了討論,并建議進一步考慮中緯度環流異常對我國夏季氣候預測的重要影響。

2021年3月31日,氣科院青聯舉辦2021年首次青年學術論壇暨氣科院極地專題青年報告會。報告會由氣科院青聯主席丁明虎研究員主持,趙平副院長出席會議并致辭,線上線下一百多人參加會議。會議邀請了清華大學徐世明副教授介紹了其領銜的基于耦合模式的高分辨率多尺度海冰動力學模擬的最新研究進展,中國科學院大學耿雷教授對雪—氣界面硝酸光化學過程和冰芯硝酸同位素記錄解讀進行了介紹,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李熙晨研究員介紹了熱帶—極地遙相關和南極氣候變化的研究成果,自然資源部海洋三所祁第研究員介紹了人為二氧化碳從南極大陸架轉移到南大洋深處及其對海洋酸化的影響。與會青年科研人員和研究生對4位科學家的研究工作表示出了濃厚興趣,并就相關問題開展了積極討論。4位科學家從自身科研經驗出發解答了線上、線下科研人員的問題與疑惑。氣科院青年表示要積極學習4位科學家腳踏實地、刻苦鉆研的精神,抓住機遇,盡早成為氣象科技事業的中堅力量。氣科院青聯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今年還將適時組織專題青年學術交流,引領和帶動全院青年弘揚科學精神、鉆研科學知識、創新科學方法,助力青年崗位建功。

2021年3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氣象局向氣科院劉洪利、尹金方、徐洪雄3位援疆干部頒發了援疆紀念證書及獎章,高度贊譽并感謝他們在援疆工作中的努力和取得的優秀業績。

? 青藏高原與極地氣象科學研究所劉洪利研究員在援疆期間(2011—2014年),主要圍繞烏魯木齊市氣象局的數值天氣預報、霧霾天氣預報和新疆地區大氣污染防治、環境氣象業務預報等方面開展技術研發,同時開展了技術成果應用推廣和講座培訓工作,推動了烏魯木齊市氣象局相關預報技術的提升。參與并主筆撰寫的新疆自治區政協“重點城市控制PM2.5,防治汽車尾氣污染”專題報告,得到自治區政協的好評,并獲得自治區黨委書記張春賢批示。

? 災害天氣國家重點實驗室尹金方研究員在中國氣象局新疆沙漠氣象研究所援疆期間(2014—2016年),開展的雷達資料同化工作改善了新疆區域數值預報業務系統初始場,提高了模式預報準確率,為預報系統的業務準入給予了極大的支撐。其專題授課和技能指導,提高了沙漠所年輕科研人員科研業務能力。2017年榮獲“第八批中央和國家機關、中央企業優秀援疆干部人才”稱號及援疆工作記功一次。

? 災害天氣國家重點實驗室徐洪雄副研究員在中國氣象局新疆沙漠氣象研究所援疆期間(2016—2017年),參與全國6萬區域站點遴選工作,參加了進行觀測模擬批量試驗所需程序(腳本驅動的OSSE系統、后期站點插值以及檢驗模塊等)的重新開發。推動氣科院災害天氣國家重點實驗室陸面資料在沙漠所業務模式中的使用,為觀測模擬批量試驗做了大量前期數據及技術準備,并參與了批量試驗工作。

2021年4月1日,應趙平和高云副院長的邀請,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崔鵬研究員一行5人訪問氣科院,并就青藏高原觀測站網合作事宜進行了交流和研討。氣科院高云副院長,王迎春、任宏利、丁明虎和張東啟研究員,中國氣象局科技與氣候變化司周秉榮副處長等參加了研討,研討會由趙平副院長主持。崔鵬院士做了題為“青藏高原自然災害與防災減災”的報告,介紹了他們對高原地表災害的研究成果和未來高原建站觀測的計劃。青藏高原與極地氣象科學研究所副所長任宏利研究員向崔鵬院士一行介紹了氣科院在青藏高原野外觀測基地的情況。隨后,趙平副院長向來賓介紹了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氣科學試驗的主要研究成果和近年來中國氣象局和氣科院在高原建站和觀測方面取得的進展;高云副院長介紹了氣科院的基本情況,特別是氣科院負責運行的科研基地的情況以及氣象局系統業務觀測準入制的信息,并強調將業務觀測平臺優勢轉化為科研優勢是未來氣科院發展的重點目標之一。雙方就川藏鐵路沿線冰凍圈災害觀測站的建設、在TPRCC框架下的國內外臺站建設和數據共享、氣科院在青藏高原科學試驗基地建設規劃以及墨脫國家觀象臺的建設方面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希望能繼續深入溝通并委派專人對接,就合作建站、數據共享方面進行更密切的合作。

2021年4月12日,中國氣象局和阿聯酋國家氣象中心人工影響天氣專家舉行視頻會議,交流人工影響天氣技術研究和業務工作進展,研討未來合作意向。來自中國氣象局人工影響天氣中心、中國氣象局國際合作司、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以及阿聯酋國家氣象中心人工影響天氣項目、國際合作部門的管理人員及專家等14人出席會議。中方專家通過5個報告介紹了中國人工影響天氣的發展現狀,包括中國氣象局人工影響天氣工作總體情況、人工影響天氣外場觀測試驗、效果檢驗、云模式的發展和應用、人工消霧以及聲波等新技術在人工影響天氣中的應用等。阿方專家介紹了阿聯酋人工增雨業務工作情況及人工增雨項目(UAE-REP)進展。在交流的基礎上,雙方就后續合作方向、合作方式等進行了探討。通過此次會議,中國氣象局和阿聯酋國家氣象中心的專家加深了對雙方人工影響天氣領域業務、科研情況的了解,為推進雙方在人工影響天氣領域的進一步合作奠定了基礎。

2021年4月14日,由氣科院牽頭、24個農業氣象試驗站參加的中國氣象局創新發展專項“農業氣象試驗站區域聯合試驗”(CXFZ2021Z059)項目啟動會采用線下和線上相結合的方式在北京召開。會議由項目負責人周廣勝研究員主持,中國氣象局科技與氣候變化司和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相關領導出席會議并講話。項目共同負責人宋艷玲研究員介紹了項目的概況、任務、試驗的具體方案;周廣勝研究員介紹了任務執行的具體任務、要求和工作時間節點,并重點介紹項目成果產出《氣候變暖對中國主要糧食作物產量與品質的影響評估報告》的寫作框架、組織與時間進程安排。主會場與24個農業氣象試驗站的項目骨干人員參與了會議,參會人員就區域聯合試驗的工作與試驗進行了討論。中國氣象局職能司相關領導進一步強調了本項目的目的,希望通過項目的實施,為農業氣象業務服務指標的修訂、農業氣象模擬模型的改進及區域應用、農業氣象適用技術的開發等提供基礎試驗資料和科學依據,大力提升農業氣象和生態氣象的業務服務支撐能力和技術水平;同時為試驗站培養一批懂技術、能科研的農業氣象科研人才隊伍,推動農業氣象試驗站科研業務水平的提高。

2021年4月16日,氣科院組織召開了“基于鐵路網絡的氣象與大氣環境動態探測系統及應用”合作研討會,會議由徐祥德院士主持,端義宏院長出席并講話。氣科院、中鐵特貨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及北京瑞蒙特科技有限公司三方領導與專家重點討論了如何利用覆蓋全國的鐵路網絡發展氣象與大氣環境三維結構動態探測新技術系統及應用前景,并就三方戰略合作協議初稿和青藏鐵路氣象觀測試驗方案提出了修改意見。徐祥德院士從國家戰略需求角度介紹了基于鐵路網絡的氣象與大氣環境三維結構動態探測系統及應用項目的重要意義。端義宏院長表示,非常支持該項目的探索性研究,希望以此項目為契機謀劃三方長期合作,為提升災害天氣的預報預警能力提供科技支撐。中鐵特貨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顧光明、北京瑞蒙特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白鋼等領導與專家認為,該項目對提高鐵路部門及其他行業的氣象災害防御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希望三方盡快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未來在項目成果轉化及大數據應用等方面進行深度合作。

2021年4月19日,2021年度“華南季風/臺風強降水協同觀測試驗”啟動會暨技術研討會在北京召開。來自氣科院、廣東省氣象局、中國氣象局廣州熱帶海洋氣象研究所、廣東省茂名市氣象局、深圳市國家氣候觀象臺、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單位的專家和技術人員、氣科院端義宏院長和廣東省氣象局熊亞麗副局長出席了會議?!叭A南季風/臺風強降水協同觀測試驗”各參與單位對2020年觀測試驗開展情況、研究進展、存在的問題以及2021年觀測試驗計劃進行了匯報,與會專家就如何規劃好今年的觀測試驗進行了討論。2021年將繼續加強合作,依托“華南季風/臺風強降水協同觀測試驗”獲取的寶貴觀測資料,深入開展華南強降水發生發展機制和關鍵物理過程研究,為提升災害性強降水過程的監測、預警預報水平提供科技支撐。端義宏院長在會議總結時指出:為做好此次觀測試驗,有必要對過去幾年的工作進行總結,要做好規劃,圍繞亟待解決的科學問題進行觀測試驗方案的設計;要大力推進野外科學試驗數據共享平臺的建設,充分實現觀測資料的共享;災害天氣國家重點實驗室要做好統籌,聯合各參與單位,共同開展好各項試驗內容。

2021年4月22日,畢業于芬蘭赫爾辛基大學的李浩然博士應邀訪問災害天氣國家重點實驗室并做題目為“冷云降水的雷達觀測研究” 的學術報告,實驗室雷達團隊首席劉黎平研究員主持了會議,眾多單位的學者和研究生參加了本次報告會。李浩然博士在芬蘭一直從事雷達氣象學和云微物理的研究,其相關工作成果在多個權威國際刊物上發表。報告中,李浩然博士首先闡述了冷云降水的重要性及云內各種微物理過程的復雜性。目前,數值模式對冰相微物理過程的描述還很不充分,需要有力的觀測試驗增進對這些過程的理解。李博士介紹了他利用芬蘭BAECC觀測試驗和ACTRIS觀測網的多種雷達觀測資料,研究了淞附、繁生等過程對降水的影響,分析了冰相微物理過程與冰晶的融化之間的聯系,并首次用試驗方法反演了Ka波段和W波段雷達信號的融化層衰減量等工作。這些工作對層狀云降水系統的觀測及如何更好地利用雷達觀測資料反演云微物理過程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義。報告結束后,參會人員就報告內容與李浩然博士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討論。

2021年4月,南京氣象科技創新研究院對北極閣開放式科研基金資助的9個項目進行了驗收。根據專家組意見,最終有7項通過驗收,其中優秀項目2項。北極閣開放式科研基金2008年由江蘇省氣象局設立,面向全國相關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事業單位的科研團隊,支持交通氣象領域的科技創新以及多源探測資料、區域高分辨率數值模式本地化和產品釋用技術為基礎的災害性、高影響天氣監測預警預報方面的技術研發。此次通過驗收的7個項目如下:(1)“江蘇夏季雨滴譜觀測特征分析及關鍵參數的微物理方案本地化”項目(負責人為梅海霞)。提取了符合江蘇地區夏季強對流天氣的雨滴譜特征參數,完成了云微物理方案中雨滴譜譜形參數診斷方法的代碼改寫,形成能夠穩定運行的本地化改進方案。(2)“江蘇省低能見度預警概率模型的建立”項目(負責人為沈沛豐)。編寫了微波輻射計和風廓線雷達資料的聯合應用軟件客戶端,能夠綜合展示邊界層風場、水汽、熱力層結特征,并投入業務試用。(3)“長江江蘇段霧的生消過程及致災機理的研究”項目(負責人為田小毅)。利用在長江江蘇段沿線布設的交通氣象高密度觀測資料,建立了該段霧過程檔案資料和霧的天氣學分類模型和預警預報業務流程,提高了長江航道霧預報的準確性。(4)“江淮流域短時強降水多模式集合預報研究”項目(負責人為王坤)。使用SMOTE和LR方法構建了江淮流域短時強降水預報模型,并將其應用于單模式和多模式集合預報的短時強降水的確定性預報和概率預報產品處理,改進了江淮地區短時強降水預報能力。(5)“霧的能見度參數化方案研究”項目(負責人為祖繁)。構建了適合江蘇省的能見度與濕度、霧滴數濃度和含水量的參數化方案,并應用于交通氣象信息服務系統第二版TMISS2.0。(6)“華中區域高速公路大霧預報關鍵技術研究”項目(負責人為何明瓊)。對大霧天氣背景場進行了類型劃分和特征概述,提煉了大霧短臨預警預報技術指標,建立了預報模型,將華中區域高速公路大霧預報預警準確率提高至89.7%,預警時效比公眾大霧預警時效平均提前6 h。(7)“基于道路攝像頭的大霧等級智能識別技術研究”項目(負責人為苗開超)。通過采集高速公路上視頻監控圖像,構建了基于AlexNet網絡的大霧等級識別模型,平均識別準確率為78%。

2021年5月7日,針對4月30日江蘇罕見大范圍雷暴大風和冰雹天氣現象,南京氣象科技創新研究院組織全院團隊召開“4·30”大風冰雹過程研討會,創新研究院領導班子、高影響天氣研究團隊首席孫繼松研究員、聯合首席趙坤教授,多尺度氣象模式研究團隊聯合首席黃小剛教授,各團隊首席助理及相關團隊成員出席此次會議。研討會由費建芳院長主持,他簡單介紹了此次強對流天氣過程及前期研究工作,按照中國氣象局宇如聰副局長的指示和要求,創新研究院在氣科院領導和組織下已第一時間對江蘇“4·30”極端大風冰雹天氣進行了初步分析并形成報告。各團隊首席、首席助理依次從雷達資料、衛星資料、數值模式資料以及交通災情統計資料等多角度分析了此次大風冰雹天氣過程,專家及各團隊成員對大風成因、降水及冰雹發生過程等問題展開熱烈的討論。最后,費建芳院長要求,以高影響天氣團隊為主、其他團隊為支撐深入開展科學研究,盡可能收集各類型資料進行深層次分析,深入研究此次極端大風的形成機理,為氣象防災減災服務提供更堅實的科技支撐。

2021年5月8日,南京氣象科技創新研究院與航天新氣象科技有限公司在南京召開合作研討會并簽署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建立協同創新機制,在氣象儀器及應用軟件研發、項目合作、氣象設備研發評估和標準規范制定、人才培養和交流等方面加強合作。創新研究院院長費建芳、新氣象公司副董事長薛鳴方共同主持會議,新氣象公司高允書記、王志銳副總經理及相關技術人員,創新研究院曾明劍和劉端陽副院長、高影響天氣團隊孫繼松首席和聯合首席趙坤教授攜本團隊及交通氣象團隊成員出席會議。雙方代表詳細介紹了各自單位及研發領域基本情況并一致認為,創新研究院與新氣象公司在科學研究、氣象儀器研發、成果業務轉化、社會服務等方面有著很好的互補性,雙方合作有助于推進氣象觀測能力、災害性天氣預警預報水平、防災減災救災以及生態氣象服務保障能力的提升。隨后,曾明劍副院長與王志銳副總經理代表雙方簽署了合作框架協議。會議最后,與會代表就需求定位、技術要點、合作機制等方面展開深入討論。費建芳院長表示,一方面從實處著手,加強資源整合和技術合作,集中力量開展重點攻關,聯合申報各類國家級項目;另一方面展望成果應用,立足江蘇、面向國家需求,將現有成果及合作成果轉化,積極創造氣象科技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

2021年5月7—8日,災害天氣國家重點實驗室/衛星研究與應用聯合中心主辦的“2021年大氣海洋一體化參數反演與應用研討會”在蘇州召開。會議由翁富忠教授主持,中國氣象局科技與氣候變化司張躍堂二級巡視員、復旦大學金亞秋院士出席并講話。國家衛星中心方翔副主任、氣科院科技處溫敏處長、南京氣象科技創新研究院閆麗華副院長及其他有關專家出席會議。來自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復旦大學、江西師范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中國氣象局上海臺風研究所、上海期智研究院、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等單位的專家學者參加了研討會。翁富忠教授明確此次會議旨在了解相關部門在大氣海洋遙感方面的研究現狀及能力,謀劃合作方式,研究未來工作思路和重點任務。各科研院所、高校參會人員圍繞快速輻射傳輸模式(ARMS)關鍵技術和衛星遙感、海洋衛星等關鍵技術匯報了科研進展。專家們針對衛星資料定標定位和同化技術的發展及應用展開討論并提出了寶貴建議,指出要結合生態文明建設及環境保護的國家戰略,立足頂層設計,做好底層基礎工作,對標國際前沿,使中國衛星產品的算法、數據處理、信息感知達到更高水平。此次會議加強了氣象、海洋不同領域學者在大氣海洋一體化參數反演與應用領域的溝通與交流,促進了學科的交叉融合。5月8日下午,與會人員前往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蘇州研究院參觀,就遙感科研的云計算加速技術問題進行了探討,翁富忠教授對創建科研服務云平臺給予了充分肯定并就今后發展目標提出指導性意見。

2021年5月18—19日,2021年全國夏收糧油作物產量預測會商會在山東濟南召開。會議由國家氣象中心主辦,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國家統計局農村司、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國家衛星氣象中心以及各省市(區)相關農業氣象業務單位參會。會上,山東省氣象局減災處馮桂力處長致歡迎辭并介紹了山東省氣候、農業生產情況,重點介紹了目前當地開展的農業氣象服務保障工程情況。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姜燕調研員重申了產量預報的重要性,并期望各省氣象部門對作物產量做出客觀評估。國家統計局農村司的代表介紹了夏收糧食作物生產形勢。國家氣象中心、各省代表就2021年全國、本地區夏收糧食作物生產形勢及未來產量預估做了匯報發言,最后由國家氣象中心總結匯總。氣科院生態與農業氣象研究所馬玉平副研究員做了“基于中國農業氣象模式(CAMM1.0)的2021年冬小麥單產趨勢預估”的報告,介紹了氣科院自主研發的中國農業氣象模式(CAMM1.0)及其運行平臺的進展情況,給出了基于CAMM1.0模式模擬結果的2021年全國冬小麥格點單產預估,為相關作物產量預測提供了參考依據。中國農業氣象模式是氣科院生態與農業氣象研究所近年來重點研發的科研和業務項目之一,此次馬玉平副研究員參加全國夏收糧食作物產量預測會商,旨在開展模式應用檢驗,為下一步CAMM1.0模式應用和推廣積累經驗。

2021年5月19日,由工程氣象研究中心承擔的“北京市氣候變化與風險評估研究”項目專家驗收會在北京召開。國家氣象中心李澤椿院士、國家氣候中心肖潺研究員以及北京建筑大學、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等評審專家參會。該項目綜合運用面向國土空間規劃的氣候變化與風險評估技術,在典型氣象要素、主要氣象災害和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歷史變化特征及其影響分析的基礎上,識別典型氣象因子,并綜合考慮致災因子危險性、承災體脆弱性和綜合防范能力等方面,進行現狀綜合風險評估和未來氣候變化情景預測,為從規劃角度制定針對性的氣候變化應對策略提供支撐。專家們一致認為該項目將對影響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氣象災害及時采取應對措施,減緩由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與壓力,提升城市應對氣候變化能力及合理制定城市發展規劃提供科學支撐,具有一定的環境和社會效益。

2021年5月21日,中國海洋大學張紹晴教授應邀訪問災害天氣國家重點實驗室并做題為“High-Resolution Coupled Earth System Modeling: An Application—Studies on The Predictability of Tropical Cyclone Genesis”(高分辨率地球耦合系統模式應用介紹——熱帶氣旋生成可預報性研究)的學術報告,實驗室副主任徐晶研究員主持了報告會。張紹晴教授為“筑峰第一層次”特聘教授、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鰲山人才”卓越科學家、山東省“泰山人才”特聘專家。長期從事大氣-海洋耦合資料同化和初始化研究,致力于國家級的高分辨率全球和超高分辨率區域地球系統模擬和預報預測系統建設。多家單位的學者和研究生參加了報告會并與張紹睛教授進行了熱烈的討論。

2021年5月22日,以“科技強國 氣象萬千”為主題的2021年氣象科技活動周武漢主場活動與全國科技活動周同步啟動,拉開了全國氣象科技盛會的序幕。中國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莊國泰,湖北省副省長柯俊出席啟動式并致辭,中國氣象局副局長宇如聰主持啟動式。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開啟之年。本次活動充分展示了“十三五”以來氣象科技發展成就和氣象服務保障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貢獻。在武漢,以“小康社會,氣象隨行;偉大復興,奮發氣象”為主線的氣象科技成果展,通過“國家館”“區域館”“長江館”“高等院?!薄捌髽I創新”等不同版塊,運用多種形式和手段集中展示氣象事業科技創新取得的成果。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南京氣象科技創新研究院作為科技創新主力軍參與此次展覽,展區設立在“國家館”板塊,主要以展板講解、沙盤及試驗展示、視頻宣傳的方式多角度集中展示了氣象科技創新成果。氣科院主要展示的GSDART系統、臺風研究、固城農業氣象國家野外科學試驗基地、農業氣象災害和作物苗情的全天候衛星遙感監測技術、生態文明建設績效考核氣象條件貢獻率評價系統、中國農業氣象模式CAMM1.0,以及創新研究院展示的人工智能強對流天氣臨近預報系統、遙感觀測在數值天氣預報中的應用、熱譜地圖技術研發與應用受到廣泛關注。青藏高原“亞洲水塔”多圈層大氣水分循環綜合觀測系統、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氣科學試驗及人工冰晶模擬試驗吸引了大批公眾駐足參觀。

2021年5月24日,工程氣象研究中心組織召開了建筑設計氣象參數計算專題研討會,天津市氣象科學研究所李明財所長、中國建筑標準設計院賀靜副總建筑師等相關部門專家,以及工程氣象研究中心有關項目組成員參會。工程氣象研究中心介紹了考慮氣候變化的民用建筑節能設計氣象參數與算法研究基礎,中國建筑標準設計院、天津市氣象科學研究所專家介紹了建筑設計用室外氣象參數實用情況及實施方案。通過此次研討,三方形成了建筑設計氣象參數計算未來合作研究計劃,為下一步開展建筑設計氣象論證技術研發及示范應用研究打好了基礎。

2021年5月27日,國家(貴州)防雹外場試驗在貴州威寧正式啟動,試驗將由中國氣象局人工影響天氣中心、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和貴州省氣象局等單位共同組織開展,圍繞冰雹云精細化結構觀測、防雹催化技術、效果評估等目前人工防雹亟待解決的關鍵性科學問題開展科學研究和技術攻關。國家(貴州)防雹外場試驗基地設在貴州威寧,主要由中國氣象局人工影響天氣中心和貴州省氣象局共同投資建設,現已建成以首席專家研究室、冰雹防控技術研究室、冰雹云催化數值模擬實驗室、冰雹微物理結構分析室等為一體的科研基礎設施和以新一代天氣雷達、X波段雙偏振天氣雷達、風廓線雷達、GPS/MET水汽、激光雨滴譜儀等探測設備為主的立體觀測網絡。2019年,基地成功舉辦了首屆“中國?冰雹減災”論壇,在全國范圍內產生較大的影響力,得到了相關領導、專家和科研人員的一致好評,此論壇被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和公共服務司納入“南雹(冰雹)北雨(增雨)”兩大全國性論壇之一。貴州威寧處于南方多雹帶核心區域,冰雹呈現生成發展快、降雹頻次高、影響范圍廣、局部災害重、防范難度大的特點,具有典型的山地氣候特征,是開展冰雹云觀測與科學研究的“天然試驗場”,此次開展的試驗研究對我國南方的冰雹研究而言既有代表性,也有普適性。

2021年5月27日,中國氣象局科技與氣候變化司在北京組織召開了公益性行業(氣象)科研專項項目“人工影響天氣催化劑自動化定量檢測技術研究”驗收會,會議采用主場與線上相結合的形式。項目由氣科院牽頭,聯合中國兵器工業集團第209研究所和山西北方晉東化工有限公司共同承擔。專家組成員來自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中國兵器科學研究院等單位。專家組一致同意項目通過驗收,并對取得的成果給予了充分肯定,認為該項目聯合多家單位,通過產學研有機結合,針對我國人工影響天氣催化劑檢測中的自動化定量檢測技術,研發了冰晶監測儀器、云室,提出了檢測方案,編制相關的標準和規范,有效提升了我國人工影響天氣催化劑定量檢測的自動化水平。項目成果在吉林、內蒙、河北等省區人工影響天氣業務、科研單位以及廠家得到推廣和應用,并取得了較好的應用效果。

2021年5月,中國氣象局野外科學試驗基地管理服務平臺正式上線運行,該平臺是中國氣象局“氣象科學決策支撐應用集約化建設”項目的一個子系統,由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承擔建設。該平臺與中國氣象局氣政通平臺集成,實現了中國氣象局31個野外科學試驗基地信息的在線填報、審核、管理、共享、分析和綜合顯示,可在線展示多個基地的全景虛擬現實和短視頻。為中國氣象局野外科學試驗基地的科學化管理和決策提供數據支撐。

2021年5月底,從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與中國氣象局廣州熱帶海洋氣象研究所聯合雷電野外科學試驗基地傳來階段性成果。本年度科學試驗于4月20日正式展開,雷電研究團隊的野外試驗人員在完成前期試驗設備的架設、安裝和調試后,于5月29日成功實施了今年首次人工觸發閃電試驗,在截至發稿前已成功觸發閃電5次,其中包含1次可用于研究自然閃電接地過程的空中觸發閃電個例。試驗中多站點、多設備協同觀測,獲得了高質量的同步觀測數據,實現了本年度科學試驗的“開門紅”。為了增加雷電科學試驗測試空間、提升人工觸發閃電效率并擴展科學試驗內容,雷電研究團隊在本年度的科學試驗中建設了新型人工引雷火箭發射平臺。該平臺可用于雷電近距離物理參量觀測、防雷設備的測試以及電力系統防雷性能的檢驗等。此外,雷電研究團隊圍繞引雷試驗場增加了包含7個子站的中-低頻閃電放電探測陣列,進一步豐富和拓展了試驗基地的多頻段閃電定位方法和技術,為人工觸發閃電和自然閃電的放電精細化觀測以及閃電監測預警技術的完善奠定了堅實基礎。試驗人員克服長期持續試驗造成的疲勞以及防疫管理給生活帶來的不便,頂烈日、冒酷暑、主動做好試驗設備的檢修和維護,時刻關注雷暴天氣過程,緊抓每一次開展試驗的機會,以獲取更多高質量的同步觀測數據。

2021年6月2日,中國海洋大學李明悝副教授應邀在氣科院科技創新論壇暨“氣候與環境”自由論壇做了題為“Python在大氣海洋科學的應用”的報告,氣候與氣候變化研究所蘇京志研究員主持了報告會。作為大氣海洋專業的一線科研人員,李明悝副教授近年來在數值模式高分辨率結果可視化方面取得一系列顯示度很高的優秀成果,并出版專著《Python數據可視化》(Python在大氣海洋科學的應用)等系列叢書。報告中,李明悝副教授首先向大家簡要介紹了Python語言入門的常見問題,隨后詳細介紹了大氣海洋研究中如何應用Python開展數據處理分析和可視化,內容既包括基本要點,又包括實用技巧。此次報告受到大氣海洋科學研究領域科研、教學、業務人員和研究生等的積極關注,騰訊會議參會人員近240人。在互動環節,參會人員與李明悝副教授開展了熱烈討論。

2021年6月5日,在“世界環境日”中國科協生態環境產學聯合體向社會發布“2020年度中國生態環境十大科技進展”。氣科院趙平研究員牽頭的“第三次青藏高原科學試驗一邊界層與對流層觀測”榮幸入選十大科技進展。該活動是在中國科協指導下,31項來自高校和研究所的成果由中國科協生態環境產學聯合體成員單位和兩院院士推薦,經公示、初選和15位院士專家終選,產生了“2020年度中國生態環境十大科技進展”。該評選活動旨在反映生態環境科技領域前沿發展動態,引領生態環境領域技術創新,為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提供科技支撐。中國科協生態環境產學聯合體是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在中國科協指導下,由環境、生態、氣象、地理、農、林、土壤、地質、海洋、水利、可再生能源11家全國學會,7家行業領軍企業,5家代表性高??蒲袡C構,6家公益組織于2018年9月共同發起成立,旨在聯合科技界、產業界等社會各方力量,踐行綠色發展理念,促進科技協同創新,服務生態治理現代化,加快推動綠色經濟發展,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促進國際交流與合作,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做出積極貢獻。生態環境部部長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理事長黃潤秋擔任首屆主席,聯合體秘書處設在中國環境科學學會。

2021年6月8日,華東空管局氣象創新實驗室主任陳志豪應邀訪問南京氣象科技創新研究院,并做了題為“航空氣象業務與進展”的學術報告。陳志豪主任長期在民航氣象業務一線工作,對航空氣象業務有豐富的經驗,對航空氣象領域的前沿技術有深刻的了解,參與籌建了華東空管局氣象創新實驗室,并擔任實驗室主任。報告中陳志豪主任介紹了當前航空氣象業務的現狀,其多部門聯動、社會效益明顯的特征尤為突出;展示了華東民航氣象中心與高校、科研院所、軟件開發企業等聯合,在數值預報系統建設、航空氣象產品研發、強對流天氣短臨預報系統開發、視頻反演能見度等方面開展的工作及取得的成績。這些工作緊扣航空氣象業務需求,為創新院后期開展航空氣象方面的科研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借鑒。報告結束后,創新研究院科研人員與陳志豪主任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討論,雙方均希望后期在針對航空氣象的低能見度預警、新型探測設備應用等方面開展合作。

2021年6月9日,交通運輸部路網監測與應急處置中心路網運行處蔚曉丹處長、江蘇省高速公路調度指揮中心湯海學主任到訪南京氣象科技創新研究院,就交通氣象方面開展合作事宜進行前期調研座談,江蘇省氣象局服務中心副主任黃亮及創新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氣象局交通氣象重點開放實驗室主任劉端陽,實驗室骨干成員參加本次座談。交通氣象團隊首席助理王宏斌博士向來訪專家介紹了創新研究院整體情況及中國氣象局交通氣象重點開放實驗室的發展歷程,從夯實交通氣象觀測基礎、開創交通氣象特色優勢、推動交通氣象示范規范等多方面展示了交通氣象實驗室的科研成果與科研實力。蔚曉丹處長、湯海學主任與實驗室成員針對交通運輸部對氣象精確預測預警需求的一些熱點、難點問題開展了熱烈討論,為實驗室今后的研究方向提供了思路,建議從保障路網通行安全、細化應急處置方案等具體需求出發,真正做到科研成果落地,為交通部門提供強有力的行業支撐,助力高速公路準全天候出行。

2021年6月10日,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羅德海研究員訪問氣候與氣候變化研究所,在科技創新論壇做了題為“大氣環流變異的非線性多尺度相互作用理論及其應用:海溫和北極海冰減少對極寒天氣的影響”的學術報告,報告會由祝從文副所長主持。羅德海研究員的報告從國際上已有的外強迫、大氣環流內部變化和中緯度天氣氣候之間聯系的相關理論出發,引出了如何分析天氣尺度波激發次季節大尺度環流異常的問題,介紹了大氣阻塞、北大西洋濤動(NAO)和太平洋北美型(PNA)形成的行星尺度波與天氣尺度波相互作用的非線性多尺度相互作用統一理論模型(簡稱UNMI模型),為阻塞、NAO和PNA問題的解決開辟了一條新路?;谠摾碚撃J剿岢龅慕浵蛭粶u(PV)梯度的大小是聯系北極和中緯度的橋梁,用模式解釋了北極增暖對阻塞反氣旋環流等周期、強度和移動的影響。參會科研人員、研究生等圍繞報告內容與羅德海研究員進行了深入交流,了解UNMI模型,將對完善和優化氣候所次季節至季節預測理論研究起到積極的借鑒作用。

2021年4月5日至6月20日,災害天氣國家重點實驗室武斌與來自不同單位的34位科考隊員搭乘“實驗3”號科考船赴東印度洋參加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組織的綜合科學考察。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在2010年設立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印度洋綜合航次”共享航次計劃,目的是通過對東印度洋進行多學科綜合交叉調查,深入對該海域海汽過程的認識,調查海洋大氣環境特征變化,增強對該海域大氣環流季節特征的理解。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于2010年組織實施了首次東印度洋海洋科學考察,至今已完成12個航次任務。東印度洋海洋-大氣綜合科學考察極大地促進了海洋、環境、大氣等多學科的交叉和融合,獲取了豐富的熱帶海洋大氣環境觀測數據,并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武斌此行開展了海洋強對流閃電綜合探測,這是國內首次針對海洋閃電的觀測試驗。此次試驗主要是基于高時間分辨率高速攝像系統和高靈敏度閃電磁場變化測量儀,開展船載閃電綜合觀測試驗,獲取海洋閃電光學和磁場變化同步資料,建立海洋強對流閃電光電綜合觀測數據集,研究海洋強對流發生、發展演變過程中閃電活動的時空分布特征、演變規律和放電過程的細節特征,揭示海陸閃電放電特征差異及其機理。此次出海觀測獲取了東印度洋海域閃電光學和磁場變化同步資料,促進了閃電觀測與海洋-大氣研究方向的交叉和融合,還為后續開展海洋閃電精細化觀測和建立兩洋一海區域閃電監測網奠定了基礎。

2021年6月22日,南京氣象科技創新研究院舉辦了一場青年學術報告交流會,應氣象探測團隊首席助理諸葛小勇副研究員和高影響天氣團隊成員張樹時助理研究員共同邀請,中央氣象臺短期預報副首席張夕迪工程師到訪創新研究院并做了題為“2020年長江中下游極端梅雨特征和預報偏差分析”學術報告,創新研究院各團隊成員參加了報告會。張夕迪工程師主要從事定量降水、災害性天氣以及中小尺度天氣系統預報業務和研究工作。報告中,張夕迪工程師首先介紹了6—7月的極端梅雨案例,詳細分析了極端梅雨的基本降水特征和大氣環流特征,并從預報檢驗和偏差角度分析了數值模式應用的效果。張夕迪工程師表示,在日常預報工作中常用模式檢驗、集合預報、多模式對比應用等方法,但針對對流性降水強度和位置的預報結果仍存在較高的不確定性。今后將把研究重點放在對流強度、極端事件的分析上,為預報工作解決難點問題提供技術支撐。與會人員就報告內容與張夕迪工程師進行了深入交流與討論。

2021年6月21—25日,生態與農業氣象研究所王培娟副所長、譚凱炎、馬玉平、王旗一行4人赴我國糧食主產區之一的東北三省開展調研。結合線下與線上會議座談以及發放調查問卷的方式,調研團先后在黑龍江省氣象科學研究所、吉林省氣象科學研究所和遼寧省生態氣象和衛星遙感中心詳細了解了農業氣象模式在當地氣象業務服務中的應用現狀、發揮的作用以及未來的應用需求等情況。調研團成員馬玉平副研究員介紹了氣科院自主研發的“中國農業氣象模式CAMM1.0”,現場演示了模式的運行過程,并與當地農業氣象業務及管理人員探討了CAMM1.0應用推廣的方式方法。調研團還參觀并詳細詢問當地農業氣象業務服務平臺的相關內容。調研工作隨后在當地的水利、農業等管理部門進行。在各省氣象部門人員陪同下,調研團先后赴黑龍江省水利廳、黑龍江省農科院、吉林省通榆縣農技推廣站、遼寧省昌圖縣農村農業局、朝陽市農村農業局、植保站等部門,開展了當地農業種植及農田灌溉情的調研,并了解了農業生產部門或個體農戶對氣象精細化服務的具體需求。實地調研資料對農業氣象模式的改進將發揮重要作用,未來對中國農業氣象模式CAMM1.0的進一步優化也將不斷展開,以期使農業氣象模式成為我國糧食安全生產氣象保障服務、降低農業氣象災害、確保糧食高產穩產的重要工具。

2021年6月24—26日,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次季節—季節研究聯合中心在北京召開了第六屆學術研討會。聯合中心的宗旨是合作創新,打造一流科研團隊,提高我國次季節—季節預測能力。會議由氣科院氣候與氣候變化研究所主辦,祝從文研究員和李天明教授共同主持,來自氣科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山大學、中國地質大學、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國家氣候中心、天津市氣候中心的科研業務人員和研究生共70余人參加了研討會,同時開設了網絡會場。夏威夷大學王斌教授、北京大學錢維宏教授、中山大學劉飛教授,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凌健研究員,以及北京師范大學楊靜教授應邀與會,并圍繞MJO的傳播理論以及模擬、中高緯度次季節波動、海氣相互作用與季節內振蕩的關系等方面做了特邀報告。研討會安排口頭報告22個,與會人員就MJO的物理機制及其數值模擬、數值模式次季節預報、極端事件等多個研究領域的科學問題進行了深入研討。聯合中心還為青年科研工作者的交流合作和研究生培養搭建了良好的學術平臺,此次學術研討會共有18名研究生對自己的研究成果進行了墻報展示。

2021年7月12日,南京氣象科技創新研究院第一屆理事會第三次會議在南京召開。中國氣象局副局長、創新研究院理事會理事長宇如聰在講話中指出,在江蘇省人民政府和南京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創新研究院建院開局工作穩定推進、成效顯著,下一步要明確定位、砥礪前行,遵循“國際標準、國內示范、江蘇先行”的定位,以高標準高質量做好氣象科學研究工作。會議聽取了創新研究院2021年上半年工作進展報告,審議通過了創新研究院法定代表人變更事宜,各理事會成員分別就創新研究院年度工作進行咨詢并提出建議。宇如聰副局長圍繞新時期氣象事業高質量發展提出了具體意見,要充分促進科研和業務緊密結合,發揮自身優勢,持續做好大風強對流天氣和交通氣象科學研究,面向各級需求、服務江蘇地方經濟發展。要合理規劃好創新研究院科研能力建設,盡快打造出亮點成果,強化衛星遙感數據開發,加快多尺度模式成果研發及應用,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在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中展現創新研究院的風采。創新研究院未來要盡快形成一套持續穩定發展的舉措,關鍵做到管理、專家等理念一直保持先進;要充分發揮平臺優勢,與高校、企業建立廣泛合作,強化人才培養,進一步打破唯職稱、唯資歷的舊標準,以能力和水平為先,不拘一格提拔人才。

2021年7月12日,氣科院機關和大氣成分所青年理論學習小組聯合策劃舉辦了全院青年理論學習小組聯合學習報告會。張小曳院士應邀為全院青年人員做了題為“我國碳中和戰略意義及氣象青年使命擔當”的報告,院黨委副書記李慧出席活動并講話,院機關聯合青年理論學習小組領學人王皓哲副處長主持報告會,各研究所及南京氣象科技創新研究院青年理論學習小組成員線上聆聽了報告。張小曳院士的報告以“合道而順德的發展之路”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為國家需求而科研,讓人生與時代環環相扣”3個主題,從氣象防災減災、應對氣候變化及綠色低碳發展等多重關系角度,結合中國氣象事業的使命與擔當,介紹了我國碳中和的前進方向,對今后產業格局的影響,以及科研人員在國家戰略問題下的人生選擇等問題。張院士從基礎的科學概念切入介紹了人類活動對于天氣和氣候的影響,通過回顧溫室氣體觀測背后的故事及IPCC國際關注的故事,引出我們國家碳中和目標,是通過平衡人為二氧化碳排放量與去除量,或者完全消除人為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凈二氧化碳零排放。張院士指出,碳中和是我國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做出的一項重大戰略舉措,中國氣象局的科技人員尤其是氣科院的科技人員應扎扎實實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和推動工作,高質量推出研究成果,力爭在重大問題研究上不斷取得突破。碳中和中的科技問題主要集中在替代、增匯和效果評估等幾大方面,他認為氣科院具有扎實的科研基礎、完備的科研條件,有能力也應當在碳源匯動態變化、風和光能源利用以及碳中和對天氣、氣候變化和環境影響等研究工作中牽頭并做出巨大貢獻。最后,張院士從他求學、治學的歷程和感悟出發,勉勵青年科研人員要培養恒心和定力,力戒浮躁淺薄,要樹立遠大理想,堅持為人民服務,不忘科研初心,將自己的人生選擇同國家發展大勢緊密結合。

2021年7月14日,應氣象探測團隊首席助理諸葛小勇副研究員邀請,英國雷丁大學顧劍峰博士在南京氣象科技創新研究院舉辦的年度第2期氣象科技論壇上做了題為“Intensification of Idealized Tropical Cyclones in Directional Shear Flows: Balanced Dynamics and Role of Moist Convection”(方向性切變環境中的理想熱帶氣旋增強機制:平衡動力學及濕對流的作用)的學術報告。論壇由高影響天氣研究團隊首席助理王明筠副研究員主持,各單位相關科研人員通過線上線下方式參加了報告會。顧劍峰博士主要從事臺風動力學、對流動力學及參數化、大渦數值模擬和大氣熱力學等研究,在多個大氣科學權威學術期刊發表文章10余篇,主持及參與多個自然基金項目。報告主要從平衡動力學及濕對流在其中的作用兩個方面闡述了理想熱帶氣旋在方向性切變氣流中的強度變化。報告指出,當環境氣流的切變方向隨高度發生變化時,即使深層垂直風切變完全一致,熱帶氣旋的結構及強度變化也會呈現非常顯著的差異;由方向性切變氣流強迫出的隨高度變化的渦旋傾斜所驅動的平衡動力學響應是影響結構差異的根本動力學機制;濕對流的組織、渦旋傾斜和移動,以及非絕熱對流加熱之間的反饋過程進一步放大了平衡動力學過程中的結構差異,造成熱帶氣旋強度變化的不確定性。報告結果為理解實際臺風個例中不符合經典理論的非對稱結構特征提供了新的理論依據,指出強風切變下臺風發生快速增強的一種新的可能途徑,為進一步理解垂直風切變影響下臺風強度變化的不確定性提供了新的視角。最后,參會人員就報告內容與顧劍峰博士進行了深入交流與討論。

2021年7月15日,南京氣象科技創新研究院舉辦2021年度第3期氣象科技論壇,創新研究院副院長、交通氣象研究團隊首席劉端陽特邀江蘇省氣候中心正研級高級工程師謝志清、江蘇省氣象臺高級工程師陳圣劼做學術報告,報告題目分別為“學習算法的中小河流暴雨洪澇風險評估預警技術”和“江蘇強降雪事件成因機理及雪深影響因子研究”。此次論壇由交通氣象研究團隊首席助理王宏斌主持,相關業務和科研人員參加了報告會。謝志清正研級高工在報告中介紹了洪澇風險預警的業務需求以及關鍵科技問題和解決方法,并從氣象業務實際需求探討了機器學習算法的應用,通過致洪暴雨的天氣學特征、淹沒情景模擬和洪澇風險3個部分詳細解釋了特征因子與模型的選擇,將致災和災損對應,努力提高洪澇風險評估智能化和自動化的水平。陳圣劼高工從預報員角度分享了她對強降雪災害性天氣的研究,以江蘇強降雪事件為例分析了成因機理與積雪深度影響因子,最后與大家探討了雙偏振雷達觀測數據在降雪預報中的應用。報告結束后,青年學者與2位專家展開了熱烈的交流與討論。

2021年7月16日,中國氣象局人工影響天氣中心在西安閻良組織召開西北區域人工影響天氣能力建設項目新舟60國家作業飛機(B-651N)交付狀態驗收會,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空軍工程大學及山西、甘肅、陜西、寧夏、青海和新疆等?。▍^)氣象局專家參加會議。與會專家聽取了項目匯報后認為,新舟60國家作業飛機(B-651N)的研制、生產、改裝、試飛等過程嚴格按照相關規定執行,其飛行、大氣和云降水探測、催化播撒、空地通信、任務系統供電、機載設備系統集成與改裝性能符合項目初步設計和合同要求,可承擔作業播撒、科學試驗、效果評估、重大活動保障等業務科研任務。專家組一致同意通過交付驗收。隨著西北人工影響天氣項目2架新舟60國家作業飛機的正式交付,將切實提高西北地區復雜氣象條件下的飛機作業能力和空中云水資源開發利用能力。下一步,各方將繼續加強協同合作,確保飛機高質量運行,建設效益達到最大化,盡快在西北地區鄉村振興、生態建設以及“十四運”等重大活動保障方面發揮經濟與社會效益。

2021年6月15日至7月28日,在“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項目”子專題“西風—季風協同作用與青藏高原強對流及閃電災害”的支持下,災害天氣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復旦大學雷電團隊在鄭棟研究員的帶領下,與西藏自治區那曲市氣象局合作開展了三維閃電探測網的建設和夏季高原閃電活動觀測試驗。那曲是高原重要的交通樞紐,也是重要的蟲草產區和畜牧業區。那曲地區是高原腹地對流活動和閃電活動最為活躍的區域,其雷暴過程具有發展迅速、持續時間短、空間尺度小的特點,因此其包含閃電等災害天氣的預警預報較為困難。此次高原試驗期間,實驗室雷電團隊攜帶自研的新一代電低頻電場探測陣列(LFEDA)和雷電臨近預警系統,在海拔4500~5000 m那曲北部雷暴和閃電活動高密度區建設了包含10個子站的閃電探測網,在那曲氣象臺搭建了雷電臨近預警平臺,初步形成了在那曲當地開展三維閃電活動觀測和雷電臨近預警的條件。雷電臨近預警系統通過融合應用多種氣象觀測資料,給出0~1 h雷電發生概率產品,是國內首個專業化的雷電預警服務系統,多年來通過不斷研發和完善,已經更新了多個版本。野外試驗期間,實驗室姚雯正研級高工為那曲市氣象臺安裝了該系統,并進行了調試和教學培訓。通過雷電臨近預警系統在高原地區的試運行,雷電團隊將優化系統在高原地區的參數設置,為正式投入服務奠定基礎。

2021年7月30日,災害天氣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氣象中心和河南省氣象局在北京聯合組織召開“21?7河南極端暴雨研討會”,圍繞暴雨過程的機理、預報和服務及防災減災工作開展研討。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澤椿、陳聯壽,中國科學院院士穆穆,來自中國氣象局、應急管理部、水利部、河南省科技廳和省教育廳等單位的代表,以及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鄭州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國防科技大學、中山大學、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和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專家參會。中國氣象局副局長宇如聰與會,氣科院院長端義宏主持會議。會議設有河南省氣象局和湖北省氣象局分會場,并開通了直播,參加直播的人數超過1500人。圍繞2021年7月17—22日河南省極端暴雨過程會議安排了3個主題報告,分別由國家氣象中心的陳濤首席、河南省氣象局應急與減災處鄭世林處長、災害天氣國家重點實驗室梁旭東主任就河南極端暴雨天氣實況、物理過程、預報難點和多尺度機理進行了交流,與會專家就此次極端暴雨過程分析的著眼點、下一步科研和業務工作的重點等問題提出了意見和建議。專家認為,“21?7”河南極端暴雨發生在大氣環流形勢異常的背景下,并受到多尺度系統和地形等影響,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存在復雜的科學問題。以河南暴雨為例,在極端暴雨的形成機理、數值預報、氣候變化和城市化影響等方面,亟待進一步深入研究和探索。與會專家建議,針對此次極端氣象災害過程,要利用好前期參與各項國家重大科學項目中積累的對災害天氣形成機理的科學認識,對此次過程進行系統、多角度和多方位的分析,更加深刻地認識其過程的物理特征和極端性,為以后的極端天氣過程的預報預警提供參考。

2021年7月15—31日,災害天氣國家重點實驗室青藏高原研究團隊組織多家單位開展了首次青藏高原氣象與環境移動觀測試驗。參加單位包括青海省氣象科學研究所、西寧市氣象局、玉樹州氣象局、達日縣氣象局、拉薩市氣象局、林芝市氣象局、波密縣氣象局以及北京瑞蒙特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厚力德儀器設備有限公司。2019年初,徐祥德院士提出了大氣三維結構綜合動態探測思路,經過2年多的試驗方案設計、儀器選型調研、觀測平臺研制等前期準備,實施了本次觀測試驗。通過搭載微波輻射計、太陽短波和長波輻射表、氣溶膠激光雷達、MAX-DOAS在線監測系統、氣象與環境微站等儀器設備,獲取了中國東部災害天氣上游強信號區——青海和西藏東南部高時空分辨率的溫濕度和水汽三維結構信息以及氣溶膠光學厚度與SO2、NO2柱總量等大氣環境動態探測資料,首次實現了青藏高原地區氣象與環境的移動垂直探測,為發展“線-面”結合的大氣三維結構動態探測信息群優化提取與融合同化新技術、研究青藏高原地區中小尺度天氣系統的形成機理和下游地區災害天氣的預報改進技術,以及大氣環境的時空演變奠定了堅實的數據基礎。試驗期間途經海拔高度在4700 m以上的米拉山、巴顏喀拉山、瑪崩山等埡口以及天氣多變的三江源、川藏公路地區,科考隊員們克服缺氧、烈日和寒風等困難,及時解決儀器故障、做好觀測記錄,保障了觀測試驗的順利進行。

2021年7月27日至8月4日,由氣科院徐祥德院士任總指揮,青海省氣象科學研究所所長周秉榮任副總指揮,氣科院、長江科學院西寧分院、國家氣象中心、國家氣候中心等單位聯合組成的三江源區綜合科考分隊,圍繞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任務,先后赴青海省的海北、海南、玉樹、果洛等地開展野外科學考察??疾礻犚恍序屲噺奈鲗幨谐霭l,一路考察了祁連山東段的垂直植被分布、崗什卡雪峰的環境、水位連續回升的青海湖流域、共和盆地的風沙地貌,途經黃河源頭、長江源頭干流段的通天河、瀾滄江源頭支流的子曲河,翻越了海拔4800 m的巴顏喀拉山,攀登并近距離目睹海拔4700 m的阿尼瑪卿雪山、冰川,歷時9天圓滿完成考察任務??疾礻犝{研了中國氣象局生態氣象野外試驗基地海北站及隆寶站等基層氣象臺站的凍土、土壤濕度觀測等設備。重點考察了青藏高原東部不同海拔梯度下高寒植被與季節性凍土環境變化,調研了三江源及周邊地區植被、生態環境、濕地面積、湖泊數量、冰川凍土等固態水體的變化現狀及對“亞洲水塔”水分循環變化的影響。探討了青藏高原東部山谷地形與河灣區云降水形成原因,分析了季節性凍土形成維持機制??疾礻犨€探訪了國家能源集團國能青海黃河瑪爾擋水電開發有限公司,調研討論了區域氣候對水庫布設的影響及水電調蓄對周邊地區旱澇災害及生態影響等問題??疾旖Y束后,在西寧市召開了科考總結研討會,會議由青海省氣象局副局長高順年主持,青海省科技廳領導到會。徐祥德院士做了“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計劃與科考進展”的報告,重點介紹了科考的內容、科學目標和取得的進展,并提出了三江源水循環及生態觀測建設與布局的新思路。長江科學院西寧分院譚德寶院長做了題為“氣候變化對三江源區水循環及生態環境影響科學考察與科學應對思考”的報告,提出了加強三江源區天—空—地—水立體觀測的建議。青海省氣象臺、氣候中心及氣科所的負責人分別介紹了青海省氣象業務和科研情況。

2021年8月初,青藏高原與極地氣象科學研究所在西藏自治區嘉黎縣圓滿完成了邊界層梯度通量觀測站的建設工作。嘉黎邊界層梯度通量觀測站的規劃建設得到了中國氣象局各級主管領導的高度重視,是氣科院與西藏自治區氣象局聯合支持“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氣科學試驗”計劃、推動青藏高原野外觀測科學試驗基地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嘉黎邊界層梯度通量觀測站位于西風與季風交匯地區的冰川環境背景下,在該站進行復雜下墊面邊界層通量和陸氣相互作用觀測,有助于深入認識高原亞寒帶季風濕潤氣候特征,補充完善青藏高原區邊界層通量綜合觀測網,填補高原中東部那曲地區邊界層科學試驗觀測站的空白,是中國氣象局高原科學試驗觀測基地建設的重要一環。此次在嘉黎建立的梯度通量觀測站的觀測要素包括:5層空氣溫濕度、5層風速和風向、5層土壤溫濕、土壤熱通量、光合有效輻射、凈輻射、雪深、CO2/H2O通量等。觀測內容的制定前期經過專家組論證科學合理,能夠實現對該典型區域陸氣相互作用過程的系統性觀測。

2021年8月5日,中國氣象局副局長、局直屬機關黨委書記沈曉農同志親臨大氣成分與環境氣象研究所,將中央和國家機關優秀共產黨員獎章、榮譽證書和獎金頒發給孫俊英同志。直屬機關黨委張俊霞副書記,氣科院端義宏院長、李慧副書記出席。 沈曉農副局長著重介紹了中央和國家機關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和先進基層黨組織表彰大會的盛況,以及黨和國家領導人對此次大會的重視,并殷切希望成分所黨員同志向榜樣看齊,再接再厲,為新時代下我國的氣象事業奉獻出更多更大的力量。端義宏院長也對孫俊英同志表示祝賀,贊揚其兢兢業業、長期堅守科研崗位的工作態度與作風。

2021年8月11日,北京科技大學王存海副教授應邀訪問氣科院,并做了題為“參與性介質內偏振輻射傳輸的數值解法”的學術報告。災害天氣國家重點實驗室衛星團隊首席科學家翁富忠教授主持報告會。王存海副教授主要從事光熱輻射傳輸、微納尺度導熱、耦合流動傳熱等方面研究,主持并參與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創新研究群體項目。他從輻射光線的偏振特性進行闡述,詳細分析了求解參與性介質內偏振輻射傳輸的多尺度數值解法,以及這些數值方法在求解非均勻介質中瞬態矢量傳輸的具體應用案例。相關領域的學者和研究生通過線上和線下等方式參加了此次報告會,針對王存海團隊開發的參與性介質內偏振輻射傳輸的多種數值解法應用到中國快速輻射傳輸模式ARMS中的前景,氣科院衛星團隊成員與王存海副教授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并達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2021年8月,氣科院對“極地大氣科學野外觀測基地”等7項基本科研業務費重點項目組織開展了驗收工作,最終7項項目全部通過驗收,其中“極地大氣科學野外觀測基地”項目獲得優秀。(1)丁明虎研究員主持的“極地大氣科學野外觀測基地”項目建設了2個地面氣象業務觀測站、1個極地梯度觀測站、17個低溫/超低溫自動氣象站、1個大氣本底站、1個臭氧總量業務監測站的極地綜合監測體系,在超低溫觀測技術等方面獲得突破性進展?;诖藲饪圃涸跇O地氣候變化評估、多圈層相互作用機理、大氣環境變化及其源匯特征研究等方面取得快速進展。(2)周廣勝研究員主持的“固城生態與農業氣象試驗基地建設”項目重點解決試驗基地正常運行所必須的作物灌溉給水管道改造、模擬作物適應氣候變化的大型人工氣候箱購置、大氣成分觀測場建設等,保障了業務觀測、科學試驗及數據傳輸的正常高效運行。(3)張陽研究員主持的“廣州野外雷電試驗基地建設及試驗”項目補充及建設了人工引雷試驗場和高建筑物閃電觀測站的基礎觀測條件,研發了實時低頻全閃探測網和新一代連續干涉儀,并引進了閃電成像陣列等。建立的相關觀測數據集支撐并促進了雷電及雷暴的前沿研究。(4)劉伯奇副研究員主持的“次季節至季節氣候預測理論和方法研究”項目揭示了三大洋海溫異常共同影響東亞季風環流、中國降水和氣溫次季節變化的機制,建立完善了季節至次季節中國夏季降水和冬季溫度多因子統計降尺度預報模型等,完善了亞洲大范圍降水和氣溫異常成因動力診斷和數值模擬平臺(VIADAS),并通過了中試項目準入申請。(5)容新堯研究員主持的“高分辨率海陸氣冰耦合關鍵技術研究”項目完成了對CAMS-CSM模式的系統評估,建立了ESGF-node數據發布節點并成功發布CAMS-CSM的CMIP6數據,發展了基于CAMS-CSM模式的高分辨率耦合模式系統,發展海洋和大氣同化系統,完成了39年氣候回報試驗,實現了實時滾動預報并應用于汛期氣候預測。(6) 周莉研究員主持的“生態文明建設績效考核氣象歸因研究”項目構建了植被生態質量綜合評價指標,提出了植被生態質量變化氣象貢獻率和人為貢獻率分離的方法,發展了植被生態質量變化的氣象貢獻率評估技術,研制了針對生態文明績效考核需求的氣象條件貢獻率評價系統。(7)樓小鳳和蘇正軍研究員主持的“吸濕性催化劑對暖云過程影響室內試驗研究”項目在國內首次開展了氣溶膠和吸濕性催化劑的膨脹冷卻核化過程及其對云滴譜參數影響的室內試驗研究,并優選吸濕性催化劑和催化技術方法,搭建了我國研究暖云成云過程和吸濕性催化劑的實驗研究平臺。

2021年9月6—8日,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成立大會暨2021年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論壇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圓滿召開,宣告全球首個以大數據服務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國際科研機構成立。2021年是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50周年,該中心的成立是中國為支持聯合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核心作用的實質舉措,為全球科學家參與和推動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提供了全新的平臺。開幕式當天“地球大數據促進可持續發展目標監測和評估成果展”正式開展。氣科院趙俊芳研究員的案例“森林固碳作用大”入選SDG13氣候行動并參加展覽。SDG13氣候行動的主要目標是采取緊急行動應對氣候變化及其影響。展覽期間,中國科學院院長侯建國院士和原院長白春禮院士、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主任郭華東院士等領導和專家參觀了趙俊芳的“森林固碳作用大”展板,并針對我國森林固碳潛力科學問題進行了討論。

2021年9月9日,氣科院舉辦了以“基于微波遙感的旱澇監測”為主題的科技創新論壇(第335期),邀請國家衛星氣象中心李貴才研究員、北京大學萬瑋博士和氣科院生態與農業氣象研究所房世波研究員做了學術報告。來自氣科院、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國家氣象中心、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北京大學等高校及科研單位的多名教授、學者及研究生參與了學術交流,房世波研究員主持了論壇。李貴才研究員做了題為“風云氣象衛星晨昏軌道衛星及其應用潛力”的報告;萬瑋博士對利用GNSS-R衛星數據反演土壤濕度的方法進行了介紹;房世波研究員做了題為“干旱和澇漬的衛星遙感監測方法”的報告。與會專家圍繞微波和熱紅外遙感的旱澇監測方面的內容進行了交流與討論。報告會后召開了房世波研究員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風云衛星應用先行計劃2021項目“FY-3E微光成像和GNOSⅡ反射信號監測火點、洪澇和干旱”的啟動會議,項目組人員就任務分解、階段性目標和預計成果產出進行了討論和計劃落實。

2021年9月10—13日,第18屆中國-東盟博覽會暨第6屆中國氣象裝備與服務展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舉辦,本屆展會的主題為“智慧氣象服務東盟”,突出數字經濟合作框架下“一帶一路”國家共同防御氣象災害的理念?!叭斯び绊懱鞖庾鳂I裝備與服務”是本屆展會主題板塊之一,中國氣象局人工影響天氣中心聯合中航西飛民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中飛通用航空有限責任公司、三維時空三家企業共同參與,通過新舟60國家作業飛機和空中國王350國家作業飛機模型、人工影響天氣作業VR虛擬體驗、視頻、展板、宣傳冊等多種方式展示了西北區域人工影響天氣能力建設項目的成果。此次成果展示,吸引了中國氣象局領導、行業專家、媒體以及眾多觀眾的目光,成功展示了西北區域人工影響天氣能力建設項目的成果、中國人工影響天氣重大技術裝備與科技水平,有助于使我國先進的氣象裝備“走出去”,從而不斷推動中國以及東盟國家氣象事業的發展與進步。

2021年9月16日,中國氣象局公布了2021年氣象科技活動周的優秀組織單位和優秀展項評選結果。由中國氣象局人工影響天氣中心和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聯合研發的 “人工冰晶模擬系統”被評為氣象科技活動周武漢主場優秀展項。2021年5月22—28日,人工影響天氣中心聯合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參加了氣象科技活動周武漢主場活動,通過人工冰晶模擬系統向公眾形象直觀地展示了人工影響天氣的原理。目前,我國大部分地區進行的人工增雨(雪)工作主要是針對層狀云進行作業,其基本科學依據是Bergeron(貝吉龍)過程,人工冰晶模擬系統模擬和演示了此過程,可對碘化銀人工催化原理和過程進行直觀的展示。有趣的試驗和美麗的人工冰晶吸引了很多觀覽者的目光,除了為公眾講解外,人工影響天氣中心和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也積極參與了氣象科技周的網絡直播活動。

2021年9月6—17日,為提升極地氣象考察隊員的業務能力,保障中國第38次南極考察隊氣象考察順利進行,氣科院聯合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舉辦了為期2周的氣象業務培訓班。來自山東省氣象局、湖北省氣象局、云南省氣象局和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的預選隊員參加了培訓。培訓主要分為3個部分:氣象觀測培訓、大氣成分培訓和南極天氣預報培訓。青藏高原與極地氣象科學研究所卞林根、逯昌貴、湯潔、鄭向東、張東啟、丁明虎、田彪、張文千、朱孔駒和馬文哲老中青三代參加過南極考察的“極地人”擔任培訓班主講老師。在他們的講授下,隊員全面學習了極地地面氣象觀測業務和儀器維護維修、大氣成分儀器操作、故障排除和數據處理、地基探測等氣象業務知識和技能。2021年9月17日進行了結業考試,隊員們以滿意的答卷完成了培訓,為將來為期1年的考察做好了知識和技能儲備。

2021年9月23日,人工智能氣象應用研究所召開學術交流會,來自寧夏回族自治區氣象臺的訪問學者張肅詔應邀做了學術報告,會議由王亞強所長主持。張肅詔介紹了自己之前的科研工作,包括基于雷達數據的水平和質量控制算法,寧夏典型工業重污染過程和成因分析,隨機森林在寧夏汛期分級降水的應用,賀蘭山暴雨過程的環境客觀分型特征和應用CNN-LSTM模型對暴雨的研究等,研究內容廣泛,令人耳目一新。與會者針對張肅詔報告中的科學問題進行了討論,提出了建設性的改進意見。王亞強所長結合團隊的科研工作方向給予了指導和總結。

2021年9月24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主要經濟作物氣象災害風險預警及防災減災關鍵技術”項目中期檢查會在北京召開。農業農村部科技發展中心項目監督處蔡彥虹副處長、中國氣象局科技與氣候變化司科技項目處任穎副處長、氣科院高云副院長等領導參加了會議。會上項目負責人王春乙研究員針對項目任務完成情況、重要研究進展以及下一步研究重點進行了匯報。專家組成員聽取匯報后認為,項目各項研究工作達到了中期考核指標要求,通過中期檢查。截至目前項目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研制了主要經濟作物氣象災害綜合風險動態評估理論與方法,構建了基于災變過程的主要經濟作物氣象災害指標體系,研發了主要經濟作物氣象災害精細、動態監測預警技術,研發了主要經濟作物抗逆減災生化制劑,制定了經濟作物綜合減災技術,研發了主要經濟作物氣象災害天氣指數保險,開發了經濟作物氣象災害監測預報預警信息服務平臺。根據研究成果發表論文45 篇,SCI 14篇,出版專著2部,編制圖集1部,制定標準3項,獲批軟件著作權19項,獲取專利19項。綜合防控技術成果推廣應用約14.67萬公頃,培訓人員1500人以上,制作主要經濟作物氣象災害監測預警專題服務產品140余份。

2021年9月26日,南京氣象科技創新研究院第一屆學術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在南京召開。會議由學術委員會主任符淙斌院士主持,來自氣象部門、科研院所、知名高校的學術委員會委員、特邀專家和會議承辦單位領導出席會議。創新研究院副院長劉端陽做了創新研究院年度進展報告。對此,與會領導和專家在給予充分肯定的同時,針對人才隊伍建設、團隊協同發展、應用成果輸出等方面提出了許多寶貴的意見和建議。與會專家建議,創新研究院要進一步圍繞方向、凝練目標,在創新上尋求突破,在團隊上加強合力,在特色上打造品牌,在應用上對標業務急需,在支持上爭取多渠道,在機制上更加靈活。要更加充分利用江蘇區位優勢,努力打造國家級大氣科學研究的創新平臺,為國家氣象科技創新發展提供先行先試的經驗,為業務服務提供核心技術支持。

2021年9月27日,中國外交部發布了“地球大數據支撐可持續發展目標報告(2021)”。該報告圍繞零饑餓、清潔飲水和衛生設施、可持續城市和社區、氣候行動、水下生物、陸地生物等目標,面向可持續發展的實際場景,展示了包括單一指標進展評估和多指標綜合評估的研究成果。該報告為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實現持續貢獻中國科技界的一份力量。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中設立SDG13“采取緊急行動應對氣候變化及其影響”(簡稱:氣候行動),主要聚焦減緩氣候變化和適應氣候變化影響,提高應對能力。氣科院趙俊芳研究員的案例“氣候變化對中國森林凈生態系統生產力的影響”入選SDG13氣候行動。案例基于國際共享數據集,利用基于個體生長過程的森林碳收支模型進行了1981年以來中國森林凈生態系統生產力(NEP)的動態評估。研究結果顯示,中國森林生態系統碳匯潛力巨大。其中,2011—2019年期間中國森林年平均凈生態系統生產力為0.199 Pg(C)/a。案例研究結果可為準確評估森林在調節全球碳平衡以及維護全球氣候等方面的碳匯作用,為中國碳中和目標的實現提供重要信息支持,也為正確評價中國森林在生態環境建設中的作用及全球氣候變化研究等提供科學依據。

2021年9月27日,中國氣象局氣象干部培訓學院氣象部門高級專家研修班學員在氣科院大氣成分與環境氣象研究所車慧正所長的帶領下,來到大氣化學重點開放實驗室及14層觀測平臺進行了體驗式教學。車慧正研究員首先詳細介紹了實驗室的發展歷史以及成分所在基礎觀測、實驗室分析等方面的研究現狀。隨后帶領各位專家參觀了氣溶膠組分分析實驗室、溫室氣體實驗室等,介紹了各個實驗室的大型儀器,并對部分研究成果進行了簡要的介紹。參觀過程中,專家們紛紛結合自己的研究領域與車慧正研究員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并表示此次參觀對于未來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

2021年9月27—28日,南京氣象科技創新研究院2020—2021年度學術年會在南京召開。年會現場有來自北京大學、南京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國防科技大學、河海大學、中山大學、復旦大學等多所高校的學者,中國科學院、上海臺風研究所、成都高原氣象研究所、中科曙光南京研究院、阿里巴巴達摩院等科研院所、有關企業和部門業務單位的專家、技術人員200余人,同時通過騰訊會議、Bilibili直播方式參會累計近萬人。開幕式由創新研究院院長費建芳主持,中國氣象局科技與氣候變化司、江蘇省科學技術廳、江蘇省科協、南京市科技局等領導到會致辭。此屆年會以“求是創新,協同發展”為主題,聚焦學科前沿進展、未來發展趨勢,以及當下氣象核心業務關鍵問題。主會場邀請吳國雄院士等多位知名專家學者做了特邀學術報告,內容涵蓋天氣氣候、數值模式、衛星遙感、大氣環境、災害性天氣監測預警預報技術與決策服務等方面。年會還設置了高影響天氣、數值天氣預報、大氣探測3個分會場進行專題學術交流。此次年會學術報告精彩紛呈,提問踴躍,互動積極,學術氛圍濃郁,為氣象相關科研業務人員提供了一個展示科研成果、探討學術問題的交流平臺。

2021年9月28日,中山大學大氣科學學院楊崧教授應邀訪問了氣科院,并做了題為“太平洋經向模態對ENSO作用的不確定性來源和未來預估”的學術報告。楊崧教授在全球和區域氣候變化、全球季風、大氣-海洋-陸地相互作用和氣候可預報性等領域取得了多項具有國際影響的研究成果,創立了季風與厄爾尼諾相互作用動力學的新理論,并提出了目前全球季風研究和業務應用上最為廣泛的韋伯斯特-楊崧指數。楊崧教授的最新研究發現,太平洋經向模態(PMM)的強度及其影響ENSO的效率具有正負非對稱性,與風-蒸發-海溫反饋和夏季深對流響應機制的正負差異有關。PMM影響ENSO的效率也受到海洋熱容量先決條件的調控,即PMM對ENSO的影響主要是調制作用,并不能決定ENSO的潛在發展趨勢。全球增暖能夠增強風-蒸發-海溫反饋的效率,從而增大PMM對ENSO的作用效果。該研究一方面明確了PMM對ENSO作用效率的正負非對稱性和PMM對于ENSO發生發展的調制因子角色,為PMM應用于ENSO預測提供了參考;另一方面,發現了PMM對ENSO作用在全球變暖背景下的增強趨勢,指出了PMM應用于ENSO預測的必要性。青藏高原與極地氣象科學研究所副所長任宏利研究員主持會議,來自氣科院、國家氣候中心等多家單位相關領域的學者和研究生參加了報告會,并就報告內容及其他科學問題與楊崧教授進行了熱烈的討論。

2021年9月28日,國家衛星氣象中心方翔副主任、衛星中心遙感應用室吳曉京副主任和王新研究員、衛星氣象研究所壽亦萱研究員一行到南京氣象科技創新研究院開展專題調研,江蘇省氣象局觀測與網絡處黃世成副處長、創新研究院曾明劍常務副院長和有關研發團隊科技人員參加了座談會。方翔副主任首先就近期中國氣象局黨組和莊國泰局長關于加強氣象衛星在強對流、臺風、暴雨等災害性天氣監測預警預報及數值模式中應用的指示精神、衛星中心目前在相關工作中的現狀和下一步計劃進行了簡要介紹。同時介紹了風云衛星先行計劃有關情況,希望通過風云衛星先行計劃的實施,產生一批先進的算法和技術,提高風云衛星定量應用水平,并在執行過程中對相關的創新激勵機制進行積極探索。創新研究院鄭媛媛正研級高工、諸葛小勇博士、李昕博士、王宏斌博士分別就衛星資料在天氣監測、短臨預報、數據同化、交通氣象中的應用研究進展進行了詳細匯報。方翔副主任肯定了創新研究院在氣象衛星應用技術研發方面取得的成績,并就雙方建立衛星遙感新技術互通合作渠道等方面提出了建議。中山大學大氣科學學院閔敏教授、河南省氣象臺王新敏臺長應邀參加了座談會。

2021年9月29日,中國氣象局人工影響天氣中心和江西省氣象局在江西九江聯合召開了2021年國家(廬山)云霧物理試驗基地外場觀測試驗啟動會。來自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成都信息工程大學,32021部隊,中國氣象局人工影響天氣中心,北京市氣象局,河北省、寧夏和安徽省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江西省氣象部門的專家和技術人員,以及相關設備廠家和軟件公司代表參加了會議。與會專家考察了廬山試驗基地各觀測點及現有設備布設情況,聽取了2021年廬山外場試驗方案匯報,并為今年試驗順利開展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和建議。廬山地處典型東亞季風氣候區,是良好的云霧降水觀測試驗場所。廬山云霧站自1959年成立以來便開始云降水和人工影響天氣研究,于2015年恢復云霧-降水觀測。依托正在進行的廬山云霧物理試驗基地建設,2021年初完成云霧站觀測平臺和辦公環境改造,并繼續開展持續觀測。廬山云霧物理試驗基地由廬山云霧試驗站、廬山氣象局、廬山市氣象局、柴桑氣象局和仰天坪與小天池等多個山頂和山腳觀測平臺組成。此次啟動的廬山云霧-降水觀測試驗,以廬山云霧站現有觀測設備為基礎,利用山上、山下其他站點現有觀測能力,聯合江西省氣象局共同開展立體的秋冬季云霧-降水加強觀測,同時將基地建設與相關科研項目結合,加強天然云霧宏微觀結構研究,旨在為正在開展的廬山云霧物理試驗基地建設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2021年10月11日,科技部公布了批準建設的69個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名單,依托氣科院建設的中國氣象局固城生態與農業氣象試驗站位列其中。國家野外觀測站是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野外觀測站面向社會經濟和科技戰略,依據我國自然條件的地理分布規律布局建設,是科技創新、學科發展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有力支撐平臺。2018年1月,固城生態與農業氣象試驗站被確定為中國氣象局野外科學試驗基地后,固城試驗站圍繞國家糧食生產安全氣象保障服務需求,針對糧食作物生產的數量、質量與經濟效益,以華北平原主要糧食作物生產的農業氣象問題為研究對象,以農業氣候資源與農業氣象災害為切入點,瞄準農業氣象學、農業生態學、生態氣象學國際發展前沿,以水、土、氣、生等農業資源高效利用與農業環境保護為目標,利用現代新技術,重點開展主要糧食作物生產的氣象條件與生態系統的野外監測和試驗,研究農業氣象指標、農業氣象災害影響與風險以及氣候環境變化對農業生產影響適應評估的新技術與新方法;開展農業氣象觀測監測新方法與技術的研發、中試、示范和推廣應用;開展農業氣象的基礎教學和在職培訓以及科普工作。經過多年建設,固城試驗站已形成集野外監測、科研、試驗、示范、教學和科普于一體的綜合支撐平臺。

2021年10月14日,中國海洋大學陳顯堯教授應邀訪問氣候與氣候變化研究所,并做題為“北極快速變化可能的動力學機制”的報告,氣候與氣候變化研究所蘇京志研究員主持報告會。陳顯堯教授是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家科技創新領軍人才,主要從事海洋環流與氣候變化研究,包括海洋年代際變異機制、海氣相互作用、全球海平面變化、極地海洋與全球氣候變化關系等方面,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Nature、Science、Nature Climate Change等高影響期刊上。陳顯堯教授此次報告聚焦北極快速變化的成因這一國際熱點問題,報告系統梳理了北極快速變化機理的研究現狀、科學挑戰,并給出詳細解讀。結合觀測數據和CMIP模擬結果提出了一個新的觀點:北大西洋多年代際的振蕩可以通過海洋內部的熱量輸送影響北極海溫變化,從而在全球變暖背景下,在多年代際時間尺度上調制北極變化的快慢。來自氣科院多個部門的相關領域學者和研究生參加了報告會,并圍繞報告主題展開熱烈討論。此次報告會對促進氣候變化背景下氣候系統變異成因機理研究,以及拓展對外合作將發揮積極作用。

2021年10月15日,氣候與氣候變化研究所召開2021/2022年冬季氣候預測會商研討會,會議由祝從文副所長主持,李建所長出席會議?;跉饪圃簹夂蛳到y模式(CAMS-CSM)動力預測結果,蔣寧副研究員提出了未來ENSO預測意見,并根據當前海氣相互作用特征和機器學習預測結果,預測2021年“拉尼娜”將繼續影響。劉伯奇副研究員基于歷史氣候變化事實、CAMSASPS定量化統計預測,綜合考慮北極海冰、熱帶太平洋和印度洋、南太平洋SSTA等因子的影響,結合CAMSCSM動力預測結果和國際多模式集合結果、不確定性分析等,形成對2021/2022年冬季全國氣溫和降水異常的預測意見?;诖舜螘萄杏戭A計,2021/2022年冬季“拉尼娜”影響將持續,全國氣溫將以整體偏暖為主,但新疆西北部和東北北部氣溫可能異常偏低,同時呈現“前冬冷、后冬暖”的氣候格局;降水方面全國整體以“北多南少”為主,冬季需重視全球變暖背景下“拉尼娜”事件對我國北方極端寒潮和南方干旱氣候事件的可能影響。

2021年10月19—20日,由氣科院生態與農業氣象研究所“農業氣象災害創新團隊”主辦、安徽省農業氣象中心承辦的“農業氣象創新發展學術交流會”在安徽合肥召開。來自氣科院、國家氣象中心、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寧夏、天津、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等省區市氣象局相關領導和專家80余人出席會議。安徽省氣象局副局長汪克付到會致辭并宣布會議開幕。圍繞“農業氣象創新發展與防災減災”會議議題,與會專家共做了7個特邀報告、22個大會報告的深層次的交流與討論。氣科院王春乙研究員以 “農業干旱研究”為題、安徽省副局長汪克付以“新時代氣象為農服務發展思考與安徽實踐”為題做了特邀報告,氣科院霍治國研究員以“葡萄旱澇災變過程解析與指標構建和風險評估”為題做了大會報告。交流會研討了農業氣象研究前沿進展,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作物模型與數字農業氣象研究與應用,農業氣象災變過程模擬與解析,農業氣象災害監測預警、風險評估與綜合防控,智慧農業氣象業務服務,特色農業氣候資源開發利用及提質增效氣象服務和長三角現代農業氣象業務服務等相關問題。最后,農業氣象災害創新團隊首席霍治國研究員介紹了團隊在過去一年內所取得的成果。

2021年10月18—22日,由災害天氣國家重點實驗室姚聃、吳翀、孫溦、胡皓、魏傳文、石怡寧、張帆、范慧怡8人組成的“筑夢新氣象”青年調研團,赴廣東省廣州、深圳、珠海等地開展為期1周的調研實踐活動。本次調研的主題為“氣象科技創新在災害天氣預報預警領域的應用現狀與發展方向”。調研團深入走訪了業務單位、科研院所、高校、科技企業和中小學。在廣東省氣象臺、中國氣象局廣州熱帶海洋氣象研究所、深圳市氣象臺、粵港澳大灣區氣象監測預警預報中心(深圳氣象創新研究院)和西涌氣象觀測基地,調研團深入考察了氣象科技成果在業務實踐中的轉化和應用情況,全面了解防災減災一線對于氣象科研的需求。在中山大學大氣科學學院,調研團與青年教師和研究生代表交流座談,共同探討氣象科技創新的發展方向以及高校與氣象部門開展深入合作的前景。在珠海納睿達氣象科技有限公司,調研團考察了相控陣雷達等高新技術在氣象科研業務中發揮的作用。在南方科技大學附屬中學,調研團成員胡皓和吳翀分別以“氣象衛星:從星辰大海守護我們的家園”和“天氣雷達:災害天氣預警的重要手段”為題為中學生們做了科普講座,并解答了充滿好奇心的同學們關于氣象防災減災的各種問題。此次調研活動不僅開拓了青年科研工作者的視野,也使他們深刻地認識到肩負的重要使命。氣象學是實踐性很強的自然科學,氣象科技創新不應該只是坐在辦公室寫論文,而是應該緊密結合國家和人民群眾的實際需求,用科學探索解決實際問題。

2021年10月28日,南京氣象科技創新研究院與中科曙光南京計算技術有限公司戰略合作簽署儀式暨揭牌儀式在南京舉行。創新研究院院長費建芳、中科曙光江蘇公司副總裁劉華、南京大學等相關單位代表出席儀式。南京浦口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營商環境部副部長程思亮在致辭中表示將全力支持雙方合作,希望雙方的合作為南京創新名城建設注入新活力。費建芳院長在講話中感謝中科曙光公司為合作所做的前期工作,并簡單介紹了創新研究院的定位、發展目標、團隊設置等情況。劉華副總裁期待未來將在智慧氣象、氣象科技與人工智能應用等方面進一步實現資源共享、人才培養,實現互利雙贏。創新研究院院長助理李昕與中科曙光南京計算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左洪年代表合作雙方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費建芳院長與劉華副總裁共同為“氣象科技與人工智能應用聯合實驗室”揭牌。雙方將圍繞智慧氣象安全可控先進計算中心和人工智能學習平臺、氣象高性能計算專業人才培養體系等重點內容,開展全方位和深層次共建合作,著力構建全國領先的氣象科技研發中心和高性能先進計算產業。

2021年10月28日,第六屆全國杰出專業技術人才表彰會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共中央宣傳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科技部聯合表彰了93名全國杰出專業技術人才和97個全國專業技術人才先進集體。氣科院張小曳院士獲得全國杰出專業技術人才表彰。張小曳院士曾任氣科院副院長,是第一批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承擔國家然自然科學基金委重大項目、國家重點基礎研究重點項目多項,在亞洲沙塵暴形成機制與數值預報技術、中國大氣氣溶膠及其氣候效應、與霧-霾聯系機制及霧-霾數值預報技術等方面取得系統性創新成果并得到廣泛應用。2020年1月牽頭組建了中國氣象局溫室氣體及碳中和監測評估中心,作為中心主任承擔著國家化學天氣預報核心技術研發重任。張小曳院士在國內外學術界具有重要影響力,任世界天氣研究計劃/國際沙塵暴研究發展計劃科學指導委員會主席、世界氣象組織國際沙塵暴預警咨詢系統亞洲區域科學咨詢委員會主席、國際環境污染與大氣化學計劃科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全球大氣觀測計劃/氣溶膠科學咨詢委員會委員、世界氣象組織國際沙塵暴預警咨詢系統科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國際開放領域專家組環境污染與大氣化學計劃聯合科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任中國工程院大氣國十條總體專家組成員、國家然自然科學基金委中國大氣復合污染重大研究計劃總體專家組成員、大氣污染成因與治理攻關計劃總體專家組成員、環保部清潔空氣研究計劃總體專家組成員、環保部全國環境監測技術委員會委員。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省部級一等獎4項、獲諾貝爾和平獎-集體獎。完成了1項國家標準、9項行業標準、19項軟件著作權。已發表學術論文400余篇,SCI收錄240余篇, SCI他引1.3萬余次,9篇為ESI高被引論文,過去10年間發表論文被引頻次在Web of Science中位于同學科前1%,2021年入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

2021年10月29日,氣科院在北京召開《青島海洋氣象研究院建設方案》研討會。中國氣象局職能司、國家級業務單位、區域海洋氣象中心、科研院所等單位的20余位專家出席會議。會議重點研討了青島海洋氣象研究院未來發展規劃和建設重點任務。海洋氣象研究院籌建辦公室匯報了青島海洋氣象研究院建設方案。隨后與會專家從功能定位、總體布局、建設內容、用人機制、交流合作等方面進行了討論,給出了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端義宏院長在總結講話中表示,成立青島海洋氣象研究院是中國氣象局黨組為服務海洋強國戰略、加強海洋氣象保障和推動氣象強國建設的重要舉措。氣科院及籌建組各成員單位希望通過聽取各方對強化海洋氣象研究及建設方案本身的意見,進一步明確海洋氣象研究院的定位和建設任務,高起點推進海洋氣象研究院的建設。感謝各位專家從不同角度對建設方案提出的寶貴意見,后續氣科院與各成員單位將根據專家意見進一步完善建設方案,在職能司的指導下及業務單位和各區域海洋中心?。ㄊ校┚值拇罅χС窒?,利用國家和地方的海洋科技、人才、產業聚集優勢,從機制上聯合部門內外優勢科技力量,推動青島海洋氣象研究院建設運行,努力將其打造成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海洋氣象科技研發中心。

2021年11月2日,中國氣象局科技與氣候變化司在北京組織召開了公益性行業(氣象)科研專項項目“北方冬小麥精細化土壤墑情和灌溉預報技術研究”驗收會。驗收專家組成員來自氣科院、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中國氣象局沈陽大氣環境研究所、浙江省氣候中心等多家科研業務單位。項目組匯報了項目目標任務及考核指標完成情況、取得的主要成果、成果應用效益及推廣前景等。專家組認為項目完成了任務書規定的各項研究內容,實現了預期目標,一致同意通過驗收。該項目確定了不同土壤類型、不同土層的土壤水分自動站標定參數;構建了基于衛星遙感數據、自動墑情資料的山東省冬小麥農田墑情實時遙感監測模式;修正了FAO-56推薦的作物系數、土壤水分脅迫指標,建立了適合北方冬小麥不同發育期的水分脅迫指標、作物系數以及模型關鍵參數(a、b系數),確定了基于作物根系生長的北方冬小麥不同發育期、各土層的作物蒸散系數,構建了北方冬小麥精細化逐日多層(0~10、0~20、0~30、0~50、0~100 cm)土壤墑情動態預報和灌溉預報模型。項目建立了3個省級土壤墑情和灌溉預報業務應用平臺,開展了區域驗證和業務應用,制作和發布多期農業氣象專題服務材料,土壤墑情平均預報準確率達80%以上,平均節約農業灌溉用水達5%以上。

2021年11月4日,中國氣象局科技與氣候變化司在北京組織召開了公益性行業(氣象)科研專項項目“人工增雨(雪)催化劑定量檢測、改進與業務應用”驗收會。驗收專家來自北京大學,北京應用氣象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北京市、河北省、天津市、河南省、山西省、山東省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等多家科研業務單位。項目組匯報了項目總體執行情況、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其應用等情況。該項目針對我國人工影響天氣(冷、暖)云催化劑室內試驗及業務應用現狀,研發了兩種不同碘化銀含量的新型高效的冷云催化劑,其成核率比目前國內普遍使用的催化劑高出一個量級以上;研發了一種新型高效的吸濕性催化劑,其吸濕效果明顯優于國內原有暖云催化劑配方。上述兩種催化劑技術已通過中國氣象局科技與氣候變化司組織的評審專家委員會的成果認定。制定了催化劑室內試驗的檢測標準和流程。上述成果已通過有關業務部門形成業務產品,在多省份人工影響天氣業務中得到應用,并取得良好的作業效果。對原有高速風洞進行了技術改造,制定了含AgI催化劑動態檢測規范和行業標準,為冷云催化劑動態檢測提供了條件。驗收專家組認為,項目完成了任務書規定的各項研究內容,實現了預期目標,一致同意通過驗收。

2021年11月5日,中國第38次南極考察隊中山站隊員在上海乘雪龍號科考船出發。氣科院選派的2位考察隊員湖北省氣象局陳澄和云南省氣象局劉維鑫隨船前往中山站,在航行過程中,他們將負責雪龍號走航斷面的大氣成分觀測、氣象觀測和海冰觀測任務,抵達中山站后接替第37次南極考察隊員凌新鋒和武維剛的工作,進行為期一年的氣象觀測和大氣成分觀測任務。另一位越冬隊員山東省氣象局張雪峰將于11月23日在上海乘雪龍2號科考船前往長城站,接替董劍的工作。

2021年11月11日,公益性行業(氣象)科研專項項目“層狀云人工增雨作業條件識別和效果分析技術”驗收會在北京召開。驗收專家組在聽取項目匯報及質疑后,一致同意項目通過驗收。該項目針對我國層狀云人工增雨作業條件識別和效果分析技術開展了系列研究和業務轉化,獲得豐碩成果。組織開展了有設計的外場綜合觀測,建立了空-地配套云物理觀測數據集,獲得了對華北層狀云宏微觀結構、作業條件及作業效果的認識;建立了云結構特征參量的提取、融合反演和精細分析技術,產品實現業務化;研創了過冷水和作業條件飛機、衛星、雷達等星—空—地監測識別技術方法;提出了人工增雨多尺度概念模型和指標體系構建方案,建立了不同天氣人工增雨作業潛力區指標。研創了不同催化方式催化劑擴散傳輸解析計算方案,實現飛機高炮火箭作業影響區計算;首創人工影響天氣充分連片播撒的作業設計思路和“8”字作業設計方案;提出層狀云作業效果區域動態多參量物理檢驗方案(K值法),獲得多個例作業效果的物理統計證據;建立了水平分辨率3 km的云降水顯式預報系統(CPEFSv1.0)和作業條件數值分析方法,并實現業務化;研制了人工影響天氣催化作業的數值模擬仿真預報系統,初步實現作業效果數值評估;集成項目成果,升級了云降水精細處理分析核心技術形成新版系統(CPAS3.0),業務轉化后率先建立了國家級和試點省、市級人工影響天氣綜合處理分析與指揮系統。項目注重人才培養和成果轉化,取得的多項關鍵技術和研發的技術系統,已在全國人工影響天氣業務單位推廣應用。

2021年11月12日,公益性行業(氣象)科研專項項目“人工增雨隨機化外場試驗和效果檢驗技術研究”驗收會在北京召開,項目順利通過專家組的驗收。該項目由氣科院主持,山東、福建、海南、吉林4省人工影響天氣科研業務單位參加。從2014年開始攻關,項目團隊設計了典型云系的地面火箭和飛機人工增雨隨機化科學試驗方案,在山東、福建、海南、吉林4個試驗區開展人工增雨隨機化科學試驗,共獲取了230個隨機試驗樣本。建立了多種資料綜合管理的人工增雨隨機化試驗樣本數據庫;研發了人工增雨效果統計檢驗和物理檢驗技術方法,發布了人工增雨作業效果檢驗技術指南,完成了基于天氣雷達的對流云火箭增雨效果物理檢驗技術標準;給出了試驗區典型云系人工增雨作業的統計檢驗階段性效果和作業前后云的宏微觀特征變化的物理證據;建立了人工增雨效果評估模型和作業效果檢驗技術系統;實現了試驗區省級人工增雨作業效果評估業務化應用。項目設計的火箭和飛機人工增雨隨機試驗方案科學合理;提出的不同云系人工增雨效果評估概念模型指導性強;建立的人工增雨隨機化試驗樣本數據庫為全國人工影響天氣科研業務人員開展效果檢驗相關研究提供了極大便利;建立的人工增雨作業效果檢驗技術方法、技術指南、技術標準和技術系統已在全國13個省市得到業務應用,效果明顯,為全國人工增雨業務工作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撐。

2021年11月17日,受中國氣象局預報與網絡司委托,氣科院在北京組織召開了氣象關鍵技術集成與應用專項項目“云條件監測識別技術和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決策分析系統集成和應用”驗收會。驗收專家組由來自中國氣象局職能司、氣科院、北京大學等高校、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安徽省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等科研業務和管理單位的7位專家組成。項目組匯報了項目目標任務、主要成果等情況。該項目綜合利用衛星等觀測資料優化了云降水宏微觀特征反演技術和產品;建立了云特征參量與不同降水的關系,提出了作業條件云特性參量識別指標;開發了云參數綜合顯示和融合交互分析系統,具備作業決策分析的功能;集成建立了云條件監測識別和作業決策分析業務示范系統。項目成果在各地人工影響天氣業務中得到了廣泛應用。研發的人工影響天氣云降水特征參量靜止衛星反演系統(CPPS-GSSL2.0)業務化運行,7類產品發布并在全國業務應用;提出的云特性和降水的關系及作業條件云特性識別指標,在人工影響天氣業務中得到廣泛應用;項目獲得的多項關鍵技術和系統,在應用中得到不斷完善和滾動發展。驗收專家組認為,該項目圓滿完成了任務書規定的各項研究內容,一致同意通過驗收。

2021年12月3日,中國氣象局人工影響天氣中心在北京組織召開了2021年國家(貴州)防雹外場試驗總結研討會。來自貴州省氣象局、北京大學、北京應用氣象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南京大學、成都信息工程大學、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北京市人工影響天氣中心、河北省人工影響天氣中心的專家和中國氣象局人工影響天氣中心的科技人員,以及相關設備廠家代表分別通過現場和網絡直播方式參加了會議。與會專家聽取并討論了關于2021年國家(貴州)防雹外場試驗的總結報告,肯定了防雹觀測試驗的成果,并為2022年試驗開展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建議和方向。2021年國家(貴州)防雹外場試驗于2021年5月在貴州威寧正式啟動,試驗由中國氣象局人工影響天氣中心和貴州省氣象局聯合開展,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和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共同參與,試驗主要圍繞冰雹云精細化結構特征、防雹效果和爆炸效應等目前人工防雹亟待解決的關鍵性科學問題開展科學研究和技術攻關。

2021年12月9日,國家衛星氣象中心王勁松主任一行到訪氣科院,雙方就加強氣象衛星資料應用、科技合作、研究生培養及人才交流等工作開展座談交流。會議由氣科院端義宏院長主持,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和氣科院領導、雙方部分職能部門和科研業務單位主要負責人參會。氣科院副院長高云詳細介紹了氣科院有關衛星氣象的科研情況,以及構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協同創新平臺的工作思路及進展情況。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副主任張興贏介紹了衛星中心及氣象衛星總體情況,就氣象衛星應用進展及發展計劃做了詳細說明,提出了雙方加強合作的領域,特別是災害天氣國家重點實驗室和許健民氣象衛星創新中心的聯合創新機制。雙方就合作機制、科學技術攻關、人才交流培養、工會活動等方面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探討交流。

2021年12月20日,中國氣象局在溫室氣體及碳中和監測評估中心進展交流暨學術委員會會議上宣布已建成碳監測核查支持系統(CMA.Carbon MVS v1.0)。這是由氣科院張小曳院士團隊建成的我國第一個自上而下反演大氣二氧化碳源-匯變化的、可業務運行的全球、中國區域和省市、格點尺度四級嵌套格網碳監測同化反演核算系統。該系統依托中國氣象局59個溫室氣體在線監測站高精度二氧化碳濃度數據,輔以碳衛星二氧化碳柱總量數據,掌握全球1°×1°、中國區域45×45 km、城市5×5 km格點人為和自然碳通量變化。系統是在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國家清單改進指南中提出的可監測、可核查、可支撐(MVS)的方法體系下,基于氣象部門建成的1個全球本底站、6個區域本底站、6個衛星地面站和46個省級站提供的高精度二氧化碳濃度數據建立的。系統可提高溫室氣體清單編制精確度,為全球、全國、省、市及格點尺度人為碳排放總量變化、自然碳匯變化提供客觀、全面和及時的監測與核查支持,還可對比統計部門上報的省、市、區和不同行業碳排放數據,正確認識各重點排放源排放的溫室氣體、減排潛力,并監督其落實減排目標,更好地為政府管理決策提供全面科學的信息,有助于支撐碳排放量配額的合理分配和指導碳排放權市場交易。中國氣象局副局長宇如聰表示,碳中和中心在評估已有觀測數據可靠性的基礎上,開展了有組織的有關碳中和科學研究和監測評估核心技術攻關,建成可業務運行的碳監測核查支持系統,將為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開展碳排放監測提供有力支持。世界氣象組織(WMO)助理秘書長張文建認為,該系統精細度世界領先,起到引領和示范作用,WMO將在國際上加強發揮中國的引領作用。

2021年12月22日,由貴州省氣象局和中國氣象局人工影響天氣中心聯合主辦的第二屆“中國?冰雹減災”論壇召開,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中國氣象局人工影響天氣中心、貴州省氣象局、成都信息工程大學、畢節市人民政府等部門領導出席了開幕式。來自氣科院、北京大學、成都信息工程大學、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中國氣象局人工影響天氣中心、北京市氣象局、山東省氣象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氣象局、貴州省氣象局等單位的專家受邀做了10個冰雹專題報告。與會專家學者圍繞近年來國內外冰雹外場觀測試驗、冰雹形成機理、冰雹監測預警技術、冰雹防控技術等方面研究成果和業務進展等進行了交流討論。來自全國冰雹減災研究領域的近800余位專家和業務科技人員通過騰訊會議、網絡直播方式參加了會議。本屆“中國?冰雹減災”論壇會議,聚焦冰雹研究關鍵科學問題,為全國冰雹減災相關學者和技術人員提供了交流的平臺,有利于提升冰雹防控技術的科技創新協同水平,為我國冰雹防控、科學研究和技術發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

2021年12月30日,為促進中韓人工影響天氣技術交流,中國氣象局人工影響天氣中心與韓國國立氣象科學院舉辦了2021年中韓人工影響天氣技術視頻交流會。會上,中國氣象局人工影響天氣中心和北京市人工影響天氣中心的專家介紹了我國廬山和祁連山外場觀測試驗、室內試驗和冰核觀測研究成果。韓方專家報告了韓國2021年人工影響天氣外場觀測試驗、室內試驗及效果評估的研究進展。會議聚焦人工影響天氣關鍵技術和科學問題,為中韓雙方在人工影響天氣領域的科技成果交流提供了平臺。此次會議得到了中國氣象局國際合作司、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和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的大力支持。

?

?

?

2021年獲得表彰的先進集體和個人

?

?

猜你喜歡
中國氣象局氣象
邊塞風光氣象雄麗
氣象樹
《內蒙古氣象》征稿簡則
氣象武器:翻云覆雨等閑間
中國氣象局2018年SCI論文產出首次突破1000篇
大國氣象
中國氣象局衛星數據廣播系統
美麗的氣象奇觀
國家防總水利部中國氣象局聯合會商 貫徹落實汪洋副總理重要批示精神安排部署下一階段防汛抗旱工作
走進中國氣象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