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低碳城市與生態建筑

2021-08-06 03:26劉洋
家園·建筑與設計 2021年9期
關鍵詞:低碳城市生態建筑節能

劉洋

摘要:在城市化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建設低碳城市,營造綠色的生活環境,減少城市碳排放量已成為各個城市未來的主要發展目標。同時,生態建筑作為低碳城市發展的一個重要環節,其建設與使用也是迫在眉睫的。在低碳城市與生態建筑的建設實踐中,“低碳”與“生態”兩個概念應該相互借鑒,相互促進,進而為居民提供一個舒適、健康的“綠色生活空間”,為實現城市未來的可持續發展發揮更大的作用。目前,我國大多數的建筑都存在著建筑能耗大、舒適性差的問題,因此我國的低碳建筑建設是必要的。

關鍵詞:低碳城市;生態建筑;可持續發展;節能

1.概述

城市作為人們主要的生活以及工作空間,不僅消耗著巨大的資源,同時排放出大量的碳。建設低碳城市,營造綠色的生活環境,減少城市內碳的排放量已成為各個城市未來的主要發展目標。目前,低碳生態建筑作為低碳城市建設的一個重要元素,在其建設以及使用過程中,對減少城市的碳排放量,建設低碳城市都有著重要的意義。但是,由于建筑物存在的多樣性與復雜性,生態建筑未來的發展依然存在著一定的阻礙。雖然“低碳”與“生態”是兩種不同的概念,但是建筑作為城市建設的一個重要環節,低碳城市規劃與生態建筑建設依然存在著一定的關聯性。因此,合理的利用低碳城市與生態建筑之間的聯系,建設宜居型的低碳生活空間是未來低碳城市建設的途徑之一。

2.低碳城市

低碳城市,即通過運用可再生能源以及節約利用能源,進而有效減少城市碳排放。目前,低碳城市建設已成為世界各地城市建設的共同目標,很多城市都積極投身于低碳城市的建設與發展之中,也更加的注重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共生。低碳城市是通過減少能源的消耗,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積極改善和利用環境等各個方面,將“低碳”與“生態”相結合,進而實現”人-城市-建筑-自然”的和諧共生。

2.1低碳城市的發展狀況

目前,許多發達國家已經開始逐漸關注低碳城市的建設,在節能技術、低碳建筑等多個領域進行了深入研究。從當前的發展趨勢看,全世界的低碳城市建設都是在降低碳排放量目標的基礎上來制定相應的發展策略。目前,低碳城市的建設已逐漸的成為推動建筑節能發展的主要趨勢。

(1)國外低碳城市的發展狀況

英國在2003年就已經提出了“低碳經濟”,并在《我們能源的未來》白皮書中對“低碳經濟”進行了詳細的敘述。此后,“低碳經濟”的概念逐漸開始受到人們的重視。日本隨后便提出了“低碳社會”這一概念,隨后“低碳”問題也受到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英國在低碳城市建設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一直致力于低碳建筑的研發設計,推廣全新的低碳建筑理念,從而更好地進行低碳城市的建設。同時,美國也于2006年提出了未來節能小區的概念,致力于將傳統建筑提升至節能建筑,以實現低碳城市的建設。

(2)國內低碳城市的發展狀況

目前,在中國至少有100個城市提出了“低碳城市”的口號,也有越來越多的城市投身于低碳城市的建設,同時把建設低碳城市作為實現節能減排的有效路徑之一。國內關于低碳城市建設的研究盡管起步比國外晚,但通過不懈的努力,在這一領域也有了很多創新,總體上來看,我國的低碳城市建設已經全面展開。

2008年,上海、保定成功入選為中國低碳城市發展項目的首批試點城市。目前,國內的很多城市都在進行低碳城市建設,其發展路徑也是多種多樣的。例如:杭州發展了公共自行車交通系統,通過免費向市民提供公共自行車,來支持市民低碳出行,進而減少城市的碳排放。

2.2國內外的低碳城市案例

(1)國外低碳城市的案例—丹麥低碳社區

丹麥的“太陽風”社區是其低碳城市發展的典型代表。該社區是由居民自己構想并組織建設的公共住宅社區,可再生能源的合理利用是該社區的最突出特點。在該社區中,約有600平方米的太陽板設置在公共用屋與住宅之上,該社區的約1/3的能量需求由太陽能提供,同時在距離社區2公里左右的山坡上設置風塔以獲取風能。該社區充分的使用了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如太陽能與風能),來實現建筑物能耗及其碳排放量的減少,這對低碳城市建設有著重要的作用。

(2)國內低碳城市的案例—杭州低碳城市建設

目前,杭州深入實施“環境立市”的戰略,積極進行低碳城市的創建、生態建筑的推廣,打造以“免費單車”為特色的公交系統,并建設了杭州的低碳科技館來豐富人們對低碳科技的認識等一系列的措施。

杭州市在城市的總體規劃上以“低碳”和“生態”作為城市建設的理念。在城市的總體空間布局上,杭州市計劃將中心城市與六大組團分別建設成為相對獨立、功能齊全、設施完善的緊湊布局。這樣的城市布局有助于人們減少遠距離的出行,也能夠促進步行以及公共交通的使用,從而實現“綠色出行”的目的。同時,實施城市“綠屋頂”計劃。

3.生態建筑

生態建筑作為低碳城市建設的一個重要元素,在其建設以及使用過程中,對減少城市的碳排放量,以及未來低碳城市的建設都有著及其重要的意義。

可持續發展建筑、與環境共生建筑、綠色建筑等通常也被稱為生態建筑。生態建筑著重于處理好人、建筑和自然三者之間的相互關系,在為人創造一個“宜居空間”(滿足舒適、健康、環保的合情、合理、舒適、美觀、有效的空間場所)的同時,也要注重保護環境。

3.1生態建筑的發展狀況

早在20世紀60年代,國際上對生態建筑的探索和研究已經開始了。意大利建筑師保羅·索勒瑞把“建筑學”與“生態學”兩詞合并提出“生態建筑學的新理念”。1969年,生態學家約翰.托德在《從生態城市到活的機器—生態設計原理》一書中提出了將“地球作為活的機器”的生態設計原則。

我國的生態建筑起步于20世紀后半葉,從建筑節能開始逐步推廣。隨著可持續發展思想的逐漸推廣,綠色建筑理念在我國也越來越被重視,人們逐漸開始注重建筑的能耗,逐漸開始重視低碳城市以及生態建筑的建設。

3.2生態建筑的設計原則

(1)創建“人-建筑-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環境。建筑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并能合理利用自然環境來改善建筑的室內外環境,提高舒適度,滿足人們生理和心理需求。

(2)充分保護自然資源,使用可再生能源,降低建筑的能源消耗。生態建筑首先要做到提高自然資源以及能源的利用率,并降低能源消耗,積極采用可再生能源(如風能、太陽能、地熱能等)。

(3)循環、有效利用資源與能源。循環使用建筑材料,進行廢物的回收再利用,積極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

(4)在不破壞環境的前提下合理的利用環境,尊重當地的歷史、文脈。在建筑設計的過程中要充分結合周邊的自然環境,并對其進行充分的利用,保留和利用地形、地貌、植被、濕地和自然水系等的原有形態。

3.3生態建筑的案例

(1)英國蜂蘭生態房

蜂蘭生態房位于英國,是一幢外觀奇特的生態房,他的設計靈感來源于蜂蘭。房屋沿湖而建,其占地面積為550英畝,是一座生態環保的住房,房屋運用廢棄的沙礫來建造房屋,并充分利用各種可再生能源(若循環利用雨水,利用太陽能和風能來解決整座房屋的用電需求)。建筑內配有地源熱泵空調系統,雨水收集系統,并利用太陽能和風力發電,完成后其生產的能源將超過其消耗能源。

(2)帕來索-西西姆生態賓館

帕來索-西西姆生態賓館坐落于海邊,可提供15個寬敞舒適小屋用以俯視青綠色墨西哥灣。這個賓館采用天然的建筑材料(泥土、木材和草)來建造房屋作為建筑材料,不僅方便,而且還節能環保。盡管賓館共占地約62英畝,但建筑僅占整個賓館區域的1%的面積。該建筑運用生物過濾方法對在循環水進行過濾,用來提供游客用水,還利用太陽能來加熱游泳池。

4.結語

目前,減少城市碳排放,建設低碳城市,營造宜居生活空間已經成為城市未來發展的大趨勢。生態建筑作為低碳城市建設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其建設與維護也是尤為重要的。從各個方面看,生態建筑對我們的生活都起著非常積極的作用,它不僅給我們的社會帶來了“綠色效應”,也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低碳城市”以及“生態建筑”的建設與發展。但現階段,這還僅僅是一個很好的開端,生態建筑還沒有完全走向成熟,還有更多的內容等著我們去認識與探索。

參考文獻:

[1]夏力.基于生態城市理念的低碳建筑探究[J].建設科技.2020,(14)

[2]林丹.基于生態城市理念的低碳建筑管理體系研究[J].河南科技. 2019,(22)

[3]周學清.淺談綠色、低碳建筑生態城市設計[J].中國房地產.2019,(17)

猜你喜歡
低碳城市生態建筑節能
芻議生態建筑設計:建筑與環境的融合
基于綠色理念的城市綜合體技術應用研究
咸寧市低碳城市發展路徑與治理路線圖
珠三角世界級城市群構建的法治保障研究
電子商務對上海低碳城市建設的影響
生態建筑理念和“包豪斯”理念漫談
暖通空調的恒溫恒濕設計
低碳城市建設視角下城市新區規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