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越海峽說茶話

2021-08-07 13:55朱天奇
書香兩岸 2021年6期
關鍵詞:珍珠奶茶廈門茶葉

朱天奇

關于茶,雖然我一直都有在喝,但是對一個從小生長在臺北的80后來說,我在臺灣接觸的卻很少。

當我小學的時候,珍珠奶茶在臺灣就是一種很大眾的飲料。我家附近有間“七里亭”泡沫紅茶店,他家的珍珠奶茶味道濃郁,珍珠Q彈,價格實在,是我小時候特別喜歡的一家飲料店。那時,我舅舅經常會學習七里亭的珍珠奶茶做法,自己制作珍珠奶茶。珍珠奶茶不加珍珠,卻有一個很典雅的名稱,叫作“金香奶茶”。 “金香奶茶”的做法是將紅茶包煮開,再加上牛奶或奶精粉,放入金屬制搖搖杯,再加入冰塊、果糖,用力搖勻后,就是一杯香醇濃郁的“金香奶茶”。為什么不加珍珠呢?因為珍珠的熬煮太過麻煩,所以就很少自己制作,用買的還比較方便。這杯“金香奶茶”陪伴著我度過了那些熬夜苦讀的歲月,是我的第一杯茶。

直到我讀大學,那時候我在新竹就讀玄奘大學。學校附近有個學生住宿聚集的地方,名叫“大莊”,是當地三所大學(玄奘大學、中華大學、元培科技大學)學生生活與休憩之重要場所。貫穿其間的是兩條交叉的道路,就在這兩條街道上,居然密集地開了十多間泡沫紅茶店。由于競爭激烈,泡沫紅茶店削價競爭,一杯700毫升的紅茶、綠茶、清茶只要10元臺幣(大約人民幣2塊錢)。對學生來說,這種“俗又大碗” (便宜又大碗)的隨手杯,可以騎著摩托車停到店前,付賬后放入耳掛塑膠袋里,掛在摩托車龍頭上,邊騎邊喝。這比起便利店賣的飲料,沒有添加防腐劑,大杯又便宜,對平常騎著摩托車“趴趴造” (到處走)的大學生來說,無疑是相當方便的飲料。

在讀大學的閑暇時,我經常與好友去拜訪新竹當地的耆老。在話家常時,免不了的就是沏一壺茶,在茶香中聽耆老們講各種人生閱歷。到了晚餐時間,耆老就邀集他的好友們,擺出一桌酒席,介紹給我們認識。在一瓶瓶白干酒、臺灣啤酒、威士忌中,酒酣耳熱之際從長輩那得到更多的寶貴經驗,這也拉近了彼此的距離。

2008年大學畢業后,我回到臺北生活, 那時“7-11”便利店以“CITYCAFE”品牌,請當紅女星桂綸鎂代言,以都會風、現代感為概念,以“整個城市就是我的咖啡館”為廣告詞,將咖啡的通路打開。時下的年輕上班族們,深受其影響,每天早上,總是看見無論年輕或中年的上班族,人手一杯“7-11”便利店的咖啡,這儼然成為一種生活的常態。午休后的時間,泡杯咖啡提神,也成為不少人的生活習慣。喝咖啡,不只是一種享受,也是一種品味,更是一種生活態度。對于我這個剛踏入職場的新鮮人,更是深受其影響。我每天早上總要去“7-11”便利店買杯熱拿鐵,感覺自己的生活質量又向上提升了一步,這是珍珠奶茶或是酒所無法替代的。正如在電視劇《我可能不會愛你》中的女主角林依晨飾演的程又青,是一個事業上的女強人,標準的上班族,她在劇中拿著保溫杯,走進咖啡店,跟店員說“doublemocca”。在城市中工作的上班族,在忙碌之余,用零碎的時間在店中購買咖啡,即使在忙碌的時刻,也能夠享受一杯香濃的咖啡,是一種小確幸的具體表現。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被影響了,但在頻繁的工作壓力下,我也喜歡像程又青一樣,享受一杯濃醇的咖啡,可以在辛苦的工作中帶來幸福感。

政治大學的后山,是貓空,曾經是臺北市最大產茶區之一。茶區上古道縱橫,是為運送茶葉所建造,是臺北茶藝及夜景勝地。找一個周末的夜晚,邀集三五好友,騎著摩托車,到山上的店家,點幾道好菜填飽五臟廟,再砌壺好茶幫助消化,佐以依山延展出的夜景,彼此分享心情,是與朋友共享的歡樂時光。我想起《倫語·先進篇》中的句子: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痹c沂水舞雩之樂,大概也差不多是這樣吧。貓空,這個美麗的地方,許多的復合式茶店讓這里的賓客源源不絕。在2001年由知名小說家藤井樹撰寫的愛情小說《貓空愛情故事》,以貓空為名譜寫出美麗的愛情故事,使每年慕名而來的讀者絡繹不絕,再加上同名單曲,為上貓空約會的戀人們增添浪漫的氛圍,這是屬于臺北人的浪漫飲茶文化。

2018年,我來到廈門工作,對于大街小巷星羅棋布且裝潢精美的茶葉店感到驚嘆,而茶葉店中常備的桌子、茶盤、茶具,以及蓋碗的用法是我在臺灣沒見過的。在臺灣都是用茶壺,這里每間店都有專業的茶藝師負責煮茶,供客人品茗,讓客人能夠圍桌而坐,在品茗的同時,談事情話家常,如有私事要談,許多茶店也備有VIP室,讓客人可以擁有私人的空間,談事情不會被打擾。在臺灣,我很少接觸茶葉行。我能想起的,大概是兩位朋友家中開的茶葉店,都是以古早雜貨鋪的方式在經營。而且因為缺乏新的客源,多是經營老客戶為主。店中所擺的僅一張茶桌,沒有像廈門那樣穿著漢服的女性店員,多為老板親自為客戶泡茶。臺灣茶葉的通路多為大型賣場,路上也很難見到茶行,與廈門每個街頭巷尾總有幾間茶葉店的盛況差異頗大。臺北街頭巷尾能夠看到的,是泡沫紅茶店和咖啡店。上班族們總是喜歡在店中點杯咖啡,打開電腦處理著公事,而許多咖啡店,會在店中擺著各種書籍,讓文青們在喝著咖啡時,也能夠通過閱讀來度過一個充實而悠閑的時光。

來到廈門前,我其實很少喝茶,買的茶葉也頂多是立頓紅茶包。朋友從澳洲帶回來送我的twining英式紅茶,是我的最愛。來到廈門后,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同事,經常在海堤茶葉泡茶。正因如此,我成了海堤茶葉的???,經常跟他們泡在茶葉店里,也因此漸漸地認識了一些茶葉的品種,但也只知道最常喝到的是巖茶、大紅袍。雖然我也買了不少茶葉,自己喝或送人,但對茶葉的制作過程,卻也只是聽過但未曾親眼看見。雖然在臺灣貓空經??吹讲鑸@,但都只能在園外看,沒有走進茶園認識茶的機會。這次是從北京大學創業訓練營獲得廈門外圖集團舉辦“第四屆海峽兩岸青年共享閱讀季”活動的資訊,看到有可以走入茶莊品茶的機會,我就抓緊機會報名了。

活動的第一站,來到了安溪云嶺茶莊,鐵觀音的故鄉??粗焦乳g云霧裊裊,茶樹與天地連成一片,而山莊靜謐地佇立在其間,新鮮的空氣洗滌著我剛從城市帶來的塵埃,內心也跟著寧靜了下來。領隊提醒我們到房間放行李后,到會議室參加讀書會。走進房間,房間的設計也是典雅不俗,桌上的茶具和茶葉一應俱全,不愧是以茶葉為主的山莊,讓我們就算在外地居住也能享用好茶。

走進布置好的會場,桌上有一本外圖制作的筆記本,還有一本是夏煒老師的著作《等茶》,它們都是裸背膠裝,相當好翻閱,筆記本的紙質更是優質,用鋼筆書寫也不會暈墨。女主持人為我們介紹了夏煒老師,并請夏老師為我們做了精彩的演講。夏老師從茶的分類,到茶的歷史,然后是從茶與儒釋道三家的關系,熱愛品茗的歷史人物,旁征博引關于茶的詩詞,巨細靡遺且深入淺出的演說讓我們如沐春風。

1989年趙樸初寫茶詩: “七碗受至昧,一壺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毕睦蠋熢诮榻B這首詩的時候說: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边@首詩讓我想起我讀大學時特別喜歡讀的一本小說《夜不語詭秘檔案——茶圣》,書中積公大師說的話: “茶有三德:一是坐禪通夜不眠:二是滿腹時能幫助消化,清神氣:三是‘不發,能抑制性欲?!边@首詩大概就是上首詩的緣由吧。雖然小說的內容隨著歲月多數已忘記,但這段話一直在我心里。每當我喝茶的時候,就不時想起,而每當我靜坐,因雜念過多而靜不下來,就會泡壺茶讓思緒理順,沉靜思緒后再靜坐,會有不錯的效果,也親身驗證茶有三德的說法。

“從來佳茗似佳人”,夏煒老師用蘇軾的詩作開場,講述東坡居士愛茶且豁達的人生。從小我讀蘇軾的詩詞散文,對于蘇軾先生詩詞書畫的成就感到崇拜,卻也因他仕途坎坷而感到心疼。他一生短短的64年,歷經新舊黨爭、烏臺詩案,被奸人構陷,不斷地在貶官、升官中度過,且一度瀕死,曾準備金丹以在必需時自盡,每一次貶官,都是天南地北的長途遷徙。北宋的交通條件對人的體力來說是相當大的負荷,就算是現在的交通條件,有飛機、動車、汽車,這樣的行程也是相當勞累身心的事情,更別說那時了:且各地氣候差異頗大,水土不服也是一種折磨。而且他的貶官地區從峨眉之巔到錢塘之濱,從宋遼邊境到嶺南、海南,如果不是心中懷抱著堅定的信念的人,是無法經歷如此大的人生起伏還能樂觀地活下去,我想這就是雖然他人生不長,但卻如此精彩的原因吧。雖然仕途不順,但在地方為百姓造福的心卻從來不曾改變?!睹献印けM心章句上》說: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蔽蚁脒@是蘇軾的本心,而之后的顛沛流離的生活,讓他能將心境投入道家及佛家的出世意境中,將心思寄托在興趣上,也因此綻放出如此多的光芒。他有許多心境悲涼的詞作,卻也有許多豁達釋懷的正能量作品,現存于世共有2700多首詩,300多首詞,以及大量散文作品。并非逆境和閑暇才能讓人著書立說。蘇轍在《黃州快哉庭記》中說“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將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傷性,將何適而非快”。若是真的能夠坦然自得,又如何能寫出這樣的文句?作為蘇氏兄弟一生的寫照,也是我在每個不快時用來提醒自己的座右銘,也只有蘇軾如此偉大的人格,能夠值得我們效法學習。

聽完演講,由鐵觀音茶制作技藝大師帶著我們戴上斗笠,背上茶簍,進到茶園中采茶。這是我第一次走進茶園采茶,走在茶樹中,呼吸著茶特有的香氣,真有種“人在草木間”的感覺。大師在茶園中帶大家繞了一圈,演示采茶技巧,并讓我們實際演練后引領我們回到工廠,將剛剛采到的茶集中一處。大師一步一步指導我們,從曬青、搖青、殺青到揉捻、包揉等步驟,對于城市小孩來說,這是一種特別的體驗。

晚餐是在云嶺中央擺起的燭光晚餐,每桌六人,中式菜肴,是相當美味的菜色,當天下了小雨,在雨中有種朦朧美,加上燈光美、氣氛佳,大家都吃得贊不絕口。晚餐后,主辦方在云嶺山莊前門搭建舞臺,我們在舞臺上唱KTV。雖然有點小雨,但不減其中的樂趣。夏煒老師也與我們同樂,唱了幾首感人的歌曲。團隊中有人組織在茶廳中玩起了狼人殺,我們一群人便在門外唱歌,一群人在門內廝殺。在門內還可以聽到外面的人的歌聲,不可謂不熱鬧,廝殺到高潮,歡笑不斷。

隔日清晨,在細雨朦朧的山氣中,我們搭上車返回廈門,走入三影堂觀看攝影展。展覽很精彩,看了不少珍貴的攝影叢書,也在黃舒萍老師的引導下使用藍曬法制作了屬于我的客制化書簽。我用自己寫的字和樹葉,做成獨一無二的書簽。大家做得都很精美,用自己制作的書簽看書,特別有感覺。

這次活動,給了我許多不一樣的體驗,也認識了許多優秀的伙伴。臺北與廈門隔海相望,同樣是閩南語系的城市,但文化各異,從飲料文化就可見其縮影。在臺北,傳統茶葉的喝法,隨著都市化及工作步調的增快,已經鮮少人在使用。畢竟在步調飛快、分秒必爭的地方,很少有人能夠悠閑地坐下來煮茶泡茶,而喝茶似乎大多轉變為泡沫紅茶為主流吧。在廈門,喝茶的人很多,無論是在公家機關、居民委員會、公司行號,乃至家家戶戶,都可以看見備有專門的茶具用來喝茶。這些都是在臺灣看不見的現象,但在我接觸的廈門青年人中,其實喝茶的族群也是越來越少。雖然許多茶葉公司很努力地在外展“小小茶藝師”之類的活動,讓孩子學習泡茶的知識,但如果沒有增加新的文化創意,咖啡及泡沫紅茶會逐漸取代喝茶的族群。喝茶的人會老去,只有不斷地創造新意,使茶葉進入青年人的生活中,才能讓飲茶文化不斷傳承下去。

猜你喜歡
珍珠奶茶廈門茶葉
廈門正新
看了《開端》,才發現我對廈門一無所知
《牛采茶葉》
2021年5月國際茶葉拍賣市場行情
日本年輕人花式“嗑奶茶”
珍珠奶茶東渡記
珍珠奶茶主題公園
心之廈門,夢想之旅(上)
廈門品小吃
亂倒茶葉導致美國獨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