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琴文化之行

2021-08-07 19:07陳倩婷
書香兩岸 2021年6期
關鍵詞:彈唱白天鵝古琴

陳倩婷

12月5日,這天中午,兩岸閩臺青年齊聚一堂,在外圖書城門口等著前往目的地——龍人古琴文化村的大巴。 “滴滴滴”,車來了,古琴文化的神秘之旅正式開啟。我懷著激動的心情期待這次的旅行。

一小時后,我們到達了龍人古琴文化村。一下車,撲面而來的新鮮空氣使人心情愉悅,文化村里種滿了各類的花草樹木,往里走去,還有一個小湖泊,湖里有一群白天鵝在水里嬉戲打鬧,白天鵝的出現,讓我們這群“山中野人”感到格外的驚奇。哇!原來童話里的丑小鴨化身白天鵝后是如此驚艷動人,如此之高貴。我不禁想起了小學時老師教的一首詩: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币皇缀唵蚊髁说脑?,闡釋了此情此景的美好。一場古琴學習之旅由此展開。

走過流水潺潺的漫溪橋,到達龍人書院的講堂,開始聆聽琴文化講解及龍人古琴的發展介紹。聆聽完畢,老師們用古琴彈奏并演唱了一首琴歌《詩經·鹿鳴》,悠遠的琴聲淌進我的心扉,猶如平靜的湖面被投擲了一枚石頭,蕩漾起我對古琴興趣的波瀾。欣賞完了美妙的琴聲,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共同參觀了斫琴工藝展示廳、百琴堂、滕派蝶畫展廳,從了解了一床古琴需歷時七年以上才能完成的過程,到參觀古琴作品、欣賞栩栩如生的滕派蝶畫,逐漸深入了解了古琴文化,感受到書院濃郁的傳統文化氛圍。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架名為“神農氏老琴”的古琴。此琴是由龍人古琴的創始人謝建東先生花費十年之功,以傅世老琴為原型,復刻硒制而成。面底古杉,通身鹿角灰胎,黑髹,發蛇腹斷,間有龜背斷、冰裂斷。外觀品相與音色表現皆可于傳世古琴相媲美。以酸枝木為琴岳、冠角、軫足、銅徽。配龍人冰弦,音韻奇古。了解完古琴的歷史文化,老師們帶我們走進了學習的課堂。在這里,我們學習了兩種彈奏古琴的基礎指法——“挑”“剔”,還學習了一首簡單的琴歌彈唱——《白日依山盡》。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收獲了滿滿的自豪感,中國古文化真是博大精深。

這一趟古琴文化之行,可謂是收獲滿滿,不僅了解了古琴的歷史,還學習了古琴的彈唱。迎接落日,我們滿載而歸。

猜你喜歡
彈唱白天鵝古琴
論樂理視唱對幼教專業兒歌彈唱教學的影響
國家非遺 古琴藝術
白天鵝
不會樂器也能“秀”彈唱“玩”編曲
南山賦
尋訪千年古琴
兒歌彈唱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探究
我的白天鵝
丑小鴨回家
傳承和保護古琴藝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