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德榮:最美“紅色理論家”

2021-08-09 02:33王若拙
新長征·黨建版 2021年7期
關鍵詞:毛澤東思想研討會紀念

王若拙

2016年1月,鄭德榮90歲時,恰逢從教65年,名流聚首,師徒幸會,鄭老講了近3個小時。他歷數一生的經歷,談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從求學到任教,從對中共黨史的研究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探索,從如何發現問題,到如何解決問題,極富感染力。臺上老人津津樂道地講,臺下聽眾專心致志地聽?!拔医衲?0歲,再過5年,建黨100年時,我與黨一起過生日?!编嵉聵s最后說。

斯人已逝,言猶在耳。時值建黨百年之際,讓我們一起來追憶用一生高擎信仰之炬的鄭德榮先生。

學術上的“常青樹”

鄭德榮1926年出生于吉林延吉。1948年,還在讀大學的他從國統區投奔解放區,在東北大學(東北師范大學前身)短訓班學習時初步接觸馬克思主義,被深深吸引。1952年從東北師大畢業留校后,從事黨史研究教學,從此與中共黨史、毛澤東思想、馬克思主義研究結緣,作為終生奮斗的事業。

鄭德榮與人合著的《毛澤東思想史稿》是系統研究毛澤東思想的第一部專著,在毛澤東思想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他主編的《毛澤東思想概論》是改革開放后最早創立概論體系的教材,印刷13次發行100多萬冊,至今在全國高校廣泛使用。東北師范大學于1981年成立的毛澤東思想研究所,是全國高校成立最早、堅持時間最長的毛澤東思想研究機構之一。

中央文獻研究室原主任逄先知曾評價:“鄭德榮的著作對宣傳毛澤東思想,特別是推動毛澤東思想的科學研究具有重要貢獻?!?/p>

鄭德榮的思考與研究總是與時代同步。改革開放后,他的研究領域拓展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黨的十九大后,他又專注于研究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很多曾與鄭德榮共事過的老師還清楚地記得鄭德榮60歲時給自己立下的“宏愿”:“我退下來后,要用10年時間,也就是到我70歲的時候,培養出10個博士,出版10部專著?!睆椫敢粨]間,30多年過去了,鄭德榮已經超額完成了這些當年看似不可能的“規劃”。培養博士生的數量是計劃數的5倍,出版專著的數量是計劃數的4倍,此外還發表了200余篇學術論文。僅僅是在80歲到90歲的10年間,鄭德榮的個人專著就達5部之多,而且還承擔國家項目3項,發表論文70余篇。

老而好學,耄耋勃發。年歲的增長非但沒有讓鄭德榮的學術科研節奏放緩,反而是“大弦嘈嘈如急雨”“大珠小珠落玉盤”,新見迭出,成就斐然。

74歲時,鄭德榮完成了吉林省委宣傳部宣傳文化基金項目《鄭德榮自選集》。收入選集的這些論文不僅涉及領域多、各成系列,而且有很多填補了學術研究的空白或匡正了傳統學術觀點,受到黨史學界專家的高度評價。同年,他還出版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一書。該書是由教育部鄧小平理論研究中心組織編寫的《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論叢》12卷之一,獲2001年國家圖書獎。76歲時,他出版了《國情·道路·現代化》一書。該書是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審定的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80周年百部重點圖書之一。黨史學家龔育之高度評價該書具有“跨度廣、容量大、視角新”“新意迭見、情感激揚”的特點,“堪稱集思想性、學術性、可讀性于一身的精品之作”。該書獲第六屆吉林省政府優秀圖書獎。77歲時,筆耕不輟的鄭德榮再推新作,出版了《20世紀中國三次歷史性巨變研究》一書……

70歲以后,他撰寫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兩次歷史巨變比較研究》一文入選全國慶祝新中國成立50周年學術研討會,《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實踐》一文入選全國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80周年理論研討會,《中國特殊國情、特色道路與現代化》一文入選教育部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80周年學術研討會,《中國共產黨理論創新的歷史經驗——以新民主主義理論的創立為視角》一文入選全國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理論研討會,《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偉大奠基人》一文入選全國紀念毛澤東誕辰110周年理論研討會,《發展是硬道理——鄧小平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本質和規律的深刻揭示》一文入選全國紀念鄧小平誕辰100周年理論研討會……

“是什么讓您畢生求索、沉浸于黨史研究?”有人好奇。

“工作需要,就是我的志向。做什么愛什么,干什么學什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個人利益服從國家利益,是銘刻在心的信條?!睅资陙?,鄭德榮把個人融入時代、將信仰融入生命,在知識的海洋里劈波斬浪,人生的征帆始終沿著正確的航向,駛向理想的彼岸。

“這是責任,不能拒絕”

2001年,鄭德榮以飽滿的政治熱情積極投身紀念建黨80周年活動。作為宣講團成員,他不顧盛夏酷熱,在長春、四平、通化等地作了12場宣講報告,受到廣大干部群眾的熱烈歡迎。2002年11月,鄭德榮作為吉林省委學習十六大精神宣講團成員,反復研讀十六大報告,虛心參加省委組織的集體備課,并赴松原為全市干部群眾作了長達3個小時的宣講報告,引起了強烈反響……

“我受黨的教育多年,畢生的追求就是用自己的所學為黨、為國家多作貢獻?!薄耙M職盡責地培養高質量的人才,我自身就必須孜孜不倦,不斷上進?!边@是鄭德榮經常掛在嘴邊的話,更是他一生馳而不息始終奮戰在馬克思主義教育一線的動力源泉。

“老師身上有一種強烈的擔當意識?!编嵉聵s的學生、東北師范大學教授王占仁說,每遇黨和國家的重大紀念日和重要活動,無論工作多忙,也不管身體狀態如何,他都積極關注,并舉行相關講座,即時進行解讀。他說:“這是責任,不能拒絕?!?/p>

2013年12月,鄭德榮又一次住院。在多次接診他的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一醫院醫生王春艷的印象中,這個“病號”與眾不同,手邊全是書,一直挺忙活。

2014年元旦前夕,醫院同意他出院,鄭德榮興奮得像個孩子:“我早就好了,這回可自由了,終于可以回去給學生上課、搞研究了!”

生命的最后幾天里,雖極度虛弱,但鄭德榮還在反復修改入選“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理論研討會”的論文??床涣?,就讓學生念,他聽。最后一次修改時,堅持聽完9000多字的論文后,他拔掉氧氣管,一個字一個字地說出修改意見。好幾次,他試著站起來,但剛一用力就大汗淋漓——他實在太想參加這個會了。

繁霜盡是心頭血,灑向千峰秋葉丹。2018年5月3日,92歲的鄭德榮離開了這個世界。去世前,他對學生留下的最后一句完整的話是:不忘初心,堅持馬克思主義!

廣其學而堅其守,存一息而不墮志。鄭德榮信念堅定,追求執著,學識廣博,治學嚴謹,為人謙遜,人格高尚,把個人融入時代,把研究融入生命,把創新融入學術,鍥而不舍,馳而不息。這就是一個學者的一生,這就是一名黨員的追求,這就是一種精神的光芒!

猜你喜歡
毛澤東思想研討會紀念
特別的紀念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理論與實踐研討會在福建舉行
魏群夫散文創作研討會紀要
新黃
研討會莫變“演討會”
為紀念中俄建交 7O 周年
日紀念廣島核爆64周年
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
走向新世紀雕塑創作與教學研討會綜述
毛澤東思想閃金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