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牙周炎患者應用牙種植修復治療的效果研究

2021-08-14 13:29張金龍
中國保健營養 2021年19期
關鍵詞:牙槽骨種植體牙周炎

張金龍

山東省聊城市退役軍人醫院,山東 聊城 252000

近幾年以來,在現代醫學技術快速發展下,口腔材料與口腔種植技術也得到不斷完善,慢性牙周炎或者是牙列缺損患者逐漸應用牙種植修復技術治療,當患有慢性牙周炎后,患者牙周組織周圍會漸漸形成牙齦炎,當牙槽骨吸收后會導致牙齒松動,嚴重時甚至導致牙齒脫落,因此需要及時進行修復治療[1]。牙種植修復技術應用在慢性牙周炎修復治療中效果當前臨床中仍然存在一定爭議,對此,此次就牙種植修復慢性牙周炎療效展開探究。

1 資料與方法

1.1基礎資料 此次主要選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2月內接收的4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與同期20例健康牙周者當作研究對象,并將慢性牙周炎患者納入研究組,其中男女比重21:19,年齡范圍在25-62歲,平均(43.15±5.18)歲;將健康牙周者納入參照組,其中男女比重22:18,年齡范圍在26-64歲,平均(43.27±5.25)歲;兩組患者性別與年齡等資料經統計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統一進行牙種植修復治療,首先給予患者治療前口腔常規檢查,并進行常規化驗以及X線拍片,以明確患者頜骨實際解剖條件,掌握患者口腔具體情況,從而合理結合種植義齒修復原則制定個性化修復治療方案[2]。研究組患者在修復前2個月需要給予局部或者是全面的牙周治療;接著將手術前消毒、麻醉以及切口等完成后,選用患者最為合適的種植體型號在合適深度下植入,種植修復手術必須嚴格按照衛生部口腔種植科技中心要求開展;均通過黏膜下愈合方式,術后進行抗感染治療,并適當給予含漱劑進行漱口,以起到局部抗炎作用。當手術完成后6個月給予二期修復負載。

1.3觀察指標 測量統計兩組種植體周圍齦溝液(PISF)、菌斑指數(mPLI)、齦溝出血指數(mSBI)、種植周袋探診深度(PPD)以及附著喪失(AL)等指標。

2 結 果

2.1統計對比種植體相關參數 如表1數據所示,研究組PPD、mSBI、PISF與AL指標均高于參照組,而mPLI指標低于參照組,P<0.05。

表1 統計對比兩組種植體指標(χ2±s)

2.2統計牙槽骨吸收情況 經表2統計,研究組半年后、1年后牙槽骨吸收情況均高于參照組,P<0.05。

表2 統計牙槽骨吸收情況(n/%)

3 討 論

牙周炎作為口腔中較為常見的一種疾病,也是導致牙齒松動與牙列缺損的主要原因,慢性牙周炎通常指的是各個因素影響而促使牙周組織存在慢性感染性的疾病,為了防止患者牙列缺損的發生,需要及時進行治療[3-6]。牙齒種植修復是當前常用的一項修復技術,該方法有著較高的舒適度與支持力,所以應用在慢性牙周炎治療中有著顯著的功效。從本次結果統計可見,研究組種植體各項參數指標改善情況均比參照組好,且半年后、1年后牙槽骨吸收指標均高于參照組,組間對比存在統計學意義。這也表示牙種植修復治療所取得的效果較為顯著,可改善患者種植體情況。

綜上,慢性牙周炎患者應用牙種植修復治療的應用效果十分顯著,牙槽骨吸收效果較高,可改善各項種植體周指標參數。

猜你喜歡
牙槽骨種植體牙周炎
翼突種植體植入術的研究進展
激光療法在牙周炎治療中的應用
牙周膜干細胞BMP-2-PSH復合膜修復新西蘭兔牙槽骨缺損
牙齒松動,越拖越難治
磨牙根柱對牙周炎患者牙槽骨吸收的影響
動態載荷與靜態載荷三維有限元分析法的比較
HMGB-1與口臭及慢性牙周炎的相關性研究
微種植體與J鉤內收上前牙后的切牙位置變化比較
短種植體在上頜后牙缺失區的應用分析
不同治療方案在78例牙周炎治療中的療效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