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胸膜下肺腺癌臟層胸膜侵犯CT及臨床風險因素

2021-08-14 13:30綦寶濱焦志明
中國保健營養 2021年19期
關鍵詞:癌灶胸膜腺癌

綦寶濱 焦志明

1.萊州市文峰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山東 萊州 261431;2.萊州中醫醫院,山東 萊州 261400

肺腺癌是肺癌的常見類型,占比約為40%-55%,癌灶起源于支氣管黏膜上皮和粘液腺[1]。該類患者手術治療后,胸膜侵犯是影響預后的不良因素之一,會提高轉移和復發率。本研究選取154例患者作為對象,分析了肺腺癌胸膜侵犯CT特征及相關危險因素,以期為臨床診療工作提供參考,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從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間,我院收治的154例肺腺癌患者為對象。其中36例發生胸膜侵犯作為試驗組,118例未發生胸膜侵犯作為對照組。試驗組中,有13例是男性,有23例是女性,構成比為36.1%、63.9%;年齡最小42歲、最大79歲,平均值為(60.5±8.7)歲;癌灶位于左肺17例、右肺19例。對照組中,有41例是男性,有77例是女性,構成比為34.7%、65.3%;年齡最小41歲、最大80歲,平均值為(61.2±9.4)歲;癌灶位于左肺57例、右肺61例。兩組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可進行比較。

1.2納排標準 (1)納入要求[2]:腫瘤直徑在3cm以內,DLP在1cm以內;資料真實完整,對本研究有正確認識。(2)排除患者:術前放化療患者,合并肺炎、肺不張、胸腔積液患者,腫瘤累及縱膈胸膜患者等。

1.3方法 對患者進行胸部CT掃描,范圍是肺尖-膈下,參數設置:管電壓為80-120kV,管電流為200-260mA,層距、層厚均為5mm。完成后傳輸至工作站,重建圖像的層距、層厚均為1mm,由2名經驗豐富的醫師進行閱片,得出統一結論。經術后病理檢查,確定病灶有無侵犯胸膜。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分析肺腺癌侵犯胸膜的風險因素。

1.4統計學處理 利用Excel表格記錄數據,統計學計算采用SPSS 25.0軟件。計數資料進行χ2檢驗,計量數據進行t檢驗,多樣本分析進行F檢驗。P<0.05,代表有顯著性差異。

2 結 果

2.1病理和CT資料比較 數據顯示,兩組在手術方案、淋巴結轉移、空泡征上無明顯差異(P>0.05);在術前CEA、病理分化、毛刺征、分葉征、腫瘤直徑、DLP上有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病理和CT資料比較

2.2多因素分析 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術前CEA≥5 ng/mL、腫瘤直徑≥1.6 cm、DLP<0.06 cm,是肺腺癌侵犯胸膜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見表2。

表2 肺腺癌侵犯胸膜的多因素回歸分析

3 討 論

隨著影像診斷技術的進步,肺癌早期檢出率不斷提高,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預后。其中,癌灶是否侵犯胸膜,關系到術后復發、轉移、胸膜種植等情況。已有研究顯示,腫瘤位于胸膜下1cm以內,因術后肺組織回縮可見腫瘤侵犯胸膜,但病理檢查和觀察結果有差異,說明腫瘤侵犯胸膜還會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3]。

本次研究以154例患者為對象,通過對比分析,結果顯示:試驗組CT影像學可見分葉征,對照組中很少見,可作為鑒別肺腺癌是否侵犯胸膜的依據。術前CEA≥5 ng/mL、腫瘤直徑≥1.6 cm、DLP<0.06 cm,肺腺癌侵犯胸膜的幾率更大,是獨立危險因素,和浦學慧[4]的研究結果相近。說明:術前CEA異常增高,腫瘤直徑越大、DLP越小,腫瘤侵犯胸膜的可能性越高。提示醫師在CT檢查時發現以上特征,宜采用根治手術,預防腫瘤侵犯胸膜,為患者術后恢復創造有利條件。

猜你喜歡
癌灶胸膜腺癌
MRI-DWI對肝細胞癌經導管動脈化療栓塞術后復發微小癌灶的診斷價值
胸腔鏡下胸膜活檢術對胸膜間皮瘤診治的臨床價值
探討CT對乙肝肝硬化相關性小肝癌(SHCC)的診斷價值
惡性胸膜間皮瘤、肺鱗癌重復癌一例
成人胸膜肺母細胞瘤1例CT表現
乳腺癌多發性癌灶的相關因素分析與臨床研究
超聲評分法對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中央區淋巴結轉移風險的預測價值
益肺解毒方聯合順鉑對人肺腺癌A549細胞的影響
纖支鏡胸膜活檢與經皮胸膜穿刺活檢病理診斷對比研究
HIF-1a和VEGF-A在宮頸腺癌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