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警校學風建設機制構建研究
——以學生管理大隊為切入點

2021-08-15 00:52趙紅剛
森林公安 2021年6期
關鍵詞:警校學風警務

趙紅剛 李 青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敝泄仓醒?、國務院在《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提出,堅持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以下簡稱“三全育人”)。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關鍵時期,高校教育面對著新的機遇與挑戰。而要想辦好高校教育、培養出一代又一代能夠肩負起民族復興的國之棟梁,需要高校適應時代潮流、轉變管理模式,進而構建新的學風建設機制?!叭恕钡睦砟钜蟾咝猿秩珕T、全過程、全方位育人,基于良好學風引領下高校師生的相互配合,其核心是培養高素質人才;學風建設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出發點,同時也是推動高校長遠發展的有效機制?!叭恕崩砟顬閷W風建設提供了思想保證,是構建學風建設長效機制的基本遵循;同時,推進學風建設、構建高校學風建設長效機制是落實“三全育人”理念的題中之義。

一、高校學風建設的特點

(一)普通高校的學風特點

1.學生擁有高度自主性。學校與學生之間的關系以引導和輔助為主,學生擁有高度的學習自主權。學生將絕大多數精力都投入到了課本知識的學習或者科研創新項目上。在單一學習專業知識的過程中,對學生興趣點的把握不夠到位,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學生的積極性,導致學生容易產生厭學情緒。

2.師生互動具有單向性,以輔導員老師單向溝通為主。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更多是單向問詢,缺乏有效的雙向反饋溝通與解決問題的辦法,導致普通高校在很多學生問題上存在滯后性,無法及時有效了解學生的心理和身體健康,反饋在學風建設上的即是無法良好實施。

(二)警察院校的學風特點

1.招錄體制改革帶來警校學風的轉變。2016年1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公安部、教育部等六部門出臺了《關于公安院校公安專業人才招錄培養制度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兑庖姟访鞔_規定,公安院校要為公安機關培養政治堅定、作風過硬、業務精通、素質優良的公安專業人才?!兑庖姟芬蠊苍盒2粩嗵岣呷瞬排囵B質量,提高學生的政治素質,實行警務化管理,堅持突出專業特色,培養學生的警務實戰能力?!兑庖姟愤€明確改革范圍內的公安院校培養的公安專業畢業生,參加公安招警聯考合格后,即可進入公安隊伍成為人民警察。在此政策導向下,警校在日常警務化管理中會更加強調培養學生令行禁止的紀律作風,這些可以在日常隊列素質、內務衛生標準、警容風紀等方面體現。但也因為招錄體制的改革,學生的就業壓力減小了,針對性更加強了,大部分同學都會將學習的重點集中在公安聯考上。

2.學生大隊在學生建設中起到不可或缺的地位。在警察院校,學生大隊是學生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部門。警校生日常的警務化管理將區隊、大隊和整個學校都緊緊地團結在了一起,有著普通高校所沒有的凝聚力。在授課課堂之外的警務化管理中,學生大隊負責學生的警務化素質的教育養成,學管老師從方方面面深入學生內部去考察學生的行為素質。學生大隊主動參與警校學生的生活,拉近了學生和老師之間的距離,借此機會學管老師也有了比其他普通高校老師更多的時間去接觸和了解學風狀況。學生大隊雷厲風行的紀律作風,能夠更有效地與學生溝通和解決問題。

3.學生大隊成為授課老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橋梁。授課教師更加愿意主動和學生大隊階段性地反饋學生的學習狀況。授課教師和學生大隊之間的高度配合給予了學生大隊從學生課堂這個角度來檢查學生大隊的學風的機會;根據不同階段的學風狀況對癥下藥,多數情況下學生大隊也由此給予授課教師正向的反饋,奠定了兩者之間雙向高效的互動基礎。

在招錄體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在“三全育人”理念的指導下進一步提高警校學生的學風建設和解決一些階段性的問題是我們需要關注的。我們選取一個大隊進行了抽樣調查,根據調查結果的反饋,表明警校學風存在一些共識性的問題。

二、警校學風狀況的調查分析

本次數據分析以調查問卷為主,對某警校2018、2019級在校生進行調查,涉及2個專業。本次調研采用線上問卷調查的方式,共回收338份有效問卷。具體分析如下:

(一)學生外部環境的學風狀況

1.學生對于院系的反饋。56.21%的同學認為自己所處院系的學風狀況很好,25.44%的同學認為較好和14.2%的同學認為一般。同時,由于警校的警務化管理要求較高,78.7%的同學認為學院在學生問題上的管理很嚴格,17.75%的同學認為較嚴格;而警務化管理中就包含著學生的日常學習,因此絕大多數同學都認為學院的管理對自己的學習狀態有影響,其中,40.24%的同學認為其影響很大,46.21%的同學認為有一定影響,還有12.12%的同學認為自我管理能力較強,不會受到學院管理的影響。最后在學生對于學校學風建設的建議中了解到,48.52%的同學建議健全學院相關管理制度,43.49%的同學建議加強校園文化建設,41.42%的同學建議舉辦各種課外文化活動,還有30.47%的同學建議提高教師教學質量。

2.學生對于大隊的反饋。學生管理大隊直接深入到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拉近了學生大隊和學生之間的距離。由此,學生對學生大隊工作狀況的評價也更為客觀,65.98%的同學認為學生大隊工作狀況非常負責,29.29%的同學認為較為負責,僅有3.85%的同學認為一般和0.89%的同學認為不負責任。學生大隊本著為學生的未來負責的態度去管理學生、指引學生,過半的同學認為學生大隊對端正自身學習態度的幫助很大,33.73%的同學認為有一定幫助,8.28%的同學認為偶有幫助。

3.學生對于區隊的反饋。區隊和寢室是較為小的學生學習單位。絕大多數同學都認為區隊和寢室內的學習氣氛較好且對自己的學習狀況有影響。

(二)學生自身學習狀況

1.學習態度方面。32.54%的同學對自己學習態度的評價是很努力,64.2%的同學認為自己比較努力,僅有3.25%的同學有著消極思想,認為及格就好。高校教育更多的是培養能夠自主學習和提升的學生,而在警校,成為一名素質過硬的預備役警官是很多人的心之所向。

2.學業學習壓力方面。25.74%的同學認為學習壓力很大,41.72%的同學認為較大,31.07%的同學認為一般,還有1.48%的同學認為沒有學習壓力。分析學習壓力的來源時主要有47.34%的同學覺得學業繁重,40.83%的同學擔心考試不及格。

3.學生自我管理方面。出勤率也是一個很好的反映學生學風狀況的重要指標,其中有97.34%同學是全勤,可見警校生在紀律養成方面具有的優勢。習慣養成和制定計劃是輔助學習的良好品質,不過在警校生中有39.35%的同學經常制定學習計劃,而有53.85%的同學只是有時制定學習計劃,還有極少數6.8%的同學從來沒有擬定過學習計劃。這些數據也和同學的考前復習情況有所聯系,其中38.46%的同學是平時就勤于復習的,過半的同學(約為53.55%)選擇考前兩三周復習,還有7.4%的同學等到考前幾天才開始突擊復習。

三、影響警校學風狀況的主要原因

(一)學院管理制度

學院以專業為導向,起著教學的主體作用,學生作為對象,在課堂中接受老師的傳道授業解惑。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授課過程相對單一化。在五光十色的新時代的浪潮中,這些原有的模式也需要進行相應的調整,從而更加適應學生的發展需求。只有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遵循教育規律和教師成長發展規律,加強師德師風建設,豐富課余文化活動,從根本上抓住學生興趣所在,并輔之以正確的引導。

(二)學生大隊管理模式

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學生大隊在學風相關方面起到的作用是普通高校輔導員所不可比擬的,其在紀律養成方面落實的各項行動:思政教育、每日點評、政治學習、隊列素質練習等,自內向外涵蓋了警校生的思想和學習。繼而,嚴格又不失溫度的大隊管理模式給學生端正的學習態度提供了培育的空間。讓學生由被動接受學習轉為主動學習。

(三)警校生群體學習氛圍

學習氛圍是無形的,但也是學風建設的關鍵一點。不可否認的是,警校生的警務化訓練強度的確很大,但這不代表著警校生沒有良好的學習氛圍。當群體內部的同學思想高度集中,在正確的價值觀引領下向前,潛移默化中,積極的學習氛圍就營造好了。一個宿舍有一個人惰于學習、貪圖享樂,那其他幾個舍友也會或多或少地受到影響。但只要有一個同學品學兼優,有著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夠承擔起號召周邊人學習的責任,身邊的同學受到正向感召,自然會向優秀者看齊。

(四)警校生心態控制

由于畢業生入警政策的改革,警校生的學業壓力相對之前有所減輕。部分同學放任自己脫離日常學習生活,心態走向了極端模式:體現在學業上的可能就是沉溺于娛樂、不理世事,放縱之后的極端結果就是學業荒廢,自己的前途受到相應的影響。此外,有些同學無法合理平衡警務化管理和學業,仍未具備高效規劃與利用時間的能力和習慣養成,導致心態失衡,壓力過大而產生焦慮或更嚴重的連鎖反應。

四、對警校學風建設的啟示

(一)形成“黨建引領,筑魂育警”工作思路

以學生黨建為核心推進警校學生管理工作,“黨建引領,筑魂育警”。大隊在日常管理過程中始終以學生黨建工作為引領,帶領、推動學生管理工作。以黨建工作為核心,以警務化管理為抓手,抓思想、抓學風、促建設。

(二)加強思想政治建設,引領學生堅定理想信念

學生支部以思想政治教育為抓手,嚴格落實學校黨委部署,把理想信念的培養融入日常中,每周干部例會,定期政治學習,在黨建工作的引領下,扎實筑牢學生理想信念。實現“黨建引領,筑魂育警”,著力引導學生熱愛和擁護中國共產黨,立志扎根人民奉獻國家。

抓住學生生活陣地,加強黨建宣傳陣地建設,實現環境育人。支部抓住學生生活陣地,實現黨的思想的宣傳、黨的要求的落實。以“黨建引領,筑魂育警”為目標,在學生宿舍樓宇做好黨建文化,讓“空白墻”變成“黨建墻”,使之成為多層次、多角度、多形式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前沿陣地,增強黨建工作的生機和活力。支部更是將特色活動放到學生生活陣地中開展。慶祝建黨100周年,緬懷先輩光輝業績,發揚黨的優良傳統與作風;新生入隊儀式,讓新生在入校第一天就感受到了黨的文化的濃厚氛圍,接受了黨的文化熏陶。

(三)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以全面發展理念培養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和公安事業需要的時代新人

支部堅持以黨建為引領,抓好教師黨員隊伍、學生黨員積極分子隊伍、學生干部隊伍;圍繞學校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方案,完成黨團工作、學業成長工作、警務化管理工作、內涵文化建設工作;結合黨建開展思想政治活動,結合警察職業、學生學業、學院專業、學生就業開展各項活動。嚴格落實警務管理,以學生黨員為引領,建立素質過硬的學生干部隊伍,實現學生自我管理,全面發展。

以黨建為抓手積極開展各項活動,豐富學生文化生活,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開展“為傳承做標兵給后浪樹榜樣”主題活動,樹立黨員學生的榜樣作用,以點帶面提升全大隊學生的政治素養和警務素養。開展讀紅色經典、唱紅色歌曲系列活動,提高自身愛黨、愛國、愛人民的思想意識,培養忠誠警魂。

以黨建帶動學生,精準幫扶,增強隊伍凝聚力。支部組織黨員教師,積極“下宿舍、下課堂、下操場”,嚴抓過程管理,提高學校人才培養質量。在學生會成立幫扶部門,以學生黨員為主體,針對“思想滑坡、生活困難、學習落后”的學生,積極開展幫扶活動,讓學生感受到黨的溫暖,增強黨員學生的責任感,促進集體凝聚力。

支部黨員教師發揮專業特長,全面提升學生綜合執法能力。發揮支部黨員教師的專業特長,利用業余時間,為學生打造特有的警務實戰社團,實現現場能取證、過程能辦案、出警能抓捕的基本綜合執法辦案能力,突出忠誠教育、職業教育,培養職業認同感。

五、結語

“三全育人”理念是全員、全過程和全方位育人辯證統一的有機整體,是高校推進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創新的重要舉措。學風建設是高校立校之本、發展之魂,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作為警察院校,政治屬性始終是第一位的,通過政治建設來提升警察院校學生的業務能力,從而形成“黨建引領,筑魂育警”工作思路,不失為加強警校學風建設的一條有效路徑。

猜你喜歡
警校學風警務
特殊時期居家線上學習學風建設路徑探索
阿富汗:警校生畢業
新形勢下警務戰術指揮
浙江省嵊州市公安局甘霖派出所:推進警務管家+警務助理模式
湖北省武漢市公安局東西湖區分局:警務技能教官深入派出所培訓實戰技能
初衷
初衷
新形勢下基層警務管理研究
炊事員的幾宗事
試論高校學風建設的概念主體及特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