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距離影響中國對外勞務輸出的實證研究

2021-08-16 06:25閔樹琴包詩夢
宿州學院學報 2021年6期
關鍵詞:勞務輸出承包工程項下

閔樹琴,包詩夢

安徽大學經濟學院,安徽合肥,230031

1 問題提出

在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及科技深入發展的背景下,生產要素的國際流動成為優化各國要素配置、發揮地區比較優勢、促進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二戰結束初期,中國對外勞務輸出帶有濃重的政治色彩,并且輸出進展緩慢。改革開放40年來,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之后,中國經濟蓬勃發展,對外勞務輸出也呈現比較“活躍的”局面。雖然發展速度較快,但中國對外勞務輸出占國際勞務市場份額很小。1979—2018年,我國勞務輸出人口從2190人增長到99.7萬人,2017年對外勞務輸出份額僅占全球臨時流動勞務人口1.23%。

勞務輸出是一個國家對外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方面,它逐漸成為解決我國剩余勞動力的重要途徑[1];另一方面,在學習國外技術以及增加外匯收入等多個方面有利于國內經濟發展和結構優化[2]。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市場準入機會擴大,中國勞務流動方式進一步與國際慣例接軌[3]。勞動力對外輸出、跨國流動就業是中國經濟發展階段和結構調整的必然趨勢[4]。對外勞務輸出不但能夠有效緩解國內就業壓力,同時還能有效增進中國同其他國家民眾間的了解和信任[5]。而勞務跨國流動是經濟活動,它與國家之間的地理距離、社會制度、政策及文化等多種因素緊密地聯系在一起。鑒于此,本文以文化距離為切入點,探索文化差異對中國對外勞務輸出影響的深度。

2 文獻綜述

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推進,文化交往活動越來越頻繁[6]。文化差異對全球市場經濟活動有重要影響,文化差異對跨國經濟活動是不利的[7]。中國與其他國家的國情、經濟發展程度、勞動力市場制度等的差異,影響了中國勞務輸出的規模,除了這些因素外,中國與其他國家的地理距離的遠近以及文化的不同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中國勞務輸出,和中國地理距離越遠、文化差異越大的國家(地區),中國對其勞務輸出就越少[8]。

國內外學者將引力模型運用到經濟學領域,研究人口流動、國際貿易等諸多問題,通過加入其它解釋變量,如GDP、制度距離、貿易進出口額、受教育程度等,對引力模型的基本公式進行變形,就可以針對上述問題可以進行深入的研究分析。1880年,英國統計學家Ravenstein運用引力模型的基本公式研究人口遷移問題。1946年Zipf[9]提出了“互動假說”理論,將引力模型正式引入人口流動相關問題。該模型認為人口流動與流入地、流出的人口規模的積成正比,與兩地間的距離成反比。2010年David等[10]以引力模型為基礎,驗證了對北美地區國際人口流動影響較大兩個因素:遷入地的收入和遷出地的人口規模。國內學者于瀟等[11]研究人口流動問題時發現,省際人口遷移規模與遷入地經濟總量相關性較強。劉鴻雁[12]基于引力模型,研究中國中部地區人口遷移的影響因素,結果表明,經濟是重要的影響因素。在對早期關于人口遷移引力模型的相關文獻研究中發現,追求經濟利益始終是人口遷移的最一般規律。

而事實上,人口遷移流動不僅僅只追求經濟利益,國內外學者研究發現影響勞動力流動的因素包括經濟因素、社會因素、人口因素和文化因素等[13]。大多數學者認為文化既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歷史現象,是特定社會歷史和族群的思維體系。文化因素根植于各國的歷史、傳統、價值觀中,對國家、地區間的經濟活動、社會生活的影響根深蒂固[14]。具體而言,Hofstede認為,文化是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歷史、風俗、地理、生活方式、文學藝術、傳統、習慣、行為規范、思維方式等整體的延續和價值體現[15]。文化會通過自身產生的經濟外部性對勞務流動產生影響。一方面,文化差異(如宗教信仰、風俗習慣等),在進行勞務輸出時會困難重重,會增加勞務流動的潛在成本,妨礙人口流動;另一方面,文化相似又會降低流動人口在語言、習俗等方面的遷移風險[16]。而文化作為影響經濟、勞務輸出的因素之一,其作用不僅沒有被量化,反而被人們所忽視。

綜上所述,為彌補文化差異對勞務輸出影響這一研究空白,本文以Hofstede計算的國家文化維度得分運用Groot(2005)指數距離計算公式將文化差異進行量化計算文化距離,反映不同國家(地區)的價值觀、信仰、宗教等方面差異。

3 模型的構建和數據選取

3.1 理論基礎

3.1.1 引力模型

本文運用拓展的引力模型來研究文化距離對勞務輸出的影響。Zipf最初研究人口遷移的引力模型只包含兩個自變量:距離和人口規模,即遷移人口數與距離呈反比,與人口規模乘積呈正比。該模型使用簡便靈活,本文借鑒國內學者的研究,引入其他變量增強其解釋力,其中包括人均GDP,勞動力規模,文化距離等。其公式為:

(1)

其中,Mij表示i國(地區)對j國(地區)的勞務輸出人數,Pi表示i國(地區)的勞動力規模,Pj表示j國(地區)的勞動力規模,gdpj表示j國的人均GDP,Dij表示i國(地區)到j國(地區)的地理距離,CDij表示i國和j國的文化距離。對模型(1)兩邊同時取對數,將模型進行對數線性化,模型表述為:

lnMij=α0+β1lnPi+β2lnPj+β3lngdpj+β4lnDij+β5lnCDij

(2)

3.1.2 文化距離

文化距離是指國家(地區)間的價值觀、思維方式等是不同的,它是兩國(地區)文化差異的測定。其包含權力距離(PDI)、個人/集體主義(IDV)、男子氣概與女子氣質(MAS)、不確定性規避(UAI)四個維度[13]。因此本文以Groot(2005)制度指數距離的計算公式進行測算國家間總的文化距離。

(3)

其中,CulDistcj代表j國(地區)與中國的文化距離,Ikc代表中國在k維度的得分,Ijk代表在k維度國家(地區)j的得分,Vk代表所有樣本國家(地區)在k維度得分的方差。計算的數值越大,代表國家之間的文化距離越遠。

3.2 構建模型和數據選取

因核心變量是中國與樣本國家(地區)的文化距離以及中國與樣本國家(地區)在文化距離的4個維度上的差異,故本文以中國對外勞務輸出規模為被解釋變量,以文化距離為解釋變量,并選擇按購買力平價計算的人均GDP、中國與j國(地區)的地理距離及中國和樣本國家(地區)的勞動力規模作為控制變量。見變量表1。

表1 解釋變量及被解釋變量相關說明(2002—2017)

(續表)

本文選取中國對外勞務輸出人數較多的34個具有代表性的國家和地區作為樣本。中國對外勞務輸出分為承包工程項下的勞務輸出和勞務合作項下的勞務輸出。表2是中國與34個國家和地區在PDI、IDV、MAS、UAI4個維度上的得分匯總。

表2 樣本國(地區)的國家(地區)文化維度得分

以下將從文化距離的整體角度和其四個維度進行分析,并構建模型(4)(5)(6)(7)。其中,模型(4)(5)分別研究總的文化距離對承包工程項下輸出人數和勞務合作項下輸出人數的影響。

lnContp=αCT0+βCT1lnchnlabort

+βCT2lnothlabortj+βCT3lnDistij+βCT4lnper-gdptj+γCT1lnCulDistcj

(4)

lnTeamp=αT0+βT1lnchnlabort+βT2lnothlabortj+βT3lnDistij+βT4lnper-gdptj+γT1lnCulDistcj

(5)

模型(6)(7)分別研究PDI、IDV、MAS和UAI四個文化維度距離對承包工程輸出人數和勞務合作輸出人數的影響。

lnContp=αct0+βct1lnchnlabort+βct2lnothlabortj+βct3lnDistij+βct4lnothper-gdptj+γct1lnPDIcj+γct2lnIDVcj+γct3lnMAScj+γct4lnUAIcj

(6)

lnTeamp=αt0+βt1lnchnlabort+βt2lnothlabortj+βt3lnDistij+βt4lnothper-gdptj+γt1lnPDIcj+γt2lnIDVcj+γt3lnMAScj+γt4lnUAIcj

(7)

根據公式(3)及表2數據計算,得出中國與34個國家(地區)間的總文化距離(表3)。

表3 樣本國家(地區)與中國的文化距離

本文將文化距離代入(4)(5)(6)(7)模型。由于文化距離是長期不變的,故采用stata 15.0軟件對合成數據進行簡單的混合回歸分析。

4 實證結果與分析

下面對模型(4)(5)(6)(7)的實證結果進行匯總。表4、表5是對影響勞務輸出各種因素的分析,從中看出,中國的勞動力規模、勞務輸入國或地區的勞動力規模、勞務輸入國或地區的人均GDP對勞務輸出的影響基本符合引力模型結論,且是顯著的正向影響;中國與勞務輸入國(地區)勞動力規模對勞務輸出具有顯著正向影響,證實了人口密度是影響勞務輸出的重要因素;中國與勞務輸入國(地區)的地理距離對勞務輸出勞務的影響也基本符合引力模型結論,呈顯著負向效應。但控制變量勞務輸入國(地區)的勞務規模在模型(5)、中國的勞務規模在模型(5)(7)以及地理距離在模型4中與引力模型的結論不完全相符,表明影響中國對外勞務輸出的因素非常復雜。本文重點對文化距離對中國對外勞務輸出實證結果進行分析。

表4 文化距離對中國對外勞務輸出(承包工程)影響的兩種回歸結果

4.1 文化距離對承包工程項下勞務輸出的分析

文化距離被作為整體變量時,對承包工程項下的勞務輸出產生負面的影響效果。對承包工程項下的勞務輸出影響系數為負,表示文化距離越大,對外承包工程的勞務輸出越會受到不利影響。因此,中國與其他國家的文化差異會影響中國對外勞務輸出,與中國文化差異越大的國家(地區),中國對其勞務輸出就越少。文化距離對承包工程項下的勞務輸出有負面影響,可能原因是國際工程承包市場競爭激烈,項目本身標準化程度高,文化距離近有利于業主與承包商溝通并達成一致,文化距離遠,中國承包商對當地的習俗、文化不甚了解,容易造成摩擦。

表5 文化距離對中國對外勞務輸出(勞務合作)影響的實證結果

文化距離作為四個維度組合時,權力距離維度、集體/個人主義維度對承包工程項下的勞務輸出影響是負的;而男子氣概/女性氣質維度的系數為正值,說明男子氣概/女性氣質這個文化維度對中國承包工程項下的勞務輸出有正面效應;而不確定性規避維度沒有影響。這些實證結果說明文化距離對勞務輸出并非只有不利影響,不同文化維度距離對承包工程項下的勞務輸出產生不同的影響,例如:中國的男性與女性吃苦耐勞,更有利于工程承包項下勞務輸出;但是像權利距離維度和集體/個體主義維度,這兩種文化維度是中國承包工程項下對外勞務輸出不可忽視的阻力。

4.2 文化距離對勞務合作項下勞務輸出的分析

文化距離被作為整體變量時,對勞務合作項下的勞務輸出影響為顯著正相關,表明文化距離越大,越有利于中國對其他國家(地區)進行勞務合作項下的勞務輸出;可能是因為文化距離能夠刺激勞務輸入國擴大對中國特有文化內涵的勞務需求,如中國的中醫中藥從業人員、武術教練等。勞務人員輸入會豐富輸入國文化,對其文化進行互補、形成新的文化優勢,而輸入國的某些文化對一些中國勞動力也具有吸引力,例如因為喜歡西方國家更為簡單的人際關系,有些年輕人選擇在歐美國家就業。

文化距離作為四個文化維度組合時,男子氣概/女性氣質維度距離對勞務合作項下勞務輸出的影響表現為顯著正相關,說明該文化維度對勞務合作項下的勞務輸出有正向的影響,表明在男子氣概/女性氣質維度上中國與其他國家存在的差異,不僅不會減少中國對外勞務合作勞務人員的派出,反而有利于勞務合作的勞務輸出。集體/個體主義維度和不確定性規避維度距離為負值,這兩個維度上的距離對中國勞務合作項下勞務輸出有負向影響,說明在這兩個維度上中國與其他國家產生文化距離越大,中國勞務合作項下對外勞務輸出阻力越大。

由表4、表5的結果顯示,文化距離對中國對外勞務輸出具有雙重性,當文化距離被作為整體變量時,對承包工程項下和勞務合作項下的勞務輸出產生不同的影響,對承包工程項下的勞務輸出有負面抑制效果,對勞務合作項下的勞務輸出有正面促進效應。這驗證了文化差異對包括勞務輸出在內的全球經濟活動有重要影響的研究發現。

4.3 文化距離對勞務輸出的影響比較

表4、表5中的 WLS 是加權最小二乘法,就是數據標準化,即將原始數據消除不同測量單位的影響,表4、表5中相應的系數為標準化回歸系數,是通過將被解釋變量和解釋變量的單位影響消除之后得出的回歸系數,這個系數絕對值的大小就可以直接反映出解釋變量對被解釋變量的影響程度。

由表4、表5的結果表明,當文化距離作為一個整體時,文化距離對承包工程的勞務輸出影響大于對勞務合作項下的勞務輸出。當文化距離被分割為四個文化維度時,對中國承包工程的勞務輸出按影響程度大小依次是:集體/個人主義維度、男子氣概/女性氣質維度、不確定性規避維度、權利距離維度;對中國勞務合作的勞務輸出按影響程度大小依次是:集體/個人主義維度、不確定性規避維度、男子氣概/女性氣質維度、權利距離維度。比較模型(6)(7)的標準化系數,可以比較四個文化維度分別對承包工程項下和勞務合作項下勞務輸出的影響大小,由此可以得出,集體主義/個人主義維度,對承包工程項下的勞務輸出影響大于勞務合作項下的勞務輸出;權利距離維度、男子氣概/女性氣質維度和不確定性規避維度,對勞務合作的勞務輸出的影響大于對承包工程項下的勞務輸出。

5 結論與啟示

勞動力生產要素的國際流動作為我國“走出去”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性的國際環境下,研究文化因素對我國勞務輸出影響具有很大的政策參考價值。研究表明:文化距離對中國對外勞務輸出的影響具有雙重性。文化距離作為一個整體時,對承包工程項下的勞務輸出有阻礙作用,對勞務合作項下的勞務輸出有促進效應。被分割為四個文化維度時,權利距離維度對承包工程項下的勞務輸出有負效應,對勞務合作項下的勞務輸出沒有顯著的影響;不確定性規避維度對承包工程項下的勞務輸出沒有明顯的作用,對勞務合作項下的勞務輸出有顯著的抑制效應;權利距離維度和個人/集體主義維度對承包工程項下的勞務輸出有阻礙作用,而男性氣概/女性氣質維度對承包工程項下的勞務輸出有顯著的促進效應;男性氣概/女性氣質對勞務合作項下的勞務輸出有正面效應,個人/集體主義維度和不缺性規避維度對勞務合作項下的勞務輸出有明顯的抑制效應。

由此得出啟示:

從國家層面來看,科學看待文化因素對勞務輸出的影響。中華文明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中國與其他國家在一定程度上都存在著文化差異,針對不同的文化差異,采取差異化方式:對亞洲等文化差異較小的國家,積極尋找他們與中國的文化共鳴,提高文化的親和力,促進文化交流;對歐洲等文化差異較大的國家,應了解和借鑒其文化特征,正確認識文化距離,注重本國文化與這些國家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以此來增強國家間的經濟交往。從國家發展戰略來看,考慮到文化差異是造成勞務流動困境的客觀存在,政府應為勞務輸出人員文化學習、培訓、交流搭建平臺,創造各種有利的條件。這將有利于中國對外勞務輸出的健康發展。

從勞動力自身來看,勞務輸入國對輸入的勞動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國勞務人員不僅要提高自身的技能素養,學習相關法律法規;還需要更多的了解、學習并適應其他國家(地區)間的文化語言等,提高中國勞務輸出的國際競爭力。

綜上所述,在選擇進入新的、不同的勞務市場時,不要被國家之間巨大的文化不同打敗,要積極學習了解其他國家和地區當地的文化、歷史、語言等;文化交流,可以互相增加信任理解,縮短中國與其他國家的文化距離,減少跨國經濟活動風險和摩擦發生的可能性。

猜你喜歡
勞務輸出承包工程項下
土建工程造價在總承包工程管理中的作用研究
貨貿項下外匯業務
服貿項下外匯業務
勞務輸出 職業農民 有序分流勞力 促進鄉村振興
UCP600項下電子簽字剖析
信用證項下的退單爭議
山西臨猗:開展訂單式培訓 打造勞務輸出品牌
《中國對外承包工程發展報告 《中國對外勞務合作發展報告》發布
勞務輸出導向:民族地區職教扶貧模式的理性審視
國際總承包工程設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