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人為本是低碳生態城市的靈魂

2021-08-17 23:34國務院參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原副部長仇保興
安徽園林 2021年2期
關鍵詞:建設

□ 國務院參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原副部長 仇保興

本文作者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令世界人民充分意識到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也已經成為世界各國刻不容緩的重要任務。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中國盡管在實現“碳中和”目標上面臨著比發達國家更大的壓力和挑戰,但依然向世界展現了堅定不移的減排決心和大國擔當。

數據顯示,作為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的牽引力量,城市約占地球陸地面積的3%,卻產生了全球72%的溫室氣體排放??梢?,“碳中和”承諾的兌現關鍵在城市。

“十四五”的到來與“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提出,使城市低碳轉型進入全面加速時代。

“全球進入‘氣候緊急狀態’!”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2020年12月召開的氣候雄心峰會上呼吁。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令世界人民充分意識到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也已經成為世界各國刻不容緩的重要任務。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中國盡管在實現“碳中和”目標上面臨著比發達國家更大的壓力和挑戰,但依然向世界展現了堅定不移的減排決心和大國擔當。中國多次表示,二氧化碳排放力爭在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不久前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更是將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列入2021年要抓好的八大重點任務之一。

“十四五”的到來與“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提出,使城市低碳轉型進入全面加速時代。

“城市是人類美好的夢想和最終的家園,中國采取什么樣的發展模式對于應對氣候變化至關重要?!眹鴦赵簠⑹?、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原副部長仇保興表示,在“十四五”期間應主動采取措施,降低城市建筑能耗、農村建筑能耗、城市交通能耗及長距離交通能耗等,由此未來的低碳發展的路徑會越走越順,可以創造出一個中國的低碳發展新模式。

具體如何實現?首先城市建設應該以人為本,應該具有自我改進的能力,城市可以從高碳向低碳轉移,發動每個市民的能動性和積極性。其次,要尊重自然生態、尊重當地歷史文化和普通居民的利益。因為當地的歷史文化蘊涵著節能減排的古代先賢智慧,只有以尊重普通居民的長遠利益為前提,進行富有創造力的規劃管理工作,才能使城市具備持續減碳的自進化能力。

在空間規劃上,要遵守城市空間緊湊混合有序與田園項目寬敞宜人,二者相互依托的原則,尊重大自然,盡可能地對河流、山丘、綠地等自然環境造成最小干擾,將城市輕輕地“安放”在大自然中。

在交通規劃中,將綠色交通設計與用地模式融合,一并進行考慮規劃,不能僅僅站在汽車的角度去建設城市,還應從自行車、行人的角度來建設,使其共同友好相處,這需要我們把軌道交通與微交通聯系在一起規劃。

同時,在城市中補充建設“微循環”。堅持優化可再生能源以及材料的循環利用,堅持采用分布式的能源系統,用微能源來代替工業能源中心式的能源系統。例如從水的角度看,我們應該建立多級的塔式用水模式,對水資源進行多次甚至N次反復利用,有效提升水的利用效率。

此外,在城市建設中,還要警惕高技術的“低碳陷阱”和外部植入式的“低碳陷阱”。應利用傳統智慧、本地文化、實用的新技術、現代信息技術組合進行合理的城市規劃,堅持“以人為本”的生態城市建設靈魂。此外,綠色建筑、健康建筑是生態城市的細胞,也是城市保持彈性的基礎,它應該與城市共同進化、自我更新,來協同使城市的綠色發展走得更穩、更快、更和諧。

阿聯酋阿布扎比市附近的“生態新城”馬斯達爾(Masdar),就是“技術本位”的典型代表。馬斯達爾是一座建立在沙漠之上且實現了碳中和、零廢棄物的城市,形成了利用一系列高新綠色科技項目,通過城市內部自循環、完全實現零碳排放的城市體系。

馬斯達爾的建設計劃中,最核心的理念就是讓這座誕生在石油之都的城市不使用一滴石油,全部采用可再生能源,其中光電太陽能占52%,大規模的太陽熱能農場占26%,屋頂太陽能熱水收集器占14%,將廢棄物轉化為能源的工廠占7%,風能占1%。馬斯達爾城禁用汽車,上班族可以使用私人快速運輸系統(PRT),該系統由大約3000輛以可回收鎘鋰電池驅動的汽車構成。車輛??寇囌緯r可同時充電。

馬斯達爾延續的是工業文明的傳統思路——挑戰自然,以高科技、高代價、高指標來追求零排放。它是為了新技術的集成使用而設計的城市,而不是為了人的生活更美好。

這類城市建造維護的成本非常高昂,計劃居住5萬人口,總成本高達220億美元。高昂的建造成本使得某些項目根本難以進行。更大的問題是造價極高的自動汽車駕駛軌道,面對無人駕駛新技術,很快就會被淘汰。這種城市忽略了城市改造的漸進性以及居民的自主創造能力,成為了“低碳的居住機器”,卻與人的行為無關。

另一類“低碳陷阱”就是“逆城市化”的新城建設?!澳娉鞘谢蹦J藉e誤地認為,市場機制能自發促進城市進化到低碳發展階段,因此提倡倒退到農耕社會生活方式,遠離現代城市文明,這是被動適應,也是難以持續的。

此外,外部植入式的人居聚居模式,雖然對當地自然環境影響比較小,但是與當地建筑的文化、居民的正常生活習俗完全脫節。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位于遼寧省本溪市的黃柏峪村。黃柏峪村總體規劃引入威廉·麥克唐納“從搖籃到搖籃”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其特色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優化土地資源利用,集中村落生產生活用地;二是農村社區中新建住宅要采用當地可獲得的、可再生的建筑材料,使新民居具有環保、節能的良好性能;三是生產原料和能源要形成可持續循環。

但由于建成后的可持續發展用房存在著建設造價高、使用年限短、功能設計不便以及居住成本過高等問題,無法得到村民認同。而且引進的威蒙磚頭不適用于當地寒冷的氣候條件,經過兩年的冰凍,建筑表面的磚塊就會散掉,其余的抗壓強度也會大大下降。

建設低碳城市應尊重自然生態、歷史文化,考慮普通居民的實際利益,有創造性地進行規劃、管理,使城市具有持續減碳的自我進化能力。要將緊湊、混合的城市空間與寬敞的田園相結合,設計建造適應本地氣候的綠色建筑,不使用昂貴不可復制的高技術,“以人為本”是低碳生態城市的靈魂。

近幾年來,蘭花專家李仁韻在合肥東大圩開辟石斛生產基地,讓霍山石斛在合肥生根開花結果。

(摘自“立體園林”微信公眾號)

猜你喜歡
建設
多部門:建設農村公共廁所要避免盲目建設、重復建設、過度建設
開發建設導則于城市開發建設實踐——以桃浦智創城為例
平疫結合的CT機房建設實踐
在建設旅大特殊解放區的日子里
寒露
質量建設永遠在路上
“高中生涯規劃”信息技術建設應用探究
保障房建設更快了
淚流滿面
關于在全國城市建設中實行《公共藝術百分比建設》方案的提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