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移動互聯網絡環境下的教學改革

2021-08-17 02:19鄭叢華子祺麻少秋
軟件 2021年3期
關鍵詞:云班課移動互聯教學改革

鄭叢 華子祺 麻少秋

摘 要:基于移動互聯網絡環境下的課堂學習模式進行實踐研究,旨在提升高職學生學習興趣,強化過程管理,推動自主學習。在教學考核的過程中,利用智能手機,藍墨云班課線上、線下教學,初步建成微課程視頻資源庫以及知識點學習資源庫,讓學生進行在線學習和移動學習,讓自主性學習和研究性學習成為學生的一種習慣,并初步形成基于微課程與翻轉課堂相結合的教學設計,進而完成教學改革[1]。本文以《動漫設計與制作》課程為例,基于云班課平臺創建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資源和評價體系,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知識轉化吸收率,進而提高就業質量,同時也為其他專業課程提供借鑒參考。

關鍵詞:移動互聯;云班課;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8.5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3-6970.2021.03.002

本文著錄格式:鄭叢,華子祺,麻少秋.基于移動互聯網絡環境下的教學改革——以《動漫設計與制作》為例[J].軟件,2021,42 (03):008-010

Teaching Reform Based on Mobile Internet: Taking Animation Design and Production as an Example

ZHENG Cong, HUA Ziqi, MA Shaoqiu

(Zhejiang Dongfang Polytechnic, Wenzhou? Zhejiang? 325000)

【Abstract】:Based on the classroom learning mode of mobile Internet environment, the practical research aims to enhance the learning interest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strengthen the process management, and promote autonomous learning.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assessment, the online and offline teaching of blue ink cloud class is carried out by using smart phones, and the micro course video resource library and knowledge point learning resource library are initially built, so that students can carry out online learning and mobile learning, make autonomous learning and research-based learning become a habit of students, and initially form a teaching design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micro course and flipped classroom, And then complete the teaching reform. In this paper, the animation design and production course as an example, based on the cloud class platform to create online and offline hybrid teaching resources and evaluation system, to promote students' learning enthusiasm, improve the absorption rate of knowledge transformation, and the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mployment, but also for other professional courses to provide reference.

【Key words】:mobile internet;cloud class;teaching reform

教育部在2012年3月發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中指出“要加快職業信息化建設,支撐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培養”。職業教育信息化是發展職業教育和促進職業教學創新的重要手段和途徑[2]。目前,高等職業院校普遍采用的教學模式有微課程、翻轉課堂、微課程與翻轉課堂相結合的移動網絡環境下互動混合教學模式。

1 《動漫設計與制作》課程特點與現狀

《動漫設計與制作》是數字媒體應用技術專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要求學生通過學習,不僅要掌握動漫設計制作的關鍵,完成設計制作,同時要求學生通過浙江省計算機等級考試二級動漫技術的測試。課程針對數字媒體的基礎知識、動漫設計藝術基礎知識,動畫的制作與編輯操作技能,復習內容繁雜,知識點多。

課程開設以來,一直還是采用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單向灌輸,學生被動接受的單一的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比較依賴于課堂上的教師,缺乏主動性與創造性。這種教學方式無法保證課中的教學效果圖,也忽略了課前和課后的學習,與這兩個環節教師對學生的指導作用。在課前,教師完全不清楚學生的預習情況;在課中,教師以“單項灌輸”的方式將知識點教授給學生,完全不清楚學生的掌握情況;在課后,也沒有針對性的反饋。整個教學過程缺乏反饋、跟蹤,學生難以將信息反饋給教室,教師也無法根據學生的反映及時改進授課內容和授課進度。教學的評價方式也基本上以紙質試卷的期中與期末成績為主,再加上平時的課堂表現和課后作業。因此最終的成績評定不能夠完全真實并有效地反映整個教與學的情況。

2云班課在《動漫設計與制作》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云班課是一款融入了人工智能的教學App,它基于移動互聯環境,實現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即時互動、資源推送和作業任務布置,完善的激勵與評價體系激發學生在移動設備上的自主學習興趣,完整的學習行為記錄實現對學生學習的過程性考核,更能為教師提供高質量的教學研究大數據,并實現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個性化智能助學和智能助教功能。

教師在云班課平臺創建云班課,通過二維碼或班課號邀請學生加入對應的班課,并通過分享資源、頭腦風暴、小組任務、作業批改、投票問卷、討論答疑、輕直播討論、測試等活動,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

2.1以學生為中心的課程教育資源的建設

課程信息:包括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標準、授課計劃、教學大綱等,主要以課程重要性、目標、主要內容、學習方法、考核方式等課程信息,讓學生對課程有關大致的了解及與其他課程的相關度。

教學資料:包括參考的云教材、教學PPT、教學視頻、教學案例等,依據課程標準與教學大綱,將《動漫設計與制作》課程分成6個大項目,每個大項目又被分成若干個子項目,將知識點融入到各個子項目的微課視頻中。

案例實操資料:案例的實際操作能夠讓學生更快地上手項目,課程的終極目標就是讓學生能夠獨立做項目,以后更好地就業。通過課程內容案例項目化,學生利用云班課平臺可以隨時回放案例教學視頻,解決疑點難點,一步一步掌握吸收知識,從而提升學習效果。

2.2云班課活動庫助力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

課前:教師發布學習單,開放相應的微課視頻、教學PPT和相關資料,學生通過云班課活動庫的云教材學習、作業任務、投票問卷、頭腦風暴、輕直播和測試等活動,讓學生自主完成預習,從而激發學習興趣。教師通過云班課平臺能夠及時看到學生的完成情況及反饋信息,及時調整課堂教學組織[3]。

課中:教師在課堂上將教學內容進一步完善,同時教師可以利用云班課活動庫中的舉手、搶答等功能,調節課堂氣氛,并給予學生一定的經驗值。教師對項目案例任務中的關鍵知識點進行強調,重要步驟進行指導點撥;學生相互合作,完成項目案例的結構設計;在整個完成過程中,結合工作實踐,解決工作過程中碰到的理論問題和應用問題;對項目的進展及完成情況,建立自評和互評機制,及時進行評價。整個過程都以學生為中心,實現課堂翻轉[4]。

課后:教師根據云班課中項目案例提交的情況,對項目案例的教學過程進行反思,對整個教學設計做及時的調整;學生總結完成項目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突破緊張,通過云班課中的資料,進行項目整合,形成課程設計、畢業設計和學科競賽等項目[5]。

教學改革框架圖如圖1所示:

3 實施效果分析

云班課的使用并不是所有學生一下子就接受并適應的,經過各種功能的挖掘,學生接受度增加,參與度也增加。課前預習視頻的觀看已經自測題目的完成度越來越高,課中提出的問題針對性在加強,學生更愿意展示自己,知道如何合作學習,從項目的完成情況來看,學習效果大幅提高,如圖2、圖3所示[6]。這些數據、這些圖表充分反映學生已經對基于云班課的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的認可。

4 教學反思

4.1教師信息化能力提升

信息化技術不斷發展,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除了對專業知識的掌握外,還需要學習最新的教學信息技術:微課錄制、教學平臺的使用、AR、VR等技術的應用。教師需要不斷學習掌握這些最前沿的信息化教學技術,與專業知識相結合,把專業知識最大化地教授給學生,學生通過信息化的教育平臺最大化地接收知識并進行內化,這樣才能顯示出信息化教學改革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4.2學生積極性調動

教師與學生是教學過程中兩個重要的主體,傳統的以教師為主的教學方式已經在淘汰邊緣,現在都流行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但如何以“學生”為中心,有沒有真正以“學生”為中心,不要只停留在喊喊口號。云班課作為一個教學平臺,提供了豐富的活動和功能,如何有效使用,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也是我們值得繼續研究的課題。

4.3不要被技術約束

不要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我們最終要看的是教學效果,學生的就業質量。信息化是教學的一種輔助工具,根本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識并應用。在信息化教學中不要被技術約束,也不要被技術綁架,最終脫離了教學信息化的初衷[7]。

5 結語

基于移動互聯網絡環境的即時課堂互動教學新模式在《動漫設計與制作》課程中的應用,改進了傳統教學中的一些問題,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加強了師生互動和交流。在實施過程中,仍然也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我們繼續努力,不斷調整教學方式方法,促進教學信息化良性發展,最終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就業質量。

參考文獻

[1] 曹玲,郝剛.基于藍墨云班課平臺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的課程改革——以《音頻視頻編輯處理》課程為例[J].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8(03):88-93.

[2] 王振邦.基于云班課平臺的教學實踐研究:以《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為例[J].科教論壇,2021(2):44-45.

[3] 沈月輝.論PBL教學模式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以藍墨云班課為例[J].南昌教學學院學報,2018(2):61-63.

[4] 劉常.做課題記:“高中歷史教學‘微課程設計、開發與應用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5(29):56-58.

[5] 宋建英.基于云班課平臺的高等職業教育教學創新研究:以會計基本技能課程為例[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7(2):80-83.

[6] 張艷.基于云班課教學大數據的學生行為模式研究:以“薪酬管理”課程為例[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20(7):78-80.

[7] 華子荀,蔣舒恬.云環境下SPOC課程與翻轉課堂混合模式效果研究[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6(17):87-91.

猜你喜歡
云班課移動互聯教學改革
職業院校車工實訓教學資源庫建設研究
職業院校車工實訓教學資源庫建設研究
場景傳播視閾下的網絡直播探析
移動互聯開發的教學資源庫的建設研究
智慧校園關鍵技術分析與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技工學校德育實效性研究
現代信息技術在高職數學教學改革中的應用研究
以職業技能競賽為導向的高職單片機實踐教學改革研究
微課時代高等數學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探索
云班課環境下的職業學校課堂學習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