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持續性被動運動鍛煉與康復用于促進膝關節損傷術后膝關節功能恢復中的效果

2021-08-18 06:36秦麗霞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21年64期
關鍵詞:活動度康復訓練膝關節

秦麗霞

(晉城市人民醫院,山西 晉城)

0 引言

膝關節是日常生活和運動中最容易受到損傷的關節部位,膝關節損傷也是臨床上常見的多發損傷病癥。經過手術治療后患者膝關節會出現功能障礙,需要在一定時間內進行科學的康復護理和康復訓練。持續性被動運動鍛煉可有效改善膝關節活動度,是臨床常用的鍛煉方法[1-2],現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2月至2020年2我院收治的膝關節損傷患者86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康復護理方式的不同將所有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其中,觀察組43例,男性21例,女22例;年齡23~69歲,平均(44.35±6.37)歲;對照組43例,男性23例,女性20例;年齡38~72歲,平均(55.46±4.85)歲;病程1個月至2年,平均(1.28±0.35)年。

納入標準:符合臨床對膝關節損傷的診斷、臨床資料齊全且患者依從性比較好。

排除標準:患有精神疾病史或醫患存在溝通障礙患者、不適宜進行運動訓練者、骨腫瘤和骨結核患者、合并凝血功能障礙、嚴重肝腎功能障礙者。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備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家屬對本研究均知情且同意。

1.2 方法

對照組進行常規康復護理:患者手術后,病情處于穩定狀態時開始進行康復護理,具體措施包括告知患者康復訓練的作用;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況并進行適當的心理疏導,使患者配合基本的康復訓練;指導患者合理使用藥物;根據患者具體身體情況進行肢體訓練,指導患者在臥床期做直腿抬高、脛前肌和股四頭肌等長收縮訓練,可自主活動時進行膝關節伸屈訓練;密切關注患者的體征狀況,及時調整康復訓練方案等。

觀察組在常規康復訓練的基礎上,進行持續性被動運動鍛煉與護理康復。具體措施如下:(1)健康教育:醫護人員給患者詳細介紹功能恢復訓練的重要性,介紹運動鍛煉的具體方法、取得的效果等,鼓勵患者積極配合,堅持進行康復鍛煉;(2)心理疏導:隨時注意患者的心理情緒,如果發現患者產生煩躁、低落、焦慮等消極情緒,應積極主動與患者進行交流溝通,告知患者膝關節恢復的成功案例,以此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樹立運動功能恢復的信心;(3)持續性被動運動訓練:患者生命體征恢復穩定后,可開始進行運動鍛煉。主要有直腿抬高、脛前肌和股四頭肌等長收縮、踝泵運動、空中蹬腿訓練、步行訓練等。直腿抬高:保持仰臥姿勢,將損傷腿抬高保持45°,堅持8 s后放下,再重復動作;脛前肌和股四頭肌等長收縮:患者仰臥,繃緊大腿肌肉,堅持10 s后放松,休息一小會兒繼續此動作;踝泵運動:患者仰臥,固定膝關節,腳部進行背伸和跖屈,每次堅持10 s;膝關節伸屈:空中蹬腿訓練:仰臥姿勢,模仿蹬自行車的動作在空中進行蹬腿訓練;步行訓練:進行訓練時,指導患者盡量將膝關節屈曲和伸展,每次行走10 min。運動訓練要根據訓練方案每天堅持,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增減訓練量。醫護人員還可為患者關節周圍軟組織、股四頭肌進行揉、推、拿等多種松動按摩。

1.3 療效標準

(1)患者膝關節功能恢復情況:優-膝關節活動角度 >120°,無疼痛感;良 -膝關節活動度在 90°~120°,輕微疼痛感;一般 -膝關節活動度在60°~90°,明顯疼痛感;差-膝關節活動度在60°以下,強烈疼痛感;(2)膝關節活動度改善情況:使用量角器對患者仰臥位膝關節屈伸活動度進行測量。

1.4 統計學方法

將數據納入SPSS 22.0軟件中分析,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并以(±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并以(%)表示,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膝關節功能恢復效果比較

觀察組患者膝關節功能恢復效果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膝關節功能恢復效果對比[n(%)]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膝關節活動度情況

觀察組患者膝關節活動度大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膝關節活動度對比(±s, °)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膝關節活動度對比(±s, °)

組別 例數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43 30.34±12.46 110.45±1.52images/BZ_116_1608_466_1609_468.png對照組 43 30.52±12.37 81.23±1.45 t 0.067 91.212 P 0.947 0.000

3 討論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運動受外傷或者車禍引起膝關節損傷,膝關節開始疼痛,出現活動功能障礙,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和恢復,可能造成膝關節周圍的肌肉或韌帶等出現退行性變。膝關節損傷會引起膝關節功能障礙,將嚴重影響患者的日?;顒覽3]。治療膝關節損傷,通常采取手術治療,能夠使損傷組織得到有效修復。但術后不進行康復訓練,會導致關節發生粘連或僵硬現象,嚴重影響膝關節功能[4]。

對膝關節損傷患者進行持續性被動運動訓練,能夠防止患者下肢靜脈血栓的發生,預防術后關節發生粘連、僵硬現象,幫助修復損傷的軟組織和軟骨,從而增加患者關節活動度,促進膝關節功能的恢復,同時還能有效緩解患者疼痛感[5]。運動訓練的同時,給予患者心理護理、健康指導等,幫助患者盡快康復。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經過持續性被動運動鍛煉與護理康復后,患者膝關節功能恢復效果優于對照組,膝關節活動度也大于對照組(P<0.05),這充分說明了持續性被動運動鍛煉與護理康復能夠有效促進患者的膝關節功能恢復,護理效果得到廣泛認可。

綜上所述,在膝關節損傷患者術后膝關節功能恢復中采用持續性被動運動鍛煉與護理康復,可有效恢復患者膝關節功能,使患者膝關節活動度增加,建議臨床大力推廣應用。

猜你喜歡
活動度康復訓練膝關節
基于Delphi的運動處方對斷指再植術患者手功能、手指活動度及患指感覺恢復的影響
獼猴脊髓損傷康復訓練裝置的研制
536例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比值與疾病活動度的關聯性分析
聽覺腦干植入兒童康復訓練個案研究
NLR、C3、C4、CRP評估系統性紅斑狼瘡疾病活動度的比較分析
膝關節術后助行器的選配及使用
老年人應注重呵護膝關節
氣壓差減重步行康復訓練系統設計
MRI聯合超聲成像評價類風濕性腕關節炎患者關節活動度的價值
穴位按摩與康復訓練治療周圍性面癱的療效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